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施锌、钾、锰对镉胁迫下小麦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关世羽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15-17,共3页
为了缓解镉毒害,促进小麦生长,采用盆栽试验方式,研究了叶面喷施锌、钾、锰元素对镉胁迫下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叶面喷施锌、钾、锰元素可使小麦株高分别提高10.6%、4.9%、8.0%,产量分别提高18.6%、12.1%、15.8%,... 为了缓解镉毒害,促进小麦生长,采用盆栽试验方式,研究了叶面喷施锌、钾、锰元素对镉胁迫下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叶面喷施锌、钾、锰元素可使小麦株高分别提高10.6%、4.9%、8.0%,产量分别提高18.6%、12.1%、15.8%,千粒重分别提高8.0%、6.0%、6.6%,籽粒镉含量分别降低20.0%、18.0%、18.6%。说明叶面喷施一定浓度的锌、钾、锰元素,能够促进小麦生长,降低重金属镉的含量,提升小麦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镉胁迫 产量
下载PDF
矿质型叶面阻隔剂对春小麦镉吸收转运的阻控效果
2
作者 王清宇 刘美英 +4 位作者 郝孟婕 赵宝平 关世羽 王永宁 鲁瑞英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9-174,共6页
为研究喷施不同叶面阻隔剂对北方田间春小麦镉的阻控效果,以‘永良4号’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方法,于分蘖期、孕穗期向小麦喷施4种不同矿质元素型叶面阻隔剂,分别为混合型(MAC)、锰锌元素型(MZ)、硫元素型(S)、硅元素型(Si),同时设... 为研究喷施不同叶面阻隔剂对北方田间春小麦镉的阻控效果,以‘永良4号’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方法,于分蘖期、孕穗期向小麦喷施4种不同矿质元素型叶面阻隔剂,分别为混合型(MAC)、锰锌元素型(MZ)、硫元素型(S)、硅元素型(Si),同时设置清水喷施为对照,通过测定小麦各器官镉含量分析不同叶面阻隔剂对小麦镉的阻控效果。结果表明:(1)与清水对照相比较,4种不同矿质元素型叶面阻隔剂均有效降低小麦籽粒中的镉含量,其中,MZ、S处理使籽粒降镉效果显著,4种叶面阻隔剂的降镉能力为MZ>S>Si>MAC,籽粒镉含量分别降低了47.7%、40.1%、33.3%和26.5%。(2)小麦各器官镉富集系数的表现为根>茎>叶>颖壳>籽粒,叶面喷施4种矿质元素型阻隔剂后均抑制了小麦籽粒的富集能力,而MAC和MZ处理增加了小麦根部的富集能力,抑制了叶片中镉的累积。(3)MAC和MZ处理阻隔剂抑制了镉从根至茎部的转移,S和Si处理主要抑制叶至籽粒部的镉转运。因此,在通过叶面喷施阻隔剂阻隔小麦镉的污染方面,可以选取喷施MZ型和S型叶面阻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阻隔剂 春小麦 镉含量 富集转运
下载PDF
不同元素对镉(Cd)胁迫下小麦光合特性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
作者 关世羽 《天津农林科技》 2023年第6期13-16,共4页
为探究镉(Cd)胁迫下,不同处理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文章采用盆栽试验,在小麦叶片分别喷施浓度为5 mmol·L^(-1)的MnSO_(4)、K_(2)SO_(4)、ZnSO_(4)溶液,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这3种元素对镉(Cd)胁迫下小麦叶片光... 为探究镉(Cd)胁迫下,不同处理对小麦叶片光合特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文章采用盆栽试验,在小麦叶片分别喷施浓度为5 mmol·L^(-1)的MnSO_(4)、K_(2)SO_(4)、ZnSO_(4)溶液,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这3种元素对镉(Cd)胁迫下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指标及抗氧化系统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ZnSO_(4)、K_(2)SO_(4)、MnSO_(4)溶液处理的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CK)提高了33%、21%、24%,叶片胞间CO_(2)浓度分别比对照(CK)提高了19%、11%、16%,叶片气孔导度分别比对照(CK)提高了16%、6%、11%,叶片蒸腾速率分别比对照(CK)提高了87%、50%、73%。喷施ZnSO_(4)、K_(2)SO_(4)、MnSO_(4)溶液处理的小麦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对照(CK)提高了105%、66%、107%,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比对照(CK)提高了24%、10%、12%,过氧化物酶分别比对照(CK)提高了54%、28%、50%。试验结果显示,喷施ZnSO_(4)、K_(2)SO_(4)、MnSO_(4)溶液能提高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_(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提高小麦抗氧化系统CAT、SOD、POD的酶活性,增强小麦对镉(Cd)的耐受力,缓解镉(Cd)对小麦叶片的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光合作用 抗氧化系统
下载PDF
植被恢复后光伏电站内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赵晶 关世羽 +2 位作者 张有新 李文龙 刘美英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2-177,共6页
以光伏电站电板不同位置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以及分形维数(D)对前檐、列间和后檐的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进行分析,探讨电板位置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最佳评价指标的选择。结果表明:不同... 以光伏电站电板不同位置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以及分形维数(D)对前檐、列间和后檐的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进行分析,探讨电板位置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最佳评价指标的选择。结果表明:不同位置土壤团聚体含量、MWD及GMD均表现为列间>后檐>前檐,且列间质地粗化度值最小,土壤抗蚀力最强。前檐土壤大团聚体(>0.25mm)含量低,稳定性最差。同时相关分析表明,>2mm和2-0.25mm粒径的土壤团聚体含量与MWD和GMD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0.25-0.053mm和<0.053mm团聚体与MWD值以及GMD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所以>2mm和2-0.25mm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以及MWD和GMD可作为评价该区域土壤质量的重要参数。由于光伏电站迎风方向、水流冲刷以及人为干扰因素导致前檐土壤结构破坏,可以在其周围建设防护措施,从而实现电站内土壤可持续平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机械稳定性团聚体 粒径分布 团聚体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