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6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伦理学改革刍议
1
作者
程立显
江万秀
兰秀良
《学习与探索》
1986年第2期36-40,共5页
一、面临双重挑战,伦理学亟待改革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新技长革命潮流,方兴未艾,奔腾向前;我国的农村经济改革已取得很大成功,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正在稳步进行,并带动着包括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的社会改革。...
一、面临双重挑战,伦理学亟待改革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新技长革命潮流,方兴未艾,奔腾向前;我国的农村经济改革已取得很大成功,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正在稳步进行,并带动着包括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的社会改革。一个新技术革命,一个经济改革,向我们的伦理学理论,发出了强劲的挑战。在这两股洪流的冲击之下,我们多年来教授和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理论
农村经济改革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伦理学研究
社会主义国家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人道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科学体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人的社会性的科学含义
被引量:
3
2
作者
兰秀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44-51,共8页
人的社会性理论是马克思人性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马克思在人性观上实现根本变革的标志。因此,正确理解人的社会性的科学含义,就成了把握马克思全部人性理论的关键一环。
关键词
人的社会性
人性理论
人性观
本质关系
卷第
权利和自由
异化理论
《手稿》
对象世界
社会本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思路:变革中的企业伦理
3
作者
兰秀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2-96,共5页
企业改革自始至终都与价值问题紧密相连。中国的企业改革每深入一步,都在冲击和动摇着旧有企业体制的道德基础,引起新旧伦理观念的剧烈冲突。本文针对企业与国家关系中的国家本位论与企业本位论,利益分配中的公平与平等的关系、企业间...
企业改革自始至终都与价值问题紧密相连。中国的企业改革每深入一步,都在冲击和动摇着旧有企业体制的道德基础,引起新旧伦理观念的剧烈冲突。本文针对企业与国家关系中的国家本位论与企业本位论,利益分配中的公平与平等的关系、企业间竞争的善恶判断以及道德文化在企业生产实践中所起的作用等重大的伦理问题,加以分析、对比,从伦理学的角度说明,人们的伦理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制约着企业改革的进程。因此.人们在改革实践中,应坚决摒弃那些有碍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旧伦理观念,以促进企业改革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改革
企业伦理
企业职工
国家本位论
道德文化
伦理观念
利益分配
伦理问题
企业本位论
机会均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元互补”的公平原则
4
作者
兰秀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4-39,共6页
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外伦理学家关于公平原则的多元主张的描述,指出应该信守什么样的公平原则是一个令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作者评估了种种公平观的得失后提出目前我们应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将有价值的东西统统存留,以整合出我们所需的公平...
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外伦理学家关于公平原则的多元主张的描述,指出应该信守什么样的公平原则是一个令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作者评估了种种公平观的得失后提出目前我们应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将有价值的东西统统存留,以整合出我们所需的公平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原则
公平观念
平均主义
人道主义
公平竞争
功利主义
自由主义
社会公平
机会均等原则
柏拉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手段
5
作者
兰秀良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1-26,共6页
1.手段的价值。所谓手段,就是行为主体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择取的工具以及使用工具的方式、方法。当着人类的祖先制造出第一件工具并将它运用于实现某种目的的实践中去,就既显示了人类高于动物的能力。
关键词
客观事实
功能属性
手段选择
主体意识
精神革命
现实性
生活中
客观规律
相结合
客观条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互利原则——现代伦理的主旋
6
作者
兰秀良
《长白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9-44,共6页
生活的经验无时不在提醒我们:中国社会在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中,多么需要甩掉传统伦理的沉重包袱,披挂起现代伦理的戎装,完成伦理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而在现代伦理的整体结构中,互利原则无疑居于显要的地位.只有借助这一原则,才能...
生活的经验无时不在提醒我们:中国社会在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中,多么需要甩掉传统伦理的沉重包袱,披挂起现代伦理的戎装,完成伦理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而在现代伦理的整体结构中,互利原则无疑居于显要的地位.只有借助这一原则,才能拆掉社会本位主义这一传统伦理的基石,为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以正确指导,使伦理文化与商品经济、民主政治保持同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伦理
互利原则
伦理文化
集体利益
利他主义
大河有水小河满
契约形式
整体结构
个人利益
夫为妻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德自我评价浅论
7
作者
兰秀良
《社会科学辑刊》
1985年第2期51-53,共3页
自我评价是个体道德不可或缺的心理机制,也是社会道德调节—监督系统的重要环节,无论对于广大社会成员美好品德的形成,抑或道德社会调节—监督功能的充分发挥,自我评价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将道德评价进行最高分类,无外乎社会评价...
