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结合T1mapping术前预测肝细胞癌CK19表达及列线图构建 被引量:2
1
作者 关星群 刘子蔚 +3 位作者 郭保亮 刘伟 陈新杰 胡秋根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6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钆塞酸二钠增强扫描结合T1mapping序列列线图模型在术前预测肝细胞肝癌(HCC)CK19表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和T1mapping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CC的患者98例,根据... 目的探讨磁共振钆塞酸二钠增强扫描结合T1mapping序列列线图模型在术前预测肝细胞肝癌(HCC)CK19表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和T1mapping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HCC的患者98例,根据术后免疫组化CK19表达情况分为阳性(n=35例)及阴性(n=63例)两组。比较两组间的临床资料、MRI定性征象及MRI定量参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K19阳性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据此建立列线图模型来预测HCC CK19的表达。结果CK19阳性组和阴性组间甲胎蛋白(AFP)>100ng/mL、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非光滑肿瘤边缘、晕状强化、卫星结节、T1rt-Pre、T1rt-20min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 CK19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为AFP、T1rt-Pre、T1rt-20min。据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AUC值为0.870,校准曲线显示预测HCC CK19阳性的概率与实际概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结合T1mapping列线图模型在术前预测HCC CK19表达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实现HCC患者CK19表达的个体化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T1mapping 细胞角蛋白19 列线图
下载PDF
全瘤及瘤周感兴趣体积双区域T1 mapping定量参数结合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蔡志平 刘子蔚 +5 位作者 陈伊凡 刘伟 关星群 陈新杰 李晓虹 胡秋根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13-420,共8页
目的探讨全瘤及瘤周感兴趣体积(VOI)双区域T1 mapping定量参数结合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的评估价值。方法对我院2019年1月~2022年9月术后病理诊断为单发性肝细胞癌的7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MVI表达状态分... 目的探讨全瘤及瘤周感兴趣体积(VOI)双区域T1 mapping定量参数结合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的评估价值。方法对我院2019年1月~2022年9月术后病理诊断为单发性肝细胞癌的7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MVI表达状态分为MVI阳性组(n=23)、MVI阴性组(n=49)。术前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 T1 mapping扫描,得到平扫(Pre)、肝胆期(HBP)两期的T1 mapping图像。利用3D Slicer软件逐层勾画出全瘤(tumor)、瘤周(peritumor)、全瘤+瘤周的VOI并得到VOI_(tumor)、VOI_(peritumor 1 cm)、VOI_(peritumor 2 cm)、VOI_(tumor+1 cm)、VOI_(tumor+2 cm),测量出各个VOI的定量参数—T1弛豫时间(T1rt)和T1弛豫时间减低率(rrT1rt),比较MVI阳性组及阴性组间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和净重分类指数(NRI)分析各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间T1rt-Pre-VOI_(tumor)、T1rt-Pre-VOI_(peritumor 1 cm)、T1rt-Pre-VOI_(tumor+1 cm)、T1rt-Pre-VOI_(tumor+2 cm)、T1rt-HBP-VOI_(tumor)、T1rt-HBP-VOI_(tumor+1 cm)、T1rt-HBP-VOI_(tumor+2 cm)、rrT1rt-VOI_(tumor+2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AUC值为0.720、0.689、0.748、0.730、0.727、0.726、0.717、0.639。多期参数T1rt-Pre-HBP-VOI_(tumor)、T1rt-Pre-HBP-VOI_(tumor+1 cm)、T1rt-Pre-HBP-VOI_(tumor+2 cm)的AUC值为0.740、0.756、0.743,其中T1rt-Pre-HBP-VOI_(tumor+1 cm)的诊断效能最高。NRI分析得出T1rt-Pre-VOI_(tumor+1 cm)、T1rt-HBP-VOI_(tumor+1 cm)与T1rt-Pre-VOI_(tumor+2 cm)、T1rt-HBP-VOI_(tumor+2 cm)比较均具有正向改善,NRI值为0.6158、0.4011。T1rt-Pre-HBP-VOI_(tumor+1 cm)分别与T1rt-Pre-VOI_(tumor+1 cm)、T1rt-HBP-VOI_(tumor+1 cm)比较均具有正向改善,NRI值分别为0.0692、0.5643。结论平扫、肝胆期的全瘤T1弛豫时间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且结合瘤周1 cm的T1弛豫时间诊断效能高于结合瘤周2 cm。多期T1弛豫时间的诊断效能高于单期,T1rt-Pre-HBP-VOI_(tumor+1 cm)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钆塞酸二钠 T1 mapping 感兴趣体积 微血管侵犯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联合全瘤及瘤周T1 mapping均值的列线图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伊凡 刘子蔚 +7 位作者 蔡志平 刘伟 关星群 陈新杰 李晓虹 邓凌达 杨少民 胡秋根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1期9-17,共9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联合全瘤及瘤周双区域平均T_(1) mapping值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2年9月根治性手术病理诊断为单发肝细胞癌(HCC)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联合全瘤及瘤周双区域平均T_(1) mapping值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2022年9月根治性手术病理诊断为单发肝细胞癌(HCC)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于术前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 T_(1) mapping扫描,其中微血管浸润(MVI)阳性23例,MVI阴性49例。