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L-7-ACA酰化酶基因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
作者 杨蕴刘 恽定芳 +4 位作者 关颖谦 彭惠林 陈剑民 何云生 焦瑞身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99-107,共9页
本文报道了利用BamHI酶解的载体pBR322 DNA与Sau3A部分酶解的假单胞菌Ps.130染色体DNA片段构建重组质粒,并用^(32)P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从3205个含有外源片段的重组质粒中检测得到7株阳性克隆株。进一步经^(125)I一标记的抗体/抗原放射... 本文报道了利用BamHI酶解的载体pBR322 DNA与Sau3A部分酶解的假单胞菌Ps.130染色体DNA片段构建重组质粒,并用^(32)P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从3205个含有外源片段的重组质粒中检测得到7株阳性克隆株。进一步经^(125)I一标记的抗体/抗原放射免疫反应、GL-7-ACA酰化酶活力测定以及酶反应产物的纸谱色层分析,由上述7株阳性株中鉴定出3株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酰化酶活力的基因克隆株。对该3株菌的重组质粒——pMR 5、pMR 6和pMR7 DNA的初步凝胶电泳分析表明,pMR 5和pMR 7质粒中插入片段的分子量为6.8kb,质粒pMR 6则带有5.7kb的外源片段。实验还比较了重级质粒pMR5在8株不同的大肠杆菌宿主菌中,GL-7-ACA酰化酶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CA酰化酶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乙烯利对菜豆叶枕外植体脱落和离区纤维素酶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映璜 方建雄 +1 位作者 韩家玉 关颖谦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 CSCD 1995年第2期149-153,共5页
以乙烯利处理菜豆叶枕外植体,能显著提高对抗的脱落及其离区纤维酶的活力。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抑创剂环己酰亚胺和放线菌素D,对乙烯利促进的脱落与离区纤维素酶活力不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具有严格的时间顺序。提示乙烯利促进脱... 以乙烯利处理菜豆叶枕外植体,能显著提高对抗的脱落及其离区纤维酶的活力。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抑创剂环己酰亚胺和放线菌素D,对乙烯利促进的脱落与离区纤维素酶活力不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具有严格的时间顺序。提示乙烯利促进脱落的生理效应与其诱导高区纤维素酶合成时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有密切关系。此外,外植体经乙烯利处理后再分别不同时间加IAA,并根据测定其抑制乙烯利诱导的纤维素酶活力变化,与不同时间加放线菌素D的实验结果相同,推断IAA对乙烯利促进脱落的拮抗作用可能是在乙烯利诱导纤维素酶合成的转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乙烯利 脱落 纤维素酶
下载PDF
琥珀酸弧菌L—天门冬酰胺酶高纯度IgG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关颖谦 彭惠林 +3 位作者 何云生 陈剑民 任克勤 焦瑞身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0-34,共5页
本文报道琥珀酸弧菌L-天门冬酰胺酶高纯度IgG的制备,采用溴化氰活化的琼脂糖球珠亲和层析,将IgG中能与受体大肠杆菌结合的组分除去,使该IgG在应用于基因工程筛选中降低本底,重复性好,提高筛选效率。将其用作放射免疫探针和酶联免疫探针... 本文报道琥珀酸弧菌L-天门冬酰胺酶高纯度IgG的制备,采用溴化氰活化的琼脂糖球珠亲和层析,将IgG中能与受体大肠杆菌结合的组分除去,使该IgG在应用于基因工程筛选中降低本底,重复性好,提高筛选效率。将其用作放射免疫探针和酶联免疫探针,在筛选L-天门冬酰胺酶基因的正克隆中有其独到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弧菌 天门冬酰胺酶 IgG制备
下载PDF
PRIMARY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A GENE ENCODING THE ANTILEUKEMIA AGENT(ASPARAGINASE)
4
作者 关颖谦 陈剑民 +2 位作者 彭惠林 何云生 焦瑞身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9年第5期436-437,共2页
Microbial asparaginase has been shown to have antitumor activity for lymphosarcoma, and carcinosarcoma, and is particularly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for acute lumphocytic leukemia. Since the 1960s, asparaginase puri... Microbial asparaginase has been shown to have antitumor activity for lymphosarcoma, and carcinosarcoma, and is particularly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for acute lumphocytic leukemia. Since the 1960s, asparaginase purified from E. coli has been used clinically and found to be a very effective antileukemia agent but with certain side effects. In recent years, asparaginases from other bacteria, such 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WINIA AGENT antitumor purified clinically ECORI GLUTAMINASE chromosome homology PLAQUE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