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焦单元整体教学 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以人教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为例
1
作者 兰赠连 《辽宁教育》 2024年第5期36-39,共4页
空间观念是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空间观念的形成不能依靠零敲碎打,而是要结合具体的单元内容,从单元整体的视角进行有目的地教学,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先要构建单元整体内容结... 空间观念是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中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空间观念的形成不能依靠零敲碎打,而是要结合具体的单元内容,从单元整体的视角进行有目的地教学,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在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先要构建单元整体内容结构体系,再剖析核心素养背景下单元教学培养目标,最后形成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整体教学 核心素养 空间观念
下载PDF
立足主题,兼顾“四性”,培养量感——基于人教版教材“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兰赠连 《福建教育》 2023年第6期32-35,共4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增加了量感这一概念,将其归于核心素养之“数学的眼光”的范畴。“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内容是培养小学生量感的重要载体,教师应立足教学主题的一致性与整体性,关注学生量感的阶段性表现与进阶性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增加了量感这一概念,将其归于核心素养之“数学的眼光”的范畴。“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主题内容是培养小学生量感的重要载体,教师应立足教学主题的一致性与整体性,关注学生量感的阶段性表现与进阶性发展,解读教材,设定目标,实施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量感 梳理与分析 教学建议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兰赠连 《教育评论》 2019年第7期122-127,138,共7页
深度学习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而基于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是这种改革趋势的应然要求。深度学习依赖于学生的理性思维。学生的理性思维不是一蹴而就凭空形成的,需要通过日常的教学,运用类比、转化、列表、统整等多种策略... 深度学习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趋势,而基于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是这种改革趋势的应然要求。深度学习依赖于学生的理性思维。学生的理性思维不是一蹴而就凭空形成的,需要通过日常的教学,运用类比、转化、列表、统整等多种策略,经过日积月累的熏陶形成迁移、变换、有序、整体等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理性思维 迁移思维 有序思维 整体思维
下载PDF
挖掘合情推理素材 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小学数学教材使用一瞥 被引量:1
4
作者 兰赠连 《辽宁教育》 2012年第1期54-56,共3页
最近,笔者去交11月、12月两个月的水费(因水厂改制,收费处关门歇业两个月,所以重新营业时是两个月水费一起交),交完钱,我对用水量提出了质疑。下面是笔者和收费员之间的对话:
关键词 合情推理能力 教材使用 小学数学 素材 挖掘 培养 收费员 用水量
下载PDF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被引量:4
5
作者 兰赠连 《辽宁教育》 2019年第5期24-27,共4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其关键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该引起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视。在教学中,从情境中发...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其关键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该引起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视。在教学中,从情境中发现关键数学信息、从数学外在形式把握数学本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等三个关键能力的培养入手,可以让学生获得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核心素养 数学本质 数形结合 实践与思考
下载PDF
从授“鱼”到授“渔”——指导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解题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兰赠连 《辽宁教育》 2014年第10期54-57,共4页
解题能力,顾名思义,即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能力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四能”(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目标之一,向来受到教师们的重视。不过,不可忽视的是,有一部分教师虽然强... 解题能力,顾名思义,即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能力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四能”(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目标之一,向来受到教师们的重视。不过,不可忽视的是,有一部分教师虽然强调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但是这种培养往往局限于就题讲题,使学生陷于题海战术的疲劳战、厌烦战,不重视对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指导,导致题目稍有变化学生就束手无策,无从下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题方法 问题解决 数量关系 数形结合 算理 课程标准 进位加法 阴影部分 解题过程 解形
