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红外相机对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种群现状及生境选择研究
1
作者 徐培培 向杰 +9 位作者 刘菊敏 谢增文 王秋盼 鲁云 黄玉萍 刘年元 张佑祥 吴涛 兰香英 张自亮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9-56,共8页
通过探究湖南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野猪种群的现状及其生境选择偏好,为野生动物保护与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采用网格法与样线法相结合的方式布设87台红外相机,通过相对多度指数... 通过探究湖南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野猪种群的现状及其生境选择偏好,为野生动物保护与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2021年1月—2022年5月,在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采用网格法与样线法相结合的方式布设87台红外相机,通过相对多度指数(RAI)、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对野猪的种群现状和生境选择进行了综合分析。在研究期间,野猪在红外相机监测点的出现率达到76.92%,相对多度指数(RAI)为4.43,估算种群规模约为1561头。月度相对多度指数分析显示,7月份为野猪活动的高峰期,而3月份活动相对较少。日活动节律分析揭示,野猪活动主要集中在6:00—8:00和16:00—18:00。在生境选择上,野猪偏好于在针阔混交林(占66.1%)、树高11~20 m(占61%)、郁闭度超过50%(占84.1%)以及灌木高度在2~4 m(占69.5%)的环境中活动。高望界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猪种群数量较为丰富,分布广泛,且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活动规律和对特定生境类型的偏好。本研究通过红外相机技术对野猪种群进行了有效监测,并对其活动模式及生境偏好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后续的野猪生态学研究和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红外相机 种群现状 生境选择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贵州省首次发现武陵洞蛭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清姐 黄太福 +4 位作者 兰香英 吴涛 龚小燕 伍丽艳 刘志霄 《世界生态学》 2023年第1期94-100,共7页
2019年3月,在贵州省务川县马福林自然保护区云丰村简家沟的一个溶洞中的洞顶壁采集到一种营陆生生活的洞栖性真洞穴蛭类,经过形态特征的比较观察和线粒体COI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将其鉴定为山蛭科中国洞蛭属的武陵洞蛭(Sinospelaeobdella... 2019年3月,在贵州省务川县马福林自然保护区云丰村简家沟的一个溶洞中的洞顶壁采集到一种营陆生生活的洞栖性真洞穴蛭类,经过形态特征的比较观察和线粒体COI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将其鉴定为山蛭科中国洞蛭属的武陵洞蛭(Sinospelaeobdella wulingensis),系贵州省环节动物门蛭纲动物的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洞蛭 新记录 蛭纲 贵州省
下载PDF
新冠疫情对张家界市大鲵养殖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3
作者 兰香英 罗庆华 +6 位作者 王金秀 田贺 张名瑶 周强 罗守良 彭红 蒋万胜 《中国渔业经济》 2022年第3期74-83,共10页
湖南省张家界市是我国大鲵资源保护与利用最为典型的区域之一。为准确了解新冠疫情对张家界市大鲵养殖业的影响,为疫情期间及其后大鲵产业发展提供对策建议,团队于2021年7-8月对张家界辖区内拥有大鲵“驯养繁殖许可证”的养殖企业进行... 湖南省张家界市是我国大鲵资源保护与利用最为典型的区域之一。为准确了解新冠疫情对张家界市大鲵养殖业的影响,为疫情期间及其后大鲵产业发展提供对策建议,团队于2021年7-8月对张家界辖区内拥有大鲵“驯养繁殖许可证”的养殖企业进行了系统调研。分析结果表明:疫情发生前(2017-2019年),大鲵销售量和售价基本处于平稳略呈上升趋势;疫情发生后(2020年)几乎所有企业在销量和售价方面都急剧下降,至2021年仍未取得有效回升。11%的原大鲵养殖户受疫情影响已明确转产;目前在养企业中,有88%认为其受疫情影响严重,72%的养殖户尚未找到较好的解决办法。总体而言,当前张家界市大鲵养殖业存在政策解读不明、销售渠道不畅、资金周转乏力、配套体系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亟需通过“明确政策导向、扫清销售障碍,加大宣传力度、完善配套体系,开发高值产品、市场推动产业”等对策措施,推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新冠病毒 疫情 人工养殖 张家界
下载PDF
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头蝰的调查及白头蝰属物种在湖南的记录修订
4
作者 徐万吉 田永祥 +4 位作者 汪承龙 谢娜 兰香英 张佑祥 吴涛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2-526,共5页
2020年4—11月,在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白头蝰(Azemiops kharini)专项调查,发现5条白头蝰,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修订了白头蝰在湖南省的记录,并对白头蝰属的物种多样性与保护做了简要分析,以期进一步保护白头蝰属物种。
关键词 白头蝰属 多样性 记录修订
下载PDF
CNKI数据库中大鲵研究的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付磊 柴聪俐 +3 位作者 曹威 田贺 兰香英 罗庆华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年第2期5-7,共3页
本文运用CiteSpace数据可视化软件,检索CNKI数据库2010-2020年关于大鲵的1222篇文献,并绘制共现知识图谱,发现:从关键词看,研究对象主要是大鲵的疾病防治,人工的养殖的角度分析;从作者看,张红星、王启军、赵虎、罗庆华及李灿对大鲵的研... 本文运用CiteSpace数据可视化软件,检索CNKI数据库2010-2020年关于大鲵的1222篇文献,并绘制共现知识图谱,发现:从关键词看,研究对象主要是大鲵的疾病防治,人工的养殖的角度分析;从作者看,张红星、王启军、赵虎、罗庆华及李灿对大鲵的研究较多;从研究机构看,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对大鲵研究比较早而且多,但是研究合作密度不高;从关键词突现来看,大鲵产业、大鲵的抗氧化,旅游干扰对大鲵的影响可能会成为接下来研究的热点。本文揭示了国内对大鲵研究的重要关注点、重要作者和学术共同体,为深化大鲵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中国大鲵 旅游干扰
下载PDF
中国大鲵非损害性DNA取样及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6
作者 王金秀 兰香英 +3 位作者 罗庆华 邓克国 梁志强 蒋万胜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41-652,共12页
基于DNA分子的研究方法在物种分类及系统学、生态遗传学、保护生物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但针对动物DNA取样方法的比较研究整体上较为缺乏。动物DNA取样要在对实验对象造成最小化影响和获得满足研究需要的DNA之间保持平衡,这需要不断探索... 基于DNA分子的研究方法在物种分类及系统学、生态遗传学、保护生物学等领域被广泛运用,但针对动物DNA取样方法的比较研究整体上较为缺乏。动物DNA取样要在对实验对象造成最小化影响和获得满足研究需要的DNA之间保持平衡,这需要不断探索取样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本研究以人工繁育的水生有尾两栖动物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为研究对象,比较口腔拭子、皮肤拭子、皮肤脱落物和尾静脉采血4种取样方式对DNA质量的影响。另外,基于其中皮肤拭子样品,进一步比较试剂盒法、高盐法、苯酚氯仿法和磁珠法对DNA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非损害性取样方法均能获取目标物种的DNA,且均未对取样对象的行为或适合度产生明显影响,但在DNA质量和浓度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相对最好的为尾静脉采血,其次是口腔拭子和皮肤拭子,最差的为皮肤脱落物样品。而基于皮肤拭子样品采用4种不同DNA提取方法所获得的DNA效果整体差异不大。本研究通过以中国大鲵作为水生和非皮毛类动物的代表类群,研究并总结了不同DNA取样方法和提取方式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可为未来中国大鲵或其他珍稀濒危动物的非损害性取样方法及相关分子生态学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损害性取样 非损伤性取样 DNA提取方法 中国大鲵 水生动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