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法对药理学教师的素质要求 被引量:5
1
作者 靳英丽 石卓 +2 位作者 关风英 纪影实 陈立 《基础医学教育》 2013年第9期832-834,共3页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不仅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药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和临床思维能力。PBL教学法应用于药理学教学实践对药理学教师提出了多方...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不仅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药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和临床思维能力。PBL教学法应用于药理学教学实践对药理学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更高的素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教学方法 教师素质
下载PDF
调查Rh血型抗体检出率和特异性分布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关风英 许士民 +1 位作者 潘靖 徐晓艳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调查Rh血型抗体的检出率及其特异性分布特点,分析Rh血型抗体的临床意义及产生规律。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筛查和鉴定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红细胞Rh血型抗原、检测抗体的效价、Ig类型及37℃反应性并分析抗体产生的原... 目的:调查Rh血型抗体的检出率及其特异性分布特点,分析Rh血型抗体的临床意义及产生规律。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抗球蛋白技术筛查和鉴定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红细胞Rh血型抗原、检测抗体的效价、Ig类型及37℃反应性并分析抗体产生的原因。结果:就诊者27000例,共检出Rh血型抗体24例,检出率为0.089%,24例Rh血型抗体均为IgG或IgG+IgM类。结论:输血和妊娠同种免疫是红细胞血型抗体产生的重要原因。红细胞血型抗体的主要临床意义为是否引起HTR及HDN。红细胞血型抗体的效价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不规则抗体 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 微柱凝胶抗球蛋白试验
下载PDF
PBL教学法视阈下的药理学教师素质要求 被引量:2
3
作者 靳英丽 石卓 +2 位作者 关风英 纪颖实 陈立 《中国药理通讯》 2012年第4期30-31,共2页
药理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一门主干课程,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药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模... 药理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一门主干课程,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药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和临床思维能力,同时,也对药理学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BL教学法应用于药理学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包括:1.具备与时俱进的多元化的先进教学理念: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传授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知识 PBL教学法 教师素质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视阈 高等医学教育 临床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
下载PDF
225例乳腺癌患者的风险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关风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7期969-969,共1页
目的:探讨年龄、饮食习惯、遗传因素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以有效的预防乳腺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25例乳腺癌患者年龄、饮食习惯、遗传情况进行问卷和病案调查。结果:通过对225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表明,29岁以下乳癌患者比率较低,40~54岁... 目的:探讨年龄、饮食习惯、遗传因素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以有效的预防乳腺癌。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25例乳腺癌患者年龄、饮食习惯、遗传情况进行问卷和病案调查。结果:通过对225例患者的年龄分布表明,29岁以下乳癌患者比率较低,40~54岁妇女患乳癌的可能性最大,55岁以后发病风险逐渐降低。结论:40~54岁为乳癌的好发年龄。高脂肪饮食使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增高,有家族史的女性更易得乳腺癌。提示好发年龄段的女性要每年进行乳腺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同时低脂肪、低动物蛋白饮食、高纤维素摄入可减少乳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风险因素 预防
下载PDF
探讨隔离标识系统在ICU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
5
作者 关风英 商淑梅 《中医学报》 CAS 2014年第B12期718-719,共2页
目的探讨隔离标识系统在ICU 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于2013.1-2014.9 ICU 病房现有的40 名全部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设计有关的隔离标识,采用观察法记录隔离标识系统使用前后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医护人员对于隔... 目的探讨隔离标识系统在ICU 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于2013.1-2014.9 ICU 病房现有的40 名全部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设计有关的隔离标识,采用观察法记录隔离标识系统使用前后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医护人员对于隔离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医院内ICU 病房的感染发生率.结果:隔离标识系统使用前后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医护人员对于隔离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医院内ICU 病房的感染发生率存在明显改善,前后各项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隔离标识系统能够有效的提高医护人员对于隔离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洗手依从性,使得医护人员对于在ICU 病房内开展护理工作加以重视,降低ICU 病房内的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标识系统 ICU预防院内感染 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