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淡水蚌类的生物学特征预测种群局部定居率和灭绝率——以鄱阳湖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武瑞文 高博宇 +3 位作者 兰志春 张铭华 欧阳珊 吴小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78-686,共9页
淡水蚌类是全球最受威胁的动物群之一.加强淡水蚌类灭绝机制的研究,对促进野生淡水蚌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淡水蚌类具有独特的生活史,发育过程中的钩介幼虫必须依赖于宿主鱼才能完成变态发育.淡水蚌局部种群之间的... 淡水蚌类是全球最受威胁的动物群之一.加强淡水蚌类灭绝机制的研究,对促进野生淡水蚌类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淡水蚌类具有独特的生活史,发育过程中的钩介幼虫必须依赖于宿主鱼才能完成变态发育.淡水蚌局部种群之间的交流是通过宿主鱼的迁移和幼虫漂流来实现的.通过对鄱阳湖12个采样地点调查,计算了39种淡水蚌的局部定居率和灭绝率,利用一般线性模型,通过比较最低赤池信息准则和许瓦兹贝叶斯准则来评估淡水蚌类的8个生物学特征对预测种群局部定居率和灭绝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淡水蚌类的生物学特征与局部定居率和灭绝率存在相关性,可以用来预测种群局部定居和灭绝,其中种群结构和繁殖时期这两个生物学特征是预测局部定居率的最佳组合模型,分布密度、繁殖能力、保护现状和运动能力是预测局部灭绝率的最佳结合模型.就鄱阳湖淡水蚌类而言,局部灭绝率显著超过局部定居率,表明局部种群隔离程度正在加重,面临着严重的种群灭绝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蚌类 生物学特征 定居率 灭绝率 鄱阳湖
下载PDF
“堑秋湖”围堤改变鄱阳湖洲滩湿地土壤碳循环过程 被引量:7
2
作者 沈瑞昌 兰志春 +1 位作者 方长明 陈家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60-1270,共11页
水文节律是影响湖泊湿地土壤碳循环的重要因素."堑秋湖"是鄱阳湖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对鄱阳湖碟形湖水文节律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研究了"堑秋湖"对鄱阳湖洲滩土壤碳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堑秋湖"围堤... 水文节律是影响湖泊湿地土壤碳循环的重要因素."堑秋湖"是鄱阳湖传统的渔业生产方式,对鄱阳湖碟形湖水文节律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本文研究了"堑秋湖"对鄱阳湖洲滩土壤碳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堑秋湖"围堤内外洲滩土壤总有机碳含量无显著差异,但围堤内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比围堤外低35.03%.围堤内土壤有机碳(SOC)矿化速率明显高于围堤外.围堤内SOC矿化的平均Q10为2.72,比围堤外低4.83%,但两者SOC矿化的水分敏感性没有显著差异.围堤内外SOC矿化速率分别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土壤轻组氮含量相关关系最为显著.综上所述,"堑秋湖"围堤已经改变了鄱阳湖洲滩的土壤碳循环过程.模拟湖泊湿地土壤碳循环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渔业生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土壤碳循环 水文节律 渔业生产 气候变化 鄱阳湖
下载PDF
基于NDVI指数的鄱阳湖丰水期湿地植被覆盖对水文情势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万松贤 兰志春 +1 位作者 刘以珍 葛刚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1-348,共8页
以星子水文站逐日平均水位数据为基础,以自然年内多个特定水位维持时长为主要指标来表征水位波动规律,研究1987~2015水文情势变化。按湖底高程差异,将鄱阳湖分成10个高程区间,基于1988~2015年间18景Landsat遥感影像,通过提取NDVI指数,研... 以星子水文站逐日平均水位数据为基础,以自然年内多个特定水位维持时长为主要指标来表征水位波动规律,研究1987~2015水文情势变化。按湖底高程差异,将鄱阳湖分成10个高程区间,基于1988~2015年间18景Landsat遥感影像,通过提取NDVI指数,研究18a丰水期植被面积的变化。使用冗余分析RDA分析上一年和当年水位变化因子与1988~2015年鄱阳湖各高程区间丰水期植被覆盖面积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988~2015年,鄱阳湖水位呈下降趋势,枯水期长度增加,丰水期长度减小;(2)1988~2015年,鄱阳湖丰水期植被面积随着年份呈增加的趋势,其中湖底高程(黄海高程)为10.5~11.5、11.5~12.5、12.5~13.5m区间的增加趋势比其他高程显著;(3)鄱阳湖湖底高程较高的地段,丰水期植被面积年际差异较小;(4)丰水期植被面积与上一年度丰水时长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丰水期长度 湿地植被 水文情势
下载PDF
南昌月亮湖夏季浮游动物昼夜垂直分布及迁移特征
4
作者 胡旭仁 聂雪 +2 位作者 兰志春 金斌松 秦海明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32,共10页
2013年8月1日19∶00至2日18∶00,通过间隔1 h的定量采样,研究南昌市典型城市湖泊月亮湖中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昼夜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月亮湖共发现浮游动物20种,其中轮虫16种,枝角类1种,桡足类3种;剪形臂尾轮虫(Brach... 2013年8月1日19∶00至2日18∶00,通过间隔1 h的定量采样,研究南昌市典型城市湖泊月亮湖中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昼夜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月亮湖共发现浮游动物20种,其中轮虫16种,枝角类1种,桡足类3种;剪形臂尾轮虫(Brachionus forficula)、桡足类无节幼体(Copepoda Nauplii)和迈氏三肢轮虫(Filinia maior)为优势物种,分别占总捕获数量的48.27%、15.75%和11.11%。浮游动物主要类群和优势物种的Morisita指数均大于1,说明月亮湖中的浮游动物群落呈聚集分布。密度垂直分布和平均滞留深度分析结果显示,浮游动物垂直分布昼夜差异明显,夜间(19∶00-05∶00),浮游动物先聚集于月亮湖中层,01∶00后逐渐迁移到表层;白天(06∶00-18∶00),浮游动物逐渐从表层向中层和底层迁移;主要类群中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迁移均表现为夜间上升、白天下降、傍晚再上升,轮虫和桡足类的迁移幅度小于枝角类。优势种剪形臂尾轮虫和无节幼体的昼夜垂直迁移表现为夜升昼降,至傍晚再上升;迈氏三肢轮虫昼夜垂直分布差异显著(P<0.05),但昼夜垂直迁移活动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水温、p H值和溶解氧对月亮湖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和迁移活动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垂直分布 迁移 月亮湖
