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1
作者 党月异 《德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1-95,共5页
新文科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中国古代文学蕴涵着丰富的思政内容,主要包括爱国教育、理想教育、挫折教育、情感教育等。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师应该主要从健全思政教学管理体系、提升教师思政意识、创新有效的... 新文科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中国古代文学蕴涵着丰富的思政内容,主要包括爱国教育、理想教育、挫折教育、情感教育等。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师应该主要从健全思政教学管理体系、提升教师思政意识、创新有效的教学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和实践,从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思政 改革
下载PDF
“近代文学的历史地位”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近代文学学会2009年年会会议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党月异 黄金元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89-90,共2页
2009年11月21日至22日,由山东省近代文学学会、德州学院主办的"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地位"全国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近代文学学会2009年年会在德州学院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
关键词 中国近代文学 全国学术研讨会 2009年 山东省 学会 年会 历史 综述
下载PDF
从清初戏曲看清初文人的儒家情怀 被引量:3
3
作者 党月异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27-229,共3页
清初士人浸透着个人恩怨的惆怅和苦恼伴随着明清易代的沧桑变迁而激起的满腔兴亡的感慨情怀,使他们处于前途无着的身份焦虑,如同一种时代的共同梦魇,蔓延在整个清初文坛。而清初戏曲以高度的思想和艺术极其深刻地反映了清初文人的身份焦... 清初士人浸透着个人恩怨的惆怅和苦恼伴随着明清易代的沧桑变迁而激起的满腔兴亡的感慨情怀,使他们处于前途无着的身份焦虑,如同一种时代的共同梦魇,蔓延在整个清初文坛。而清初戏曲以高度的思想和艺术极其深刻地反映了清初文人的身份焦虑,表现了他们忧国忧民的儒家情怀,以家国为重却又无路可走的苦闷与感伤。清初的很多优秀戏曲作品正是作家"焦虑"的儒家情怀的艺术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 清初士人 身份焦虑
下载PDF
略论王韬文学观念与文学创作的近代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党月异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1-93,102,共4页
王韬在早期是典型的封建士子,随着对西学的接触和深入了解,逐步开始了从传统士大夫到近代知识分子之间的转变,王韬的身份转型带来了文学观念的初步变革。王韬文学观念变革中初步的文学救国意识、开放性的世界意识、娱乐心态使他的文学... 王韬在早期是典型的封建士子,随着对西学的接触和深入了解,逐步开始了从传统士大夫到近代知识分子之间的转变,王韬的身份转型带来了文学观念的初步变革。王韬文学观念变革中初步的文学救国意识、开放性的世界意识、娱乐心态使他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的近代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转型 观念变革 近代化
下载PDF
《西厢记》叙述的性别意识 被引量:2
5
作者 党月异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5-97,共3页
从表面来看,《西厢记》叙述的是女性对于男权社会的某种挑战,即在一个男权社会的秩序下,女性冲破男权社会意识的束缚.以大胆主动的姿态.积极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爱情并最终取得胜利。但这仅仅是《西厢记》的表面意义。从叙述... 从表面来看,《西厢记》叙述的是女性对于男权社会的某种挑战,即在一个男权社会的秩序下,女性冲破男权社会意识的束缚.以大胆主动的姿态.积极勇敢地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爱情并最终取得胜利。但这仅仅是《西厢记》的表面意义。从叙述学的角度来说,“在一部文学作品中,故事是可以由作者去任意描述的,同样的一个事件。作者叙述的角度、方式、语气的不同.将会使故事和人物的面貌产生决然不同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性别意识 男权社会 社会意识 文学作品 叙述学 女性 作者
下载PDF
论《西厢记》之偷情及其叙事模式 被引量:2
6
作者 党月异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0-92,共3页
《西厢记》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讲述爱情故事的经典戏曲。的确,《西厢记》有着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它对封建礼教的大胆反叛.对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以及优美的语言艺术.都为世人赞赏有加。本文想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解读、认识《西厢记》... 《西厢记》一直以来都被看作是讲述爱情故事的经典戏曲。的确,《西厢记》有着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它对封建礼教的大胆反叛.对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以及优美的语言艺术.都为世人赞赏有加。本文想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解读、认识《西厢记》的爱情故事。如果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待这场爱情,会发现《两厢记》所写并非纯粹的爱情.或者说华美的爱情是它的外表.而外表下是真实的偷情。一个作品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不断地被解读.被诠释.如果它不再被解读。那这个作品的生命力也就消逝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叙事模式 爱情故事 语言艺术 人物形象 封建礼教 解读 外表
下载PDF
论纳兰性德的友情词 被引量:4
7
作者 党月异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14-17,共4页