自我评价是个体道德不可或缺的心理机制,也是社会道德调节—监督系统的重要环节,无论对于广大社会成员美好品德的形成,抑或道德社会调节—监督功能的充分发挥,自我评价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将道德评价进行最高分类,无外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两种.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区别在于,自我评价是对自己本身的行为、道德品质、信念动机的道德感受、评判、鉴定.是人的良心、尊严、信念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是"道德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自我评价
社会评价
心理机制
个人道德
道德调节
道德评价
重要环节
动机
根本区别
行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谈社会主义公正原财
8
作者
兰秀良
程立显
《科学社会主义》
1986年第3期17-18,共2页
公正,亦即正义、公平,公道.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观念之一。在道德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虽然道德体系更迭变替,殂公正原则却始终存在于道德的深层结构之中,以致我们很难举出一个不关心公正的道德体系来.
关键词
公正原则
社会主义
道德观念
历史演变过程
道德体系
深层结构
正义
公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伦理学体系的构想——读摩尔《伦理学原理》札记
9
作者
兰秀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54-57,50,共5页
随着伦理学研究的深入,,体系的构建,作为学科的基本建设愈益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为此,无疑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而其中不能忽视的一项就是:在认真研究、比较各家各派伦理学体系的基础上,广泛择取众家之长。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奠基之作—...
随着伦理学研究的深入,,体系的构建,作为学科的基本建设愈益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为此,无疑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而其中不能忽视的一项就是:在认真研究、比较各家各派伦理学体系的基础上,广泛择取众家之长。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奠基之作——英国著名伦理学家乔治。爱德华、摩尔的《伦理学原理》一书,在体系的建构上则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原理
伦理学体系
伦理学家
西方伦理学
道德判断
道德法则
自然主义谬误
道德价值
伦理学领域
伦理学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农村经济改革的正义性
10
作者
兰秀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0-13,共4页
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改革浪潮猛烈席卷着广袤的山乡大地,古老的中国农村正处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之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场改革决非发生在善恶王国的彼岸,具有十分深刻的社会伦理意义。 那么,这场改革是否合乎道德?是...
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改革浪潮猛烈席卷着广袤的山乡大地,古老的中国农村正处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之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场改革决非发生在善恶王国的彼岸,具有十分深刻的社会伦理意义。 那么,这场改革是否合乎道德?是不是正义的事业?这一问题始终为许许多多善良的人们所思考。应该指出,农村改革既然是生产关系方面的变革,那么,对它的功过是非的裁定,就必须以生产力的尺度为最高标准。看它究竟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改革
中国农村
正义性
伦理意义
历史性转折
功过是非
生活水平
社会公正
共同富裕
社会财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摩尔对古典伦理学的批判
11
作者
兰秀良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29-36,共8页
和摩尔①有着密切交往并对摩尔及其哲学有着深刻洞见的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摩尔作为一个哲学家,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摧毁”那些对于哲学问题的“不成熟的解决”。②当我们读完摩尔的名作《伦理学原理》之后,就会感到维特斯坦言之不谬...
和摩尔①有着密切交往并对摩尔及其哲学有着深刻洞见的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摩尔作为一个哲学家,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摧毁”那些对于哲学问题的“不成熟的解决”。②当我们读完摩尔的名作《伦理学原理》之后,就会感到维特斯坦言之不谬。在这部著作中,摩尔熟练地应用语言逻辑分析的方法③,剖析和批判了古典伦理学的主要观点。摩尔对古典伦理学的根本批判在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家
伦理学原理
自然主义谬误
逻辑分析
哲学问题
伦理学研究
现代伦理学
伦理学界
伦理学体系
伦理学问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平均主义的道德批判
12
作者
兰秀良
《天府新论》
1985年第3期20-23,共4页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平均主义不但在经济领域被改革的洪涛所没吞,而且在道德王国的世袭领地里也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然而,由于种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环绕它的道德“灵光”并未悠然散去,许多善良的人们对此仍然含情脉脉,认识...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平均主义不但在经济领域被改革的洪涛所没吞,而且在道德王国的世袭领地里也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然而,由于种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环绕它的道德“灵光”并未悠然散去,许多善良的人们对此仍然含情脉脉,认识模糊。为此,从道德领域这一平均主义的最后避难所对平均主义进行彻底清算,是巩固和扩大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主义
道德批判
人道主义
小生产者
道义批判
个人的全面发展
集体主义
人道理想
社会财富
私有观念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现“四化”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13
作者
兰秀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2-5,共4页
邓小平同志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中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是一项深得民心、高瞻远瞩的政治方针。我们要在理论上深入理解,并自觉地贯彻到实...
