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后联合肝素抗凝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崔玉凤 张海英 关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年第7期796-797,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后联合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2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根据尿激酶溶栓后是否抗凝治疗分为抗凝组和非抗凝组两组,每组31例。入选的62例病人均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抗凝组31例溶栓后复查凝血象,根据APTT...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后联合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2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根据尿激酶溶栓后是否抗凝治疗分为抗凝组和非抗凝组两组,每组31例。入选的62例病人均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抗凝组31例溶栓后复查凝血象,根据APTT值给予肝素钠50 mg^100 mg静脉滴注,7~10天后改口服阿司匹林。非抗凝组31例尿激酶溶栓24 h后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根据NIHSS评分及mR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抗凝组的疗效优于非抗凝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发病后6h内静脉注射尿激酶是安全有效的,且尿激酶溶栓后给予肝素抗凝治疗更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的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尿激酶 抗凝
下载PDF
心源性脑梗塞应用联合抗凝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崔玉凤 关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研究联合抗凝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8月接收的68例心源性脑梗塞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法,将其等分成A、B两组。A组联合抗凝治疗,B组仅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疗效总有效率等... 目的研究联合抗凝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8月接收的68例心源性脑梗塞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抽签法,将其等分成A、B两组。A组联合抗凝治疗,B组仅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疗效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 A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B组,两组之比为:(2.41±1.75)分vs.(5.63±2.79)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疗效总有效率为88.24%,B组为73.53%。A组明显高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A组明显优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肝素抗凝治疗心源性脑梗塞,效果更加显著,有助于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脑梗塞 疗效 联合抗凝
下载PDF
基于相变材料的油箱换热板散热仿真与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关标 冯永保 +1 位作者 李淑智 王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9-173,共5页
对相变材料的储放热过程进行了仿真,获得了某型相变材料吸热、散热工作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验证了相变材料的储放热特性。针对油箱散热问题设计了可更换换热板的油箱,仿真获得了油箱内油液流动的流线图。仿真分析了无换热板、有换热板... 对相变材料的储放热过程进行了仿真,获得了某型相变材料吸热、散热工作过程的温度变化曲线,验证了相变材料的储放热特性。针对油箱散热问题设计了可更换换热板的油箱,仿真获得了油箱内油液流动的流线图。仿真分析了无换热板、有换热板和更换换热板后的油箱内温度变化曲线。结果表明:添加换热板后油箱内平衡温度下降3.1 K,更换换热板后,油箱内温度在335 K以下的时间延长1 000 s。通过换热板的添加与更换,有利于液压系统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油箱散热 相变换热 FLUENT
下载PDF
量纲一的量的单位规范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关标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化学单位 量纲一 质量分数 百分比浓度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应用银杏达莫并用奥扎格雷静滴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关标 崔玉凤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48-149,共2页
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应用银杏达莫并用奥扎格雷静滴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脑梗赛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3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应用银杏达... 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应用银杏达莫并用奥扎格雷静滴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脑梗赛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33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应用银杏达莫予以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之上,并用奥扎格雷静滴予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分析发现,研究组临床总有效治疗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应用银杏达莫并用奥扎格雷静滴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银杏达莫 奥扎格雷 疗效
下载PDF
大剂量他汀类药物联合尿激酶治疗ACI患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关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2年第7期779-782,共4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6年5月-2021年12月收治的ACI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尿激酶及... 目的探讨大剂量他汀类药物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6年5月-2021年12月收治的ACI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尿激酶及小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试验组患者使用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尿激酶及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所有患者持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以及血管内皮细胞钙粘蛋白(VE-cadherin)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升高;治疗后与治疗前比,两组NIHSS评分及血清MCP-1、VE-cadherin水平降低,且试验组与对照组两两相比,试验组NIHSS评分及血清MCP-1、VE-cadherin水平比对照组更低;BI评分升高,且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更高,统计学中有明显差异存在(P<0.05)。结论ACI患者以大剂量他汀类药物联合尿激酶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恢复一定的神经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对脑组织造成的损伤,对脑组织形成保护,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尿激酶 阿托伐他汀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关标 崔玉凤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66-267,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使用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肝素治疗,...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使用肝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70例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肝素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窦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肝素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相对常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地抑制血栓的形成,疏通其颅内静脉窦,从而使得患者的生命健康得以保证,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颅内静脉窦血栓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使用单位符号不要张冠李戴
