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盖层构造裂缝特征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党犇 赵虹 +2 位作者 付金华 周立发 张义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16,共3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盖层露头区和探井岩心裂缝或节理的大量观测,以及对部分裂缝测井资料的分析,认为沉积盖层中构造裂缝较为发育。按产状将其分为直立或陡倾裂缝、倾斜裂缝、水平裂缝3种类型,但不同层系皆以直立或陡倾裂缝为主,且...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沉积盖层露头区和探井岩心裂缝或节理的大量观测,以及对部分裂缝测井资料的分析,认为沉积盖层中构造裂缝较为发育。按产状将其分为直立或陡倾裂缝、倾斜裂缝、水平裂缝3种类型,但不同层系皆以直立或陡倾裂缝为主,且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裂缝系统。裂缝常成对出现,组成平面X型共轭剪节理系,其中一组常具压剪性质,而另一组多具张剪性质。先期区域性水平挤压作用和后期区域性不对称水平剪切(或力偶)作用是其形成的力学条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是特提斯构造动力体系与滨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的强弱交替联合作用。沉积盖层构造裂缝研究对于鄂尔多斯盆地的油气聚集及其低孔低渗-特低渗油气层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沉积盖层构造 裂缝特征 陡倾裂缝 倾斜裂缝 水平裂缝 油气聚集 低渗油气层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不同级次层序界面的识别 被引量:21
2
作者 党犇 赵虹 +4 位作者 李文厚 陈永胜 郑小杰 燕州泉 贾玉琴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14-421,共8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典型露头剖面及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大量测井曲线,详细地分析了延长组不同级次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由...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典型露头剖面及岩心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大量测井曲线,详细地分析了延长组不同级次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由1个超长期旋回,4个长期旋回,9个中期旋回及若干个短期旋回组成。由于印支运动的影响,在研究区形成了两个区域性的构造运动升降面(SLSB2和SLSB1),该界面为超长期旋回的顶、底界面。长期旋回层序为一套区域性湖进-湖退沉积序列,界面是低角度的侵蚀不整合面和与其相应的整合面。研究区3个长期旋回层序界面自下而上依次为:区域性基准面抬升所形成的水进界面,相当于"李家畔页岩";区域性的泥岩、凝灰岩标志层,相当于长6油层组底部的k2标志层;区域性的相转换界面,相当于长4+5和长3的分界面。中期旋回和短期旋回层序界面主要为不同级次的湖泛面、冲刷侵蚀面、岩石类型或相组合的转换面、岩石相内部的层理变化界面、砂泥岩厚度旋回性变化界面等。在界面识别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沉积旋回及界面的空间配置进行了分析,认为不同级次界面的识别是高精度层序地层研究的核心,对于油田勘探和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界面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湖泛面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陕西地区
下载PDF
内蒙古西部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及邻区二叠纪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环境 被引量:22
3
作者 党犇 赵虹 +5 位作者 林广春 仵康林 康晓燕 葛海影 吴斌 刘少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3-931,共9页
银-额(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及其邻区二叠纪火山岩分布广泛,目前对其成因和构造背景研究还很薄弱。对该区火山岩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为恢复二叠纪盆地性质与古构造环境提供了岩石地球化学约束。分析的二叠纪火山岩主要岩石... 银-额(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及其邻区二叠纪火山岩分布广泛,目前对其成因和构造背景研究还很薄弱。对该区火山岩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为恢复二叠纪盆地性质与古构造环境提供了岩石地球化学约束。分析的二叠纪火山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岩、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显示亚碱性系列的特征。Mg#介于0.53~0.86之间,高场强元素Nb、Ta、Ti明显亏损,岩石轻度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La/Yb)N=1.68~6.10,Eu亏损不明显(δEu=0.64~0.99),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右倾较缓。总体上既显示了板内构造环境的特征,又具有俯冲带地球化学的印记。综合沉积建造特征和邻区的研究结果,认为银-额盆地二叠纪火山岩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且很可能与地幔柱事件有关,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不同程度的混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 火山岩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额济纳旗地区
下载PDF
安塞油田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特征 被引量:32
4
作者 党犇 赵虹 +2 位作者 李文厚 杨晓奇 党永潮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97-600,共4页
