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测定复方土槿皮酊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 被引量:7
1
作者 关恺珍 梁毅 卢丽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6期32-34,共3页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土槿皮酊中苯甲酸和水杨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乙腈-0.1%磷酸溶液(66∶33)为流动相,色谱柱采用Phenonmenex 4u Synergi Fusion-RP80A,柱长为150×4.60mm,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1ml/min,柱温20℃。外标峰...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土槿皮酊中苯甲酸和水杨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乙腈-0.1%磷酸溶液(66∶33)为流动相,色谱柱采用Phenonmenex 4u Synergi Fusion-RP80A,柱长为150×4.60mm,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1ml/min,柱温20℃。外标峰面积法同时测定该酊剂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结果苯甲酸和水杨酸进样量分别在0.048~0.192mg/ml(r=1.0000)和0.032~0.128mg/ml(r=1.0000)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苯甲酸为96.6%,RSD=0.72%,水杨酸为98.9%,RSD=1.10%(n=4)。结论本法分离度好,快速简便,两组分同时测定,可作为控制复方土槿皮酊质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甲酸 水杨酸
下载PDF
9-位引入亲脂性芳基对小檗碱抗菌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关恺珍 张万金 彭晓青 《今日药学》 CAS 2011年第7期411-413,共3页
目的研究小檗碱9位引入亲脂性芳基后,其抗菌活性的变化。方法在小檗碱9位引入苯氧丁基,提高小檗碱的脂溶性,并采用体外抑菌实验,与小檗碱的抗菌活性进行对比。结果体外抑菌实验表明,在小檗碱9位引入亲脂性苯氧丁基后,其对11种常见细菌... 目的研究小檗碱9位引入亲脂性芳基后,其抗菌活性的变化。方法在小檗碱9位引入苯氧丁基,提高小檗碱的脂溶性,并采用体外抑菌实验,与小檗碱的抗菌活性进行对比。结果体外抑菌实验表明,在小檗碱9位引入亲脂性苯氧丁基后,其对11种常见细菌的的最低抑菌浓度比小檗碱分别降低了4~16倍。结论 9位引入亲脂性芳基增强了小檗碱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抗菌活性 衍生物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龙眼核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4
3
作者 关恺珍 程轩轩 +2 位作者 张旭红 黄照曦 彭晓青 《今日药学》 CAS 2014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龙眼核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各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时间>丙酮浓...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龙眼核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各因素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为:提取时间>丙酮浓度>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丙酮浓度59%,提取温度71℃,提取时间2.3 h。实际测得总黄酮平均提取率为43.67 mg/g,与预测值相符度97%。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借鉴,也为龙眼核的深入开发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核 总黄酮 提取工艺
下载PDF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被引量:1
4
作者 关恺珍 卢丽霞 梁毅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2期84-86,共3页
目的研究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细菌内毒素标准,制订其适合国内实验室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结果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药液稀释浓度0.74mg/ml以下时,与TAL试剂(灵敏度为... 目的研究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的细菌内毒素标准,制订其适合国内实验室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结果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在药液稀释浓度0.74mg/ml以下时,与TAL试剂(灵敏度为0.25)反应无干扰因素影响。结论国内条件下可根据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国外厂家提供的标准对其进行有效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干扰试验 鲎试剂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降脂颗粒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 被引量:2
5
作者 关恺珍 卢丽霞 梁毅 《海峡药学》 2009年第2期44-45,共2页
目的测定降脂颗粒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β-D葡萄糖苷的含量,从而对本品质量进行控制。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脂颗粒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结果范围在0.224μg~3.36μg,线性关系良好,R=1.0000,精密度良好,平均RSD为0.7747%;... 目的测定降脂颗粒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β-D葡萄糖苷的含量,从而对本品质量进行控制。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脂颗粒中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结果范围在0.224μg~3.36μg,线性关系良好,R=1.0000,精密度良好,平均RSD为0.7747%;在回收率实验中,平均回收率为98.24%,RSD为2.61%。结论该法简便易行、快速、准确、可用于本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脂颗粒 二苯乙烯苷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对2006~2008年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关恺珍 杨莹 黄舒雯 《今日药学》 CAS 2009年第7期24-26,共3页