下载PDF
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发展的教材习题研究——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关系”习题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兰赠连 《辽宁教育》 2022年第19期37-41,共5页
小学数学学习需要让学生在一定量的练习、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与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而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教师要重视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做一做、练习等,特别是对有关联的习题,... 小学数学学习需要让学生在一定量的练习、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经历数学学习过程与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而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教师要重视数学教材中的例题、做一做、练习等,特别是对有关联的习题,要持续跟进研究,引导学生在思考、对比中获得对某类问题的递进式理解,不断扩大认知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材习题 跟进策略
下载PDF
顺数学策略之“藤” 理性思维之“瓜”——以“圆和方的面积关系”教学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兰赠连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0年第5期48-50,共3页
在研究圆的面积时,“外方内圆”或“外圆内方”组合图形中圆与方的面积关系问题是绕不开的话题。如在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圆”之“面积”部分,上述两种组合图形中圆与方的面积关系问题分别出现了两次。鉴于此,不妨在教学完... 在研究圆的面积时,“外方内圆”或“外圆内方”组合图形中圆与方的面积关系问题是绕不开的话题。如在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圆”之“面积”部分,上述两种组合图形中圆与方的面积关系问题分别出现了两次。鉴于此,不妨在教学完本单元知识之后,从生活中的“外方内圆”和“外圆内方”图切入,引导学生对“圆和方的面积关系”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使学生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能顺着抽象、直观、建模、推理等数学策略之“藤”,摸到简洁、可视、系统、发散等理性思维之“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策略 中国传统文化 苏教版教材 外方内圆 组合图形 圆的面积 外圆内方 单元知识
下载PDF
让数学课堂意外“蓬勃生长”的处理策略 被引量:1
9
作者 兰赠连 《辽宁教育》 2013年第6期50-52,共3页
镜头一:老师正侧身对着学生播放多媒体,屏幕上显示方格图,让学生数方格图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时一个学生大声说:“老师,你的发夹快掉下来了!”
关键词 数学课堂 生长 平行四边形 多媒体 学生 老师 面积
下载PDF
教师情绪管理之“自我赋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兰赠连 《新教师》 2018年第11期8-10,共3页
“赋能”是近年在商界比较火的一个词。阿里说要赋能商家;京东到家发布了“零售赋能”新战略;联想表示,AI驱动着第四次工业革命,联想要做推动者和赋能者;等等。“赋能”,顾名思义,就是为谁或某个主体赋予某种能力和能量。
关键词 情绪管理 教师 工业革命 联想 能量
下载PDF
数学课堂不可忽视数学文化的渗透
11
作者 兰赠连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9年第7期63-65,共3页
一、当前存在忽视数学文化的现象最近,我县小学数学教研员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调研的内容之一就是对6所农村学校四年级学生对著名的"高斯算法"的了解情况进行测试。测试题如下:
关键词 数学文化 县小学 小学数学课 教研员 测试题 小学数学教师 数学游戏 农村学校 数学阅读 混合运算
下载PDF
台湾地区小学数学"连结"主题与大陆"综合与实践"的比较研究
12
作者 兰赠连 《辽宁教育》 2017年第8期28-31,共4页
"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之一。它不像"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这三个部分内容一样拥有自成体系的、明确的、具体的知识,在教科书中明... "综合与实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之一。它不像"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这三个部分内容一样拥有自成体系的、明确的、具体的知识,在教科书中明示的内容极少,更多的是要求教师自己设计并组织实施,且不作为考查(考试)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周长 课程标准 能力指标 教材编撰 学习活动 小学数学教材 日常教学活动 计划表 活动经验 连结能力
下载PDF
台湾“几点几分”与大陆“认识时间”的比较——以台湾康轩版和大陆人教版教科书内容为例
13
作者 兰赠连 《新教师》 2017年第12期11-13,共3页