纳兰性德的友情词所表现的是一个年轻的满族贵族公子和一群年长的汉族落拓知识分子之间的心灵的沟通、应和与共鸣。它所包含的真挚情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满汉两族人民的团结友爱,中也可看出纳兰对世事的愤懑、清高孤傲以及软弱无力的... 纳兰性德的友情词所表现的是一个年轻的满族贵族公子和一群年长的汉族落拓知识分子之间的心灵的沟通、应和与共鸣。它所包含的真挚情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满汉两族人民的团结友爱,中也可看出纳兰对世事的愤懑、清高孤傲以及软弱无力的劝慰方式,表达了纳兰对仕宦的厌倦以及佛道思想与儒家思想的矛盾,反映了纳兰一贯的创作心态:凄凉里的唯美情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风貌 精神境界 创作心态
下载PDF
古代文学教学理念的新建构 被引量:8
8
作者 党月异 《德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93-96,共4页
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下,古代文学教学应重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学科定位,探索古代文学教学的新出路,建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古代文学教学的学科优势和潜能,使古代文学教学对时代的发展作出积极的反应,更能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 教学理念 与时俱进 民族化 文本效果
下载PDF
多元文化语境下教师功能的重新定位 被引量:2
9
作者 党月异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6-27,共2页
中国高等教育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社会化、后现代知识转型期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多方位的急剧变化,高校教师必然面临着从传统功能向现代功能的转换。高校教师必须调整心态,适应时代的发展,树立现代... 中国高等教育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社会化、后现代知识转型期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多方位的急剧变化,高校教师必然面临着从传统功能向现代功能的转换。高校教师必须调整心态,适应时代的发展,树立现代教育的新观念,重新认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使教师成为学生个性的培育者、未来社会生活的指引者、知识霸权的质疑者、信息资源的驾驭者,多方位地适应时代的变化,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 高等教育 教师功能
下载PDF
用抒情法以叙事——论《玉梨魂》的艺术特色及其小说史地位 被引量:1
10
作者 党月异 侯桂运 《蒲松龄研究》 2013年第1期140-150,160,共12页
《玉梨魂》是一部在民国最初二三十年中发行量最大的小说,但这部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却被贴上了"思想形式都陈腐不堪"的标签,在小说史上没有获得它应有的地位。实际上如果把《玉梨魂》置于中国抒情小说的传统之中,就会发现《... 《玉梨魂》是一部在民国最初二三十年中发行量最大的小说,但这部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却被贴上了"思想形式都陈腐不堪"的标签,在小说史上没有获得它应有的地位。实际上如果把《玉梨魂》置于中国抒情小说的传统之中,就会发现《玉梨魂》在中国小说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不仅在"文体的抒情化选择与改造"以及"小说诸要素的抒情化变异"方面都具有集大成性和开创性,而且对当时以及后世的社会思想和变革都有非常深远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梨魂 抒情小说 小说史
下载PDF
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被引量:6
11
作者 党月异 《德州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99-102,共4页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古代文学长期沿用的教学思想已不能适应现代文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对此进行大胆改革。在教学目标方面,应使古代文学教学从传统知识传授型转向能力培养型;在教学方法上,要突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达到...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古代文学长期沿用的教学思想已不能适应现代文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对此进行大胆改革。在教学目标方面,应使古代文学教学从传统知识传授型转向能力培养型;在教学方法上,要突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达到多种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组合;在教学结构上,做到必修课与选修课互为补充、并驾齐驱;在教学模式上,改革现行的"注入式"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建构一种教与学并重,突出学生接受过程的主体性教学模式。另外,教科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学 改革 探索
下载PDF
文化冲突之际的迷惘——论近代文化转型期王韬的特殊心态 被引量:1
12
作者 党月异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34-36,共3页
王韬经历了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重重的矛盾使他对未来、对自身充满着一种不可名状的迷惘。这种迷惘的状态在他的三部文言小说中具体表现在对社会的另类期待;人生价值取向的低:个人生活的颓唐。所有这些都表现了在近代社会... 王韬经历了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重重的矛盾使他对未来、对自身充满着一种不可名状的迷惘。这种迷惘的状态在他的三部文言小说中具体表现在对社会的另类期待;人生价值取向的低:个人生活的颓唐。所有这些都表现了在近代社会文化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特殊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冲突 近代 文化转型期 王韬 心态 文言小说 人生价值取向 知识分子 《遁窟谰言》 《淞滨琐话》 《淞隐漫录》
下载PDF
我国古代婚恋剧的叙事母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党月异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7-101,共5页