邓小平同志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中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是一项深得民心、高瞻远瞩的政治方针。我们要在理论上深入理解,并自觉地贯彻到实践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局面
政治方针
战略任务
人民群众
资本主义民主
现代化建设
社会秩序
“双百”方针
形势和任务
人类社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必须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
14
作者
兰秀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2期17-25,共9页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问题,建国以来,广大的史学工作者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万恶的“四人邦”为了实现其篡党夺权的狼子野心,却狂妄地叫嚣要“重新...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问题,建国以来,广大的史学工作者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万恶的“四人邦”为了实现其篡党夺权的狼子野心,却狂妄地叫嚣要“重新评价历史人物。把颠倒的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在所谓“批儒评法”的闹剧中,“四人邦”使尽了浑身解数,或者表演于前台,或者第划于幕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历史
历史人物
史学工作者
特定阶级
秦王朝
先秦法家
推动社会前进
历史研究
阶级关系
历史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按劳分配”
15
作者
兰秀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2期10-14,共5页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这一原则是对几千年来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劳而不获,获者不劳”的人剥削人的分配制度的否定,实现了按等...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这一原则是对几千年来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劳而不获,获者不劳”的人剥削人的分配制度的否定,实现了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平等权利。但是,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法权,仍然以表面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因此,就产品按劳动分配这一点说,资产阶级法权仍然占着统治地位。所以,必须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加以限制,逐步由“按劳分配”过渡到按需分配。那么,“按劳分配”是怎样提出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法权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八级工资制
分配领域
劳动所得
分配方式
个人消费品
无产阶级政权
物质刺激
圣西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破除“知识私有”观念——兼评“决不能单纯做一个普通劳动者”口号
16
作者
兰秀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3期16-17,19,共3页
“知识私有”是资产阶级法权观念在教育领域中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是意识形态领域中资产阶级的一个顽固的“土围子”。是使教育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的严重障碍。因此,彻底破除“知识私有”的资产阶级法权观念,是教育领域中一项极为...
“知识私有”是资产阶级法权观念在教育领域中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是意识形态领域中资产阶级的一个顽固的“土围子”。是使教育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的严重障碍。因此,彻底破除“知识私有”的资产阶级法权观念,是教育领域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战斗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阶级法权
劳动者
生产力
修正主义
思想体系
无产阶级专政
工人阶级专政
口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17
作者
肖振常
兰秀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2期6-10,25,共6页
辩证唯物论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坚伩活生生的人类实践深入到认识论本身之中,它提供真理的客观评准。是承认还是反对实践标准,也就是拥护还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革命世界观。
关键词
实践标准
人类实践
检验真理的标准
顶峰论
在哲学战线上
历史关头
星云说
自然科学家
证明理论
宇称守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道德关系的特殊矛盾问题
被引量:
2
18
作者
兰秀良
《道德与文明》
1983年第1期9-10,共2页
在一些著述中,通常把道德关系的特殊矛盾规定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认为道德关系也就是一种利益关系,虽然是一种特殊的利益关系。能不能这样理解呢?我以为,不能。不可否认,道德关系与利益关系紧密相联。任何社会的道德关系都以...
在一些著述中,通常把道德关系的特殊矛盾规定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认为道德关系也就是一种利益关系,虽然是一种特殊的利益关系。能不能这样理解呢?我以为,不能。不可否认,道德关系与利益关系紧密相联。任何社会的道德关系都以一定的利益关系为基础,反过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关系
社会利益关系
社会关系
个人利益
善与恶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经济关系
矛盾问题
特殊矛盾性
马克思恩格斯
原文传递
黑格尔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命题的评析
被引量:
1
19
作者
兰秀良
《哲学研究》
1983年第9期59-63,共5页
“美德即知识”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伦理命题。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对这一命题作了比较详尽的分析、评价。由于黑格尔对哲学史的研究更多地采用“六经注我”的方法,即通过研究哲学史或历史上某些哲学家...