根据野外露头、岩芯、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晚三叠世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结果表明,长6油层组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及前缘席状砂构成其主要微相,缺少河口坝微相。水下分流... 根据野外露头、岩芯、测井及相关测试资料,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晚三叠世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沉积微相。结果表明,长6油层组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及前缘席状砂构成其主要微相,缺少河口坝微相。水下分流河道砂为储集层骨架砂体。同时对长6油层组各小层沉积微相的时空展布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油气的聚集受沉积微相的控制,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长6油层组良好的储集层,是研究区油气开发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延长组 安塞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油气开发
下载PDF
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兴隆台油层储层非均质性 被引量:18
5
作者 党犇 赵虹 +2 位作者 周立发 隗合明 顿铁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2-386,共5页
兴隆台油层储层微观非均质性以上、下层系的成分与结构差异明显为特点 ,上层系岩石相组合以不含砾砂岩为主 ,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 ;下层系岩石相组合以含砾砂岩为主 ,主要为岩屑砂岩 ,较上层系分选性差、颗粒粗。宏观非均质性以储层砂体... 兴隆台油层储层微观非均质性以上、下层系的成分与结构差异明显为特点 ,上层系岩石相组合以不含砾砂岩为主 ,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 ;下层系岩石相组合以含砾砂岩为主 ,主要为岩屑砂岩 ,较上层系分选性差、颗粒粗。宏观非均质性以储层砂体发育不均及物性变化大为特点。垂向上 ,上层系单砂层厚度小、砂层频率高、砂岩密度小 ;下层系单砂层厚度大、砂层频率低、砂岩密度大。平面上 ,上层系分东、西两个砂体 ,且东砂体相对发育 ,向上逐渐连为一体 ;下层系砂体分布开阔 ,但向上面积逐渐缩小 ,且东厚西薄。上层系的储层物性较下层系好。层间、层内及平面非均质性明显 ,且层间非均质性较层内非均质性强 ,层内非均质性自下而上逐渐增强。引起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是沉积环境和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油田 曙-区 杜84块 兴隆台油层 储层 非均质性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延长组深部层系特低渗储层敏感性微观机理 被引量:23
6
作者 党犇 赵虹 +4 位作者 康晓燕 赫海洋 王小军 朱建斌 张天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00-1107,共8页
以2007年在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新发现的三叠系延长组深部层系长101特低渗储层为研究对象,在野外露头及岩心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室内敏感性实验、铸体薄片、物性测试、X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压汞等大量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对该储层... 以2007年在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新发现的三叠系延长组深部层系长101特低渗储层为研究对象,在野外露头及岩心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对室内敏感性实验、铸体薄片、物性测试、X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压汞等大量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对该储层的敏感性特征及其微观机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101储层具有弱速敏、弱水敏、中等偏弱—弱盐敏、弱—中等偏弱碱敏和强—中等偏强酸敏特征。敏感性的形成一方面与储层中绿泥石膜和浊沸石等敏感性矿物的存在有关,另一方面与成岩作用形成的复杂孔隙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储层 敏感性 微观机理 陕北斜坡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靖边油田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7
作者 党犇 赵虹 +5 位作者 向连格 燕洲泉 张杰 康晓燕 仵康林 葛海影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27-131,共5页
通过大量岩心铸体薄片、黏土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及物性等资料分析,总结研究了靖边油田长6油层组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6储层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的岩石学特点。孔隙类型为浊沸石溶孔-长石溶孔-残余粒间孔组合,... 通过大量岩心铸体薄片、黏土矿物X衍射、扫描电镜及物性等资料分析,总结研究了靖边油田长6油层组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6储层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的岩石学特点。孔隙类型为浊沸石溶孔-长石溶孔-残余粒间孔组合,物性特征为中孔、特低渗透型和超低渗透型为主,局部为低渗透型。孔隙结构为细孔-微孔、细喉-微细喉型。影响储集性能的因素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平面上受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相带的控制;纵向上受成岩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影响因素 长6油层组 靖边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台北凹陷侏罗系储层次生孔隙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9
8
作者 党犇 赵虹 周立发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81-285,共5页
