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马鱼微卫星分子标记检测鲤鱼种间多态性 被引量:20
1
作者 全迎春 梁利群 +2 位作者 孙效文 姚昆 雷清泉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0-304,共5页
用6 072对斑马鱼(Danio rerio)微卫星引物对黑龙江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Temminck et Schlegel)、荷包红鲤(Cyprinus carpiovar.wuyuanensis)和柏氏鲤(Cyprinus pellegriniTchang)进行种间遗传差异分析,共发现563个斑马鱼微... 用6 072对斑马鱼(Danio rerio)微卫星引物对黑龙江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Temminck et Schlegel)、荷包红鲤(Cyprinus carpiovar.wuyuanensis)和柏氏鲤(Cyprinus pellegriniTchang)进行种间遗传差异分析,共发现563个斑马鱼微卫星标记在鲤鱼种间表现出多态性。从中随机抽选25个标记,对斑马鱼和3种鲤鱼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使用Phylip3.63软件按照Nei氏标准遗传距离计算种间遗传距离,再用MEGA3.0软件绘制NJ系统发生树,并进行1 000次bootstrap检验系统树。结果显示,黑龙江鲤与荷包红鲤首先聚类,然后是柏氏鲤、斑马鱼。这些具有多态性的斑马鱼微卫星标记可用于鲤鱼种间种质鉴定,同时,借用模式生物斑马鱼的丰富遗传标记资源,增加同科的鲤鱼遗传连锁图谱上遗传标记的密度,必将对鲤鱼遗传育种进入分子育种时代起到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斑马鱼 鲤鱼 种间多态性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大口黑鲈转录组SNPs筛选及其与生长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全迎春 马冬梅 +3 位作者 白俊杰 刘浩 李胜杰 刘海涌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8-1134,共7页
为开发人工饲料代替冰鲜杂鱼养殖大口黑鲈的分子标记,以食用冰鲜鱼和配合饲料的同批大口黑鲈为研究材料,利用RNA-Seq(RNA sequencing)技术挖掘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标记,并以关联分析筛选可用于育种的候选标记。转录... 为开发人工饲料代替冰鲜杂鱼养殖大口黑鲈的分子标记,以食用冰鲜鱼和配合饲料的同批大口黑鲈为研究材料,利用RNA-Seq(RNA sequencing)技术挖掘SNPs(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标记,并以关联分析筛选可用于育种的候选标记。转录组进行测序共获得174 M数据,8681个SNPs位点。挑选其中具有表达差异的50个SNPs位点进行SNa Pshot分型,结果39个分型成功,其中有4个为假阳性,通过转录组技术开发出SNPs标记35个,成功率为70.0%。为进一步检验这些标记是否可用于评估驯食饲料的大口黑鲈选育研究,研究以327尾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为试验材料,SPSS软件进行一般线性模型分析SNPs的不同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有2个SNPs位点与体质量、全长和体高等生长性状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可作为候选标记用于大口黑鲈的分子辅助育种。由于转录组数据直接反应基因的表达情况,从中挖掘与性状相关的优势基因型与分子标记的成功率高,效果较好。同时也为解决大口黑鲈选育研究中标记缺乏提供了有效途径,为选育提供遗传依据、加速育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测序(RNA-Seq) 大口黑鲈 单核苷酸多态(SNPs) 生长性状
下载PDF
磁珠富集法制备大口鲶的微卫星分子标记 被引量:22
3
作者 全迎春 孙效文 +2 位作者 刘伟 梁利群 鲁翠云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5-191,共7页
通过磁珠富集的方法分离大口鲶(Silurus meriaionalis)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将基因组DNA酶切,梯度离心收集400~900bp片段并纯化,连接Brown接头,用生物素标记的寡核苷酸(CA)15作探针与其杂交,杂交复合物结合到包被有链霉亲和素的... 通过磁珠富集的方法分离大口鲶(Silurus meriaionalis)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将基因组DNA酶切,梯度离心收集400~900bp片段并纯化,连接Brown接头,用生物素标记的寡核苷酸(CA)15作探针与其杂交,杂交复合物结合到包被有链霉亲和素的磁珠上,然后将这些片段洗脱,PCR扩增,进行克隆构建“基因组文库”,再通过同位素标记的探针(CA)15进行2次杂交筛选,所得到的阳性克隆测序。从所获得593个阳性克隆中选取178个经测序,97.19%(173个)含有微卫星序列,90.60%重复数在10以上,75.98%为完美型。除探针中使用的CA重复单元外,还观察到Cr、GA、ATG的重复序列。设计获得120对微卫星引物,合成40对经PCR筛选,结果31对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显示出,磁珠富集法是获得微卫星分子标记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可成为今后发展该标记的主要方法。同时,制备出的微卫星标记可为今后研究大口鲶的分子遗传育种提供有用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鲶 微卫星 磁珠富集