目的了解医院抗抑郁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限定日剂量(DDD值)排序的分析方法对医院2006~2008年常用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及DDDS均逐年提高。结论非三环类抗... 目的了解医院抗抑郁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限定日剂量(DDD值)排序的分析方法对医院2006~2008年常用抗抑郁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及DDDS均逐年提高。结论非三环类抗抑郁药占主导地位,但价格低廉的三环类抗抑郁药仍被相当多患者接受,开发疗效肯定、价格适中、副作用小的抗抑郁新药将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用药频度 用药金额 应用分析
下载PDF
注射用穿琥宁与3种小儿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关恺珍 刘炜 彭晓青 《广东药学》 2005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 考察常温下注射用穿琥宁与3种小儿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0-8 h 内穿琥宁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 室温下8 h内,注射用穿琥宁与3种小 儿常用输液配后... 目的 考察常温下注射用穿琥宁与3种小儿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0-8 h 内穿琥宁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 室温下8 h内,注射用穿琥宁与3种小 儿常用输液配后外观、pH值及紫外吸收光谱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注射用穿琥宁可与3种小儿常用输液配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穿琥宁 配伍 稳定性
下载PDF
静脉滴注硫普罗宁致过敏性休克2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关恺珍 《广东药学》 2003年第6期38-38,共1页
1病例介绍 例1,男,56岁,入院后诊断为慢性肝炎,谷草转氨酶为60 u/L(正常范围0~40 u/L).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加硫普罗宁(凯西莱)0.2 g静滴.既往无过敏史.
关键词 赢普罗宁 凯西莱 过敏反应
下载PDF
促智药普拉西坦的合成
9
作者 关恺珍 卢丽霞 《医疗保健器具》 2007年第12期8-8,共1页
氯乙酰氯与N,N-二异丙基乙二胺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酰化,所得中间体与2-吡咯烷酮烷基化,得普拉西坦。
关键词 普拉西坦 2-吡咯烷酮 合成
下载PDF
奥美拉唑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疗效分析
10
作者 关恺珍 《海峡药学》 2004年第3期103-104,共2页
目的 了解我院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奥美拉唑的使用情况 ,为奥美拉唑单用或和其它药物联合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从中找出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 0 0 0年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住院病历 3 0 0份 ,对奥美拉唑用药情况进行回... 目的 了解我院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奥美拉唑的使用情况 ,为奥美拉唑单用或和其它药物联合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从中找出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 0 0 0年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住院病历 3 0 0份 ,对奥美拉唑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 3 0 0例病人中奥美拉唑使用率为 84% ,占 2 5 2人 ,其中 186例是单一使用奥美拉唑 ,其平均溃疡愈合率是 88.98% ,平均 Hp根除率不详。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的溃疡愈合率为 91.61% ,平均 Hp根除率为 85 .90 % ,是较好的治疗方案 ,而奥美拉唑 +克拉霉素 +甲硝唑 ,奥美拉唑 +阿莫西林 +甲硝唑 +铋剂两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观察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胃、十二指肠溃疡病 使用分析
下载PDF
复合酶法提取龙眼核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晓青 程轩轩 +2 位作者 张旭红 潘育方 关恺珍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优化复合酶法提取龙眼核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响应面法的Box-Behnke试验设计原理,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酶解时间、pH和酶用量对龙眼核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建立了总黄酮含量与各因素的... 目的:优化复合酶法提取龙眼核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响应面法的Box-Behnke试验设计原理,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分别考察酶解时间、pH和酶用量对龙眼核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建立了总黄酮含量与各因素的多元二次回归数学模型。结果:各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次序为酶用量>酶解时间>pH值。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30,复合酶(纤维素酶∶果胶酶=1∶2)用量1.12%,pH=6.0,酶解时间2.18 h。实际测得龙眼核总黄酮含量为30.40 mg/g,与预测值相符度为95%。结论:酶法提取条件温和、污染小、效率高,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工业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核 总黄酮 提取工艺 复合酶 响应面法
