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糖尿病并发下颌颈部间隙感染、纵膈脓肿并气管切开病人的营养治疗 被引量:4
1
作者 闫静 王莎莎 +1 位作者 全猛 叶琳 《肠外与肠内营养》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0-252,256,共4页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众所周知,糖尿病可导致多系统多器官的并发症。研究发现糖尿病病人发生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风险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病人[1].而且,由于颌面颈部间隙通过复杂而相互联系的筋膜间隙相互交通,炎症更易于扩散,...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众所周知,糖尿病可导致多系统多器官的并发症。研究发现糖尿病病人发生口腔颌面部感染的风险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病人[1].而且,由于颌面颈部间隙通过复杂而相互联系的筋膜间隙相互交通,炎症更易于扩散,从而产生严重的局部及全身症状,可导致呼吸困难,还可导致纵膈感染,严重者常危及生命,是颌面部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间隙感染 纵隔脓肿 糖尿病 肠内营养 消化不良
下载PDF
不同术式修复部分鼻缺损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杨琴 李学拥 +3 位作者 李金清 马富鑫 全猛 蒋立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7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 探讨针对不同类型鼻部缺损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3例鼻部缺损患者根据鼻部缺损范围大小、亚单位损伤、损伤组织层次的不同选择适合的修复方式,包括耳后复合组织游离皮瓣移植、鼻唇沟皮瓣移植、局部皮瓣移植、颞浅... 目的 探讨针对不同类型鼻部缺损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3例鼻部缺损患者根据鼻部缺损范围大小、亚单位损伤、损伤组织层次的不同选择适合的修复方式,包括耳后复合组织游离皮瓣移植、鼻唇沟皮瓣移植、局部皮瓣移植、颞浅血管蒂额部岛状皮瓣移植、皮片移植等,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使用耳后复合组织游离移植4例,局部鼻唇沟皮瓣5例,颞浅血管蒂额部岛状皮瓣3例,局部转移皮瓣7例,皮片移植1例均成活,另3例采取单纯缝合.经过5~16个月的随访,鼻部局部皮肤颜色、质地与周围基本一致,鼻外形满意,术后效果良好.结论 鼻部缺损修复的方式较多,根据鼻部缺损范围大小、亚单位损伤、损伤组织层次的不同,选择适合的修复方法,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部缺损 修复 皮瓣
原文传递
VSD联合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3
3
作者 霍君艺 赵卓伟 +4 位作者 全猛 李跃军 王琛 孔令琛 李靖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672-675,共4页
目的 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联合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对25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或关节外露的患者采用VSD治疗联合胫后动脉... 目的 评价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联合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对25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或关节外露的患者采用VSD治疗联合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创面。所有患者经清创后均采用VSD治疗5~17 d,待创面清洁、渗出液细菌培养结果呈阴性后,切取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创面。结果 25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术后早期出现皮瓣远端淤血,予以拆线减张或解除皮瓣蒂部压迫后成活2例;1例远端约1.5 cm皮缘坏死,切除后直接缝合,伤口愈合。16例供瓣区直接缝合,9例移植薄中厚皮片修复,所有供瓣区均一期愈合。随访6~20个月,受区外形良好,皮瓣较薄,质地柔软,耐摩擦,感觉功能部分恢复。不足之处是皮瓣上仍有毛发生长,影响美观。结论 采用VSD联合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可以快速清除感染,减少细菌定植,减轻水肿,促进肉芽组织生长;而内踝上穿支皮瓣能为足踝部创面提供良好的皮肤软组织覆盖,且不牺牲主干血管,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足踝部 皮肤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IL-33/HMGB-1与胎鼠皮肤伤口的瘢痕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璇 李学拥 +3 位作者 李靖 赵聪颖 何林 全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2年第9期1636-1641,共6页
目的:探究IL-33/HMGB-1在胎鼠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小鼠伤口愈合模型,并随机分组为注射PBS组、注射重组蛋白IL-33组和重组蛋白HMGB-1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DAB和苏木精复染方法检测IL-33/HMGB-1的表达及定位;结合Axiovision软... 目的:探究IL-33/HMGB-1在胎鼠伤口愈合中的作用。方法:构建小鼠伤口愈合模型,并随机分组为注射PBS组、注射重组蛋白IL-33组和重组蛋白HMGB-1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DAB和苏木精复染方法检测IL-33/HMGB-1的表达及定位;结合Axiovision软件计算MOMA-2阳性巨噬细胞、波形蛋白阳性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密度;通过Masson's三色染色评估伤口胶原蛋白的沉积情况和愈合情况。结果:E15和E18胎鼠未损伤皮肤的基底角质形成细胞核均呈阳性染色;与E15胎鼠相比,E18胎鼠皮肤中HMGB-1和IL-33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处理0h-48h,E15和E18胎鼠伤口边缘附近角质形成细胞的核染色呈降低,IL-33和HMGB-1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Masson三色染色结果显示,与PBS组相比,当采取200 ng或400 ng HMGB-1或.IL-33处理,E15胎鼠伤口愈合形成疤痕的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且疤痕大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0.05)。创伤后7d,与PBS组相比,HMGB-1和IL-33处理的E15胎鼠伤口和瘢痕中波形蛋白阳性成纤维细胞、MOMA-2阳性巨噬细胞的数量和PECAM阳性血管密度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IL-33/HMGB-1可以促进胎鼠伤口瘢痕的形成,其可能机制包括对成纤维细胞的直接刺激,以及与伤口中血管生成和巨噬细胞募集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33 HMGB-1 皮肤瘢痕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