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磷腺苷合酶抑制因子1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1
1
作者 关丫丫 钟根深 +3 位作者 王伟 路申 杨秀珍 叶建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48-45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三磷腺苷合酶抑制因子1(ATPIF1)对2型糖尿病(T2DM)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1年9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T2DM组);另选择同期80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采集2组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中三磷腺苷合酶抑制因子1(ATPIF1)对2型糖尿病(T2DM)的诊断效能。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1年9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8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T2DM组);另选择同期80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采集2组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应用己糖激酶法检测血清血糖(GLU)水平,氧化酶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水平,直接法检测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胰岛素(INS)、C-肽和ATPIF1水平,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ATPIF1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ATPIF1水平、外周血单核细胞ATPIF1 mRNA相对表达量诊断T2DM的效能。结果T2DM组患者的GLU、HbA1c、INS和C-肽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ATPIF1水平和外周血单核细胞ATPIF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2组受试者的TC、TG、HDL-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TPIF1预测T2DM的AUC为0.916(95%置信区间:0.873~0.960,P<0.05);当ATPIF1以1.37μg·L^(-1)为截断点时,Youden指数为0.738,敏感度为93.8%,特异度为80.0%。外周血单核细胞中ATPIF1 mRNA相对表达量预测T2DM的AUC为0.965(95%置信区间:0.943~0.988,P<0.05);当ATPIF1 mRNA相对表达量以0.95为截断点时,Youden指数为0.838,敏感度为83.8%,特异度为100.0%。血清ATPIF1水平和外周血单核细胞ATPIF1 mRNA相对表达量预测T2DM的Youden指数显著低于GLU和HbA1c,显著高于INS和C-肽(P<0.001)。结论血清ATPIF1水平和外周血单核细胞中ATPIF1 mRNA表达水平降低会增加T2DM的患病风险,可作为诊断T2DM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腺苷合酶抑制因子1 2型糖尿病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线粒体ATP合酶抑制因子(ATPIF1)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关丫丫 章小英 +1 位作者 王辉 叶建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0-236,共7页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动态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由外至内可以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分别是线粒体外膜(OMM),线粒体膜间隙,线粒体内膜(IMM)和线粒体基质。在线粒体内膜上的复合体V(complex V)即为ATP合酶,其主要功能是合成ATP。实际上,ATP合酶...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动态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由外至内可以划分为四个功能区,分别是线粒体外膜(OMM),线粒体膜间隙,线粒体内膜(IMM)和线粒体基质。在线粒体内膜上的复合体V(complex V)即为ATP合酶,其主要功能是合成ATP。实际上,ATP合酶既合成也水解ATP,对细胞ATP水平有双向调节作用。ATP合酶的活性受抑制因子(ATPIF1)的调节。ATPIF1与ATP合酶结合后,对其ATP合成和水解功能进行抑制,从而影响线粒体和细胞内ATP水平。ATPIF1活性受到组氨酸质子化状态和丝氨酸磷酸化修饰的调节。在缺氧,交感神经兴奋和肿瘤等条件下,ATPIF1发挥重要代谢调节作用,但其在代谢紊乱疾病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在综述ATPIF1文献的基础上,对其在糖脂代谢紊乱疾病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ATP合酶 ATP合酶抑制因子(ATPIF1)
下载PDF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联合尿微量白蛋白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莉莉 关丫丫 张林波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尿微量白蛋白(U-mAlb)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HDP患者182例为HDP组...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尿微量白蛋白(U-mAlb)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HDP患者182例为HDP组,根据高血压程度将HDP患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n=61)、子痫前期轻度组(n=59)、子痫前期重度组(n=62),根据肌酐清除率将HDP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n=88)和肾功能异常组(n=94);另选择同期来院进行产检的正常妊娠孕妇177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循环法检测血清HCY水平,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NGAL水平,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尿样中U-mAlb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CY、NGAL、U-mAlb单独检测及三者联合检测对HDP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HDP组患者血清HCY、NGAL和U-mAlb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患者血清HCY、NGAL和U-mAlb水平显著高于子痫前期轻度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轻度组患者血清HCY、NGAL和U-mAlb水平显著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P<0.05)。