最近,笔者将台湾康轩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几点几分"和大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进行了比较研读,对其教材内容的编排及教学目标体现的特点深有体会。现将自己的思考与读者诸君分享,以期抛砖引玉。一、台湾康轩版"... 最近,笔者将台湾康轩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几点几分"和大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进行了比较研读,对其教材内容的编排及教学目标体现的特点深有体会。现将自己的思考与读者诸君分享,以期抛砖引玉。一、台湾康轩版"几点几分"和大陆人教版"认识时间"在具体内容上的差异(一)台湾康轩版"几点几分"各活动的具体内容台湾康轩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几点几分"单元包含六个前后相关的活动,每个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教版 教科书内容 单元 教学启示 情境 自我修正 课时量 能力指标 情感态度 过程性评价
下载PDF
重视实践·巧妙画图·经历过程——以人教版三上“倍的认识”为例
14
作者 兰赠连 《新教师》 2014年第10期23-24,共2页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的出台,现行各版本教材都遵照其进行了修订。自2014.78合刊开始,数学板块邀请省内外专家、教研员对人教版新教材做了全面剖析。力求既有宏观的把握,亦有微观处的深入解析,此为第三部分。
关键词 人教版 三上 教研员 数量关系 课程总目标 课程标准 口头表达能力 难四 做一做 思维能力
下载PDF
计算器与笔算
15
作者 兰赠连 《小学教学研究》 1998年第9期20-20,共1页
乡下娘家60多岁的二婶是个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的实足文盲。但是。
关键词 计算器 笔算 小学数学教学 学习数学 教学生 计算步骤 训练 教学时间 速算 娘家
下载PDF
把握多重联系,实现有效延伸——以《10的加减法》为例
16
作者 兰赠连 《福建教育》 2017年第32期40-43,共4页
课堂教学的效果可分为显性效果和隐性效果两个层次。显性效果是看得见、听得到、可量化的效果;隐性效果是难看见、难听到、难量化的效果。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其教学的显性效果是学生能快速地听算、书面口算10的加减法及... 课堂教学的效果可分为显性效果和隐性效果两个层次。显性效果是看得见、听得到、可量化的效果;隐性效果是难看见、难听到、难量化的效果。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其教学的显性效果是学生能快速地听算、书面口算10的加减法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其隐性效果,是学生对"凑十法""破十法"的初步理解、对交换律的初步感受、对加减算式意义及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初步体会。这些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的加减法 课堂教学 一年级上册 可量化 显性 人教版 交换律 学生
下载PDF
综合·积累·提高——“综合与实践”的主要教育价值
17
作者 兰赠连 《福建教育(小学版)(A版)》 2013年第4期46-47,共2页
2011年版课标明确阐述了“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仔细分析这一设置目的... 2011年版课标明确阐述了“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仔细分析这一设置目的,其教育价值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价值 积累 内容设置 综合运用 问题意识 创新意识 学生 培养
下载PDF
背或不背 因“材”施教
18
作者 兰赠连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0年第5期49-49,共1页
笔者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曾尝试让学生背"循环小数"的定义。结果,只有少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全理解了"循环小数"的意义,并当堂记住了这个定义;而大部分学生是在课后通过不断地重复背诵,
关键词 施教 循环小数 学生 定义 教学 课堂 背诵 课后
下载PDF
“组织有方”才能“合作有效”
19
作者 兰赠连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09年第9期53-53,共1页
教学“长方体的体积”时,我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提出问题:请小组合作用12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长方体。而后,利用多媒体出示合作要求,并让学生认真阅读后再开展活动。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才能 组织 长方体 提出问题 体积 正方体 多媒体
下载PDF
引导学生反思 促进有效学习
20
作者 兰赠连 《小学教学研究》 2009年第5期35-36,共2页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新课程改革以来,强调教师反思的多.重视学生反思的少.教与学两方面的反思呈现的是教的反思“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毫无疑问,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载体.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反思。但是.如...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新课程改革以来,强调教师反思的多.重视学生反思的少.教与学两方面的反思呈现的是教的反思“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毫无疑问,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载体.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反思。但是.如果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少了反思.将会出现“一个巴掌拍不响”的局面.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将会大打折扣。因此.引导学生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才能促使其有效学习数学.并把学习引向深入.从而使他们明白学了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的、学习的效果如何、学习的方法正确吗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学生 有效学习 教师专业成长 学习数学 教师反思 新课程改革 反思能力 教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