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党的纯洁性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关系——基于改革关键期应对风险社会的视角 被引量:3
1
作者 兰荣禄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1-65,共5页
党的纯洁性建设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分别于中共十八大和十七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从原来的"工作"层面被提升到"建设"层面,其深刻背景在于二者都是对风险社会这一改革关键期最基本特征的现实回应;从各自的内容、主体... 党的纯洁性建设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分别于中共十八大和十七届中纪委四次全会从原来的"工作"层面被提升到"建设"层面,其深刻背景在于二者都是对风险社会这一改革关键期最基本特征的现实回应;从各自的内容、主体对象、本质属性及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来看,前者对后者具有思想引领作用,后者则对前者的软性不足、根本问题、核心问题、关键问题及运行模式等具有制度规范功能;从价值取向来看,二者又都以廉洁执政作为基础价值取向,以为民执政作为核心价值取向,以长期执政作为目标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党的纯洁性 风险社会 逻辑关系 价值取向
下载PDF
廉政风险防控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兰荣禄 《观察与思考》 2013年第8期28-32,共5页
改革关键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廉政风险防控的理论蕴涵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和重要原则。
关键词 廉政风险防控理论 腐败风险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模式、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兰荣禄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22-27,88,共7页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我国改革进入关键期以来,中央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风险而提出的一项长效机制建设工程。从实践效果看,北京、杭州、苏州等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行模式,但也因思想认识偏差、配套制度缺失、监督力量弱化等因素导致...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我国改革进入关键期以来,中央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风险而提出的一项长效机制建设工程。从实践效果看,北京、杭州、苏州等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运行模式,但也因思想认识偏差、配套制度缺失、监督力量弱化等因素导致一些地方出现了难以深入推进的问题。强化教育、健全制度、优化监督,是推进并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重要且紧迫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运行模式 腐败风险 惩防体系建设
下载PDF
浅论我国权力腐败的现状、根源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兰荣禄 《福州党校学报》 2011年第6期23-27,共5页
从人们对于权力腐败的关注度、国际社会对我国权力腐败的评估及我国惩治和打击权力腐败的实际情况认为权力腐败已成为"当前我国最大的危险"。而权力腐败滋生蔓延的思想根源在于忽视了人性恶或是官性恶;制度根源在于受人伦束... 从人们对于权力腐败的关注度、国际社会对我国权力腐败的评估及我国惩治和打击权力腐败的实际情况认为权力腐败已成为"当前我国最大的危险"。而权力腐败滋生蔓延的思想根源在于忽视了人性恶或是官性恶;制度根源在于受人伦束缚下的传统社会关系结构的影响;体制机制根源则在于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治理权力腐败应严于律己,通过廉政教育取信于民;推进制度改革,实现制度面前无特权;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规范权力的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腐败 治理对策
下载PDF
养老保险基金监管问题及对策——基于反腐的视角 被引量:1
5
作者 兰荣禄 《就业与保障》 2016年第11期24-25,共2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峻,加之养老保险基金的违法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必须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但是,目前的基金监管仍存在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难以适应基金监管的需要;监管机构众多,容易造成监管责任推诿;社会参与度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趋严峻,加之养老保险基金的违法行为屡见不鲜,因此,必须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但是,目前的基金监管仍存在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难以适应基金监管的需要;监管机构众多,容易造成监管责任推诿;社会参与度不高,阻碍监管体系的完善。据此,笔者提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监管基金的步伐;对涉及基金监管职能进行优化配置,形成有效的合力监管体系;加大基金信息公开的力度,提高基金监管反腐的效度等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保险基金 监管 反腐
下载PDF
改革关键期从政价值取向的偏差与矫正——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
6
作者 兰荣禄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12,28,共4页
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看,我国改革关键期从政人员中出现的"双重人格"、"权力期权化"及"裸官"等偏差的价值取向,既是受传统社会关系结构及现行政治权力结构的影响,又是在现代化特征影响下对知识的反思性运... 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看,我国改革关键期从政人员中出现的"双重人格"、"权力期权化"及"裸官"等偏差的价值取向,既是受传统社会关系结构及现行政治权力结构的影响,又是在现代化特征影响下对知识的反思性运用,也是群体文化心理认同偏差的结果。因此,矫正这一偏差要致力于强化廉洁从政的思想教育、规范廉洁从政的制度约束和优化廉洁从政的权力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关键期 从政价值取向 偏差 矫正 廉洁从政
下载PDF
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的耦合协调研究
7
