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链非编码RNA lnc-CCDC33-1: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李鹏平 兰霞斌 黄煜庆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检测lnc-CCDC33-1: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PTC患者,收集120例PTC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采用qRT-PCR检测lnc-CCDC33-1:1在... 目的:检测lnc-CCDC33-1: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PTC患者,收集120例PTC组织及3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采用qRT-PCR检测lnc-CCDC33-1:1在PT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本地队列和TCGA队列中lnc-CCDC33-1:1表达水平与PT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lnc-CCDC33-1:1对PTC的诊断价值。结果: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比,lnc-CCDC33-1:1在PTC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P<0.001)。ROC曲线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03(95%CI=0.736~0.869,P<0.001)。本地队列显示lnc-CCDC33-1:1表达与PTC肿瘤大小(P=0.048)、腺外侵犯(P=0.019)、T分期(P=0.011)和淋巴结转移(P=0.009)相关,TCGA组数据显示lnc-CCDC33-1:1表达水平与PTC腺外侵犯(P=0.036)和淋巴结转移(P<0.001)相关。结论:lnc-CCDC33-1:1在PTC中表达异常升高,与PTC高危特征相关,可能是潜在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长链非编码RNA 甲状腺外侵犯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颈部低位切口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加杰 莫康楠 +7 位作者 孙磊 姜琳 兰霞斌 谭卓 陈超 朱秀 郭振英 葛明华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23期2529-2532,2536,共5页
目的探讨颈部低位切口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保留8个功能组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取颈部低位切口49例,L形切口42例,比较两种切口患者颈淋巴清扫手术... 目的探讨颈部低位切口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保留8个功能组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取颈部低位切口49例,L形切口42例,比较两种切口患者颈淋巴清扫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0年淋巴结复发情况、颈部手术瘢痕情况及10年无进展生存率。结果颈部低位切口组颈淋巴清扫时间明显长于L形切口组(P<0.05);两组患者单侧颈淋巴结清扫数、Ⅱ区淋巴结清扫数、术中出血量、单侧淋巴结转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颈部低位切口组术后1周耳垂区痛觉障碍、颈肩部阵发性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L形切口组(均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部低位切口组6例患者术后3年颈部瘢痕明显,L形切口组42例患者颈部瘢痕明显;颈部低位切口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L形切口组(P<0.05)。术后10年随访期间无病死患者,颈部低位切口组与L形切口组10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91.8%、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低位切口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不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且术后颈部瘢痕平整、隐蔽,患者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低位切口 甲状腺乳头状癌 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
下载PDF
《2015美国甲状腺学会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外科治疗更新解读 被引量:21
3
作者 兰霞斌 张浩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5期313-316,共4页
甲状腺结节为临床常见疾病,触诊和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发现的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分别为3%~7%和20%~76%。甲状腺结节中甲状腺癌的患病率为7%~15%。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结节 外科治疗 诊治指南 高分辨率超声检查 解读 成人 学会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伴发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艳 王文栋 +1 位作者 兰霞斌 陈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48-954,共7页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两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探讨PTC和HT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期间在中...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两者之间的关系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探讨PTC和HT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5年期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肿瘤外科行甲状腺癌手术治疗的首诊患者306例,术后病理学检查均明确诊断为PTC,其中术后病理学确诊伴发HT者42例,比较伴发HT与未伴发HT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PTC患者女性发病年龄高于男性(46.2岁vs 41.9岁)。相较于与未伴发HT的PTC患者,伴发HT的患者中女性比例更高(93%vs 77%),中央区淋巴结数目较多[(5.0±3.4)枚vs(2.5±2.7)枚],术前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较高[(3.28±1.91)μU/mL vs(2.12±1.29)μU/mL],术前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阳性率较高(55%vs 14%),术前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阳性率较高(69%vs 13%)。