“美德即知识”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伦理命题。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对这一命题作了比较详尽的分析、评价。由于黑格尔对哲学史的研究更多地采用“六经注我”的方法,即通过研究哲学史或历史上某些哲学家的思想来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因此,对苏格拉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美德即知识
哲学史
拉底
“六经注我”
古希腊哲学
苏格
哲学家
伦理
思想
原文传递
个人道德主体性
20
作者
兰秀良
军
《哲学动态》
1987年第6期37-38,共2页
所谓个人道德主体性就是指个人在道德生活中居于主体地位,它是人的主体性的特殊表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个人的道德主体性与客观制约性是辩证统一的。个人道德主体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它以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它植根于个人与道...
所谓个人道德主体性就是指个人在道德生活中居于主体地位,它是人的主体性的特殊表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个人的道德主体性与客观制约性是辩证统一的。个人道德主体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它以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它植根于个人与道德的本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主体性
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道德生活
特殊表现
道德调节
社会实践
客观制约性
个人
本质联系
原文传递
题名
伦理学改革刍议
1
作者
程立显
江万秀
兰秀良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四平师范学院政教系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6年第2期36-40,共5页
文摘
一、面临双重挑战,伦理学亟待改革当前,世界范围内的新技长革命潮流,方兴未艾,奔腾向前;我国的农村经济改革已取得很大成功,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也正在稳步进行,并带动着包括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的社会改革。一个新技术革命,一个经济改革,向我们的伦理学理论,发出了强劲的挑战。在这两股洪流的冲击之下,我们多年来教授和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关键词
伦理学理论
农村经济改革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伦理学研究
社会主义国家
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
人道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科学体系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人的社会性的科学含义
被引量:
3
2
作者
兰秀良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4期44-51,共8页
文摘
人的社会性理论是马克思人性理论体系的核心,也是马克思在人性观上实现根本变革的标志。因此,正确理解人的社会性的科学含义,就成了把握马克思全部人性理论的关键一环。
关键词
人的社会性
人性理论
人性观
本质关系
卷第
权利和自由
异化理论
《手稿》
对象世界
社会本质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思路:变革中的企业伦理
3
作者
兰秀良
机构
吉林省四平师范学院政治系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2-96,共5页
文摘
企业改革自始至终都与价值问题紧密相连。中国的企业改革每深入一步,都在冲击和动摇着旧有企业体制的道德基础,引起新旧伦理观念的剧烈冲突。本文针对企业与国家关系中的国家本位论与企业本位论,利益分配中的公平与平等的关系、企业间竞争的善恶判断以及道德文化在企业生产实践中所起的作用等重大的伦理问题,加以分析、对比,从伦理学的角度说明,人们的伦理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和制约着企业改革的进程。因此.人们在改革实践中,应坚决摒弃那些有碍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旧伦理观念,以促进企业改革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企业改革
企业伦理
企业职工
国家本位论
道德文化
伦理观念
利益分配
伦理问题
企业本位论
机会均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元互补”的公平原则
4
作者
兰秀良
机构
四平师范学院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4-39,共6页
文摘
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外伦理学家关于公平原则的多元主张的描述,指出应该信守什么样的公平原则是一个令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作者评估了种种公平观的得失后提出目前我们应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将有价值的东西统统存留,以整合出我们所需的公平原则。
关键词
公平原则
公平观念
平均主义
人道主义
公平竞争
功利主义
自由主义
社会公平
机会均等原则
柏拉图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手段
5
作者
兰秀良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1-26,共6页
文摘
1.手段的价值。所谓手段,就是行为主体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择取的工具以及使用工具的方式、方法。当着人类的祖先制造出第一件工具并将它运用于实现某种目的的实践中去,就既显示了人类高于动物的能力。
关键词
客观事实
功能属性
手段选择
主体意识
精神革命
现实性
生活中
客观规律
相结合
客观条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互利原则——现代伦理的主旋
6
作者
兰秀良
出处
《长白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39-44,共6页
文摘
生活的经验无时不在提醒我们:中国社会在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中,多么需要甩掉传统伦理的沉重包袱,披挂起现代伦理的戎装,完成伦理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而在现代伦理的整体结构中,互利原则无疑居于显要的地位.只有借助这一原则,才能拆掉社会本位主义这一传统伦理的基石,为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以正确指导,使伦理文化与商品经济、民主政治保持同构.