作者 兰荣禄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13-19,共7页
党的自我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监督的鲜明特色,二者在权力监督中的结构功能耦合源自其生成环境、运行逻辑和价值目标上的内在一致性:党来自群众又引领群众是实现二者结构功能耦合的基础;权力的人民性与法理依据... 党的自我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监督的鲜明特色,二者在权力监督中的结构功能耦合源自其生成环境、运行逻辑和价值目标上的内在一致性:党来自群众又引领群众是实现二者结构功能耦合的基础;权力的人民性与法理依据是实现二者结构功能耦合的保障;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有机结合是实现二者结构功能耦合的目标。其结构功能耦合机理则表现为二者在多个场域具有极强的互补性:党的自我监督在全域更有效率,群众监督在基层更有效率;党的自我监督在政治场域更有效率,群众监督在生活场域更有效率;党的自我监督更具公正性和长远性,群众监督更具灵活性和敏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监督 中国共产党 群众 耦合理论
下载PDF
腐败治理中政党主导与公众参与的耦合机制研究
8
作者 兰荣禄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07-115,共9页
腐败治理中实现政党主导和公众参与有其必要性与适用性,二者不可偏废。但在反腐进程中,仍然存在着政党主导具有强势主动性,公众参与具有弱势被动性,政党主导与公众参与的融合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为实现党与公众在腐败治理中的耦合协调... 腐败治理中实现政党主导和公众参与有其必要性与适用性,二者不可偏废。但在反腐进程中,仍然存在着政党主导具有强势主动性,公众参与具有弱势被动性,政党主导与公众参与的融合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为实现党与公众在腐败治理中的耦合协调关系,必须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党内民主监督机制,优化党内权力结构;培养公众参与反腐的公共精神,建设公众参与反腐的组织性参与,盘活公众参与反腐资源。增强政党主导与公众参与的耦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治理 政党主导 公众参与
下载PDF
反腐倡廉制度设计的路径选择——“无赖假定”理论的视角
9
作者 兰荣禄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7期97-101,共5页
文章以"无赖假定"理论的视角,从制度设计的立论基础、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制度设计的路径选择三个方面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进行了反思与探究。
关键词 “无赖假定” 反腐倡廉 制度设计
下载PDF
改革关键期从政价值取向的偏差与矫正——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
10
作者 兰荣禄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91-95,共5页
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看,我国改革关键期从政者中出现的"双重人格"、"权力期权化"及"裸官"等偏差的价值取向,既是受传统社会关系结构及现行政治权力结构的影响,又是在现代化特征影响下对知识的反思性运用... 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看,我国改革关键期从政者中出现的"双重人格"、"权力期权化"及"裸官"等偏差的价值取向,既是受传统社会关系结构及现行政治权力结构的影响,又是在现代化特征影响下对知识的反思性运用,也是群体文化心理认同偏差的结果。因此,矫正这一偏差要强化廉洁从政的思想教育、规范廉洁从政的制度约束和优化廉洁从政的权力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风险 从政价值取向 改革关键期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农业和农村持续发展观
11
作者 兰荣禄 《福州党校学报》 2004年第4期14-17,共4页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邓小平就农业、农村的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真知灼见。其农业和农村持续发展观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实现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相适应;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兼顾,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邓小平就农业、农村的持续发展战略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真知灼见。其农业和农村持续发展观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实现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相适应;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兼顾,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持续发展,具有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 发展观 农村 农业经济 农业生产 资源环境 农业产业结构
下载PDF
党校每一堂课都应是精品课——关于党校精品课的若干思考
12
作者 兰荣禄 《文教资料》 2017年第27期200-201,共2页
党校精品课“五条标准”与党校教学布局自身定位的高度契合性决定了党校精品课的本质内涵。因此,在观念上应改变党校精品课是一个“荣誉”、“招牌”的思维;在内容上应坚持正确的“问题导向”与“学理支撑”及二者的“相互融合与转换”... 党校精品课“五条标准”与党校教学布局自身定位的高度契合性决定了党校精品课的本质内涵。因此,在观念上应改变党校精品课是一个“荣誉”、“招牌”的思维;在内容上应坚持正确的“问题导向”与“学理支撑”及二者的“相互融合与转换”;在方法上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二者间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校精品课 本质内涵 评估标准 培育重点
下载PDF
全面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科学化水平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13
作者 兰荣禄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03-107,共5页
发展党员工作是确保党员队伍纯洁性,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源头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省发展党员工作与全国高度一致,都历经了从"曲折阶梯型"向"平缓爬坡型"发展的非均衡... 发展党员工作是确保党员队伍纯洁性,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源头工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省发展党员工作与全国高度一致,都历经了从"曲折阶梯型"向"平缓爬坡型"发展的非均衡性脉络特征。因而在总体上取得良好绩效的同时,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整个发展和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突出问题,需要在其发展的路径、程序、机制、覆盖面及其自身的职业化党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尊重事实、遵循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党员工作 科学化 非均衡性 绩效