下载PDF
雌核发育草鱼的遗传结构分析和微卫星鉴别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4
作者 全迎春 韩林强 +4 位作者 白俊杰 姜鹏 于凌云 樊佳佳 胡重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01-1807,共7页
采用微卫星标记检测草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根据纯合度的变化建立了雌核发育草鱼的鉴别技术。结果显示,8个位点共扩增出33个等位基因;在普通草鱼中,平均纯合度和PIC分别为0.203 1和0.552 8;在雌核发育群体中,则为0.716 1和0.357 2;2个... 采用微卫星标记检测草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并根据纯合度的变化建立了雌核发育草鱼的鉴别技术。结果显示,8个位点共扩增出33个等位基因;在普通草鱼中,平均纯合度和PIC分别为0.203 1和0.552 8;在雌核发育群体中,则为0.716 1和0.357 2;2个群体间遗传相似度为0.873 3。其中,5个位点在雌核发育草鱼中纯合度明显提高,雌核发育草鱼在这5个位点的扩增总条带数为5~7个,普通草鱼则为8~10个,由此可100%区分2个草鱼群体。通过概率计算,理论鉴别概率达到99.92%。研究表明,雌核发育技术对草鱼的群体遗传结构改变较大,是快速建立纯系、固定优良性状的有效手段;根据群体遗传纯合度的改变、扩增条带数目差异,应用多态性微卫星分子标记可以简单、有效地区分雌核发育群体(或与之相似的高度近交群体)与普通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异精雌核发育 遗传结构 微卫星标记 鉴别方法
下载PDF
微卫星DNA标记探讨镜鲤的种群结构与遗传变异 被引量:34
5
作者 全迎春 李大宇 +2 位作者 曹鼎辰 孙效文 梁利群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41-1548,共8页
采用30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对5个镜鲤群体的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有效等位基因数(Ae)等进行了遗传检测,根据基因频率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和Nei氏标准遗传距离,以X^2检验估计Hardy—Weinberg平衡... 采用30个微卫星分子标记,对5个镜鲤群体的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有效等位基因数(Ae)等进行了遗传检测,根据基因频率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和Nei氏标准遗传距离,以X^2检验估计Hardy—Weinberg平衡,以近交系数(FST)和基因流(Nm)分析群体的遗传分化。同时,使用PHYLIP3.63软件绘制基于Nei氏标准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图,并进行bootstrap自举检验验证进化树的可靠性。在德国镜鲤选育系(Scattered Cyprinus carpio L.)和来自4个不同养殖场(松浦、东岗、奉城和辽中)的德国镜鲤群体中共检测到7083个扩增片段,长度在102~446bp之间,在群体内扩增出等位基因1~16个不等,共计356个等位基因。结果表明:(1)5个群体检测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在1.07~12.30个不等,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74、0.74、0.69、0.75和0.75,无偏期望杂合度的平均值为0.74、0.78、0.70、0.76和0.78,说明这几个群体属于高度多态,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2)群体间相似系数在0.52以上,相似性较高。聚类分析显示,东岗、奉城和辽中3个养殖场的德国镜鲤群体聚类成一个分支,而德国镜鲤选育系与松浦群体聚类成另一分支。聚类的先后与它们在地理分布上距离远近有一定的相关性。(3)在与功能基因相关的多个微卫星基因座位上,扩增产物呈现不同程度的缺失现象,这些无效等位基因的产生可能与结构基因在育种中受到人工选择的影响较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 群体多样性 镜鲤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应用微卫星多态分析四个鲤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64
6
作者 全迎春 孙效文 梁利群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5-602,共8页