通过台北凹陷侏罗系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发育特征的分析 ,得出其原生孔隙不发育 ,次生孔隙是主要孔隙类型和油气聚集的主要空间 ,进而分析了次生孔隙的微观、宏观识别标志以及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孔隙水中有机酸和碳酸含量与来源的分析 ... 通过台北凹陷侏罗系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发育特征的分析 ,得出其原生孔隙不发育 ,次生孔隙是主要孔隙类型和油气聚集的主要空间 ,进而分析了次生孔隙的微观、宏观识别标志以及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孔隙水中有机酸和碳酸含量与来源的分析 ,探讨了次生孔隙的形成机理 ,认为有机酸对骨架颗粒长石和岩屑的溶解是形成次生孔隙的根本原因。该研究对于台北凹陷乃至整个盆地侏罗系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孔隙 台北凹陷 侏罗系储层 形成机理 吐哈盆地 油气勘探 成岩作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北部侏罗系烃源岩特征及初步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党犇 赵虹 姜常义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其东北部的侏罗系分布面积广、厚度大,主要发育一套煤系烃源岩。根据钻井及大量的实验测试等资料,研究了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及其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特征,表明其有机质丰度较高,达到中...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其东北部的侏罗系分布面积广、厚度大,主要发育一套煤系烃源岩。根据钻井及大量的实验测试等资料,研究了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及其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特征,表明其有机质丰度较高,达到中等-好级别;有机质类型以Ⅲ型为主、Ⅱ型为辅;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部分地区可能达成熟阶段;烃源岩主要生烃显微组分为基质镜质体,少量孢子体、角质体和碎屑壳质体。综合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侏罗系烃源岩具备一定的生烃条件和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侏罗系 烃源岩 生烃条件 初步评价 东北部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稠油热采条件下沥青质沉积热模拟实验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兴隆台油层稠油油藏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党犇 赵虹 +1 位作者 隗合明 顿铁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05-309,共5页
该文以辽河油田曙一区杜 84块兴隆台油层超稠油油藏为例 ,进行了 12次热模拟实验。结果分析表明 ,引起地层伤害最本质的因素是沥青质沉积。沥青质在孔隙中的沉积现象非常普遍 ,主要呈星点状、薄膜状、斑块状甚至网状等。沥青质沉积对孔... 该文以辽河油田曙一区杜 84块兴隆台油层超稠油油藏为例 ,进行了 12次热模拟实验。结果分析表明 ,引起地层伤害最本质的因素是沥青质沉积。沥青质在孔隙中的沉积现象非常普遍 ,主要呈星点状、薄膜状、斑块状甚至网状等。沥青质沉积对孔渗的伤害程度随温度的增高呈增大的趋势 ,而随压力增大的变化在小于 11.5MPa时呈增大的趋势 ,在大于 11.5MPa时则呈减小的趋势。其对孔隙度的伤害程度不及对渗透率的那么明显 ,后者的伤害率平均在 80 %以上 ,属强度伤害 ,而前者的伤害率只有 1.3%~6 .5%。影响沥青质沉积的因素主要是稠油的组成、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模拟实验 影响因素 稠油热采 地层伤害 沥青质沉积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油气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1
作者 党犇 赵虹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利用岩芯观测、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压汞分析等方法,总结研究了吐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油气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储集层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扇三角洲砂体和滨浅湖滩砂体三种类型,主体处于晚成岩A1 亚... 利用岩芯观测、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压汞分析等方法,总结研究了吐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油气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储集层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扇三角洲砂体和滨浅湖滩砂体三种类型,主体处于晚成岩A1 亚期,储集岩主要属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粒间溶孔是油气主要储集空间,以细、微细喉道为主,部分地区或层段储层裂缝发育。总体上属中低孔、中低渗型储层,纵向上以三间房组物性最好、西山窑组次之、七克台组较差,平面上凹陷南部、西部的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和西部的滨浅湖滩砂体是重要储层。影响储集性能的因素有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构造应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侏罗系 台北凹陷 吐哈盆地 沉积相 成岩作用
下载PDF
地质学类专业实践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改革探索——以“地质认识实习”课程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党犇 赵虹 《中国地质教育》 2022年第4期111-114,共4页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目前我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地质认识实习”是地质学类专业本科生大学期间开设的第一门野外专业实践课程,其教学效果事关大一新生专业思想的稳定及后续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开展“...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目前我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地质认识实习”是地质学类专业本科生大学期间开设的第一门野外专业实践课程,其教学效果事关大一新生专业思想的稳定及后续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开展“地质认识实习”实践课程教学、完成专业教学任务的同时,通过挖掘野外实习路线中的思政元素,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思政教学改革探索,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稳定专业思想,培养地学思维能力,增强团队意识,树立集体主义观念,从而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地质认识实习 地质学类专业