8
作者 关标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单位符号 平面角 电功率 时间单位 计量单位
下载PDF
不能把化学元素符号作为量符号使用
9
作者 关标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化学元素符号 量符号 质量分数 摩尔分数
下载PDF
血栓通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中度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10
作者 关标 钱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22期3558-3560,共3页
目的分析对中度脑梗死患者应用血栓通胶囊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度脑梗死患者100例,按入院先后进行分组,将2020年7~12月入院的50例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1年1~6月入院的50例应用阿... 目的分析对中度脑梗死患者应用血栓通胶囊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度脑梗死患者100例,按入院先后进行分组,将2020年7~12月入院的50例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1年1~6月入院的50例应用阿司匹林联合血栓通胶囊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纤溶酶原激活物、谷氨酸、多巴胺、5-羟色胺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较对照组低,纤溶酶原激活物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谷氨酸较对照组低,多巴胺、5-羟色胺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度脑梗死患者应用血栓通胶囊治疗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其神经递质表达及凝血纤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通胶囊 中度脑梗死 神经递质 凝血纤溶功能
下载PDF
欠驱动桥式起重机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杰 强宝民 +2 位作者 何祯鑫 董思岐 关标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6-121,159,共7页
分析了系统动力学建模、非线性特性以及防摆控制方法三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包含摩擦力和外界干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和两种控制策略,主要控制方法包括输入整形、轨迹规划、线性控制、无源控制、反步方法、模糊控制、滑模控制和智能控制... 分析了系统动力学建模、非线性特性以及防摆控制方法三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包含摩擦力和外界干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和两种控制策略,主要控制方法包括输入整形、轨迹规划、线性控制、无源控制、反步方法、模糊控制、滑模控制和智能控制等。最后对目前控制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了桥式起重机系统控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式起重机 欠驱动系统 防摆控制 轨迹跟踪 镇定控制 智能控制
下载PDF
基于相变材料的液压油箱散热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经玮 冯永保 +1 位作者 关标 杨旭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44-250,共7页
液压油是工业发展的血液,是实现液压系统的性能和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通过对进口节流调速回路系统的散热计算,得出液压系统温升曲线。液压油箱作为液压油的储存容器,是液压系统中液压油主要的散热方式。通过建立液压油箱的三维模型,利... 液压油是工业发展的血液,是实现液压系统的性能和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通过对进口节流调速回路系统的散热计算,得出液压系统温升曲线。液压油箱作为液压油的储存容器,是液压系统中液压油主要的散热方式。通过建立液压油箱的三维模型,利用ansys APDL对液压油箱的散热过程进行仿真,并提出利用相变硅胶片和相变微胶囊两种相变材料改进液压油箱。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两种相变材料的应用均可以降低油箱在工作时的热平衡温度,且到达热平衡的时间更短,两种材料均可以提高液压系统的散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油箱 散热 仿真 相变材料
下载PDF
以慢性发作性头痛为首发症状的颅内静脉窦血栓8例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宏娟 玄昭伟 +4 位作者 柴家丽 许芳 崔玉凤 张海英 关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92-594,共3页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颅内静脉窦内形成血栓,引起窦腔狭窄、闭塞,脑静脉血回流障碍和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压增高及相应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组疾病.与动脉血栓...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颅内静脉窦内形成血栓,引起窦腔狭窄、闭塞,脑静脉血回流障碍和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压增高及相应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组疾病.与动脉血栓相比,CVST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约为每年1.5~2.5/100万,占所有卒中的1%.由于其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也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误诊率高.近年随着对该病的深入认识,特别是颅脑MRI、MRV的应用,使该病的诊断率大大提高[1],相关临床报道亦较多.本文对2008年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8例以慢性发作性头痛为首发症状的CVST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发作性头痛 首发症状 慢性 脑脊液循环障碍 神经系统症状 脑血管病 CVST
下载PDF
甲状腺激素和慢性心力衰竭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钱荟 关标 +1 位作者 云彩华 王德强 《黑龙江科学》 2019年第14期136-137,共2页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病因导致的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主要表现为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心室重构[1-2],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分析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特征及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多种病因导致的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主要表现为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心室重构[1-2],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分析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特征及与心血管系统的关系,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包括慢性心力衰竭常伴有甲状腺激素异常、慢性心力衰竭伴发甲状腺功能异常时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变化,并对甲状腺激素与心血管系统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心脏是甲状腺重要的靶器官,CHF患者常合并ESS。有研究表明,在常规治疗CHF的基础上加用短疗程、小剂量的甲状腺激素,有利于纠正顽固性心衰,且可缩短疗程。但目前应用甲状腺激素治疗CHF还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有待于进行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随访。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治疗应用的指征、效果、副作用等亦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相信伴随甲状腺激素与心血管系统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可以为CHF患者探求有效治疗方法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甲状腺激素 心血管系统