选择12个斑马鱼功能基因的微卫星标记和12个鲤鱼微卫星标记,检测黑龙江鲤(Cyprinus carpiohaematopterusTemminck et Schlegel)、散鳞镜鲤(C.carpio)、荷包红鲤抗寒品系(C.carpiovar.wuyuanensis)、松浦鲤(C.carpioSongpu carp)的群体... 选择12个斑马鱼功能基因的微卫星标记和12个鲤鱼微卫星标记,检测黑龙江鲤(Cyprinus carpiohaematopterusTemminck et Schlegel)、散鳞镜鲤(C.carpio)、荷包红鲤抗寒品系(C.carpiovar.wuyuanensis)、松浦鲤(C.carpioSongpu carp)的群体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3882个扩增片段,长度为126~489bp,在群体间扩增出1~5个等位基因不等,共计59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2.46个。数据经PHYLIP V3.6软件估算和MEGA3软件作图,确立4个群体间的亲缘关系。并应用Bootstrap检验估计系统树中节点的自引导值,并进行了系统发生分析。结果表明①4个群体检测的有效等位基因数都在55个以上,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36~0.4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49~0.53,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21~0.25,说明这几个群体多态性属于中度偏高水平,遗传多样性较高;②群体间相似系数都在0.84以上,遗传距离较近,为0.067~0.170,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聚类分析显示,松浦鲤与散鳞镜鲤亲缘关系最近,荷包红鲤抗寒品系与它们的亲缘关系较黑龙江鲤更近;③在3个斑马鱼功能基因相关的微卫星位点上,黑龙江鲤缺失特异扩增条带,这可能与几种鱼类的育成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鱼 微卫星 群体多样性 分子标记
下载PDF
水生实验动物剑尾鱼的DNA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4
7
作者 全迎春 刘宇飞 白俊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29-33,共5页
目的剑尾鱼是由原良种委员会审定并由农业部公布的水生实验动物,在遗传学研究、水环境污染监测、细菌性疾病研究方面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为了对剑尾鱼选育系进行种质资源监测、区分选育系与非选育以及鉴定近交系纯度,本研究采用微卫... 目的剑尾鱼是由原良种委员会审定并由农业部公布的水生实验动物,在遗传学研究、水环境污染监测、细菌性疾病研究方面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为了对剑尾鱼选育系进行种质资源监测、区分选育系与非选育以及鉴定近交系纯度,本研究采用微卫星DNA进行水生实验动物剑尾鱼的指纹图谱构建。方法根据相关报道设计合成了50对微卫星引物,对几个剑尾鱼品系的种质资源进行检测,筛选品系间差异性引物;确立剑尾鱼核心引物,用EXCEL散点图绘制DNA指纹图谱模式图;并将数字化指纹数据输入珠江水产研究所鱼类种质鉴定软件V1.0,形成剑尾鱼标准化指纹图谱鉴定数据库。结果共获得剑尾鱼品系间特异标记5个可用于剑尾鱼近交系鉴定,确立46个微卫星标记为核心引物,构建剑尾鱼选育系RR-B系、RW-H系和非选育的野生品种的DNA指纹图谱。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的微卫星标记与构建的指纹图谱,可用于剑尾鱼3个品种间的品种鉴定、纯度检测及遗传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尾鱼 DNA指纹图谱 微卫星 种质鉴定
下载PDF
东北大口鲇2个群体的微卫星DNA多态分析(英文) 被引量:6
8
作者 全迎春 孙效文 梁利群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08-916,共9页
利用磁珠富集法克隆制备的24个大口鲇(Silurus meriaionalis Chen)微卫星标记,对黑龙江野生群体与松花江养殖群体2个东北大口鲇(S.soldatovi)的地理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P)、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有效... 利用磁珠富集法克隆制备的24个大口鲇(Silurus meriaionalis Chen)微卫星标记,对黑龙江野生群体与松花江养殖群体2个东北大口鲇(S.soldatovi)的地理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P)、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多态信息含量(PIC)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等进行了遗传检测,以遗传偏离指数(d)检验Hardy-Weinberg平衡,并以Nei氏遗传分化系数(GST)和AMOVA分析(φST)群体遗传变异的来源。同时,使用PHYLIP3.63软件绘制基于Nei氏遗传距离的个体间UPGMA系统树。结果表明:24个微卫星标记在东北大口鲇的2个群体中共扩增出1357条多态性片段,片段长度为102-385 bp,总体平均等位基因8.875个,可以用于东北大口鲇遗传多样性的评估。并发现8个可区分这2个种群的遗传标记;黑龙江群体的P、Ho、He、PIC和Ne依次为0.165、0.435、0.758、0.742和5.019,松花江群体为0.147、0.299、0.847、0.764和5.944,在这些多样性参数上,方差分析也显示2地理种群差异不显著,在大多数位点并无显著差异,仅HLJcf37位点具有显著差异;在多个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2群体呈现不同程度的杂合体过度,纯合体完全缺失现象,其原因有待证实;群体遗传变异分析证实2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弱,其98%以上的变异是由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引起的,群体间的变异对总变异影响不显著。UPGMA系统树也显示出个体间遗传距离小,亲缘关系很近。结果表明,人工繁殖没有对东北大口鲇的遗传多样性产生影响,该种群遗传分化小,种质资源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大口鲇 微卫星DNA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四个奥利亚罗非鱼群体的微卫星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庭 卢迈新 +4 位作者 叶星 全迎春 高风英 黄樟翰 白俊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8-508,共11页