任何一个民族在叙事母题的选择上都有其固执的偏爱,这是由它的审美主体决定的。我国古代婚恋剧的母题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审美偏爱,大致可以概括为"书生艳遇""留守怨妇""死而复生""政治困扰"... 任何一个民族在叙事母题的选择上都有其固执的偏爱,这是由它的审美主体决定的。我国古代婚恋剧的母题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审美偏爱,大致可以概括为"书生艳遇""留守怨妇""死而复生""政治困扰"等四类。这四种不同类型的叙事母题均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之上,通过对这四类叙事母题的审视和阐述,可以探究其中所传载的民族情感模式和艺术审美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恋剧 叙事母题 传统文化
下载PDF
《牡丹亭》审美价值的多元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党月异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牡丹亭》所呈现的审美价值是多元化的 ,蕴涵着作家独特的个人气质和社会历史律动的脉搏所共同构筑的审美理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性爱之美与情爱之美 ,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 ,滑稽之美与庄严之美。各种不同形态的美的发展、对峙、关联... 《牡丹亭》所呈现的审美价值是多元化的 ,蕴涵着作家独特的个人气质和社会历史律动的脉搏所共同构筑的审美理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性爱之美与情爱之美 ,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 ,滑稽之美与庄严之美。各种不同形态的美的发展、对峙、关联与共存使作品达到最终的完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审美价值 多元化
下载PDF
王韬对中国近代文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党月异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4年第5期142-147,162,共6页
在中国文学从古代向近代的转型过程中,王韬的影响不容忽视。王韬特殊的人生经历和融贯中西的文化背景使其文学作品在近代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他的小说、诗歌、散文,包括从文学观念、内容题材、传播方式、文学语言到文学功能,... 在中国文学从古代向近代的转型过程中,王韬的影响不容忽视。王韬特殊的人生经历和融贯中西的文化背景使其文学作品在近代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他的小说、诗歌、散文,包括从文学观念、内容题材、传播方式、文学语言到文学功能,都开启或推动了中国文学近代化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韬 近代文学 转型 影响
下载PDF
从《琵琶记》看元代文人的文化心态 被引量:1
16
作者 党月异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31,共3页
《琵琶记》的创作目的不在于再现当时的社会现实,而在于侧重表现主体的情 感色彩和审美理想,这种主体表现反映了在元代特定背景下一般文人的复杂文化心态。他 们在个人与社会,正统与反叛,伦理与自我之间有着深刻的矛盾。
关键词 《琵琶记》 主体表现 文化心态
下载PDF
王韬研究世纪回顾 被引量:2
17
作者 党月异 《德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17-21,27,共6页
王韬研究从1934年开始到2000年为止,大致可分为始发期、持续期、发展期、深入期四个阶段。研究范围涉及王韬的生平、事业、政治思想、教育思想、伦理思想、史学思想、商业思想、外交思想、军事思想、人才思想、文学著作等。在诸多研究中... 王韬研究从1934年开始到2000年为止,大致可分为始发期、持续期、发展期、深入期四个阶段。研究范围涉及王韬的生平、事业、政治思想、教育思想、伦理思想、史学思想、商业思想、外交思想、军事思想、人才思想、文学著作等。在诸多研究中,王韬的文学作品研究是个薄弱环节,有待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韬 研究 回顾 清末学者 文学作品 教育思想 史学思想 伦理思想
下载PDF
全球观念下的文化视野——论王韬的文言小说 被引量:1
18
作者 党月异 《广西社会科学》 2004年第2期143-146,共4页
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 ,一部分中国人逐渐形成完整的全球文化观念。王韬全球文化观念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他较早接触西方文化和游历西方国家的经历。在这一观念指导下 ,王韬的三部文言小说呈现出全新的文化视野 ,主要表现在西方资本主义文... 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 ,一部分中国人逐渐形成完整的全球文化观念。王韬全球文化观念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他较早接触西方文化和游历西方国家的经历。在这一观念指导下 ,王韬的三部文言小说呈现出全新的文化视野 ,主要表现在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与文化的启示 ;中西文化观照中的民族自豪感、平等意识与爱国思想 ;中国人希望认识世界畅游全球的迫切愿望和异域见闻录 ;令人耳目一新的异国女性形象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韬 文言小说 全球文化观念 文化视野
下载PDF
试论纳兰词的创作模式 被引量:1
19
作者 党月异 《德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9-41,60,共4页
纳兰性德的词具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创作模式,这种创作模式具体表现在情感模式上是极度生存重负下主体自我的心理泻导,表现在时空处理模式上是以梦和回忆为契机,以主体的心理时空为参照,表现在意象群模式上是渗入了主体的身世之感。
关键词 创作模式 情感模式 时空处理模式 意象群模式 纳兰性德 文学创作
下载PDF
邢慈静的观音画诗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党月异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04-108,共5页
邢慈静大量创作观音画与明代闺阁画家的普遍取材风气以及邢慈静信奉佛教、坎坷的身世有极大关系。《邢慈静白描观音集》中的24首题画诗来源于明本禅师的《大士三十二赞》。24幅观音画中的观音形象是按照邢慈静自己的理解和审美观念创作... 邢慈静大量创作观音画与明代闺阁画家的普遍取材风气以及邢慈静信奉佛教、坎坷的身世有极大关系。《邢慈静白描观音集》中的24首题画诗来源于明本禅师的《大士三十二赞》。24幅观音画中的观音形象是按照邢慈静自己的理解和审美观念创作出了她心目中的佛陀形象。探究这24首诗的来历以及观音形象可以更全面、更透彻地了解邢慈静的艺术创作情况,进而推动地域文化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邢慈静 观音画 题画诗 观音形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