肾功能异常组患者血清HCY、NGAL和U-mAlb水平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HCY、NGAL、U-mAlb诊断HDP早期肾损伤的临界值分别为14.65μmol·L^(-1)、13.27μg·L^(-1)、87.21 mg·L^(-1)。HCY、NGAL、U-mAlb单独检测诊断HDP早期肾损伤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U-mAlb单独检测诊断HDP早期肾损伤的灵敏度大于NGAL(P<0.05),HCY、U-mAlb单独检测诊断HDP早期肾功能损伤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单独检测诊断HDP早期肾功能损伤的特异度小于NGAL和U-mAlb(P<0.05),NGAL单独检测与U-mAlb单独检测诊断HDP早期肾损伤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NGAL、U-mAlb联合检测诊断HDP早期肾损伤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大于HCY、NGAL、U-mAlb单独检测(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导致血清HCY、NGAL和U-mAlb水平增高,且血清HCY、NGAL与U-mAlb水平随高血压及肾损伤程度的增加而显著增高,血清HCY、NGAL与U-mAlb联合检测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早期肾损伤 同型半胱氨酸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下载PDF
三磷腺苷合酶抑制因子1基因敲除对小鼠成纤维细胞中三磷腺苷水平及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关丫丫 梁银明 +1 位作者 王辉 叶建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8期658-661,共4页
目的探讨三磷腺苷合酶抑制因子1(ATPIF1)基因敲除对小鼠成纤维细胞中三磷腺苷(ATP)水平及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5只ATPIF1基因敲除小鼠作为观察组,另取5只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取各组小鼠耳组织,采用Ⅰ型胶原酶和中性蛋白酶Ⅱ... 目的探讨三磷腺苷合酶抑制因子1(ATPIF1)基因敲除对小鼠成纤维细胞中三磷腺苷(ATP)水平及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取5只ATPIF1基因敲除小鼠作为观察组,另取5只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取各组小鼠耳组织,采用Ⅰ型胶原酶和中性蛋白酶Ⅱ的消化作用制备成纤维细胞并用高糖培养基培养,传代1~2次后,待细胞长满且接触抑制3 d后,更换含白色脂肪细胞诱导剂Ⅰ的细胞培养基诱导4 d,再更换含白色脂肪细胞诱导剂Ⅱ的细胞培养基诱导4 d。在诱导前及诱导4、8 d分别采用ATP检测试剂盒和三酰甘油(TG)检测试剂盒检测成纤维细胞中ATP和TG水平。结果诱导前,对照组小鼠原代成纤维细胞中ATP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诱导4、8 d,对照组与观察组小鼠原代成纤维细胞中AT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4、8 d,对照组小鼠原代成纤维细胞中TG水平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ATPIF1基因敲除可增加小鼠成纤维细胞中ATP水平,促进成纤维细胞向白色脂肪细胞分化,提高成熟白色脂肪细胞储存TG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合酶抑制因子1 脂肪细胞分化 三磷腺苷 三酰甘油
下载PDF
BCL3基因敲除对线粒体呼吸作用及ATP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莉 张艺博 +4 位作者 张林波 汤友静 陈逸飞 关丫丫 牛玉娜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4期533-541,共9页
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因子3(B cell CLL/lymphoma 3,BCL3)是一个转录辅调节因子,通过结合转录因子对基因表达起激活或抑制作用,维持细胞存活,但其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采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BCL3基因敲除的人宫颈癌He La细胞,实时荧光定... 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因子3(B cell CLL/lymphoma 3,BCL3)是一个转录辅调节因子,通过结合转录因子对基因表达起激活或抑制作用,维持细胞存活,但其机制尚不清楚。该研究采用CRISPR/Cas9技术建立BCL3基因敲除的人宫颈癌He La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验证敲除情况。使用特异性荧光探针法、萤火虫荧光素酶法、活细胞能量代谢动态分析法等技术手段检测BCL3基因敲除(BCL3-KO)对细胞内活性氧类(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呼吸作用以及ATP生成的影响。结果发现,BCL3-KO细胞内的相对ROS水平上升约50%,采用转染的方式恢复细胞内表达BCL3基因则可抑制ROS水平的上升;与野生型He La细胞相比,BCL3-KO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01);BCL3敲除不影响细胞基础有氧呼吸速率,但引起碳酰氰4-(三氟甲氧基)苯腙[carbomyl cyanide 4-(trifluorometyocy)phenylhydrazone,FCCP]诱导的最大(极限)呼吸速率显著上升(P<0.001);相比野生型细胞,BCL3-KO细胞中的ATP的浓度下降40%。该研究揭示了BCL3对线粒体功能的调控作用,可能是其维护癌细胞存活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因子3 基因敲除 CRISPR/Cas9 线粒体 呼吸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