应用筛选到的19对微卫星引物,对四个不同来源的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群体(奥利亚罗非鱼83系、奥利亚罗非鱼02系、奥利亚罗非鱼05系和红色奥利亚罗非鱼)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分析其群体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根据几个群体... 应用筛选到的19对微卫星引物,对四个不同来源的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群体(奥利亚罗非鱼83系、奥利亚罗非鱼02系、奥利亚罗非鱼05系和红色奥利亚罗非鱼)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分析其群体遗传结构和亲缘关系。根据几个群体在19个位点上的PCR扩增图谱,统计计算各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四个群体的平均观测遗传杂合度值在0.154—0.391间;平均预期杂合度在0.181-0.428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值在0.1513—0.3882间,说明它们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遗传偏离指数D的评估结果显示这4个群体有多个位点存在不同程度的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偏离。运用MicroChecker软件进行零等位基因预测,结果显示除红色奥利亚罗非鱼群体外,其他3个群体中均可能存在零等位基因位点。各群体零等位基因的位点数分别为:83系1个,02系3个,05系7个,红奥群体为0。零等位基因位点的存在可能是导致位点发生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偏离的原因之一。4个群体中,05系群体与83系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高(0.9422),遗传距离最小(0.0596),说明两者亲缘关系最近;83系群体与红奥群体的遗传相似性系数最低(0.6977),遗传距离最大(0.3599),可推断两者亲缘关系最远。根据群体间的遗传距离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结果表明:83系首先与05系聚类为一支,然后与02系群体聚类,最后与红奥群体聚类。聚类结果说明红奥群体与其他三个群体亲缘关系最远;83系群体与05系群体亲缘关系最近,与02系群体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利亚罗非鱼 微卫星 群体遗传多样性 遗传距离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
下载PDF
剑尾鱼RW-H近交系20个微卫星位点的遗传结构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宇飞 白俊杰 +2 位作者 李凯彬 黄志斌 全迎春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2-607,共6页
为了对水生实验动物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RW-H系近交15代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寻找该近交系的标志基因位点,选择20个在野生剑尾鱼群体具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对剑尾鱼RW-H系(红眼白体)30尾个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中有1... 为了对水生实验动物剑尾鱼(Xiphophorus helleri)RW-H系近交15代的遗传结构进行研究,寻找该近交系的标志基因位点,选择20个在野生剑尾鱼群体具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对剑尾鱼RW-H系(红眼白体)30尾个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中有17个位点为单态,有可能作为该近交系的标志基因位点;另外3个位点Msa012、Msa033和Msc036具有多态性,多态信息含量值分别为0.3047、0.3457和0.3648。通过Pop-gene3.2软件分析得知全部基因位点的纯合率达到了95.83%,个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482(0.0000~0.1625),遗传相似系数为0.9518(0.8500~1.0000),说明剑尾鱼RW-H系已经具有很高的近交程度。几个多态性位点的发现,可以指导近交选育,加快选育进度。本研究方法不仅检测出剑尾鱼RW-H系具较低的遗传多样性,而且可为中国建立分子水平的实验动物监测标准提供基础数据。[中国水产科学,2007,14(4):602—6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尾鱼 近交系 微卫星 遗传结构
下载PDF