下载PDF
安塞地区延长组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81
13
作者 赵虹 党犇 +2 位作者 李文厚 杨晓奇 党永潮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92-497,共6页
通过对野外剖面及岩芯的观察和描述,将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延长组划分出9个岩石相和6个岩石相组合。在建立岩-电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测井曲线,对沉积相的电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岩石相和测井相,分析了安塞地区延长组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通过对野外剖面及岩芯的观察和描述,将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延长组划分出9个岩石相和6个岩石相组合。在建立岩-电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测井曲线,对沉积相的电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岩石相和测井相,分析了安塞地区延长组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同时对沉积相与油气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延长组长2油层组为辫状河沉积,长3和长10油层组为曲流河沉积,长9、长7及长4+5油层组为湖相沉积,而长6和长8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认为河道砂坝沉积微相及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为区内良好的储集层,是油气开发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延长组 安塞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应力场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被引量:139
14
作者 徐黎明 周立发 +1 位作者 张义楷 党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5-462,共8页
通过大量断层和褶皱的野外观测以及构造形成序列的确定,同时考虑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板块动力学背景,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古构造应力场的研究。研究表明盆地区域主压应力场方向在加里东期呈NNE-SSW向和近SN向,主要... 通过大量断层和褶皱的野外观测以及构造形成序列的确定,同时考虑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板块动力学背景,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古构造应力场的研究。研究表明盆地区域主压应力场方向在加里东期呈NNE-SSW向和近SN向,主要是晚奥陶世以来秦岭洋盆向北俯冲并与华北板块碰撞的结果;印支期主要呈NW-SE向和NNE-SSW向、SN向,主要受中特提斯构造动力体系中羌塘地块与欧亚大陆碰撞拼贴产生的远程构造效应影响;燕山期主要呈NW-SE向,主要受古太平洋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远程构造效应影响,盆地西南缘呈NE-SW向;喜马拉雅期呈NNE-SSW向,主要受新特提斯构造动力体系和今太平洋构造动力体系联合作用影响,即今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构造应力场 X型共轭剪节理 显微构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2低阻油层成因机理 被引量:32
15
作者 赵虹 党犇 +4 位作者 姚泾利 蔺宏斌 陈永胜 郑小杰 王晓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8-592,共5页
根据大量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压汞曲线、含油饱和度及矿化度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2低阻油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长2油层组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即:高束缚水饱和度、低含油饱和度及高矿... 根据大量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压汞曲线、含油饱和度及矿化度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2低阻油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长2油层组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即:高束缚水饱和度、低含油饱和度及高矿化度地层水。孔隙结构复杂、高岭石晶间微孔发育及细粒岩石骨架,造成喉道偏细、孔喉半径小,形成高束缚水饱和度;低幅度构造背景、低油柱高度及低油气充注程度,是造成油层低含油饱和度、油水分异差的主因;高矿化度的地层水,降低了油层与水层的电阻率对比度。根据研究区长2地化热解参数统计,结合试油资料及测井孔隙度数据,建立了热解参数轻质油含量与孔隙度的关系图版,以此判断油层、油水同层、水层和干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束缚水饱和度 长2油层组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安塞油田长6油层组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32
16
作者 赵虹 党犇 +4 位作者 靳文奇 杨晓奇 刘贵萍 张宏民 党永潮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1-464,共4页
