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氢大麻酚酸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书铭 冀利峰 郑曙剑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1228-1233,共6页
目的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对因药物滥用致使尿液中产生的四氢大麻酚酸检测试纸条进行研制。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法还原氯金酸制备胶体金。结果确立了制备四氢大麻酚酸检测试纸条的最佳条件:标记10μg/mL的抗四氢大麻酚酸单克隆抗体,将... 目的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对因药物滥用致使尿液中产生的四氢大麻酚酸检测试纸条进行研制。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法还原氯金酸制备胶体金。结果确立了制备四氢大麻酚酸检测试纸条的最佳条件:标记10μg/mL的抗四氢大麻酚酸单克隆抗体,将金标抗体按喷量2.0μL/cm喷涂在已处理的聚酯膜上,最后将四氢大麻酚酸-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物和羊抗鼠按0.5、1.0mg/mL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NC膜)上,经过37℃烘箱干燥16h,组装制备四氢大麻酚酸检测试纸条。结论这种方法能在3~5min内快速检测出尿液中残留的最小浓度为50ng/mL的四氢大麻酚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大麻酚酸 胶体金法 尿液 免疫层析技术
下载PDF
制图与CAD课程相结合的实效性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白图娅 冀利峰 冀忠厚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15期73-73,共1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制图》与《CAD》这两门课程的结合对于后续课程的教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笔者通过制图测绘与AutoCAD实训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受到了启发,总结了一点教学体会。
关键词 制图 CAD 课程综合
下载PDF
思维能力在化工制图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冀利峰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6年第11期32-32,共1页
本人首先总结了化工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根据多年的摸索与总结提出了图形思维中逻辑过程流程。
关键词 思维能力 化工制图教学
下载PDF
提高学生读图和画图能力的教学探讨
4
作者 冀利峰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6年第10期59-59,63,共2页
工程图纸是工程的语言,本人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提高学生读图和画图能力方面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化工制图 读图能力 画图能力
下载PDF
不同乳杆菌发酵对葛根的特征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曹刚刚 冀利峰 +2 位作者 徐方方 李宣衡 曾化伟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2年第4期104-108,共5页
研究不同乳杆菌对典型药食同源中药发酵的性能,特别是药材原有的特征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发酵前后的变化。以葛根为研究对象,采用三株乳杆菌,即植物乳杆菌YS-1、植物乳杆菌YS-2和鼠李糖乳杆菌YS-3,对葛根进行发酵,通过检测葛根发酵前后... 研究不同乳杆菌对典型药食同源中药发酵的性能,特别是药材原有的特征性成分和抗氧化能力发酵前后的变化。以葛根为研究对象,采用三株乳杆菌,即植物乳杆菌YS-1、植物乳杆菌YS-2和鼠李糖乳杆菌YS-3,对葛根进行发酵,通过检测葛根发酵前后的总黄酮、总酚、总三萜三类物质含量以及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三种自由基清除率,揭示中药葛根经过不同乳杆菌发酵后的典型成分和抗氧化性变化。葛根经过植物乳杆菌YS-1、植物乳杆菌YS-2发酵后总黄酮、总酚、总三萜含量变化不同,且差异较大,但均有升高。