大口黑鲈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蔡磊 白俊杰 +2 位作者 全迎春 李胜杰 陈昆慈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96-99,共4页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进大口黑鲈北方亚种,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经济鱼类。对近年来国内外大口黑鲈的地理分布与亚种分类、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DNA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育种 分类 杂交 分子标记
下载PDF
大口黑鲈ghrelin基因SNPs的筛选及与生长性状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浩 白俊杰 +2 位作者 李胜杰 樊佳佳 全迎春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1-527,共7页
ghrelin是脊椎动物的一种脑肠肽,有促进摄食的功能,并能促进生长激素(GH)释放,参与能量平衡调控和糖类代谢。为探索ghrelin基因多态性与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的相关性,针对大口黑鲈ghrelin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实验采用直接测序法获得了2个SNP... ghrelin是脊椎动物的一种脑肠肽,有促进摄食的功能,并能促进生长激素(GH)释放,参与能量平衡调控和糖类代谢。为探索ghrelin基因多态性与大口黑鲈生长性状的相关性,针对大口黑鲈ghrelin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实验采用直接测序法获得了2个SNPs位点:S1(A-642C)和S2(A-639C)。随机选取同批繁殖、同塘养殖的大口黑鲈采用Sna Pshot方法进行SNPs位点检测和分型。结果显示,实验群体在ghrelin基因2个SNPs位点上基本处于哈温平衡,S1和S2共组成5种双倍型(D1、D2、D3、D4和D5)。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1位点AC型个体在体高与全长上显著高于CC型个体,S2位点AA型个体在头长上显著高于AC型个体。双倍型D1在体质量、全长和体高方面显著高于双倍型D3,在体质量、体宽和体高方面显著高于双倍型D4。本研究在大口黑鲈ghrelin基因启动子区域获得的与生长性状相关的SNPs标记,可为大口黑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GHRELIN基因 SNPS 双倍型 生长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大口黑鲈驯食相关SNP开发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冬梅 全迎春 +3 位作者 樊佳佳 胡婕 白俊杰 刘浩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84-1692,共9页
大口黑鲈为肉食性鱼类,传统养殖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冰鲜鱼为饵料,冰鲜鱼的使用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而且多余的冰鲜鱼残饵还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为了保护环境并降低养殖成本必须减少冰鲜鱼的使用量,本实验以选育适合人工配合饲料饲喂... 大口黑鲈为肉食性鱼类,传统养殖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冰鲜鱼为饵料,冰鲜鱼的使用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而且多余的冰鲜鱼残饵还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为了保护环境并降低养殖成本必须减少冰鲜鱼的使用量,本实验以选育适合人工配合饲料饲喂大口黑鲈为研究目标,用人工配合饲料作为饵料驯化大口黑鲈幼鱼,在驯食后14和16 d,测定其体质量、全长、体高等生长指标。同时在大口黑鲈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的SNP位点中,选择其所在序列的基因功能与能量代谢有相关性的7个SNP位点进行SNaPshot分型,用SPSS 19.0进行卡方分析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序列Unigene031044中的C1332G位点、Unigene085384中的A741G位点和Unigene022319中的A284G位点在体质量、全长及体高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这3个SNP位点所在的基因经预测分别与雌二醇17β脱氢酶12B (hsd17b12b)基因、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家族成员1(acsl1)基因和琥珀酸脱氢酶组装因子2(sdhaf2)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推测上述3个SNP位点的变异可能影响了基因表达产物对脂肪酸代谢或三羧酸循环的调节功能,与大口黑鲈对人工配合饲料的利用能力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本研究筛选得到的与驯食相关的SNP位点为大口黑鲈功能基因多态性的进一步研究,及加快大口黑鲈食性改良与驯化育种的遗传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单核苷酸多态(SNPs) 转录组测序(RNA-Seq) 人工配合饲料 驯食 生长性状
下载PDF
