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巴山木竹生物量 被引量:7
1
作者 党坤良 陈俊娴 +1 位作者 孙飞翔 周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816-3824,共9页
巴山木竹是秦岭大熊猫冬、春季食物的主要来源,其生长状况、数量和空间分布格局与大熊猫的生存与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探讨不同立地因子对巴山木竹生物量的影响,确定巴山木竹生长的主导因子和适宜立地条件,在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内选... 巴山木竹是秦岭大熊猫冬、春季食物的主要来源,其生长状况、数量和空间分布格局与大熊猫的生存与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探讨不同立地因子对巴山木竹生物量的影响,确定巴山木竹生长的主导因子和适宜立地条件,在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内选取54块样地,对不同立地条件下巴山木竹生物量进行了测定。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不同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巴山木竹生物量亦存在较大差别;巴山木竹生物量在其分布区内随海拔的升高而呈规律性变化,1500—1700 m为最适分布区域,其生物量最大;坡度越大生物量越小,陡坡不适宜竹林的生长;上坡位不利于竹林生长,而中、下坡位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坡向对生物量的影响不明显,均适宜巴山木竹生长;在落叶阔叶和针阔混交林中,当林冠郁闭度>0.6时,竹林生长减弱。在这些立地因子中,影响巴山木竹生物量积累的主导因子是坡位和林冠郁闭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栖息地 巴山木竹 生物量 立地因子
下载PDF
秦岭南坡不同海拔土壤肥力的空间分异规律 被引量:37
2
作者 党坤良 张长录 +2 位作者 陈海滨 韩福利 于启昭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21,共6页
对秦岭南坡土壤肥力状况、空间分异规律及其与海拔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秦岭南坡土壤肥力指标在整个土壤剖面空间分异范围分别为:土壤pH值5.97~6.89,有机质含量6.6,50.1g·kg^-1,土壤全N含量0.5-3.8g·kg^-1... 对秦岭南坡土壤肥力状况、空间分异规律及其与海拔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秦岭南坡土壤肥力指标在整个土壤剖面空间分异范围分别为:土壤pH值5.97~6.89,有机质含量6.6,50.1g·kg^-1,土壤全N含量0.5-3.8g·kg^-1,碱解N含量33.6-257.3mg·kg^-1,速效P含量0.81-5.8mg·kg^-1,速效K含量38.9-262.4nag·kg^-1,粘粒含量11.3%-18.1%。阳离子代换量68.5-310.2mmol·kg;其空间分异程度以速效P、有机质和土壤全N含量较大,土壤粘粒含量和土壤pH值较小;随着土层的加深。土壤pH值、有机质、速效P、土壤粘粒含量和阳离子代换量空间分异程度减小,而土壤全N、碱解N和速效K含量空间分异程度增大。土壤速效K、速效P含量和阳离子代换量水平空间分异程度受海拔的影响较大,而土壤pH值和粘粒含量水平空间分异程度受海拔影响较小。随着海拔的升高,土壤pH值降低,有机质和速效P、K含量增大,土壤肥力空间分异程度减小,这可能与随着海拔升高人为干扰强度降低及林分类型趋向单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南坡 土壤肥力 空间分异 海拔
下载PDF
秦岭南坡锐齿栎林、松栎混交林林地土壤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党坤良 雷瑞德 +1 位作者 张硕新 谭芳林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S1期127-131,共5页
本文探讨了秦岭南坡锐齿栎林及松栎混交林林地土壤的养分状况、化学性质及土壤的酶活度特点。结果表明:松栎混交林林地土壤的养分状况明显优于锐齿栎林,特别在土壤N、P、K含量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土壤活性酸pH锐齿际林在表层土壤明... 本文探讨了秦岭南坡锐齿栎林及松栎混交林林地土壤的养分状况、化学性质及土壤的酶活度特点。结果表明:松栎混交林林地土壤的养分状况明显优于锐齿栎林,特别在土壤N、P、K含量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土壤活性酸pH锐齿际林在表层土壤明显低于松栎混交林,交换性酸、交换性氢及交换性铝显著高于松栎混交林;所测定的几种主要酶类活度锐齿栎林林明显小于松栎混交林林地,说明了锐齿栎林地土壤的生物活性及物质转化速度比松栎混交林林地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齿栎 林地养分 酶活度 松栎混交林
下载PDF
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土壤类型化学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党坤良 雷瑞德 +2 位作者 耿增朝 张硕新 申卫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S1期26-30,共5页
