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背景下历史专业师范生德育培养策略——以历史教育实践课程为例
1
作者 冷宣卓 关娴娴 《大学教育》 2024年第15期107-112,共6页
实施课程思政、落实德育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德育育人能力已成为教师职前教育的时代诉求与教师的必备素质,师范教育应以学生现实需求为本,关注德育教育。课题组针对历史教育实践课程育人属性不突出、学生向中等教育德育工... 实施课程思政、落实德育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德育育人能力已成为教师职前教育的时代诉求与教师的必备素质,师范教育应以学生现实需求为本,关注德育教育。课题组针对历史教育实践课程育人属性不突出、学生向中等教育德育工作者角色转变不明显、历史课程德育资源开发不足等问题,构建历史教育实践课程德育教育能力培养的“同心圆四层协同推进”模式,以立德树人为导向,运用高校和中学教育基地的资源平台,深化历史教育实践课程改革,凸显新时代历史师范教育的特色优势,探索理念指导和实践兼具的实践课程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培养 课程思政 历史专业师范生教育 教育实践
下载PDF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被引量:22
2
作者 关娴娴 张玉娟 杨晓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56-59,共4页
大单元教学强调教学设计系统化、知识结构阶梯化、活动开展效率化和评价标准多元化。高中历史教学要突破教材既定框架,可实施大单元教学,采取以下策略:任务驱动,以“四通”整合学习单元;问题引领,开展逐层深入的“三步”深度学习;开发... 大单元教学强调教学设计系统化、知识结构阶梯化、活动开展效率化和评价标准多元化。高中历史教学要突破教材既定框架,可实施大单元教学,采取以下策略:任务驱动,以“四通”整合学习单元;问题引领,开展逐层深入的“三步”深度学习;开发课程资源,倡导“两式”自主学习;及时评价,强化单元整体的“一案”教学,唤醒生本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 大单元教学 深度学习
下载PDF
高中历史“碎片化”教学的原因及克服 被引量:5
3
作者 关娴娴 张政芳 《内江科技》 2018年第9期80-81,共2页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碎片化”现象将完整的知识体系分割为若干零碎的“点”,阻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应对大背景下知识碎片化挑战,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将教材知识重新整合,实现问题驱动化教学,创...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碎片化”现象将完整的知识体系分割为若干零碎的“点”,阻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了应对大背景下知识碎片化挑战,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将教材知识重新整合,实现问题驱动化教学,创新课后作业训练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学 碎片化 原因 中历 知识体系 思维能力 专业知识 教学理念
下载PDF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联想思维 被引量:1
4
作者 关娴娴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6-28,共3页
联想思维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多种应用方式,同时也会出现某些障碍。历史教师要在掌握关于联想思维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研究学生的思维障碍,选择恰当的对策,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 历史教学 联想思维 作用 障碍 对策
下载PDF
问题引导视野下的高中历史教材资源挖掘--以统编版教材“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关娴娴 张玉娟 《中学课程资源》 2021年第8期59-61,共3页
高中历史教材是高中历史课堂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从问题引导教学视角出发,深入分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课第一单元“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内容细节,根据教学需求为其中的历史图片、文本史料和... 高中历史教材是高中历史课堂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从问题引导教学视角出发,深入分析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课第一单元“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的内容细节,根据教学需求为其中的历史图片、文本史料和历史结论等三类课程资源设置具体的思考问题,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和深层认知,在问题引导驱动教学和教材资源细化挖掘的有机结合中,提升教材资源的育人价值,落实对高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引导 历史教材资源挖掘 育人价值 核心素养培养
下载PDF
美国联邦对学生的援助和大学的干预与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关娴娴 韩阳 《改革与开放》 2018年第5期51-52,共2页
美国大学援助免费申请计划(简称"援助计划")相当复杂,大学干预也非常有效。接受有偿帮助的低收入家庭及时获得援助,快速完成"援助计划"规定过程,有利于他们本身和孩子的成长。援助和信息的传递增加了低收入学生上... 美国大学援助免费申请计划(简称"援助计划")相当复杂,大学干预也非常有效。接受有偿帮助的低收入家庭及时获得援助,快速完成"援助计划"规定过程,有利于他们本身和孩子的成长。援助和信息的传递增加了低收入学生上大学数量。不过,获得援助信息但未获得"援助计划"援助的家庭则未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生 援助计划 特点 大学 干预
下载PDF
中国近代译员与外语翻译学校产生的历史背景考察
7
