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杂交粳稻品质育种的实践 被引量:5
1
作者 全立勇 施标 +1 位作者 高卫兵 袁勤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21-23,共3页
采用杂交、回交和复交并结合低世代品质鉴定的育种方法 ,育成了配合力强、F1籽粒充实度好的BT型粳稻不育系“秀水 0 4A”和米质特优、恢复力达 94.42 %的粳型强恢复系“R16 1”。以此亲本配组的杂交粳稻组合“8优 16 1”不仅产量杂种... 采用杂交、回交和复交并结合低世代品质鉴定的育种方法 ,育成了配合力强、F1籽粒充实度好的BT型粳稻不育系“秀水 0 4A”和米质特优、恢复力达 94.42 %的粳型强恢复系“R16 1”。以此亲本配组的杂交粳稻组合“8优 16 1”不仅产量杂种优势明显 ,而且米质优良 ,经农业部中国稻米及制品质量监测中心测定 ,稻米多数指标达到 2 0 0 0年国家新颁布的优质稻谷标准。研究还表明 ,在杂交粳稻亲本选育时 ,不育系应以矮秆、株型优良为重点 ,恢复系应以优良的穗部性状为主 ,而F1杂种优势不仅要穗数适中、穗大粒多 ,同时要具有一定的营养体优势作为高产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不育系 恢复系 稻米品质 杂种优势
下载PDF
优质高产晚粳组合8优161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全立勇 袁勤 +1 位作者 李延莉 吴月兰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12,共2页
:8优 1 6 1 (82 0 4A×R1 6 1 )是一个高产优质兼顾的杂交晚粳组合。 1 991~ 1 993年参加上海市杂交晚粳区试和生产试验 ,3a平均比对照寒优 1 0 2 7增产 8.5 6 % ,大面积试种产量在 9.0 0t/hm2 以上 ,1 996年最高产量达 1 1 .5 0t/... :8优 1 6 1 (82 0 4A×R1 6 1 )是一个高产优质兼顾的杂交晚粳组合。 1 991~ 1 993年参加上海市杂交晚粳区试和生产试验 ,3a平均比对照寒优 1 0 2 7增产 8.5 6 % ,大面积试种产量在 9.0 0t/hm2 以上 ,1 996年最高产量达 1 1 .5 0t/hm2 。其米质优良 ,主要指标达部颁优质米标准。突出优点为出米率高、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灌浆速度快。82 0 4A不育性稳定 ,配合力强。R1 6 1恢复力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8优161 选育 农艺性状
下载PDF
杂交粳稻不育细胞质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 被引量:3
3
作者 全立勇 袁勤 +1 位作者 吴惠民 吴玉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13-16,共4页
以粳稻“寒丰”和“秀水-04”的红莲、矮败、BT三种异质不育系同籼型、粳型及广亲和4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应用核质互作混合线型模型对杂交粳稻的株高等7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同时对同核异质母本可恢复性进行研究。结果表... 以粳稻“寒丰”和“秀水-04”的红莲、矮败、BT三种异质不育系同籼型、粳型及广亲和4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应用核质互作混合线型模型对杂交粳稻的株高等7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同时对同核异质母本可恢复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株高、每穗总粒数、空秕粒、单株穗数和干粒重等性状均存在极显著的核质互作效应。不育胞质同核基因互作,使红莲型F1的平均基因型预测值在每穗总粒数显著减少;使矮败型F1的每穗总粒数、空批粒明显增加,而单株穗数则有显著减少;使BT型F1空批粒减少、千粒重显著增加;广亲和恢复系对红莲型和矮败型不育细胞质F1的育性也有一定的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核质互作 农艺性状 遗传效应
下载PDF
从寒丰A、秀水-04A与R378等组合看杂交粳稻库源特征及对籽粒充实度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全立勇 袁勤 +1 位作者 吴惠民 周爱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56-60,共5页
以目前大面积生产应用的2个粳稻不育系“寒丰A”、“秀水一04A”和R378等3个粳型恢复系配组成5个杂交组合,分析了杂交粳稻的库源特征及其对籽粒充实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粳稻产量库容优势明显,且这种优势主要表现为穗大;杂交粳... 以目前大面积生产应用的2个粳稻不育系“寒丰A”、“秀水一04A”和R378等3个粳型恢复系配组成5个杂交组合,分析了杂交粳稻的库源特征及其对籽粒充实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粳稻产量库容优势明显,且这种优势主要表现为穗大;杂交粳稻抽穗期叶面积大、茎鞘干物质输出率高;成熟期杂交粳稻虽然叶面积下降幅度较小,但单位颖花获得的干物质量不如亲本和常规粳稻的多,而且,由于抽穗后期的干物质生产量对籽粒贡献最大,故杂交粳稻后期源库比例失调,因而籽粒充实度低下,但杂交粳稻出穗前干物质生产对籽粒充实度具有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粳稻 库源特征 籽粒充实度 寒丰A 秀水-04A
下载PDF
杂交粳稻中不育株形成原因及减少不育株的对策 被引量:8
5
作者 全立勇 胡惠根 +1 位作者 李福兴 蔡炳祥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33,共2页
杂交粳稻种子中常混有一定比例的不育株 ,影响了杂种优势的发挥。分析了种子生产中不育株形成的原因和危害 ,提出了减少不育株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杂交粳稻 制种 不育株 成因分析 亲本特性 隔离设施 机械混杂 去杂保纯