下载PDF
后冷战时期中国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仰
14
作者 兰荣禄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25-26,共2页
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处于相对低潮,大学生中存在一股社会主义信仰危机。究其原因,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引导大学生认清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长期性和多样性,解决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的种种疑惑,坚定社会主义信仰。
关键词 后冷战时期 大学生 社会主义 信仰危机
下载PDF
毛泽东“独立王国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运用与发展
15
作者 兰荣禄 《福州党校学报》 2003年第5期24-27,共4页
毛泽东”独立王国论”是毛泽东经济体制改革思想中的一个闪光点。尽管它的提出带有时代的阶级烙印,在实践中几经遭受曲折,但同样为后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对如何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三者利益这一问题的艰辛探索上作了重要而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毛泽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体制 改革思想
下载PDF
法治视阈下健全改进工作作风常态化机制的思考——基于福州市党员干部队伍的实证分析
16
作者 兰荣禄 《福州党校学报》 2014年第6期27-29,共3页
在法治视阈下健全改进工作作风常态化机制建设,重点应该做到领导垂范,以法治意识强化服务群众的理念;调整结构,以法治思维改进党风纠风效能的功能;规范机制,以法治方式加强督促检查与反馈测评;聚合力量,以法治路径创新公众参与的决策机制。
关键词 法治思维 工作作风 常态化
下载PDF
改革关键期从政价值取向的偏差与矫正——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
17
作者 兰荣禄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24-27,共4页
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看,我国改革关键期从政者中出现的"双重人格"、"权力期权化"及"裸官"等价值取向偏差,既是受传统社会关系结构及现行政治权力结构的影响,又是在现代化特征影响下对知识的反思性运用,... 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看,我国改革关键期从政者中出现的"双重人格"、"权力期权化"及"裸官"等价值取向偏差,既是受传统社会关系结构及现行政治权力结构的影响,又是在现代化特征影响下对知识的反思性运用,也是群体文化心理认同偏差的结果。因此,矫正这一偏差要强化廉洁从政的思想教育、规范廉洁从政的制度约束和优化廉洁从政的权力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风险 从政价值取向 改革关键期
下载PDF
改革关键期从政价值取向的偏差与矫正——基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
18
作者 兰荣禄 《新东方》 2013年第4期64-68,共5页
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看,我国改革关键期从政者中出现的"双重人格""权力期权化"及"裸官"等偏差的价值取向,既是受传统社会关系结构及现行政治权力结构的影响,又是在现代化特征影响下对知识的反思性运用,... 从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看,我国改革关键期从政者中出现的"双重人格""权力期权化"及"裸官"等偏差的价值取向,既是受传统社会关系结构及现行政治权力结构的影响,又是在现代化特征影响下对知识的反思性运用,也是群体文化心理认同偏差的结果。因此,矫正这一偏差要强化廉洁从政的思想教育、规范廉洁从政的制度约束和优化廉洁从政的权力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风险 从政价值取向 改革关键期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省发展党员工作的历史考察
19
作者 兰荣禄 《福州党校学报》 2012年第6期39-43,共5页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的党员发展工作大致可分为"阶梯型"发展特征为主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与"爬坡型"发展特征为主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稳定发展与非均衡发展...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的党员发展工作大致可分为"阶梯型"发展特征为主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与"爬坡型"发展特征为主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稳定发展与非均衡发展并存的历程告诉我们:党的基本路线与方针政策正确与否及对它的把握程度如何对发展党员工作至关重要;发展党员工作最终为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但又必须充分体现它自身的规律性;发展党员工作既要贯彻中央的要求,也要结合省情;发展党员工作既要加强宏观控制,也要加强科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党员工作 历史考察 福建省
下载PDF
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
20
作者 兰荣禄 《福州党校学报》 2006年第5期13-15,共3页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创新方面有许多建树。突出地表现在在执政党的执政理念上,提出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在执政党的保障机制上,提出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执政党的价...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创新方面有许多建树。突出地表现在在执政党的执政理念上,提出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在执政党的保障机制上,提出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执政党的价值取向上,提出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领导集体 执政党建设 理论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