作者 关娴娴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1期139-144,共6页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康乾盛世”一直为史学研究者所赞誉。“康乾盛世”包括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三朝对翻译人才、外语人才培养的态度不同,康熙、雍正重视外语人才培养,开办学校,要求皇子都参与学习;乾隆则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在与...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康乾盛世”一直为史学研究者所赞誉。“康乾盛世”包括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三朝对翻译人才、外语人才培养的态度不同,康熙、雍正重视外语人才培养,开办学校,要求皇子都参与学习;乾隆则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在与英国使团的国事交往中,以天朝上国自居,直接导致乾隆五十八年(1793)中英国事交往成了历史之谜。从乾隆朝开始,中国的外交一直处于弱势。到《中英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条约的签订中,中国则完全丧失话语权和书写权。在外国的语言问题逼迫下,清廷才被迫开办翻译学校,培养语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员 清廷 学校 外交
下载PDF
以色列的教育改革及其意义
8
作者 关娴娴 张政芳 时春荣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46-49,共4页
"勇于变革"教育改革方案在以色列的众多教育改革中独树一帜,其独到之处有两点:一是以"周指导时间"取代财政状况分配资源;二是学校管理部门有权支配这种资源。专家对第一年改革成果进行调研,归纳了学校行政部门使用... "勇于变革"教育改革方案在以色列的众多教育改革中独树一帜,其独到之处有两点:一是以"周指导时间"取代财政状况分配资源;二是学校管理部门有权支配这种资源。专家对第一年改革成果进行调研,归纳了学校行政部门使用前述资源的9种组织模式。这些模式具有通适性,为其他学校提供借鉴和启示,促使以色列的教育改革取得成就,该改革对其他国家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改革 资源分配 组织模式
下载PDF
赵尔巽与奉天女子留学教育
9
作者 关娴娴 王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32-136,共5页
赵尔巽是清末名臣。他任职盛京将军期间,面临大厦将倾的晚清政府和内忧外患的奉天省,采取了一系列“扶危匡正”的救治措施,成为名重一时的能臣和名流。赵尔巽执政奉天期间曾大兴学务,废科举、办师范、奖公费等。他倡兴女子留学教育与妇... 赵尔巽是清末名臣。他任职盛京将军期间,面临大厦将倾的晚清政府和内忧外患的奉天省,采取了一系列“扶危匡正”的救治措施,成为名重一时的能臣和名流。赵尔巽执政奉天期间曾大兴学务,废科举、办师范、奖公费等。他倡兴女子留学教育与妇女解放,为奉天女子留学提供诸方面保证,使之得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尔巽 奉天 女子留学教育
下载PDF
反思高中历史教学“论从史出”
10
作者 关娴娴 何博 王家乐 《辽宁教育》 2014年第3期46-47,共2页
“论从史出”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改变用历史结论“泛化”的演绎历史,而是回归到历史结论由史料归纳得出的正确途径.虽然“论从史出”的教学理念为高中历史教师所认可,但是对于如何进行“论从史出”式的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教... “论从史出”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改变用历史结论“泛化”的演绎历史,而是回归到历史结论由史料归纳得出的正确途径.虽然“论从史出”的教学理念为高中历史教师所认可,但是对于如何进行“论从史出”式的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教师不甚了然,甚至还存在着误区.本文以岳麓版教材“中日甲午战争”一课为例,来阐明“论从史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不可或缺、运用方法和原则以及对于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等几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论从史出 反思 方法原则 价值
下载PDF
历史教学新方法的采纳与教师的作用
11
作者 关娴娴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0-22,共3页
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其随之而来的课程内容的变化和要求,必然要求中学历史教师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合作教学"、自主学习和现代化技术的运用等。新的教学方法的采用,要求教师在管理、组织和指导等方... 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其随之而来的课程内容的变化和要求,必然要求中学历史教师采取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合作教学"、自主学习和现代化技术的运用等。新的教学方法的采用,要求教师在管理、组织和指导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历史教学新方法 教师 作用
下载PDF
以色列预防教育中教师的情感表现及其启示
12
作者 关娴娴 张政芳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9期40-42,共3页
针对以色列学校中青少年吸毒和酗酒等不良行为而进行的预防教育,旨在揭示预防教育中教师情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在预防教育中,教师承担很多额外的职责,比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安全防范、与学生个别谈话以及参与学生的活动等。这些额外的... 针对以色列学校中青少年吸毒和酗酒等不良行为而进行的预防教育,旨在揭示预防教育中教师情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在预防教育中,教师承担很多额外的职责,比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安全防范、与学生个别谈话以及参与学生的活动等。这些额外的工作,不仅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也使教师的情感透支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色列 情感 额外活动 情感许诺 建设
下载PDF
芬兰全方位教学方法的实行及展望
13
作者 关娴娴 张政芳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32-34,共3页