下载PDF
杂交粳稻“8优161”高产制种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全立勇 袁勤 +1 位作者 吴惠民 吴月兰 《上海农业科技》 1998年第6期23-24,共2页
“8优161”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选育成功的中熟晚粳组合,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良、抗性较好、熟期适宜等优点,正在上海郊区及浙江、苏南等地加速推广。该组合自1992年起在上海郊区制种,亩产125~150kg,1994年制种48亩,平均亩产140.8kg,... “8优161”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选育成功的中熟晚粳组合,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良、抗性较好、熟期适宜等优点,正在上海郊区及浙江、苏南等地加速推广。该组合自1992年起在上海郊区制种,亩产125~150kg,1994年制种48亩,平均亩产140.8kg,其中高产制种田亩产达201.7kg。1995年金山、奉贤两县制种100多亩,亩产140~150kg,高产田块在150kg以上。1996年金山县制种600多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8优161 制种
下载PDF
日本水稻保优栽培中的氮肥施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施标 万常照 +4 位作者 全立勇 陆家安 侯根宝 张建明 张承妹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45-48,共4页
利用日产的米质测定仪分析日本优质稻米品种 (“越光”为代表 ) ,发现稻米品质主要与其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有关。粗蛋白含量 <6.9% ,直链淀粉含量 <2 0 %的稻米为优质稻米。对日本关东地区各类土壤上的水稻栽培技术研究结果 ,... 利用日产的米质测定仪分析日本优质稻米品种 (“越光”为代表 ) ,发现稻米品质主要与其粗蛋白和直链淀粉含量有关。粗蛋白含量 <6.9% ,直链淀粉含量 <2 0 %的稻米为优质稻米。对日本关东地区各类土壤上的水稻栽培技术研究结果 ,则表明水稻保优栽培的关键是控制氮肥的施用量 ,尤其是在作穗肥施用时 ,应少施或不施氮肥。另外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稻米品质也有一定影响。因此 ,要达到水稻保优栽培的目标 ,在栽培技术上要改变传统的施肥方式 ,要增加土壤有机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米 食味 粗蛋白 直链淀粉 氮肥 施肥
下载PDF
优质高产杂交晚粳组合“8优161”及其三系选育 被引量:10
8
作者 袁勤 全立勇 +2 位作者 吴惠民 倪林娟 吴月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1-5,共5页
8优161即“8204A/R161”是一个高产、优质兼备的杂交晚粳优良新组合。1991~1993年参加上海市杂交晚粳区试和生产试验,三年均比对照寒优1027增产,平均增产8.56%,1993年生产试验比寒优湘晴平均增产11.1%,南方稻区杂交粳稻联合鉴... 8优161即“8204A/R161”是一个高产、优质兼备的杂交晚粳优良新组合。1991~1993年参加上海市杂交晚粳区试和生产试验,三年均比对照寒优1027增产,平均增产8.56%,1993年生产试验比寒优湘晴平均增产11.1%,南方稻区杂交粳稻联合鉴定,比对照秀水04增产12.88%。大面积试种产量在9000kg/hm2以上,1996年最高产量达到11497.35kg/hm2。米质优良,主要指标达到部颁优质米标准。突出优点为出米率高,稳大粒多结实率高,灌浆速度快。不育系8204A不育性稳定,产量的特殊配合力强。恢复系R161恢复力强,米质特别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不育系 恢复系 杂种优势
下载PDF
杂交晚粳稻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袁勤 全立勇 +3 位作者 张四珍 吴玉兰 王遗宝 张国强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23-27,共5页
对15个杂交晚粳稻组合和8个亲本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通径分析表明,F1的谷重优势和草重优势明显,其优势主要来自父母互作。在经济性状中,优势最强的是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并主要受恢复系的影响。株高主要受不育系影响。谷重的... 对15个杂交晚粳稻组合和8个亲本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通径分析表明,F1的谷重优势和草重优势明显,其优势主要来自父母互作。在经济性状中,优势最强的是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并主要受恢复系的影响。株高主要受不育系影响。谷重的一般配合力,在不育系中以88122A表现最好,8204A则表现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方差;而在恢复系中以R161和R254较高。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与单株谷重遗传相关显著的性状有草重、穗数、谷草比和每穗实粒数,其中对单株谷重贡献最大的为每穗实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粳稻 杂种优势 配合力 通径分析
下载PDF
粳稻BT型三系花药培养提纯复壮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承妹 陆家安 +5 位作者 袁勤 倪林娟 张建明 侯根宝 万常照 全立勇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7-12,共6页