下载PDF
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彭晓青 关恺珍 韦炳华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1年第5期469-470,共2页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应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的慢性肾衰竭病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重点考察用药前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肾功能衰竭期患者应用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前后血肌酐(S...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应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的慢性肾衰竭病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重点考察用药前后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肾功能衰竭期患者应用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前后血肌酐(Scr)和肌酐清除率(Ccr)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万古霉素类抗菌药物需注意其对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特别是肾功能衰竭期患者,更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万古霉素 去甲万古霉素 肾功能
下载PDF
注射用穿琥宁与小儿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卢丽霞 关恺珍 《海峡药学》 2007年第5期16-17,共2页
目的考察常温下注射用穿琥宁与3种小儿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0~8h内穿琥宁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室温下8h内,注射用穿琥宁与3种小儿常用输液配伍后外观... 目的考察常温下注射用穿琥宁与3种小儿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后0~8h内穿琥宁含量的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室温下8h内,注射用穿琥宁与3种小儿常用输液配伍后外观、pH值及紫外吸收光谱均无显著变化。结论注射用穿琥宁可与3种小儿常用输液配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穿琥宁 输液 配伍 稳定性
下载PDF
2007~2008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莹 关恺珍 《临床医学工程》 2009年第4期62-63,共2页
目的分析我院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麻醉药品的用量、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2008年比2007年减少,但幅度不大,主要原因是... 目的分析我院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麻醉药品的用量、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2008年比2007年减少,但幅度不大,主要原因是芬太尼透皮贴(5mg)2008年用量较大幅度减少。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两年用量一样,均为最大,DDDs均居首位;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应用已受到广泛关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和吗啡注射液用量呈下降趋势,吗啡缓释片癌症患者处方量逐年下降,麻黄碱注射液用量呈上升趋势,两年DDDs均位前列。结论本院癌症止痛治疗中用药量比较平均,剂量和品种的选择是基本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品 用药频度
下载PDF
2007年~2008年6月祛痰药使用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毅 关恺珍 曹毅敏 《临床医学工程》 2009年第8期131-132,共2页
目的了解我院祛痰药使用情况与发展趋势。方法对2007年~2008年6月消耗的祛痰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进行分析统计。结果2007年~2008年6月间祛痰药的总用药金额呈上升趋势,用药金额最大是氨溴索,用药频度2007年最大是氯化铵... 目的了解我院祛痰药使用情况与发展趋势。方法对2007年~2008年6月消耗的祛痰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进行分析统计。结果2007年~2008年6月间祛痰药的总用药金额呈上升趋势,用药金额最大是氨溴索,用药频度2007年最大是氯化铵甘草合剂,2008年1~6月最大是氨溴索。结论我院医师使用祛痰药合理、高效、安全、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痰药 用药金额 用药频度 用药分析
下载PDF
氯化两面针碱与G-四链体相互作用的光谱法研究
16
作者 彭晓青 关恺珍 张万金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研究氯化两面针碱与端粒G-四链体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圆二色(CD)光谱和荧光滴定法测试氯化两面针碱与人端粒DNA序列d[G3(T2AG3)3]的相互作用。结果与结论CD光谱表明氯化两面针碱在体外能够诱导人端粒DNA序列d[G3(T2AG3)3]形成反平... 目的研究氯化两面针碱与端粒G-四链体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圆二色(CD)光谱和荧光滴定法测试氯化两面针碱与人端粒DNA序列d[G3(T2AG3)3]的相互作用。结果与结论CD光谱表明氯化两面针碱在体外能够诱导人端粒DNA序列d[G3(T2AG3)3]形成反平行G-四链体,并能提高G-四链体的热稳定性;荧光滴定实验表明化合物与G-四链体具有很好的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两面针碱 G-四链体 圆二色光谱 荧光滴定
下载PDF
促智药普拉西坦的合成
17
作者 卢丽霞 关恺珍 《化工时刊》 CAS 2004年第7期40-40,共1页
氯乙酰氯与N ,N -二异丙基乙二胺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酰化 ,所得中间体与 2 -吡咯烷酮烷基化 ,得普拉西坦。
关键词 氯乙酰氯 合成 乙二胺 中间体 酰化 烷基化 碱性条件 促智药 吡咯烷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