下载PDF
初中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5
作者 兰志春 《读与写(下旬)》 2021年第4期53-53,共1页
初中生地理是文科和理科相结合的科目,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十分重要,利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考察教师教学水平的关键因素,强大的逻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事半功倍。
关键词 初中生地理 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下载PDF
让情感之花在地理课堂中绽放
6
作者 兰志春 《新课程》 2018年第11期229-229,共1页
情感是贯穿于课堂,并影响每个教学内容质量的重要因子,对地理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进行探讨,促使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时情感诉求达到更高水平,让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激情,最终表现为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活跃度和参与度的大幅提升以及... 情感是贯穿于课堂,并影响每个教学内容质量的重要因子,对地理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进行探讨,促使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时情感诉求达到更高水平,让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激情,最终表现为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活跃度和参与度的大幅提升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课堂 渗透 学习情感
下载PDF
苯丙乳液改性再生骨料植生混凝土植生试验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建国 李若愚 +5 位作者 佘晓彬 吴光军 兰志春 杜念 黄卓杰 闫志勇 《新型建筑材料》 2021年第6期40-45,共6页
掺加5%苯丙乳液替代硫铝酸盐水泥制备再生骨料植生混凝土,选取狗牙根、碱茅草、紫花苜蓿和宽叶雀稗4种植物为植生对象进行室内种植试验,研究植物在植生混凝土中的植被覆盖率、株高、根系以及叶片相对含水量等指标,分析混凝土的植生性能... 掺加5%苯丙乳液替代硫铝酸盐水泥制备再生骨料植生混凝土,选取狗牙根、碱茅草、紫花苜蓿和宽叶雀稗4种植物为植生对象进行室内种植试验,研究植物在植生混凝土中的植被覆盖率、株高、根系以及叶片相对含水量等指标,分析混凝土的植生性能。并通过工程实例对植生混凝土的植生效果进行验证并评价。试验表明:宽叶雀稗适合作为苯丙乳液改性再生骨料植生混凝土的植生植被;采用植生混凝土进行护岸后,提高了坡岸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宽叶雀稗生长良好,起到了固土护岸与美化环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生混凝土 再生骨料 聚合物 植生试验 工程应用
下载PDF
基于中文文献的中国湿地热点研究地区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洵瑀 张爱英 +3 位作者 兰志春 王盛 楼毅 初映雪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0年第1期38-43,共6页
中国湿地面积广阔、类型多样,近年来中国学者发表了不少关于全国湿地的研究论文。本文借助Cite Space5.3软件对1992-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湿地相关研究论文进行中国湿地热点研究地区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 中国湿地面积广阔、类型多样,近年来中国学者发表了不少关于全国湿地的研究论文。本文借助Cite Space5.3软件对1992-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湿地相关研究论文进行中国湿地热点研究地区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湿地研究发表中文论文的规模基本趋于稳定。2000-2009年是中国湿地研究的发展期,期间湿地研究论文数量大幅增加。湿地研究地区基本涵盖中国主要湿地,东部地区的研究地点较西部更集中。中国各大区的湿地研究热点地区主要有三江平原、黄河三角洲、盐城湿地、珠江口、鄱阳湖、洞庭湖、白洋淀、若尔盖和艾比湖。主要研究机构和研究团队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本研究对于中国开展湿地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研究地区 中国 文献
下载PDF
异质生境中水生植物表型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黎磊 耿宇鹏 +2 位作者 兰志春 陈家宽 宋志平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6-227,共12页
水生植物是一类以草本植物为主、与水紧密相关的生态类群,大多数具有克隆性。面对水环境的变化,水生植物在形态、行为和生理上表现出多样化的表型可塑性,对异质生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表型可塑性研究已在陆生植物的多个类群展开,然而... 水生植物是一类以草本植物为主、与水紧密相关的生态类群,大多数具有克隆性。面对水环境的变化,水生植物在形态、行为和生理上表现出多样化的表型可塑性,对异质生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表型可塑性研究已在陆生植物的多个类群展开,然而目前对异质生境下水生植物的生态适应对策,尤其是表型可塑性的研究尚重视不够。本文在阐明克隆植物表型可塑性主要实现方式及其关系、水生环境异质性及其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从形态可塑性、觅食行为、克隆整合、克隆分工和风险分摊等5个方面讨论了水生植物如何通过表型可塑性适应异质性水生环境。在今后的水生植物表型可塑性研究中,建议着重探讨以下问题:(1)表型可塑性的变化规律及机理;(2)克隆整合对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3)克隆整合与克隆片段化的权衡;(4)不同克隆构型的表型可塑性及其内在机制;(5)表型可塑性的适应性进化;(6)水生植物与其他类群/营养级物种的关系;(7)水生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异质性 水生植物 克隆生长 形态可塑性 克隆整合 觅食行为 克隆分工 风险分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