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膝神经阻滞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公金燕 韩妤妤 +4 位作者 刘鹏程 于雪 高成杰 李雨衡 王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00-1204,共5页
膝神经阻滞通常用于膝骨关节炎慢性疼痛的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并保留关节运动功能。随着超声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引导下膝神经阻滞能够提高神经阻滞的准确性,减少阻滞相关并发症。本文就超声引导下膝神经阻滞在解剖、操作方... 膝神经阻滞通常用于膝骨关节炎慢性疼痛的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并保留关节运动功能。随着超声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引导下膝神经阻滞能够提高神经阻滞的准确性,减少阻滞相关并发症。本文就超声引导下膝神经阻滞在解剖、操作方法和临床应用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神经阻滞 超声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髂腰肌平面阻滞与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对髋部骨折早期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刘鹏程 韩妤妤 +4 位作者 公金燕 于雪 唐鲁 高成杰 王飞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66-371,共6页
目的比较髂腰肌平面阻滞(IPB)和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FICB)在髋部骨折患者早期镇痛中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髋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IPB组和S⁃FICB组。IPB组在髂股韧带和髂腰肌之间注射0.5%罗哌卡因10 ml,S... 目的比较髂腰肌平面阻滞(IPB)和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S⁃FICB)在髋部骨折患者早期镇痛中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髋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IPB组和S⁃FICB组。IPB组在髂股韧带和髂腰肌之间注射0.5%罗哌卡因10 ml,S⁃FICB组在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注射0.375%罗哌卡因30 ml。记录神经阻滞前(T0)、阻滞后10 min(T1)、阻滞后30 min(T2)、阻滞后2 h(T3)、阻滞后4 h(T4)、阻滞后6 h(T5)和阻滞后12 h(T6)的静息和抬髋15°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及T1~T6的徒手肌力评定(MMT)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操作时间、患者镇痛满意度、补救镇痛药物使用情况和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T6静息和抬髋15°时的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均P<0.05)。与S⁃FICB组比较,IPB组患者T2~T6静息和抬髋15°时的VAS疼痛评分明显较低(均P<0.05),T1~T6静息和抬髋15°时的MMT评分明显较高(均P<0.05),起效时间和操作时间明显较短(P<0.05),镇痛满意度评分明显较高(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神经阻滞相关不良反应及补救镇痛情况。结论IPB和S⁃FICB对髋部骨折患者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IPB的镇痛效果更好,操作所需时间较少,起效较快,患者满意度更高,是髋部骨折早期镇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腰肌平面阻滞 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 髋部骨折 镇痛
原文传递
前路腰骶神经联合阻滞与PENG联合LFCN阻滞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3
作者 韩妤妤 刘鹏程 +4 位作者 公金燕 于雪 唐鲁 高成杰 王飞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708-713,共6页
目的比较前路腰骶神经联合阻滞与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联合股外侧皮神经(LFCN)阻滞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年龄18~8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 目的比较前路腰骶神经联合阻滞与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联合股外侧皮神经(LFCN)阻滞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拟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年龄18~8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前路腰骶神经联合阻滞组(A组)和PENG联合LFCN阻滞组(P组)。全身麻醉诱导前,A组在超声引导下于髂腰肌后内侧、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以及髂腰肌前侧分别注入0.33%罗哌卡因20、10、20 ml,P组在超声引导下于腰大肌肌腱和耻骨支之间以及LFCN周围分别注入0.33%罗哌卡因20、10 ml。术毕均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6、8、12、24 h静息和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下肢肌力Lovett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术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舒芬太尼用量,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 PCIA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与P组比较:A组术后6、8 h活动VAS疼痛评分较低(均P<0.05),术后2、6、8 h下肢肌力Lovett评分较低(均P<0.05),神经阻滞操作时间较短(P<0.05),术后24 h PCIA按压次数较少(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路腰骶神经联合阻滞和PENG联合LFCN阻滞均能为髋关节置换术后提供有效镇痛。与PENG联合LFCN阻滞比较,前路腰骶神经联合阻滞对缓解患者术后活动时疼痛更有效,但对下肢肌力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腰骶神经联合阻滞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 股外侧皮神经阻滞 髋关节置换 术后镇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