本文探讨了秦岭火地塘林区棕壤、暗棕壤及草甸土的化学性质。结果表明:不同土类在磁性淋溶过程、养分状况及化学性质方面存在明显差异。3种土类的酸性淋溶过程和物质迁移过程顺序为:暗棕壤>棕壤>草甸土;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在表层土壤... 本文探讨了秦岭火地塘林区棕壤、暗棕壤及草甸土的化学性质。结果表明:不同土类在磁性淋溶过程、养分状况及化学性质方面存在明显差异。3种土类的酸性淋溶过程和物质迁移过程顺序为:暗棕壤>棕壤>草甸土;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在表层土壤N:棕壤>暗棕壤>草甸土,P:暗棕壤>草甸土>棕壤;K:暗棕壤>棕壤>草甸土;阳离子交换星、交换性盐基总量及盐基饱和度在土壤A层暗棕壤均大于棕壤及草甸土,而交换性酸及水解性酸小于棕壤和草甸土。这与不同土类上的植被类型和气候特点的差异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土壤类型 化学性质
下载PDF
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林分水源涵养效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党坤良 雷瑞德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X期79-84,共6页
采用直接测定法对秦岭火地塘林区2种针叶林分和3种阔叶林分的水源涵养和理水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间水源涵养和理水效能具有明显差异,阔叶林比针叶林能显著地增加土壤水分收入,减少水分消耗;推迟径流时间,延长... 采用直接测定法对秦岭火地塘林区2种针叶林分和3种阔叶林分的水源涵养和理水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间水源涵养和理水效能具有明显差异,阔叶林比针叶林能显著地增加土壤水分收入,减少水分消耗;推迟径流时间,延长径流过程,削减洪峰流量;在降水较少时期增加河流水量,促使雨水均匀进入河流的作用更加突出,显示了较强的水源涵养和理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产流时间 土壤径流 蒸散量 土壤最大持水量 理水作用 针叶林 阔叶林
下载PDF
关于秦岭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地土壤酸化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党坤良 雷瑞德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对秦岭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与油松林地土壤的pH值及潜在酸做了对比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锐齿栎林与油松林相比,锐齿栎林土壤pH明显低于油松林地;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土壤pH值锐齿栎林地与油松林地0~10cm和10... 本文对秦岭火地塘林区锐齿栎林与油松林地土壤的pH值及潜在酸做了对比研究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锐齿栎林与油松林相比,锐齿栎林土壤pH明显低于油松林地;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土壤pH值锐齿栎林地与油松林地0~10cm和10~30cm两土层差异极显著,其它土层无显著差异;说明锐齿栎林引起土壤pH值降低主要表现在表层土壤。土壤潜在酸和交换性Al3+含量锐齿栎林地远高于油松林地,而且这种差异在土壤剖面的各个层次均比较显著。土壤交换性H+含量锐齿栎林地比油松林地高,经差异性检验,锐齿栎林地与油松林地土壤交换性H+含量只在0~10cm土壤层差异显著,在其它土层差异不显著。正是由于土壤H+含量锐齿栎林地比油松林地高,才导致了锐齿林地土壤pH值的降低和土壤交换性酸及交换性Al3+的升高,引起土壤酸化。从土壤反应在剖面上的变化特征看,锐齿栎林地由上向下,其反应依次表现为强酸性(0~10cm)——弱酸性(10~30cm)—微酸性(30~9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齿栎 土壤酸化 活性酸 林地
下载PDF
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党坤良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1-8,共8页
对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点与大气降水及林分的蒸散量紧密相关,阔叶林地土壤水分动态比针叶林地变化较缓和,变化幅度较小;同一林地不同土壤层次水分动态特点与一次降水时... 对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特点与大气降水及林分的蒸散量紧密相关,阔叶林地土壤水分动态比针叶林地变化较缓和,变化幅度较小;同一林地不同土壤层次水分动态特点与一次降水时接收到的净雨水量及森林植物根系在各层中的耗水量密切相关。在整个生长季节内,0~20cm和20~40cm土层水分变化较为剧烈.而40~60cm和60~80cm土层水分变化较为缓和。植物根系在土层中的分布密度与对应土层的耗水量的相关关系只有在土壤水分条件充足时才比较明显,当土壤水分条件较为干燥时,植物根系对下层土壤水分的吸收则明显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土壤 土壤含水量 秦岭火地塘林区
下载PDF
秦岭火地塘林区不同林分对降雪的分配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党坤良 吴定坤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8,共8页
秦岭火地塘林区5种林分类型对冬季降雪的影响研究表明:冬季降雪量占全年雨量的6.38~8.16%;林分拦雪量占总降雪量的19.22~48.60%;针叶林和阔叶林的最大拦雪量分别为8mm和4mm;影响林地上雪的水平分布和雪量的主要因素为林分类型和降... 秦岭火地塘林区5种林分类型对冬季降雪的影响研究表明:冬季降雪量占全年雨量的6.38~8.16%;林分拦雪量占总降雪量的19.22~48.60%;针叶林和阔叶林的最大拦雪量分别为8mm和4mm;影响林地上雪的水平分布和雪量的主要因素为林分类型和降雪量及降雪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分类型 降水 秦岭 森林
