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蛋白耦联胆汁酸受体激动剂INT777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抑制施万细胞成髓鞘过程 被引量:1
1
作者 关晋东 丁杰 +1 位作者 刘晓宇 孙诚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研究G蛋白耦联胆汁酸受体(G-protein-coupled bile acid receptor 1,GPBAR1,同时也被称为TGR5)特异性激动剂6α-乙基-23(S)-甲基胆酸[6 alpha-ethyl-23(S)-methylcholic acid,INT777]对原代施万细胞髓鞘形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 目的:研究G蛋白耦联胆汁酸受体(G-protein-coupled bile acid receptor 1,GPBAR1,同时也被称为TGR5)特异性激动剂6α-乙基-23(S)-甲基胆酸[6 alpha-ethyl-23(S)-methylcholic acid,INT777]对原代施万细胞髓鞘形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5μmol/L的INT777处理二丁酰环腺苷酸(dibutyryl cyclic adenoslne phosphate,dbcAMP)诱导分化原代施万细胞成髓鞘模型,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髓磷脂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同时,提取施万细胞总核糖核酸后用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试验检测INT777对髓鞘形成过程相关分子基因表达的影响。另外,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INT777对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核糖体蛋白S6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ribosomal S6 kinase,AMPK/S6K)信号途径的影响。结果:在dbcAMP诱导分化原代施万细胞成髓鞘过程中,5μmol/L INT777的处理抑制了髓鞘早期生长因子20,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6,髓磷脂蛋白的表达,且5μmol/L INT777处理激活了AMPK的活性,抑制了雷帕霉素作用靶点信号通路。结论:INT777抑制dbcAMP诱导的施万细胞成髓鞘过程,这种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施万细胞AMPK活性、抑制S6K活性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万细胞 髓鞘 6α-乙基-23(S)-甲基胆酸 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
下载PDF
外周神经损伤修复研究进展
2
作者 关晋东 张守萍 +1 位作者 孙诚 刘晓宇 《生物过程》 CAS 2021年第4期76-84,共9页
外周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类疾病,目前治疗手段主要有显微外科手术、自体神经移植、异体神经移植和组织工程技术。目前治疗过程的主要瓶颈是供体神经的严重不足。现有研究指出影响修复过程因素主要包括:施万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外... 外周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损伤类疾病,目前治疗手段主要有显微外科手术、自体神经移植、异体神经移植和组织工程技术。目前治疗过程的主要瓶颈是供体神经的严重不足。现有研究指出影响修复过程因素主要包括:施万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外基质等等。目前由于供体神经缺乏及外科手术精细度限制,组织工程技术结合了种子细胞、营养因子及支架材料,使得长间隙及粗大神经受损患者的康复具有可行性。我们相信随着科技发展,外周神经损伤类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终会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修复再生 施万细胞 营养因子 神经移植物
下载PDF
激酶与外周神经损伤修复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守萍 关晋东 +1 位作者 孙诚 刘晓宇 《生物过程》 CAS 2021年第4期99-108,共10页
外周神经损伤脱髓鞘疾病是最常见的外伤疾病。目前常见的治疗手段有外科手术缝合、自体神经或者异体神经移植及组织工程技术。影响损伤神经后期功能恢复因素众多如受损神经横断面积,缺损神经缺口长度及各种激酶、生长因子等表达的差异... 外周神经损伤脱髓鞘疾病是最常见的外伤疾病。目前常见的治疗手段有外科手术缝合、自体神经或者异体神经移植及组织工程技术。影响损伤神经后期功能恢复因素众多如受损神经横断面积,缺损神经缺口长度及各种激酶、生长因子等表达的差异。激酶种类众多,作为重要的信号传导分子调控多条信号通路,包括神经损伤后坏死组织清除与神经再生等多种过程。因此,为进一步了解激酶在外周神经损伤修复中扮演的角色,本文回顾了多种常见的激酶类型、不同的神经损伤类型及其修复的进程,发现激酶可以通过调节自噬过程、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细胞周期以及氧化应激等过程参与损伤神经组织再生修复微环境的形成,影响神经的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酶 外周神经损伤修复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