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绒螯蟹攻击性差异的比较转录组研究
1
作者 谢昕洋 周振旗 +3 位作者 关伟晔 侯鑫 王军 王成辉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1-579,共9页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攻击性差异的分子基础,对强、弱两种攻击性中华绒螯蟹的胸神经节进行转录组测序与分析。用直径5 mm、长40 cm铁棒刺激试验蟹大螯时,蟹用大螯夹住或推开铁棒记为攻击1次,而面对铁棒刺激逃跑或静止不动则不记。1只蟹3轮...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攻击性差异的分子基础,对强、弱两种攻击性中华绒螯蟹的胸神经节进行转录组测序与分析。用直径5 mm、长40 cm铁棒刺激试验蟹大螯时,蟹用大螯夹住或推开铁棒记为攻击1次,而面对铁棒刺激逃跑或静止不动则不记。1只蟹3轮测试攻击次数平均值大于或等于刺激次数平均值(5次)则为强攻击性蟹,反之则为弱攻击性蟹。结果显示:在两种攻击性中华绒螯蟹中,共检测出399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强攻击性蟹上调表达的基因有1556个,主要富集于cAMP信号传导、RAS信号传导等通路;而下调表达的基因有2443个,主要富集在色氨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等与生长代谢相关的通路。进一步分析发现,五羟色胺(5-HT)受体基因(5-HT1AR、5-HT2BR和5-HT7R)可能参与了中华绒螯蟹攻击性行为的分子调控;实时灾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弱攻击蟹的胸神经节和螯足肌中5-HT2BR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强攻击组,而在血淋巴与肝胰腺中的5-HT1AR基因和5-HT2BR基因表达显著低于强攻击组。本试验结果表明:强攻击性中华绒螯具有更活跃的神经信号传导能力;血淋巴与肝胰腺中5-HT受体基因的高表达促进中华绒螯蟹的攻击性,而胸神经节和螯足肌的高表达抑制中华绒螯蟹的攻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攻击行为 转录组 5-HT受体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3种亲本规格子代的生长、肠道微生物菌群和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振旗 关伟晔 +3 位作者 谢昕洋 侯鑫 王军 王成辉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2,共10页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繁育亲蟹规格及其子代的生产性能是产业上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应用个体生长测定法和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了当前生产上3种主要育苗亲蟹规格(母本200~250 g,父本300~350 g;母本250~300 g,父本350~400 g;母本30...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繁育亲蟹规格及其子代的生产性能是产业上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应用个体生长测定法和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了当前生产上3种主要育苗亲蟹规格(母本200~250 g,父本300~350 g;母本250~300 g,父本350~400 g;母本300 g以上,父本400 g以上)繁殖子代(规格A、规格B和规格C)的蜕壳与生长特性、肠道微生物菌群和肝胰腺代谢物的组成差异。结果发现:在2次个体蜕壳与生长测定中,规格C的生长性能优于其他2种规格,但3种规格子代相互间的蜕壳增重率、蜕壳间隔、肥满度、肝胰腺指数和肌肉指数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肠道菌群结果表明:α多样性指数均显示规格A低于其他2种规格,但3种规格相互间无显著差异,而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3种规格肠道菌群在属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肝胰腺的代谢组学分析显示,规格A与B间共有100种差异代谢物,规格B与C间共有77种差异代谢物,规格A与C间共有79种差异代谢物。对差异肠道菌群和差异代谢物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规格A的代谢物生物喋呤与副梭菌属呈显著正相关;规格B的代谢物N-乙酰-D-甘露糖胺分别与硝基螺菌门、硝化螺菌属呈显著负相关;规格C的代谢物四氢二吡啶甲酸盐与乳酸菌属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不同亲蟹规格子代在生长性能、肠道微生物菌群和肝胰腺代谢物组成方面表现出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亲蟹大小 蜕壳生长 肠道菌群 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