下载PDF
亚热带地区主要林分类型蓄、洪防洪能力评价
9
作者 党坤良 王经民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8,共3页
对我国亚热带黄壤、红壤地区不同林分的蓄洪和防洪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在黄壤地区 ,杉木林和马尾松林抗一次性暴雨、连续暴雨和一般暴雨能力优于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毛竹林和针阔混交林 ;在红壤地区 ,在连续性暴雨和一般暴雨... 对我国亚热带黄壤、红壤地区不同林分的蓄洪和防洪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在黄壤地区 ,杉木林和马尾松林抗一次性暴雨、连续暴雨和一般暴雨能力优于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毛竹林和针阔混交林 ;在红壤地区 ,在连续性暴雨和一般暴雨情况下 ,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抗洪能力优于杉木林、马尾松林和毛竹林 ;在一次性暴雨情况下 ,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和毛竹林抗洪能力优于杉木林、马尾松林和针阔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亚热带 林分类型 蓄洪抗洪功能
下载PDF
秦岭林区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 被引量:43
10
作者 吴恒 党坤良 +4 位作者 田相林 孙帅超 陈书军 赵鹏祥 曹田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8-88,共11页
【目的】以秦岭林区典型的松栎林带为例,采用临时样地、固定样地和解析木3套数据建立立地指数模型和立地形模型,比较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差异,为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评价方法。【方法】首先对样地直径分布... 【目的】以秦岭林区典型的松栎林带为例,采用临时样地、固定样地和解析木3套数据建立立地指数模型和立地形模型,比较天然次生林与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差异,为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评价方法。【方法】首先对样地直径分布进行SW正态性检验和株数积累分布曲线检验,论证天然次生林编制立地指数表的可行性;然后拟合优势树高生长方程,根据R2和标准估计误差选择各树种导向曲线模型;依据树高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且趋于平缓、树高变异系数趋于平稳确定基准年龄和基准胸径;分别采用相对优势高法、标准差调整法和变动系数调整法形成立地指数和立地形曲线簇,编制油松、华山松、锐齿栎和落叶松立地指数表和立地形表。运用卡方检验、落点检验和相关性检验分析不同树种立地指数表和立地形表精度差异,采用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平均相对误差比较通用地位级表与立地指数表、立地形表评价立地质量偏差。【结果】各树种卡方检验值均小于卡方检验临界值,符合精度要求。油松和落叶松立地指数卡方检验平均值低于立地形,锐齿栎立地指数卡方检验平均值高于立地形,华山松立地指数与立地形卡方检验平均值差异较小。卡方检验、落点检验和相关性检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立地形适用于天然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而立地指数适用于人工林。与通用地位级表的比较表明,地位级评价立地质量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大于立地指数和立地形,地位级评价落叶松人工林立地质量误差显著大于立地指数。【结论】编制的油松、落叶松立地指数表,华山松、锐齿栎立地形表满足立地质量评价精度要求,能够反映林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立地质量差异,可用于林区立地质量评价和森林经营管理。同时如何解决次生林立地质量评价中混交和异龄的特点、建立更具普遍性的立地指数和立地形模型仍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地质量评价 天然次生林 人工林 立地指数 立地形 秦岭
下载PDF
秦岭林区锐齿栎次生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20
11
作者 常伟 党坤良 +1 位作者 武朋辉 李明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21-1029,共9页