下载PDF
初诊为脑梗死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七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宏娟 柴家丽 +4 位作者 许芳 催玉凤 张海英 关标 玄昭伟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7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例初诊为脑梗死的CVST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例入院均诊断为脑梗死,表现为一...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例初诊为脑梗死的CVST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例入院均诊断为脑梗死,表现为一侧肢体轻度麻木或无力,伴眼胀、头晕、视力下降等,后经腰椎穿刺、颅脑CT、MRI及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确诊为CVST,予普通肝素静脉滴注10~14 d均明显好转。随访1年,有2例症状反复发作,予肝素治疗后未再复发。结论 CVS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易误漏诊,临床接诊疑诊患者应注意仔细鉴别,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血栓形成 颅内 误诊 脑梗死
下载PDF
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崔玉凤 关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649-651,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6年7月接诊的急性脑梗塞病例,共计70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将70例病例等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疏血通,乙组应用一般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 目的研究应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6年7月接诊的急性脑梗塞病例,共计70例。采用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将70例病例等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疏血通,乙组应用一般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甲组总有效率82.86%明显高于乙组60.0%,P<0.05。甲组用药后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乙组,ADL评分明显高于乙组,P<0.05。结论加用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更快,临床疗效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神经功能 疏血通
下载PDF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亚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17
作者 张海英 关标 崔玉凤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年第6期681-682,共2页
目的 研究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亚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12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同时给予控制脑水肿、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扩容等治疗,治疗组在次基础上应用尿激酶30~50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 目的 研究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亚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12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同时给予控制脑水肿、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扩容等治疗,治疗组在次基础上应用尿激酶30~50万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静点30 min滴完,连续应用三天。在此三天给予监测血压、脉搏、心电、血氧饱和度。治疗前后对临床疗效、并发症、CT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亚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尿激酶 亚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文娣 曲典 关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年第10期1164-1166,共3页
目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7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54例、53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59%)明显高于对照... 目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7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54例、53例,对照组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73.58%,P<0.05);观察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其血脂水平,是治疗该病的较好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卒中 阿托伐他汀 脑卒中 血脂
下载PDF
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崔玉凤 关标 曲典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内科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两组患...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内科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两组患者均治疗14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状况,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I指数明显比对照组升高,两者之比为:(78.3±10.1)分vs.(65.2±12.8),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入奥拉西坦,能够有效地提高其脑代谢的速度,从而促进其脑部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西坦 脑出血 效果
下载PDF
地塞米松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宏娟 柴家丽 +2 位作者 催玉凤 关标 玄昭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年第5期524-526,共3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短程静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对照组16例和研究组24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配合针刺运动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马西平,研究组则加用地塞米松,采用目测类比疼痛...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短程静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对照组16例和研究组24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配合针刺运动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马西平,研究组则加用地塞米松,采用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分别于治疗前后及半年后予以测评,观察治疗后患者面部疼痛缓解率。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7%和75.0%,研究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0.05),地塞米松短程静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优于口服卡马西平。结论:地塞米松短程静点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费用低,病人经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地塞米松 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