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与中央区淋巴结总数显著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0.58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低龄、被膜侵犯是PTC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伴发HT对PTC患者的预后无显著影响。伴发HT的PTC患者TSH水平显著偏高,提示HT可能是PTC发病风险因素之一。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目与中央区淋巴结总数相关,推测PTC淋巴结转移可能与淋巴结炎症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桥本甲状腺炎 促甲状腺激素 中央区淋巴结 预后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对甲状腺切除术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程云 付霜 +3 位作者 兰霞斌 蔡昀方 崔小英 蔡淑女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7期115-118,共4页
目的分析盐酸羟考酮对甲状腺切除术术后24h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62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羟考酮组(n=31)和舒芬太尼组(n=31)。记录术前当日和术后24h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手术时间... 目的分析盐酸羟考酮对甲状腺切除术术后24h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62例,年龄18~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羟考酮组(n=31)和舒芬太尼组(n=31)。记录术前当日和术后24h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术后24h内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24h时吞咽时VAS疼痛评分、使用吗啡镇痛补救例数、出院时间。结果羟考酮组患者术后24hQOR-40总得分显著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与舒芬太尼组相比,羟考酮组术后PONV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相比舒芬太尼,羟考酮可以明显改善甲状腺切除术术后的恢复质量,降低术后PONV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舒芬太尼 甲状腺切除术 恢复质量
下载PDF
《2015美国甲状腺学会成人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外科治疗更新解读 被引量:52
6
作者 兰霞斌 张浩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均呈上升趋势,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重要方法,规范化的手术方式能让甲状腺癌患者获得极好的生存率和预后,而不规范的手术方式会增加病灶复发的风险,增... 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均呈上升趋势,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外科手术是治疗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重要方法,规范化的手术方式能让甲状腺癌患者获得极好的生存率和预后,而不规范的手术方式会增加病灶复发的风险,增加二次手术率,降低生存率,从生理、心理和经济上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巨大负担.目前国内外为了规范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治疗颁布了很多指南,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美国甲状腺学会颁布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2006年)及其修订版(2009年).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会再次组织甲状腺领域的专家更新了指南,其中外科治疗部分基于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也有所更改,包括甲状腺结节的手术方式及指征、妊娠期甲状腺癌的手术处理、分化型甲状腺癌初次手术及补充手术的处理原则、淋巴结清扫、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处理、复发和侵犯呼吸消化道甲状腺癌的手术处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肿瘤 指南
原文传递
淋巴结阳性腮腺癌1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艳 郑伟慧 +2 位作者 姜琳 兰霞斌 陈超 《肿瘤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103-1106,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阳性腮腺原发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淋巴结阳性腮腺原发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总结病理类型和淋巴结分期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6例淋巴结阳性(pN+)腮腺癌中,涎腺导管癌8例,颈部淋巴结... [目的]探讨淋巴结阳性腮腺原发性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淋巴结阳性腮腺原发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总结病理类型和淋巴结分期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6例淋巴结阳性(pN+)腮腺癌中,涎腺导管癌8例,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率为56.3%。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位置主要在同侧腮腺区(88.9%),其次为同侧颈部Ⅱ区(11.1%)。pN+腮腺癌的5年生存率和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66.7%和60.0%。涎腺导管癌和非涎腺导管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9%和87.5%(χ^2=3.355,P=0.067);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28.6%和87.5%(χ^2=4.604,P=0.032)。8thAJCC pN1、pN2和pN3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66.7%和50.0%(χ^2=1.052,P=0.591),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5.0%、33.3%和50.0%(χ^2=1.469,P=0.480)。[结论]p N+腮腺癌中涎腺导管癌的比例较大。腮腺癌颈部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位置主要位于同侧腮腺区和Ⅱ区。涎腺导管癌是pN+腮腺癌的不良预后因素,较8thAJCC pN分期能更好地评估pN+腮腺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涎腺导管癌 淋巴结阳性 预后