以MVI阳性及阴性分组,比较两组间临床及影像特征的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出预测MVI的独立风险因素。利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净重分类指数(NRI)及综合判别改善指标(IDI)比较不纳入T_(1)弛豫时间值的模型(No T_(1) model)和纳入T_(1)弛豫时间值的模型(T_(1) model)的预测效能,并以最优模型构建列线图。结果两组间定性特征中肿瘤边缘(P<0.001)、肿瘤包膜(P=0.010)、马赛克征(P=0.015)、动脉期瘤周强化(P=0.018)、肝胆期瘤周低信号(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定量特征中术前甲胎蛋白(P=0.003)、肿瘤最大直径(P<0.001)、平扫及肝胆期全瘤感兴趣体积(VOI)平均T_(1)弛豫时间值(T_(1) _(P+tumor)、T_(1) _(E+tumor))(P=0.001、P=0.009)、平扫期瘤周10 mm的VOI平均T_(1)弛豫时间值(T_(1) P+10 mm)(P=0.014)、平扫期及肝胆期全瘤及瘤周10 mm、20 mm的VOI平均T_(1)弛豫时间值(T_(1) _(P+tumor+10 mm)、T_(1) _(E+tumor+10 mm)、T_(1) _(P+tumor+20mm)、T_(1)_( E+_(tumor+20 mm)))(P<0.001、P=0.001、P=0.001、P=0.002)、全瘤及瘤周20 mm的VOI平均T_(1)弛豫时间减低率(T_(1)D%_(tumor+20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边缘(P=0.005;OR=10.391)、动脉期瘤周强化(P=0.020;OR=7.729)、肝胆期瘤周低信号(P=0.003;OR=12.891)及T_(1) _(P+tumor+10 mm)(P=0.026;OR=1.006)是MVI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No T_(1) model与T_(1) model诊断MVI的ROC AUC分别为0.906(0.840~0.973)、0.928(0.873~0.984)。校准曲线显示两个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病理结果重合度较高,决策曲线显示T_(1) model净受益率高于No T_(1) model,NRI及IDI分析显示T_(1) model相比较于No T_(1) model NRI值正向改善了0.4366,IDI值正向改善了0.0689。结论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对肝细胞癌MVI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纳入平扫的全瘤及瘤周10 mm、双区域T_(1) mapping值的列线图模型可进一步提高肝细胞癌MVI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列线图 钆塞酸二钠 纵向弛豫时间成像 感兴趣体积 微血管侵犯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和MR特点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徐锦锋 邱士军 +2 位作者 胡秋根 岑玉坚 关星群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4年第3期265-268,共4页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和MR特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MR影像资料。结果:27例患者中男8例,女19例。病因多种多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先兆子痫11例,继发...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和MR特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MR影像资料。结果:27例患者中男8例,女19例。病因多种多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先兆子痫11例,继发性高血压3例,原发性高血压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肾功能不全3例,肾病综合征1例,环孢霉素治疗后1例,癌症化疗后3例,鼻咽癌放疗1例,多发性动脉炎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癫痫发作、视觉障碍和精神异常。大多数患者头颅MRI平扫表现为双侧大脑后部白质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及FLAIR像呈高信号,DWI呈等或稍高信号,ADC图呈高信号,病灶双侧对称或不对称;予以积极对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MR所见病灶均明显好转。结论:RPLS的病程具有可逆性,提高对该综合征的临床及MR特点的认识,对于RPLS的早期正确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临床 核磁共振成像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CT联合MR成像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关星群 郭保亮 张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9期208-209,212,共3页
目的:探讨CT联合MR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62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和MRI检查评估有无淋巴结转移,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CT、MR以及CT联合MR对宫... 目的:探讨CT联合MR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62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和MRI检查评估有无淋巴结转移,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CT、MR以及CT联合MR对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62例宫颈癌患者中,术后经病理学确诊存在盆腔淋巴结转移43例(69.4%)。其中CT诊断存在盆腔淋巴结转移32例(51.6%),CT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65.1%,特异度为78.9%,准确度为69.4%;MR诊断存在盆腔淋巴结转移39例(62.9%),MR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74.4%,特异度为63.2%,准确度为71.0%;CT联合MR诊断存在盆腔淋巴结转移43例(69.4%),CT联合MR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3.0%,特异度为84.2%,准确度为90.3%。与单一CT、MR诊断相比,CT联合MR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均显著增高。结论:CT联合MR诊断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 宫颈癌 盆腔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