应用花药培养技术对粳稻BT型不育系寒丰A、8204A和保持系寒丰B、8204B及恢复系R161、R161-10、湘晴花培提纯复壮。试验结果表明:不育系的花药培养力达6%以上,花培后代的败育率不育系为100%,对照为99.55%和99.54%;套袋自交结实率花... 应用花药培养技术对粳稻BT型不育系寒丰A、8204A和保持系寒丰B、8204B及恢复系R161、R161-10、湘晴花培提纯复壮。试验结果表明:不育系的花药培养力达6%以上,花培后代的败育率不育系为100%,对照为99.55%和99.54%;套袋自交结实率花培不育系为零,对照为0.16%~0.30%。不育系花粉植株后代性状稳定,整齐度高,主要性状的变异系数显著低于对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花培后代生活力提高,结实率、种子饱满度和千粒重都比对照提高,具有复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BT型三系 花药培养 粳型不育系 提纯复壮
下载PDF
杂交粳稻米质性状的遗传效应 被引量:5
11
作者 倪林娟 全立勇 +2 位作者 袁勤 张四珍 吴玉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3-17,共5页
以寒丰A等3个粳型不育系和湘晴等3个粳型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对粳型杂交稻米质性状进行了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主要受种子直接效应的控制.遗传效应预测表明选用湘... 以寒丰A等3个粳型不育系和湘晴等3个粳型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对粳型杂交稻米质性状进行了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主要受种子直接效应的控制.遗传效应预测表明选用湘晴为恢复系可以极显著降低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胶稠度,显著降低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选用T1027可以显著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胶稠度,降低糙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粳稻 品质性状 遗传效应
下载PDF
杂交粳稻亲本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研究简报) 被引量:4
12
作者 梁婉琪 黄亚红 +6 位作者 潘爱虎 曾令珂 张大兵 袁勤 全立勇 曹黎明 倪林娟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33-36,共4页
选用 6 0个随机引物对 15份杂交粳稻亲本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 ,其中 10种引物的扩增结果具有明显的多态性。在这 15份杂交粳稻亲本材料中共扩增得到 153条条带 ,其中的86条为多态性条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所有供试材料可以被明确区分... 选用 6 0个随机引物对 15份杂交粳稻亲本材料进行了RAPD分析 ,其中 10种引物的扩增结果具有明显的多态性。在这 15份杂交粳稻亲本材料中共扩增得到 153条条带 ,其中的86条为多态性条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所有供试材料可以被明确区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15个水稻品种的亲缘关系 ,对田间育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粳稻 RAPD分析 亲本选育
下载PDF
特种稻杂种优势利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袁勤 全立勇 +1 位作者 倪林娟 张建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32-34,共3页
对“香型 A/香型恢”配组成的杂交粳稻的香味鉴定表明,双亲均为香型的 F1 代稻米具香味,不分离;双亲中仅一方为香型的 F1 籽粒中香与非香呈1∶3 分离,此种自然分离的微香型组合更适于平时食用。8 个香型杂交粳稻组合平均... 对“香型 A/香型恢”配组成的杂交粳稻的香味鉴定表明,双亲均为香型的 F1 代稻米具香味,不分离;双亲中仅一方为香型的 F1 籽粒中香与非香呈1∶3 分离,此种自然分离的微香型组合更适于平时食用。8 个香型杂交粳稻组合平均比对照“9117”增产20.55% ,其中“寒丰 A/香恢1 号”增幅达到26.40% ,证明杂交香粳稻的产量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粳稻 微香型组合 杂种优势利用 粳稻
下载PDF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在上海郊区的育性转换及利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勤 蔡福根 +1 位作者 全立勇 张四珍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30-34,共5页
以7001S等7个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和W6154S等7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在上海作了育性转换特性的研究。二年研究结果表明,7001S等粳型核不育系育性主要受光照影响,具有较明显的育性转换特性,转换期1991年为8月22日~8月31日;1992年为8... 以7001S等7个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和W6154S等7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在上海作了育性转换特性的研究。二年研究结果表明,7001S等粳型核不育系育性主要受光照影响,具有较明显的育性转换特性,转换期1991年为8月22日~8月31日;1992年为8月28日~9月5日。育性转换时的日长为13h50min~14h,日照长度与不育度相关系数为0.844 8~0.903 6,温度对育性转换期的早迟有影响。W6154S等籼型核不育系对低温较敏感,没有明显的育性转换期,日照长度及温度与不育度的相关均未达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为0.124 8~0.358 7。粳型核不育系可以在上海制种和繁殖;籼型核不育系目前尚难在上海直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光敏核不育 育性转换 应用