原文传递
大肠癌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及对术后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兰霞斌 毕伟 梁国刚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系统对大肠癌患者的术前营养风险进行评估,并观察患者的适用性及对患者术后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259例,按照NRS2002评分标准进行术前营养风险评估,观察不同性别、年龄、... 目的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系统对大肠癌患者的术前营养风险进行评估,并观察患者的适用性及对患者术后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259例,按照NRS2002评分标准进行术前营养风险评估,观察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分化情况及Dukes分期大肠癌患者的评分特点,及不同评分对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 行NRS2002评分患者243例,NRS2002评分≥3分80例,<3分163例.大肠癌患者性别、病理分化与术前NRS2002评分无关(P>0.05),年龄、肿瘤部位、Dukes分期与术前NRS2002评分有关(P<0.01).243例患者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住院时间10~ 101(21.6±9.7)d.≥3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0%(24/80),高于<3分患者的17.2% (28/163);≥3分患者住院时间(20.5±8.2)d,短于<3分患者的(23.9±11.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分化情况、Dukes分期、手术方式与大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无关(P>0.05),NRS2002评分与大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有关(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住院时间与NRS2002评分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 NRS2002评分适合于我国大肠癌患者的术前营养风险评估,且老年和青年、近端大肠、Dukes分期D期的大肠癌患者相比于中年、远端大肠及其他Dukes分期的患者更易存在术前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预示术后更易发生并发症和更长的住院时间,提示NRS2002评分≥3分的患者在术前需要加强营养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营养不良 手术后并发症 营养风险筛查
原文传递
甲状腺微小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兰霞斌 张浩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6-578,共3页
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以往曾被称为小癌、极小癌、隐匿性癌、不可触及癌、意外瘤、潜伏癌等,这些名称提示了两层含义:癌灶较小,无明显临床表现[1-2]。近年来,微小癌已逐渐取代了其他名称。其病理类型包括甲状腺... 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以往曾被称为小癌、极小癌、隐匿性癌、不可触及癌、意外瘤、潜伏癌等,这些名称提示了两层含义:癌灶较小,无明显临床表现[1-2]。近年来,微小癌已逐渐取代了其他名称。其病理类型包括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MC,PTMC)、甲状腺微小滤泡状癌(follicular TMC,FTMC)和甲状腺微小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MTM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癌 流行病学 发病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美国甲状腺学会《儿童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解读 被引量:5
10
作者 兰霞斌 张浩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265-267,共3页
2015年7月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发布了专门针对儿童的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本文对该指南作了系统的介绍及解读,讨论了其中与2015年ATA成人指南差异的部分,为临床医师及相关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并应用该指南提供借鉴与... 2015年7月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发布了专门针对儿童的甲状腺结节与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本文对该指南作了系统的介绍及解读,讨论了其中与2015年ATA成人指南差异的部分,为临床医师及相关研究者更好地了解并应用该指南提供借鉴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分化型甲状腺癌 美国甲状腺学会 儿童 指南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兰霞斌 张浩 《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115-1120,共6页
长链非编码RNA是目前肿瘤研究中的热点,在表观遗传学、基因转录和转录后调控等多方面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H19是一个典型的长链非编码RNA,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而且在不同肿瘤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同时,H19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 长链非编码RNA是目前肿瘤研究中的热点,在表观遗传学、基因转录和转录后调控等多方面影响肿瘤的发生发展。H19是一个典型的长链非编码RNA,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异常,而且在不同肿瘤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同时,H19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也显示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归纳了H19的作用机制,并对其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在临床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肿瘤 H19
原文传递
