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1
作者 党旭东 屈士斌 +1 位作者 刘正才 李晓勇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胰腺癌是一种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目前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化疗、放疗及其他局部治疗方法可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得到广泛关注。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方案中纳入... 胰腺癌是一种预后极差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治疗是目前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化疗、放疗及其他局部治疗方法可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得到广泛关注。多种实体肿瘤的治疗方案中纳入免疫疗法,胰腺癌免疫治疗相关临床试验也在不断探索中。本文从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抑制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抑制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肿瘤疫苗及溶瘤病毒疗法等方面对胰腺癌的免疫治疗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 肿瘤疫苗 溶瘤病毒
下载PDF
纳米刀治疗胰腺癌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党旭东 屈士斌 +1 位作者 李霄 刘正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931-2937,共7页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实体肿瘤,具有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肿瘤侵袭性强等特点,临床上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胰腺癌局部进展期或存在远处转移,缺乏根治性手术切除机会,治疗效果有限。不可逆电穿孔(也称纳米刀)是一种新的肿...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实体肿瘤,具有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肿瘤侵袭性强等特点,临床上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胰腺癌局部进展期或存在远处转移,缺乏根治性手术切除机会,治疗效果有限。不可逆电穿孔(也称纳米刀)是一种新的肿瘤消融治疗技术,通过两个电极针之间的高频电脉冲形成肿瘤消融区,在肿瘤细胞膜表面打出纳米级别孔隙,致使细胞内环境失衡,引起肿瘤细胞凋亡。相较传统的物理治疗方法,纳米刀具有无热副损伤、无电离辐射、无管道损伤等优点。近期临床研究和实践表明,纳米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肿瘤消融方式,可有效消融胰腺癌组织。进一步研究表明纳米刀治疗可以改善胰腺癌肿瘤免疫微环境,增敏胰腺癌化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但仍需进一步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本文主要就纳米刀的治疗原理、胰腺癌纳米刀治疗和联合免疫治疗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逆电穿孔 纳米刀 胰腺癌 免疫治疗
下载PDF
男性患者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体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欠欠 宋静 党旭东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2-284,共3页
近年来我国性传播疾病(ST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淋球菌(Neisseriagonorrhoeae,NG)、沙眼衣原体(Chlamydozoatrachomat,CT)、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其不仅可以引起男性生殖... 近年来我国性传播疾病(STD)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淋球菌(Neisseriagonorrhoeae,NG)、沙眼衣原体(Chlamydozoatrachomat,CT)、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其不仅可以引起男性生殖道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球菌 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泌尿生殖道感染 男性
下载PDF
张卫华教授独特进针行针手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慧叶 种文强 +4 位作者 张卫华 赵娴 刘奇 党旭东 郭新荣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2期272-274,共3页
张卫华教授在传承传统进针和行针手法的基础上,根据人体解剖位置、患病部位特征确定相应的进针手法,头部穴位应用飞针走气、颈腰部夹脊穴应用雀啄提插进针法;行针方面创立了滞针外甩、左右扇形摆动、顺逆时针环转、上抬下压,不仅局部针... 张卫华教授在传承传统进针和行针手法的基础上,根据人体解剖位置、患病部位特征确定相应的进针手法,头部穴位应用飞针走气、颈腰部夹脊穴应用雀啄提插进针法;行针方面创立了滞针外甩、左右扇形摆动、顺逆时针环转、上抬下压,不仅局部针感明显,临床疗效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针 行针 张卫华
下载PDF
强夯碎石墩在复合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党旭东 许首森 《科技信息》 2012年第16期330-330,326,共2页
为了达到工程要求的地基承载力,结合工程实例,根据强夯法的加固机理及其现场条件,工程采用了强夯碎石墩的地基处理法。结果表明:该工程采用强夯碎石墩法进行地基处理,达到了技术指标的各项要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为类似的软基处理... 为了达到工程要求的地基承载力,结合工程实例,根据强夯法的加固机理及其现场条件,工程采用了强夯碎石墩的地基处理法。结果表明:该工程采用强夯碎石墩法进行地基处理,达到了技术指标的各项要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为类似的软基处理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碎石墩 复合地基
下载PDF
针刺合募配穴治疗胃溃疡伴有睡眠障碍的研究
6
作者 张慧叶 赵娴 +2 位作者 刘奇 种文强 党旭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159-162,共4页