以秦岭林区阳坡、阴坡2个典型地段上的锐齿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 O-ring函数分析了不同坡向、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不同坡向锐齿栎种群的种内与种间空间关联性,探讨锐齿栎空间格局形成和种群维持机制。结果... 以秦岭林区阳坡、阴坡2个典型地段上的锐齿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 O-ring函数分析了不同坡向、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不同坡向锐齿栎种群的种内与种间空间关联性,探讨锐齿栎空间格局形成和种群维持机制。结果表明:阴坡锐齿栎种群聚集程度高于阳坡;两种坡向种群各发育阶段空间分布格局相似,从幼树到大树均呈现出聚集到随机甚至均匀分布的规律;不同坡向种群各发育阶段间关联性不同,阳坡各发育阶段间呈一定的正相关,而阴坡呈一定的负相关;阳坡中,山杨与锐齿栎种群分布呈一定正相关,灯台树、鹅耳枥与其呈一定负相关,在阴坡,山杨、漆树与锐齿栎呈一定正相关,灯台树、青榨槭、鹅耳枥与其呈一定负相关。结果表明:目前,阳坡锐齿栎种群结构较好,种内、种间竞争不激烈,而阴坡种群不仅受种间竞争的影响,同样受到种内竞争的制约,最终导致其林分结构较差,更新不良,从长远上看,适当疏伐可以增加林内透光性,有益于促进种群的更新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齿栎次生林 秦岭 O-ring函数 空间分布格局 空间关联性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林地土壤水分特征的研究(Ⅰ)——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42
12
作者 陈海滨 孙长忠 +1 位作者 安锋 党坤良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16,共4页
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南缘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刺槐(Robinia psedudoacacia)人工林及荒坡的土壤水分动态的研究分析,认为林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可以分为:土壤水分微弱利用层、土壤水分利用层、土壤水分调节层和土壤水分微弱调节... 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南缘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刺槐(Robinia psedudoacacia)人工林及荒坡的土壤水分动态的研究分析,认为林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可以分为:土壤水分微弱利用层、土壤水分利用层、土壤水分调节层和土壤水分微弱调节层,荒坡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可分为:速变层、活跃层、次活跃层和相对稳定层。各立地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可以分为:土壤水分积累期、土壤水分消退期、土壤水分恢复期、土壤水分稳定期和土壤水分消耗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水分 垂直变化 季节变化
下载PDF
秦岭南坡中山地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39
13
作者 雷瑞德 党坤良 +1 位作者 张硕新 谭芳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63-470,共8页
秦岭南坡中山地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土壤的影响雷瑞德,党坤良,张硕新,谭芳林(西北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系杨陵712100)关键词华北落叶松,土壤养分状况,阳离子交换量,酶活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 秦岭南坡中山地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对土壤的影响雷瑞德,党坤良,张硕新,谭芳林(西北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系杨陵712100)关键词华北落叶松,土壤养分状况,阳离子交换量,酶活华北落叶松(Larixprincipis-rupprechciiMaryr.)天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 土壤养分 阳离子交换量 酶活性
下载PDF
抚育间伐对秦岭南坡油松中龄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2
14
作者 武朋辉 白高平 +2 位作者 党坤良 常伟 李明雨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26,共7页
在陕西省宁陕县境内的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内油松典型分布地段,按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抚育间伐强度设置油松中龄林研究样地48块,对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处理的单株木和林分平均胸径的生长以及林分生产力的变化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立... 在陕西省宁陕县境内的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内油松典型分布地段,按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抚育间伐强度设置油松中龄林研究样地48块,对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处理的单株木和林分平均胸径的生长以及林分生产力的变化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抚育间伐后林木胸径生长量均随径级的增大而增加,较小的林木在间伐强度为25%的林分中胸径生长量最大,较大的林木在间伐强度为15%的林分中胸径生长量最大;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抚育间伐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林分平均胸径的生长量,间伐强度为15%的林分平均胸径生长量均最高;间伐强度为15%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均能显著提高乔木层的生产力,间伐强度为25%能够显著提高高海拔阳坡乔木层生产力,间伐强度为5%能显著提高低海拔阳坡和阴坡乔木层生产力;不同立地条件下抚育间伐对乔木层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但在抚育间伐后3 