非鼻咽部EB病毒相关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尹文娟 吴映雪 +5 位作者 刘鲁迎 龚磊 兰霞斌 孙文勇 苏丹 倪型灏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非鼻咽部EB病毒(EBV)相关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2006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1日期间120例发生在非鼻咽部的经原位杂交证实的EBV相关性癌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形态学分型,并对相... 目的探讨非鼻咽部EB病毒(EBV)相关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浙江省肿瘤医院2006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1日期间120例发生在非鼻咽部的经原位杂交证实的EBV相关性癌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形态学分型,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生存分析、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男性60例,女性60例,男女比例为1∶1,发病年龄24~89岁,中位年龄50岁。原发部位按发病率高低依次为大涎腺62例、肺26例、胃15例、其他少见部位(口腔、口咽、喉部、宫颈、肝脏)共17例。按间质淋巴细胞的多寡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组织学类型:Ⅰ型为间质富于淋巴细胞间质的"淋巴上皮样癌(LELC)",Ⅱ型为间质缺乏淋巴细胞间质的上皮性癌。可以进行形态学分型的原发肿瘤样本共98例,Ⅰ型43例,Ⅱ型55例;各部位Ⅰ型EBV相关性癌所占比例依次为:大涎腺57.4%(27/47)、肺20.8%(5/24)、胃(4/13),其他少见部位(7/14)。114例患者具有完整的临床治疗信息及生存数据,按照WHO各系统TNM分期标准评价,早期(Ⅰ~Ⅱ)患者52例,进展期(Ⅲ~Ⅳ)患者62例;102例患者接受了手术,74例患者接受术前或术后的辅助化疗,52例患者接受了局部放疗。生存分析发现Ⅱ型患者预后较Ⅰ型预后差(P=0.010 2),脉管瘤栓(P=0.021 8)、神经累犯(P=0.000 1)、进展期(P=0.017 1)、淋巴结转移(P=0.005 0)、化疗(P=0.013 2)均为不良预后因素;女性患者生存率优于男性(P=0.028 4)。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95%CI:1.489~13.830,P=0.007 6)和神经累犯(95%CI:1.228~6.544,P=0.014 7)为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按部位分层后做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放射治疗是大涎腺EBV相关性癌的良好预后因素(95%CI:0.003~0.569,P=0.016 8)。结论 EBV相关性癌可分为间质富于淋巴细胞的Ⅰ型及间质缺乏淋巴细胞的Ⅱ型。Ⅱ型EBV相关性癌较Ⅰ型预后差。放射治疗可以延长涎腺原发的EBV相关性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4型 病理学 临床 预后
原文传递
miR-155-5p通过调控hMLH1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增殖侵袭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启弘 黄煜庆 +2 位作者 兰霞斌 葛明华 郑传铭 《肿瘤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92-497,共6页
[目的]探讨microRNA-155-5p (miR-155-5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作用,验证其对靶基因错配修复酶人类mutL同系物1(human mutL homologue 1,hMLH1)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R-155... [目的]探讨microRNA-155-5p (miR-155-5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的表达及作用,验证其对靶基因错配修复酶人类mutL同系物1(human mutL homologue 1,hMLH1)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R-155-5p在PTC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采用MTT增殖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miR-155-5p对PTC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55-5p对hMLH1的表达调控。[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miR-155-5p在PT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2,P=0.002);转染miR-155-5p mimics的PTC细胞中miR-155-5p的表达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C-1细胞株:t=4.214,P=0.002,BCPAP细胞株:t=4.268,P=0.002);转染miR-155-5p mimics的PTC细胞相比对照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C-1细胞株:48h t=4.378,P=0.012;BCPAP细胞株:48h t=22.106,P<0.001);转染miR-155-5p mimics组通过Matrigel基质胶的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PC-1细胞株:t=3.182,P=0.013;BCPAP细胞株:t=7.872,P<0.001);转染miR-155-5p mimics的PTC细胞中hMLH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PC-1细胞株:t=5.137,P=0.007;BCPAP细胞株:t=3.684,P=0.021)。[结论] miR-155-5p促进PTC增殖侵袭,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hMLH1实现,这为PTC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miR-155-5p HMLH1
原文传递
无充气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0
14
作者 徐加杰 张李卓 +7 位作者 张启弘 郭海巍 谭卓 王佳峰 蒋烈浩 郑传铭 葛明华 兰霞斌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13-920,共8页
目的探讨无充气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采用单侧无充气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腔镜组)与采用单侧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开放组)的患者334例,其中男45... 目的探讨无充气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采用单侧无充气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腔镜组)与采用单侧传统开放甲状腺手术(开放组)的患者334例,其中男45例,女289例,年龄12~72岁。腔镜组患者139例,开放组患者19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8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1例,甲状腺腺瘤11例。绘制腔镜组手术探索发展曲线,划分技术探索期和技术稳定期,并比较技术稳定期腔镜组与开放组在手术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切口满意度上的差异。