总结针刺合募配穴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相关文献,为临床治疗胃溃疡伴有睡眠障碍提供研究依据。古今广泛应用针刺合募配穴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从而行成了胃溃疡伴有睡眠障碍从合募穴论治的重要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对古代和现代文献中对本... 总结针刺合募配穴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相关文献,为临床治疗胃溃疡伴有睡眠障碍提供研究依据。古今广泛应用针刺合募配穴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从而行成了胃溃疡伴有睡眠障碍从合募穴论治的重要方法。其主要是通过对古代和现代文献中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胃溃疡与睡眠的相关性及合募配穴治疗该病的实验等研究,以期使合募配穴治疗胃溃疡伴有睡眠障碍更好地指导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胃溃疡 睡眠障碍 失眠 合募配穴
下载PDF
儿童真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欠欠 宋静 +2 位作者 党旭东 郭宏松 张杨杰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434-435,440,共3页
目的了解本院儿童真菌感染状况、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014年临床确诊为深部真菌感染的280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等。结果儿童真菌感染标本主要来源于咽拭子标本... 目的了解本院儿童真菌感染状况、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2014年临床确诊为深部真菌感染的280例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学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等。结果儿童真菌感染标本主要来源于咽拭子标本,且白假丝酵母菌的分离率最高(60.00%),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是两性霉素B(1.59%)和5-氟胞嘧啶(3.19%),耐药率较高的药物是氟康唑(12.35%)和伊曲康唑(15.94%)。结论儿童深部真菌感染多为假丝酵母菌,且以白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最高;Am B、5-FC均有较高的抗真菌活性。应加强对临床真菌感染与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真菌感染 临床分布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延安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情况与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欠欠 党旭东 秦晓文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2期921-923,共3页
目的探讨延安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沙眼衣原体(chlamydozoa trachomatis,CT)、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 目的探讨延安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沙眼衣原体(chlamydozoa trachomatis,CT)、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女性患者64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FQ-PCR)对患者生殖道样本同时进行NG、CT和UU病原体DNA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种病原体的总阳性率为57.72%(374/648)。病原体单一感染、混合感染分别占71.66%(268/374)、28.34%(106/374),单一感染模式高于混合感染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63,P<0.05)。单一UU感染的阳性率最高(20.68%),与CT、N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感染中以UU+CT合并感染的阳性率最高(10.80%),与其他混合感染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患者病原体感染的阳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高发年龄主要分布在21~40岁,占87.43%(327/374)。2013-2017年,3种病原体阳性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P<0.05)。结论 CT和UU是延安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并以21~40岁感染例数所占比例较高,3种病原体总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重视该人群CT和UU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感染 淋球菌 沙眼衣原体 解脲脲原体
原文传递
针刺对TBI大鼠健侧海马MCT2、MCT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慧叶 种文强 +7 位作者 王梦静 李昂 党旭东 赵娴 屈红艳 艾霞 邢文文 刘奇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020-3023,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TBI大鼠健侧海马组织单羧酸转运蛋白MCT2、MCT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和治疗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采取Feeney式自由落体撞击法制备TBI大鼠模型,治疗组在大鼠造模12 h... 目的观察针刺对TBI大鼠健侧海马组织单羧酸转运蛋白MCT2、MCT4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模型组(10只)和治疗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采取Feeney式自由落体撞击法制备TBI大鼠模型,治疗组在大鼠造模12 h后行针刺治疗,取T会、人中、内关(左侧)、足三里(左侧)穴进行针刺,1次/日,每次20min,治疗10天。模型组和空白组大鼠正常喂养,不予针刺。采用神经功能评价、平衡功能评价、行走功能评价以及肢体回缩力测试对各组大鼠行为学进行评价。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健侧海马组织MCT2、MCT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较空白组在神经、平衡、行走功能方面有明显差异(P<0.01,<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治疗后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在术后第10天有明显的差异(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健倒脑纽织中MCT2、MCT4在术后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健侧海马组织MCT2、MCT4表达均下调(P<0.01)。结论针刺可以改善TBI大鼠行为学能力,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健侧海马组织能量底物转运蛋白MCT2、MCT4含量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I:针刺 海马 MCT2 MCT4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