关键词
现代伦理
互利原则
伦理文化
集体利益
利他主义
大河有水小河满
契约形式
整体结构
个人利益
夫为妻纲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德自我评价浅论
7
作者
兰秀良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5年第2期51-53,共3页
文摘
自我评价是个体道德不可或缺的心理机制,也是社会道德调节—监督系统的重要环节,无论对于广大社会成员美好品德的形成,抑或道德社会调节—监督功能的充分发挥,自我评价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将道德评价进行最高分类,无外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两种.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区别在于,自我评价是对自己本身的行为、道德品质、信念动机的道德感受、评判、鉴定.是人的良心、尊严、信念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是"道德反思"、"
关键词
道德自我评价
社会评价
心理机制
个人道德
道德调节
道德评价
重要环节
动机
根本区别
行为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谈社会主义公正原财
8
作者
兰秀良
程立显
出处
《科学社会主义》
1986年第3期17-18,共2页
文摘
公正,亦即正义、公平,公道.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观念之一。在道德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虽然道德体系更迭变替,殂公正原则却始终存在于道德的深层结构之中,以致我们很难举出一个不关心公正的道德体系来.
关键词
公正原则
社会主义
道德观念
历史演变过程
道德体系
深层结构
正义
公道
分类号
D033.3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伦理学体系的构想——读摩尔《伦理学原理》札记
9
作者
兰秀良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54-57,50,共5页
文摘
随着伦理学研究的深入,,体系的构建,作为学科的基本建设愈益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为此,无疑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而其中不能忽视的一项就是:在认真研究、比较各家各派伦理学体系的基础上,广泛择取众家之长。现代西方伦理学的奠基之作——英国著名伦理学家乔治。爱德华、摩尔的《伦理学原理》一书,在体系的建构上则能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事。
关键词
伦理学原理
伦理学体系
伦理学家
西方伦理学
道德判断
道德法则
自然主义谬误
道德价值
伦理学领域
伦理学说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农村经济改革的正义性
10
作者
兰秀良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0-13,共4页
文摘
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改革浪潮猛烈席卷着广袤的山乡大地,古老的中国农村正处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之中。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场改革决非发生在善恶王国的彼岸,具有十分深刻的社会伦理意义。 那么,这场改革是否合乎道德?是不是正义的事业?这一问题始终为许许多多善良的人们所思考。应该指出,农村改革既然是生产关系方面的变革,那么,对它的功过是非的裁定,就必须以生产力的尺度为最高标准。看它究竟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还是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关键词
农村经济改革
中国农村
正义性
伦理意义
历史性转折
功过是非
生活水平
社会公正
共同富裕
社会财富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摩尔对古典伦理学的批判
11
作者
兰秀良
出处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29-36,共8页
文摘
和摩尔①有着密切交往并对摩尔及其哲学有着深刻洞见的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摩尔作为一个哲学家,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摧毁”那些对于哲学问题的“不成熟的解决”。②当我们读完摩尔的名作《伦理学原理》之后,就会感到维特斯坦言之不谬。在这部著作中,摩尔熟练地应用语言逻辑分析的方法③,剖析和批判了古典伦理学的主要观点。摩尔对古典伦理学的根本批判在于。
关键词
伦理学家
伦理学原理
自然主义谬误
逻辑分析
哲学问题
伦理学研究
现代伦理学
伦理学界
伦理学体系
伦理学问题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平均主义的道德批判
12
作者
兰秀良
出处
《天府新论》
1985年第3期20-23,共4页
文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平均主义不但在经济领域被改革的洪涛所没吞,而且在道德王国的世袭领地里也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然而,由于种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环绕它的道德“灵光”并未悠然散去,许多善良的人们对此仍然含情脉脉,认识模糊。为此,从道德领域这一平均主义的最后避难所对平均主义进行彻底清算,是巩固和扩大经济体制改革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
平均主义
道德批判
人道主义
小生产者
道义批判
个人的全面发展
集体主义
人道理想
社会财富
私有观念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现“四化”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13
作者
兰秀良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2期2-5,共4页
文摘
邓小平同志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报告中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是一项深得民心、高瞻远瞩的政治方针。我们要在理论上深入理解,并自觉地贯彻到实践中去。
关键词
政治局面
政治方针
战略任务
人民群众
资本主义民主
现代化建设
社会秩序
“双百”方针
形势和任务
人类社会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必须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
14
作者
兰秀良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2期17-25,共9页
文摘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研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问题,建国以来,广大的史学工作者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万恶的“四人邦”为了实现其篡党夺权的狼子野心,却狂妄地叫嚣要“重新评价历史人物。把颠倒的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在所谓“批儒评法”的闹剧中,“四人邦”使尽了浑身解数,或者表演于前台,或者第划于幕后。
关键词
评价历史
历史人物
史学工作者
特定阶级
秦王朝
先秦法家
推动社会前进
历史研究
阶级关系
历史科学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按劳分配”
15
作者
兰秀良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2期10-14,共5页