Genetic Quality Analysis of Xiphophorus helleri RR-B Strain Using 18 Microsatellite Loci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宇飞 白俊杰 +2 位作者 全迎春 叶星 黄志斌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6期55-58,101,共5页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genetic quality of Xiphophorus helleri RR-B strain and estimate the feasibility of microsatellite markers in genetic monitoring of aquatic laboratory animals.[Meth...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genetic quality of Xiphophorus helleri RR-B strain and estimate the feasibility of microsatellite markers in genetic monitoring of aquatic laboratory animals.[Method] Eighteen microsatellite loci which had polymorphism in wild X. helleri were used for genetic quality analysis of RR-B strain (red eyes and red body) by PCR. [Result] All these 18 microsatellite loci displayed single allelic gene band in 30 individuals of X. helleri RR-B strain and the average homozygote rate reached 100%. [Conclusion] These loci could be used as markers in genetic monitoring of X. helleri RR-B strain, which had obtained fairly high genetic homozygosity by inbreeding for more than 20 generations. This study provided basic data for establishing the molecular genetic monitoring standard of aquatic laboratory anim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PHOPHORUS helleri INBRED STRAIN MICROSATELLITE GENETIC MONITORING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微卫星DNA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贾智英 全迎春 +1 位作者 梁利群 孙效文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15,共5页
采用小片段克隆法构建凡纳滨对虾的部分基因文库,用放射性同位素[γ-32P]ATP标记的(CA)15、(AT)12、(AG)12、(AAT)8、(AAG)8做探针筛选阳性克隆。共获得微卫星序列152个,其中二核苷酸为核心的微卫星序列:(AG)n>(AC)n>(AT)n,三核... 采用小片段克隆法构建凡纳滨对虾的部分基因文库,用放射性同位素[γ-32P]ATP标记的(CA)15、(AT)12、(AG)12、(AAT)8、(AAG)8做探针筛选阳性克隆。共获得微卫星序列152个,其中二核苷酸为核心的微卫星序列:(AG)n>(AC)n>(AT)n,三核苷酸为核心的微卫星序列:(AAT)n>(CAT)n>(AAG)n。应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3.0设计引物105对。选择合成10对理论上易出现影子带的引物,筛选后用31个凡纳滨对虾个体对这些引物进行了评估,结果10对引物中有8对引物能扩增出谱带,其中1对扩增产物出现影子带,1对扩增产物为单态,有6对扩增产物出现多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微卫星DNA 重复序列 克隆
下载PDF
大口黑鲈hepcidin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胜杰 白俊杰 +3 位作者 刘碧莲 叶星 于凌云 全迎春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75,共5页
将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抗菌肽hepcidin cDNA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A,通过SacI酶切线性化重组表达质粒pPICZαA-hepcidin,电转化毕赤酵母P.pastoris GS115,PCR扩增筛选,甲醇诱导表达等进行了hepcidin真核表达工程菌株... 将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抗菌肽hepcidin cDNA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A,通过SacI酶切线性化重组表达质粒pPICZαA-hepcidin,电转化毕赤酵母P.pastoris GS115,PCR扩增筛选,甲醇诱导表达等进行了hepcidin真核表达工程菌株的构建及诱导表达。结果显示:hepcidin cDNA成功插入表达载体pPICZαA,并整合到酵母基因组中;经甲醇诱导,RT-PCR检测显示hepcidin cDNA在酵母细胞中成功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 抗菌肽 HEPCIDIN 毕赤酵母 真核表达