下载PDF
我国杂交粳稻育种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四珍 袁勤 +1 位作者 蔡福根 全立勇 《上海农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227-231,共5页
本文综述了迄今为至,杂交粳稻育种研究所获得的主要成绩和进展。重点是杂交粳稻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研究取得的成绩和进展,并对杂交粳稻育种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杂交稻 杂交粳稻 育种
下载PDF
杂交粳稻“寒优1027”高产制种技术关键
16
作者 袁勤 蔡福根 +1 位作者 全立勇 张四珍 《上海农业科技》 1993年第3期20-21,共2页
杂交粳稻“寒优1027”在上海等地推广以来,深受群众欢迎。1991年制种面积已达2500多亩,平均产量162.4k8,其中有800多亩,单产超过了200kg。日前,“寒优1027”大面积制种技术研究又通过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根据几年来研究结果,现将... 杂交粳稻“寒优1027”在上海等地推广以来,深受群众欢迎。1991年制种面积已达2500多亩,平均产量162.4k8,其中有800多亩,单产超过了200kg。日前,“寒优1027”大面积制种技术研究又通过了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根据几年来研究结果,现将“寒优1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杂交稻 品种 高产 制种
下载PDF
“8优161”在浙北高产制种技术
17
作者 蔡炳祥 全立勇 《上海农业科技》 2001年第5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杂交粳稻 8优161组合 高产制种 播差期 花期调节 异交结实率 去杂保纯
下载PDF
粳稻恢复系bar基因纯系的选育及在杂种优势上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新其 李建刚 +3 位作者 殷丽青 归连发 全立勇 沈革志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21-25,共5页
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bar基因导入粳稻恢复系H84中,获得12棵转基因阳性苗。T1个体的叶片除草剂抗性鉴定结果表明:8个群体的分离比符合3∶1分离;对T3株系进行芽苗的除草剂抗性鉴定,从中获得了10个抗性表现为纯合的株系。用这些株系与15... 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bar基因导入粳稻恢复系H84中,获得12棵转基因阳性苗。T1个体的叶片除草剂抗性鉴定结果表明:8个群体的分离比符合3∶1分离;对T3株系进行芽苗的除草剂抗性鉴定,从中获得了10个抗性表现为纯合的株系。用这些株系与1513A不育系杂交,并分别鉴定和测定了F1杂种的除草剂抗性、纯度、育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F1杂种对Basta除草剂均表现为抗性,F1的育性和主要农艺性状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显然bar基因的插入对该恢复系的恢复力和与不育系的配合力没有影响,同时显示bar基因的应用,对控制水稻杂交种的纯度和田间杂草以及提高产量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恢复系 BAR基因 杂种优势
下载PDF
关于上海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19
作者 全立勇 俞美莲 《上海农业科技》 2015年第3期40-41,49,共3页
为进一步推进上海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2013、2014年对本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相关调查,着重梳理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农产品流通环节监管、农业投入品监管、农民教育及服务、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使用四个方面提... 为进一步推进上海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2013、2014年对本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相关调查,着重梳理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农产品流通环节监管、农业投入品监管、农民教育及服务、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使用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本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若干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农产品 质量安全 监管 建议 上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