以芬兰两所中学为典型代表的全方位教学方法已被普遍认可。全方位教学方法关注的是学生整体的发展和对教育的认知、对社会环境的融入、对道德情感的领悟等。全方位教学方法由三种不同成分构成。全方位教学方法还强调学校是最佳教育实践... 以芬兰两所中学为典型代表的全方位教学方法已被普遍认可。全方位教学方法关注的是学生整体的发展和对教育的认知、对社会环境的融入、对道德情感的领悟等。全方位教学方法由三种不同成分构成。全方位教学方法还强调学校是最佳教育实践场所,学校的氛围是全方位教学方法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兰 全方位教学方法 调查 分析 展望
下载PDF
试论如何构建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以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思想为基础
14
作者 关娴娴 王登洲 《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第21期36-37,共2页
威廉·狄尔泰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被称为“19世纪下半叶最重要的思想家”“人文科学领域的牛顿”。他的哲学思想是现代西方哲学的奠基石之一。在其哲学思想中“生命”与“历史”紧密依存,
关键词 哲学思想 “生命” 狄尔泰 历史课堂 19世纪下半叶 现代西方哲学 科学领域 “历史”
下载PDF
以色列不同年龄段教师对学校领导能力的展望探究
15
作者 关娴娴 张政芳 《新课程研究(下旬)》 2017年第10期19-21,共3页
本项研究旨在探索以色列不同教龄的教师对学校领导的预期。本项研究是在对早期职业阶段、中期职业阶段和晚期职业阶段教师进行采访的基础上,发现他们对领导队伍在道德情感、组织建设等方面要求的共同特点及细微差异。
关键词 职业阶段 领导 校长与教师关系 决定
下载PDF
清末民初奉天女子师范教育的缘起与发展
16
作者 关娴娴 刘芊妤 《今古文创》 2021年第32期53-54,共2页
二十世纪初,因科举制度停废,全国各地掀起创办新学的潮流。其中,女子学校则是不可忽视的教育改革新事物。奉天省创办女子师范尤显地位突出,值得研究。本文主要从奉天女子师范兴起条件和发展过程两个方面论述这一时期奉天地区的女子师范... 二十世纪初,因科举制度停废,全国各地掀起创办新学的潮流。其中,女子学校则是不可忽视的教育改革新事物。奉天省创办女子师范尤显地位突出,值得研究。本文主要从奉天女子师范兴起条件和发展过程两个方面论述这一时期奉天地区的女子师范教育。其创建背景和教育思想对今天仍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奉天地区 女子师范教育
下载PDF
科举制的废除与清末绅士的命运
17
作者 关娴娴 郭沙沙 《今古文创》 2022年第6期49-51,共3页
清末废除科举制这一举措在中国政治、文化、社会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阶层构造。科举制度是绅士阶层赖以存在的基础,废除科举制之后则使得原来阶层流动的渠道变得不再畅通,迫使绅士阶层流动到经济、军事... 清末废除科举制这一举措在中国政治、文化、社会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改变了中国的社会阶层构造。科举制度是绅士阶层赖以存在的基础,废除科举制之后则使得原来阶层流动的渠道变得不再畅通,迫使绅士阶层流动到经济、军事这些部门,他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空前的变动,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不过,曾经的统治阶层地位的改变彻底影响了清朝末年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 清朝末年 绅士阶层
下载PDF
清末民初女子教育的影响
18
作者 关娴娴 王琳 《今古文创》 2021年第33期52-53,共2页
清末民初女子教育的发展是随着缓慢而艰难的近代化历程发展的,是中国文化教育史上的一段独特的历程。本文探讨清末民初女子教育发展对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影响,以史为鉴,为当前女子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女子教育 影响
下载PDF
师范生教育实习学业评价研究
19
作者 关娴娴 姜姗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9年第3期63-66,共4页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业评价的一种方式。同时,学业评价也是教育实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师范生教育实习学业评价对检验师范院校的教学水平、了解师范生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从实践角度出发,目前教育实习学业评价存在... 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业评价的一种方式。同时,学业评价也是教育实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师范生教育实习学业评价对检验师范院校的教学水平、了解师范生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从实践角度出发,目前教育实习学业评价存在评价方式单一、评价标准简单、忽视过程评价、自我评价缺失等问题。文章提出对策:转变教育实习评价方式,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全方位考察教育实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生 教育实习 学业评价
下载PDF
中学教师“高原现象”的起因与克服
20
作者 关娴娴 林青瑶 《中学课程资源》 2017年第3期59-60,16,共3页
教师在任教过程中所经历的"高原现象"已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管理目标不恰当、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和思维模式定式等。克服这些问题的途径有许多,但比较重要的就是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对教学的... 教师在任教过程中所经历的"高原现象"已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管理目标不恰当、教师知识结构老化和思维模式定式等。克服这些问题的途径有许多,但比较重要的就是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对教学的反思,开展校本教研,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现象 起因 克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