目的 在油田开发中、后期,为研究砂体展布、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以及最终预测有利含油区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利用测井曲线和岩心资料,分析了研究区近200口探井长6油层组的岩、电特征,对安塞油田延长组长6油层组进行了精细划分与... 目的 在油田开发中、后期,为研究砂体展布、沉积微相、储层非均质性以及最终预测有利含油区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利用测井曲线和岩心资料,分析了研究区近200口探井长6油层组的岩、电特征,对安塞油田延长组长6油层组进行了精细划分与对比,并利用该成果分析了长61-21小层的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特点。结果 长6油层组自上而下划分为长61-11、长61-21、长1、长61-3621、长62和长63等6个不同级别的小层,各小层厚度不等;其中,长61-21小层砂体发育,属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安塞油田延长组长6油层组的主力产层。结论 长6油层组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对油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组 长6油层组 标志层 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 安塞油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38
17
作者 张义楷 周立发 +1 位作者 党犇 孙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5-219,共5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野外、井下节理、断层和褶皱观测以及构造形成序列确定,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研究,并分析了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聚集的关系。鄂尔多斯盆地印支期主压应力场主要呈NW—SE向、NNE—SSW向和SN向,...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野外、井下节理、断层和褶皱观测以及构造形成序列确定,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研究,并分析了构造应力场与油气聚集的关系。鄂尔多斯盆地印支期主压应力场主要呈NW—SE向、NNE—SSW向和SN向,控制了古生界油气的第一次运聚与成藏;燕山期主压应力场主要呈NW—SE向,盆地西南缘呈NE—SW向,控制了古生界油气的第二次运聚与成藏;喜马拉雅期主压应力场主要呈NNE—SSW向,该时期为油气运聚调整和最终就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型共轭剪节理 油气聚集 构造应力场 中新生代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安塞油田延长组储集层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3
18
作者 赵虹 党犇 +1 位作者 党永潮 姚韦萍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45-48,共4页
通过研究区内大量岩心铸体薄片及物性等资料分析,对安塞油田延长组主要产油层组长2和长6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及孔隙类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的长2储层和三角洲前... 通过研究区内大量岩心铸体薄片及物性等资料分析,对安塞油田延长组主要产油层组长2和长6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及孔隙类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的长2储层和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的长6储层均具矿物成熟度低而结构成熟度高的岩石学特点,但长2成分成熟度稍优于长6。长2孔隙类型为碳酸盐溶孔长石溶孔原生粒间孔组合,物性表现为中孔、低渗型;而长6孔隙类型为长石溶孔原生粒间孔浊沸石溶孔组合,物性特点为中孔、特低渗型。沉积环境、岩石成分及粒径、填隙物成分及含量、成岩作用等是影响物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学特征 物性特征 成岩作用 延长组 安塞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三叠系、侏罗系露头区裂缝体系展布特征 被引量:25
19
作者 张义楷 周立发 +1 位作者 党犇 白斌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8-173,共6页
通过对研究区内三叠系、侏罗系露头区裂缝(节理)的观察与统计,对鄂尔多斯中东部地区三叠系、侏罗系裂缝体系的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裂缝体系形成的构造应力场背景。研究表明在中新生代不同时期构造应力场及其联合作用的控制下,... 通过对研究区内三叠系、侏罗系露头区裂缝(节理)的观察与统计,对鄂尔多斯中东部地区三叠系、侏罗系裂缝体系的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裂缝体系形成的构造应力场背景。研究表明在中新生代不同时期构造应力场及其联合作用的控制下,研究区裂缝体系中一组通常为压剪性质,而另一组多为张剪性质,区内NE向和NNE向裂缝体系多具张剪性质。裂缝体系主要发育于脆性岩层当中,且以垂直裂缝(节理)最发育,在某一确定地区裂缝带成对出现,并相互交切,共同组成平面X型共轭剪节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系 侏罗系 裂缝 节理 构造应力场
下载PDF
安塞油田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及其与油气富集关系 被引量:15
20
作者 赵虹 党犇 +3 位作者 郑小杰 靳文奇 刘新菊 党永潮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0-275,共6页
目的深入探究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为侏罗系油田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野外露头及岩心的详细观察和描述,结合大量测井曲线和测试分析资料,采用印模法对古地貌进行刻画。结果古河谷和河谷平原为研究区前侏罗纪主要... 目的深入探究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前侏罗纪古地貌特征,为侏罗系油田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野外露头及岩心的详细观察和描述,结合大量测井曲线和测试分析资料,采用印模法对古地貌进行刻画。结果古河谷和河谷平原为研究区前侏罗纪主要的地貌单元,其中河谷平原可进一步分为谷坡及河漫台地;在古河谷和古坡之间形成了许多坡咀。结论古地貌控制着侏罗纪早期沉积相及砂体的发育和分布;古河谷的北缘及次级古河谷的谷坡是侏罗系油藏分布的主要位置;今后在勘探中应该重视次级古河谷谷坡的研究,开展老井复查,以期发现新的油气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河谷 前侏罗纪 古地貌 安塞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