a的较短时期内这些差异并不显著;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均以强度为15%的间伐对秦岭南坡油松中龄林的生长最为有利,在适宜的强度范围内,高海拔阳坡可采取较大的间伐强度,而低海拔阴坡则应该采取较小的间伐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伐强度 油松 林分生长量 立地条件
下载PDF
西北地区木本植物区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李登武 党坤良 康永祥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98,共10页
西北地区在中国植物区系上属于泛北极植物区 ,其南部基本上控制在中国—日本植物亚区的华中地区内 ,区系成分以北亚热带成分占优势 ,中、东部主要控制在中国—日本植物亚区内的华北地区中的黄土高原地区内 ,以华北区系成分占优势 ,西南... 西北地区在中国植物区系上属于泛北极植物区 ,其南部基本上控制在中国—日本植物亚区的华中地区内 ,区系成分以北亚热带成分占优势 ,中、东部主要控制在中国—日本植物亚区内的华北地区中的黄土高原地区内 ,以华北区系成分占优势 ,西南部主要属青藏高原植物亚区和中国—喜马拉雅植物亚区 ,区系成分以唐古特和横断山区系成分占优势 ,北部主要是亚洲荒漠植物亚区 ,区系成分是以古地中海成分占优势。本区有木本植物 (不包括栽培植物 ) 1 0 3科 338属 1 72 9种(含种下等级 ) ,其中裸子植物 6科 1 7属 5 7种 ,被子植物 97科 32 1属 1 672种 ,另外 ,具有中国特有属 2 6个 ,土著特有种 1 73个 (含种下等级 )。大科、大属在区系组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该区木本植物区系包含有 1 5个分布区类型及其 1 7个变型 ,其中北温带分布、泛热带分布、东亚至北美间断分布、东亚分布等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其木本植物区系的主要特征为 :种类比较丰富 ;分布不均 ,区域差异大 ;地理成分复杂 ,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 ;起源古老 ;土著特有种较多 ;区系联系广泛 ,多种区系成分的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木本植物 植物区系 多样性 区系特征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中的珍稀濒危植物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李登武 党坤良 +2 位作者 温仲明 闫维恒 张红芝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2321-2328,共8页
黄土高原地区植物区系是南北和东西区系成分的交汇 ,也是旱生、中生和湿生植物聚集的地区 ,生长着比较丰富的植物种类 ,有种子植物 32 2 4种 ,其中珍稀濒危植物 78种 ,分别隶属于 4 3科 6 6属 ,国家一类保护植物 2种 ,国家二类保护植物... 黄土高原地区植物区系是南北和东西区系成分的交汇 ,也是旱生、中生和湿生植物聚集的地区 ,生长着比较丰富的植物种类 ,有种子植物 32 2 4种 ,其中珍稀濒危植物 78种 ,分别隶属于 4 3科 6 6属 ,国家一类保护植物 2种 ,国家二类保护植物 10种 ,国家三类保护植物 15种 .地理成分分析表明 ,在属一级水平上以北温带成分、中国特有成分、东亚成分为主 ,种一级水平上以华北区系成分为主 .另外 ,在分析黄土高原珍稀濒危植物致濒机制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物区系 珍稀濒危植物
下载PDF
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林土壤碳循环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康博文 刘建军 +1 位作者 党坤良 陈海滨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9-764,共6页
采用土壤碳循环分室模型,对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林土壤碳各分室的碳贮量和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油松林土壤有机碳贮量为146·071t·hm-2,其中矿质土壤层130·366t·hm-2、凋落物层12·626t·hm-2,土... 采用土壤碳循环分室模型,对秦岭火地塘林区油松林土壤碳各分室的碳贮量和通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油松林土壤有机碳贮量为146·071t·hm-2,其中矿质土壤层130·366t·hm-2、凋落物层12·626t·hm-2,土壤有机碳储存量低于我国森林土壤碳贮量平均值,高于处在我国最低水平的暖性针叶林和热带林,与本区锐齿栎林相比也明显偏低.林地植物年凋落进入土壤的碳量为5·939t·hm-2,其中地上枯枝落叶占56·9%、地下死细根占43·1%;凋落物层分解后每年以腐殖酸形式输入矿质土壤中的碳量为2·034t·hm-2.油松林土壤(含植物根系)年呼吸释放碳量14·012t·hm-2,其中凋落物层、矿质土壤层、死根系和活根系分别占林地总呼吸量的15·7%、14·5%、11·7%和5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林 土壤碳循环 土壤碳贮量