文摘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这一原则是对几千年来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劳而不获,获者不劳”的人剥削人的分配制度的否定,实现了按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平等权利。但是,在这里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法权,仍然以表面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因此,就产品按劳动分配这一点说,资产阶级法权仍然占着统治地位。所以,必须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加以限制,逐步由“按劳分配”过渡到按需分配。那么,“按劳分配”是怎样提出来的。
关键词
资产阶级法权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八级工资制
分配领域
劳动所得
分配方式
个人消费品
无产阶级政权
物质刺激
圣西门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破除“知识私有”观念——兼评“决不能单纯做一个普通劳动者”口号
16
作者
兰秀良
机构
四平师院政史系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5年第3期16-17,19,共3页
文摘
“知识私有”是资产阶级法权观念在教育领域中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是意识形态领域中资产阶级的一个顽固的“土围子”。是使教育成为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的严重障碍。因此,彻底破除“知识私有”的资产阶级法权观念,是教育领域中一项极为重要的战斗任务。
关键词
资产阶级法权
劳动者
生产力
修正主义
思想体系
无产阶级专政
工人阶级专政
口号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17
作者
肖振常
兰秀良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2期6-10,25,共6页
文摘
辩证唯物论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坚伩活生生的人类实践深入到认识论本身之中,它提供真理的客观评准。是承认还是反对实践标准,也就是拥护还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革命世界观。
关键词
实践标准
人类实践
检验真理的标准
顶峰论
在哲学战线上
历史关头
星云说
自然科学家
证明理论
宇称守恒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道德关系的特殊矛盾问题
被引量:
2
18
作者
兰秀良
出处
《道德与文明》
1983年第1期9-10,共2页
文摘
在一些著述中,通常把道德关系的特殊矛盾规定为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认为道德关系也就是一种利益关系,虽然是一种特殊的利益关系。能不能这样理解呢?我以为,不能。不可否认,道德关系与利益关系紧密相联。任何社会的道德关系都以一定的利益关系为基础,反过来。
关键词
道德关系
社会利益关系
社会关系
个人利益
善与恶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经济关系
矛盾问题
特殊矛盾性
马克思恩格斯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黑格尔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命题的评析
被引量:
1
19
作者
兰秀良
机构
吉林四平师范学院政治系
出处
《哲学研究》
1983年第9期59-63,共5页
文摘
“美德即知识”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伦理命题。在《哲学史讲演录》中,黑格尔对这一命题作了比较详尽的分析、评价。由于黑格尔对哲学史的研究更多地采用“六经注我”的方法,即通过研究哲学史或历史上某些哲学家的思想来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因此,对苏格拉底“
关键词
黑格尔
美德即知识
哲学史
拉底
“六经注我”
古希腊哲学
苏格
哲学家
伦理
思想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个人道德主体性
20
作者
兰秀良
军
出处
《哲学动态》
1987年第6期37-38,共2页
文摘
所谓个人道德主体性就是指个人在道德生活中居于主体地位,它是人的主体性的特殊表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个人的道德主体性与客观制约性是辩证统一的。个人道德主体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它以活生生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它植根于个人与道德的本质联系。
关键词
道德主体性
主体地位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道德生活
特殊表现
道德调节
社会实践
客观制约性
个人
本质联系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伦理学改革刍议
程立显
江万秀
兰秀良
《学习与探索》
198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试论人的社会性的科学含义
兰秀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两种思路:变革中的企业伦理
兰秀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多元互补”的公平原则
兰秀良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手段
兰秀良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互利原则——现代伦理的主旋
兰秀良
《长白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道德自我评价浅论
兰秀良
《社会科学辑刊》
198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谈谈社会主义公正原财
兰秀良
程立显
《科学社会主义》
198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关于伦理学体系的构想——读摩尔《伦理学原理》札记
兰秀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农村经济改革的正义性
兰秀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摩尔对古典伦理学的批判
兰秀良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对平均主义的道德批判
兰秀良
《天府新论》
198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实现“四化”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兰秀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必须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
兰秀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试论“按劳分配”
兰秀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破除“知识私有”观念——兼评“决不能单纯做一个普通劳动者”口号
兰秀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论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肖振常
兰秀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7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关于道德关系的特殊矛盾问题
兰秀良
《道德与文明》
1983
2
原文传递
19
黑格尔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命题的评析
兰秀良
《哲学研究》
1983
1
原文传递
20
个人道德主体性
兰秀良
军
《哲学动态》
198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