下载PDF
利用18个微卫星座位对剑尾鱼RR-B系遗传质量的分析
17
作者 刘宇飞 白俊杰 +2 位作者 全迎春 叶星 黄志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3,56,共4页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剑尾鱼RR-B系的遗传质量,探讨微卫星标记技术在水生实验动物遗传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8个在野生剑尾鱼群体中有多态性的微卫星座位,通过PCR扩增对剑尾鱼RR-B系(红眼红体)遗传质量进行分析。[结果]18个座位...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剑尾鱼RR-B系的遗传质量,探讨微卫星标记技术在水生实验动物遗传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8个在野生剑尾鱼群体中有多态性的微卫星座位,通过PCR扩增对剑尾鱼RR-B系(红眼红体)遗传质量进行分析。[结果]18个座位在RR-B系30尾个体中均为单态,且都是纯合子,基因纯合率达100%。[结论]18个微卫星座位可作为剑尾鱼RR-B系遗传监测的分子标记;剑尾鱼RR-B系经20多代的近交培育已具有很高的遗传均一性。该研究为水生实验动物分子监测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尾鱼 近交系 微卫星 遗传监测
下载PDF
草鱼的微卫星亲权鉴定 被引量:8
18
作者 任昆 白俊杰 +2 位作者 樊佳佳 全迎春 于凌云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67-1371,共5页
【目的】从亲权排除率、鉴别准确率、鉴别成功率等方面评价微卫星标记鉴别草鱼亲权关系的可行性,为草鱼系谱信息的确定奠定基础。【方法】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检测5个草鱼家系亲本(F0)及其子代(F1)的基因型,以Cervus3.0软件进行亲... 【目的】从亲权排除率、鉴别准确率、鉴别成功率等方面评价微卫星标记鉴别草鱼亲权关系的可行性,为草鱼系谱信息的确定奠定基础。【方法】利用8个微卫星标记检测5个草鱼家系亲本(F0)及其子代(F1)的基因型,以Cervus3.0软件进行亲权鉴定,并统计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多态信息含量(PIC)、观测杂合度(H0)和期望杂合度(He)等;最后通过模拟分析和试验验证,评估8个微卫星位点最多可鉴定的亲本数及其与鉴定率、置信度之间的关系。【结果】8个微卫星位点中,当两个亲本基因型未知时,单个亲本排除率(E-1P)介于0.342-0.668,平均值为0.520;当一个亲本基因型已知时,另一个亲本的排除率(E-2P)介于0.521-0.802,平均值为0.681;一对亲本组合的亲权排除率(E-PP)介于0.711-0.937,平均值为0.847。以95%置信水平和100%鉴定率为标准,模拟分析及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选择的8个微卫星位点最多可以鉴定598个已知性别的亲本或431个未知性别的亲本。【结论】所选的H118、H137、H165、H148、4703、C2489、H57、H81等8对微卫星标记可在生产及科研试验中用于获取草鱼系谱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微卫星标记 亲权鉴定 系谱信息 置信度 亲权排除率 鉴别准确率
下载PDF
Cloning,tissue distribution and effects of fasting on 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activating polypeptide in largemouth bass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胜杰 韩林强 +5 位作者 白俊杰 马冬梅 全迎春 樊佳佳 姜鹏 于凌云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328-338,共11页
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olypeptide (PACAP) has a wide range of biological functions. We cloned the full-length cDNAs encoding PACAP and PACAP-related peptide (PRP) from the brain of largemouth bass... 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olypeptide (PACAP) has a wide range of biological functions. We cloned the full-length cDNAs encoding PACAP and PACAP-related peptide (PRP) from the brain of largemouth bass (Micropterus salmoides) and used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to detect PRP- PACAP mRNA expression. The PRP-PACAP cDNA has two variants expressed via alternative splicing: a long form, which encodes both PRP and PACAP, and a short form, which encodes only PACAR Sequence analysis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a higher conservation of PACAP than