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年龄上腔镜组小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3±9.5)岁比(48.1±10.6)岁,t=11.31,P<0.01]。根据探索发展曲线,腔镜组技术探索期为51例,技术稳定期为88例。在单侧甲状腺癌根治术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上,技术稳定期腔镜组的手术时间[(90.6±18.6)min、(93.5±22.0)min]和术后引流量[(121.5±87.6)ml、(155.5±69.1)ml]大于开放组手术时间[(61.6±15.6)min、(46.5±8.4)min]和引流量[(93.2±42.3)ml、(78.9±48.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28、7.23、3.35、3.05,P值均<0.05),这2组在手术出血量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6.8)ml比(13.5±7.7)ml,(16.3±14.1)ml比(11.9±5.1)ml,t值分别为0.74、1.05,P值均>0.05]。术后并发症方面技术稳定期腔镜组在颈前吞咽不适发生率以及切口满意度评估方面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比29.2%,P<0.01;(1.1±0.5)分比(2.8±0.7)分,t=21.12,P<0.01],但其术后锁骨上(下)区域麻木的发生率较开放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比0,P<0.01)。在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术后出血、术后血肿、术后感染、术后淋巴漏或乳糜漏的发生率上,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单侧无充气经腋窝腔镜甲状腺手术是一种安全性好且美容满意度高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甲状腺肿瘤 腋窝入路
原文传递
CAR-T在实体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泽凡 兰霞斌 +2 位作者 温庆良 项芳悦 葛明华 《中国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99-704,共6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应用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取得的成功,证实了CAR-T疗法的临床价值。这也激发了许多研究者对CAR-T技术在实体瘤中运用的研究兴趣,多项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基础和早...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应用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取得的成功,证实了CAR-T疗法的临床价值。这也激发了许多研究者对CAR-T技术在实体瘤中运用的研究兴趣,多项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基础和早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然而实体瘤和血液肿瘤在性质上的差异决定了CAR-T必须克服实体瘤微环境、靶点缺乏、归巢和活化维持等难关才能获得更好的预后。该文将从CAR-T治疗实体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介绍CAR-T细胞治疗实体瘤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 免疫治疗 实体瘤
原文传递
外泌体在口腔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艳 兰霞斌 陈超 《肿瘤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87-490,共4页
外泌体是携带脂质、蛋白质、核酸等生物信息分子的脂质双层膜囊性小泡,介导细胞间之间的信息传递,从而在调节免疫反应、肿瘤发生发展、肿瘤浸润转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口腔癌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 外泌体是携带脂质、蛋白质、核酸等生物信息分子的脂质双层膜囊性小泡,介导细胞间之间的信息传递,从而在调节免疫反应、肿瘤发生发展、肿瘤浸润转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口腔癌是头颈部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全文综合阐述外泌体在口腔癌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及免疫反应等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期为口腔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口腔鳞状细胞癌 外泌体 诊断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体重指数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栩杭 蒋烈浩 +4 位作者 陈善 兰霞斌 周玲燕 谭卓 王佳峰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9年第12期1088-1093,共6页
目的:近期研究表明肥胖是甲状腺癌发病的风险因素,但肥胖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仍不明确,本研究探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为其合理治... 目的:近期研究表明肥胖是甲状腺癌发病的风险因素,但肥胖与甲状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仍不明确,本研究探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631例初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PTC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BMI指数将PTC患者分为体重过低组、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分析BMI与PTC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采用χ^2检验、精确概率法或方差分析比较不同BMI分组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风险比及其置信区间。结果:本研究纳入了体重过低组100例,体重正常组1479例,超重组844例,肥胖组208例。χ^2检验或方差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肿瘤最大径、包膜累犯、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在不同BMI分组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肿瘤最大径、包膜累犯率、淋巴结转移率和较高TNM分期比例在体重正常组中均为最低(P<0.05)。如果将年龄因素排除在Logistic回归模型之外,体重异常显示为较晚TNM分期的风险因素(P=0.003)。结论:体重过低、超重和肥胖均是PTC不良临床病理因素的风险因素,如果不将年龄纳入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BMI异常是PTC较晚TNM分期的独立风险因素,提示体重异常可能是PTC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肥胖 体重指数 临床病理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