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行清扫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关妙珠 何东添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第22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行清扫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行清扫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临床心理护理程... 目的:探讨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在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行清扫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5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行清扫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临床心理护理程序,比较两组围术期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和焦虑自量表(SA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7 d QLQ-C30中精神、睡眠、对癌症的认识、对治疗的认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除经济困难外,QLQ-C30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前7 d、术后7 d、术后3个月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心理护理程序可明显缓解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行清扫术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淋巴结清扫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焦虑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病人行分子靶向治疗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关妙珠 何东添 《全科护理》 2018年第8期973-975,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病人行分子靶向治疗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60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的乳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术治疗。按照自愿入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病人术后给予赫赛汀...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病人行分子靶向治疗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60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的乳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术治疗。按照自愿入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病人术后给予赫赛汀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病人术后给予常规化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疾病控制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观察组病人血红蛋白减少、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能提高乳腺癌术后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疾病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分子靶向治疗 不良反应 疾病控制 护理
下载PDF
亚甲蓝定位前哨淋巴结在cN0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经验与技巧 被引量:1
3
作者 何东添 关妙珠 +3 位作者 李超 李伟文 苏耀荣 蒋文川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7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应用亚甲蓝示踪剂定位cN0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探讨亚甲蓝定位前哨淋巴结的手术经验和技巧。方法应用亚甲蓝作为前哨淋巴结示踪剂,对5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同时常规行颈部功能淋巴结清扫术,统计前哨淋... 目的应用亚甲蓝示踪剂定位cN0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探讨亚甲蓝定位前哨淋巴结的手术经验和技巧。方法应用亚甲蓝作为前哨淋巴结示踪剂,对5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同时常规行颈部功能淋巴结清扫术,统计前哨淋巴结及颈部淋巴结数量,结合术中冰冻及术后石蜡病理,分析前哨淋巴结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相关性。结果 51例患者中,共有46例发现蓝染的前哨淋巴结,前哨淋巴结检出率90.2%,阳性率45.7%,阴性率50%,假阴性率4.3%,灵敏度91.3%(21/23),准确度95.7%(44/46)。结论亚甲蓝定位cN0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对cN0甲状腺乳头状癌颈淋巴转移状态的判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临床上应严格掌握操作规则并灵活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蓝 c N0甲状腺乳头状癌 前哨淋巴结
下载PDF
乳腺癌化疗患者输液港导管周围附壁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关妙珠 何东添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8年第8期48-50,54,共4页
目的探讨置入静脉输液港进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导管周围附壁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江门市中心医院2017年1-12月置入静脉输液港进行化疗的10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发生输液港导管周围附壁血... 目的探讨置入静脉输液港进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导管周围附壁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江门市中心医院2017年1-12月置入静脉输液港进行化疗的10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发生输液港导管周围附壁血栓形成,将患者分为血栓形成组47例和无血栓形成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疾病情况、置港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置管后21d输液港导管相关附壁血栓形成的发生率高于其他时间点(P〈0.05);血栓形成组和无血栓形成组在患者年龄、肿瘤临床分期及化疗方案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输液港导管周围附壁血栓形成与年龄、肿瘤临床分期和HTEC化疗方案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输液港 导管周围附壁血栓形成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