PRP peptide sequences. The expression of PACAP-Iong and PACAP-short transcripts was highest in the forebrain, followed by the medulla, midbrain, pituitary, stomach, cerebellum, intestine, and kidney; however, these transcripts were either absent or were weakly expressed in the muscle, spleen, gill, heart, fatty tissue, and liver. The level of PACAP-short transcript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expression of the long transcript in the forebrain, cerebella, pituitary and intestine, but lower than that of the long transcript in the stomach. PA CAP- long and PACAP-short transcripts were first detected at the blastula stage of embryogenesis, and the level of expression increased markedly between the muscular contraction stage and 3 d post hatch (dph). The expression of PACAP-long and PACAP-short transcript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brain following 4 d fasting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diet group. The down-regulation effect was enhanced as fasting continued. Conversely, expression leve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3 d of re-feeding.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PRP- PA CAP acts 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appetite regulation in largemouth b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tuitary adenylate cyclase activating polypeptide (PACAP) PACAP-related peptide largemouth bass gene expression FASTING
下载PDF
草鱼EST-SSR标记及5个不同地域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解香 于凌云 +2 位作者 白俊杰 樊佳佳 全迎春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32,共9页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脑、肌肉、肝等组织构建cDNA文库,经测序获得unigenes序列45 318个,从中筛选微卫星序列共5 556个,据此设计EST-SSR引物118对,其中19对引物能够扩增出带型清晰且多态性较高的谱带。用这19个EST-SSR标记研...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脑、肌肉、肝等组织构建cDNA文库,经测序获得unigenes序列45 318个,从中筛选微卫星序列共5 556个,据此设计EST-SSR引物118对,其中19对引物能够扩增出带型清晰且多态性较高的谱带。用这19个EST-SSR标记研究3个长江水系群体(石首、监利和长沙)和2个珠江水系群体(清远和肇庆)草鱼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5个群体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15 4~0.460 4,显示草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偏低;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415 8~0.501 3,平均期望杂合度为(He)0.450 6~0.502 8,其中,长沙群体平均期望杂合度最高,为0.502 8,监利群体的平均观察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均最低,分别为0.415 8和0.450 6,即长沙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监利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对数据进行F-检验,结果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低。Hardy-Weinberg平衡的卡方检验结果表明,5个群体均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平衡;聚类分析显示长沙群体、石首群体与监利群体聚成一支;肇庆群体与清远群体聚成一支,这与草鱼群体的流域分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EST-SSRS 遗传结构 野生群体 遗传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