下载PDF
秦岭中段南坡油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被引量:16
18
作者 沈彪 党坤良 +1 位作者 武朋辉 朱成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98-1806,共9页
在秦岭中段南坡油松林分布较为广泛的不同区域,采用典型取样的方法设置油松林标准地50块。通过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对本区油松林生态系统植被层、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有机碳密度进行了研究与估算,分析了油松林生态系统各层次的有机碳密度... 在秦岭中段南坡油松林分布较为广泛的不同区域,采用典型取样的方法设置油松林标准地50块。通过样地调查和室内分析,对本区油松林生态系统植被层、枯落物层及土壤层有机碳密度进行了研究与估算,分析了油松林生态系统各层次的有机碳密度在不同立地因子下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秦岭中段南坡油松林生态系统总有机碳密度为150.12 t/hm2,其中土壤碳分库的碳密度占油松林生态系统总碳密度的56.74%,是构成油松林生态系统碳的主体组成部分。植被层碳密度为62.29 t/hm2,占油松林生态系统总碳密度的41.49%,高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密度平均值,且仍有较大的固碳潜力。枯落物层碳密度为2.66 t/hm2,占油松林生态系统总碳密度的1.77%。在植被碳分库中,乔木层碳密度是其主体构成部分,为61.22 t/hm2,占植被层碳密度的98.30%;灌木层、草本层碳密度及其所占植被层碳密度的比例分别为:0.65 t/hm2(1.04%)、0.41 t/hm2(0.66%)。碳在乔木不同器官中的分配大小顺序为:树干(55.82%)、树枝(21.25%)、树根(10.28%)、树叶(7.35%)、树皮(5.30%)。灌木层碳密度和草本层碳密度受地形因子影响不显著。随海拔的升高,乔木层碳密度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海拔1500—1700 m处达到最大值,枯落物层碳密度、土壤层碳密度及总碳密度变化不显著;随着坡度的增大,油松林生态系统枯落物层碳密度、土壤层碳密度及总碳密度显著减小,乔木层碳密度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在坡度为26—35°范围达到最大值;下坡位土壤层碳密度高于中坡位和上坡位,而中坡位乔木层碳密度和生态系统总碳密度高于下坡位和上坡位,枯落物层碳密度受坡位影响不明显;阳坡乔木层碳密度大于阴坡,枯落物层碳密度、土壤层碳密度及总碳密度受坡向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密度 油松 生态系统 秦岭中段南坡
下载PDF
黄土高原沟壑区林地土壤水分特征的研究(Ⅱ)——土壤水分有效性及其亏缺状况的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海滨 刘淑明 +1 位作者 党坤良 安锋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通过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南缘的油松(Pinustabulaeformis)、刺槐(Robiniapsedudoaca cia)人工林及荒坡的土壤水分有效性和亏缺状况的分析发现,无论是土壤水分有效性,还是水分状况都表现出:油松>刺槐>荒坡的特征,据此认为,在该区造林... 通过对黄土高原沟壑区南缘的油松(Pinustabulaeformis)、刺槐(Robiniapsedudoaca cia)人工林及荒坡的土壤水分有效性和亏缺状况的分析发现,无论是土壤水分有效性,还是水分状况都表现出:油松>刺槐>荒坡的特征,据此认为,在该区造林工作中,如果立地条件允许,更适宜造油松林;不但降水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干湿状况和土壤水分的有效性,降水的分布状况尤其是生长季中的降水分布状况也严重影响土壤水分干湿状况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水分 有效性 亏缺状况
下载PDF
陕西天华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王诚吉 李登武 党坤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92-598,共7页
在调查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组成的基础上,对该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天华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4科48属111种(包括种下类群),其区系的基本特征是:①种类丰富,种系密度大;②优势科明显,大部分科内属、种贫乏;③地理成分多样... 在调查天华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组成的基础上,对该区的蕨类植物区系进行了分析。天华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24科48属111种(包括种下类群),其区系的基本特征是:①种类丰富,种系密度大;②优势科明显,大部分科内属、种贫乏;③地理成分多样,区系联系广泛;④温带性质显著,与热带蕨类植物区系有一定的亲缘关系;⑤南北过渡性明显;⑥区系具有一定古老性;⑦特有化程度高,有51个中国特有种,以西南、华中和华北成分为主,并有1个中国特有属。另外,在中国特有种中有9个陕西(秦岭)特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组成 区系特征 天华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