经过植物乳杆菌YS-1发酵的葛根发酵液的特征性成分含量最高,总黄酮、总酚、总三萜含量均值分别达到3.2 g/L、5.5 g/L、5.1 g/L,相对于葛根原汁分别提高113.33%、96.43%、34.21%。葛根经过三株乳杆菌发酵后三种自由基清除率相对于发酵前都有明显提高。经植物乳杆菌YS-1发酵的提升最大,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值分别达到72%、96%、42%。研究表明,不同的乳杆菌发酵葛根的性能差异较大,针对不同的中药材原料需要筛选合适的菌种。适宜的乳杆菌发酵葛根可以显著提高其特征成分的含量,同时提高其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乳杆菌 发酵 自由基 抗氧化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酵素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刚刚 颛孙皖皖 +2 位作者 冀利峰 颜萍萍 曾化伟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378-383,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原料发酵酵素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同时验证发酵食品的安全性.以糙米、虫草、余甘子、山楂、乌梅、青梅酵素为材料,通过提取总DNA、测序并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和鉴定.选择虫草和糙米作为对象,在门、属、种等不同水平上分析酵素... 为了研究不同原料发酵酵素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同时验证发酵食品的安全性.以糙米、虫草、余甘子、山楂、乌梅、青梅酵素为材料,通过提取总DNA、测序并进行物种多样性分析和鉴定.选择虫草和糙米作为对象,在门、属、种等不同水平上分析酵素中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占主要丰度的两个门,其中绝大部分是变形菌门;在属水平的主要微生物群落结构丰富,其中驹形杆菌(Komagataeibacter)是主要的属.不同的酵素的主要菌种有所差异,虫草酵素乳杆菌(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较高,而糙米酵素则是醋杆菌(Acetobacter);此外,通过平板培养和主要微生物鉴定,没有真菌和有害菌检出.因此,酵素具有丰富多样的微生物菌落结构,主要为产醋酸和乳酸的细菌;规范卫生的发酵过程不会产生致病菌,食用酵素不会发生因致病菌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素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多样性 食品安全
下载PDF
酵素酿造过程中乳酸强化发酵工艺研究
7
作者 曹刚刚 冀利峰 +2 位作者 徐芳芳 李宣衡 曾化伟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22期30-34,共5页
为了探究不同发酵工艺和发酵条件对酵素的有机酸组成和总酸含量的影响。分别以合成培养基和混合果蔬汁为发酵基质,采用酵母、醋酸菌和植物乳杆菌作为发酵菌种,设置5种发酵工艺,即不同的温度和溶氧、接种程序,通过检测OD_(600)和总酸、... 为了探究不同发酵工艺和发酵条件对酵素的有机酸组成和总酸含量的影响。分别以合成培养基和混合果蔬汁为发酵基质,采用酵母、醋酸菌和植物乳杆菌作为发酵菌种,设置5种发酵工艺,即不同的温度和溶氧、接种程序,通过检测OD_(600)和总酸、乳酸、有机酸和残糖含量,同时比较不同工艺发酵风味。结果表明,在静置发酵体系和有搅拌通风的发酵体系中,都可以进行发酵积累乳酸,37℃培养相比30℃培养乳酸的积累量稍多但生物量较低,同样温度条件下,静置培养比摇瓶培养更有利于乳酸发酵,标准培养基采用不同工艺发酵,工艺1和工艺2在发酵第一阶段接种了醋酸菌,两者产酸水平高而乳酸占比较低,其中工艺2的总酸含量最高,达到22.6 g/L,工艺3、工艺4和工艺5则相反。5种工艺发酵后残糖含量均低于1.5 g/L,工艺2和工艺3和工艺5在发酵第一阶段接种植物乳杆菌,总酸中乳酸占比比较高,采用混合果蔬汁发酵与标准培养基差异较大,总体产酸水平都更高,工艺1总酸达到63.5 g/L,但是总酸中乳酸的占比低,发酵液刺激性强,风味不佳,工艺5总酸含量32.5 g/L,总酸中乳酸占比最高。结果表明,在发酵前期接种乳酸菌强化乳酸发酵,后期再依次进行酵母和醋酸发酵的工艺会显著提高发酵液中乳酸的含量,酵素感官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素 风味 乳酸 植物乳杆菌 发酵工艺
下载PDF
乳杆菌发酵对茯苓的成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8
作者 孟涛 冀利峰 +2 位作者 杜川川 马彪 曹刚刚 《食品工业》 CAS 2023年第8期111-114,共4页
研究不同乳杆菌对茯苓的发酵性能,特别是药材原有的抗氧化成分和抗氧化能力发酵前后的变化。采用3株乳杆菌,即植物乳杆菌YS-1、植物乳杆菌YS-2和鼠李糖乳杆菌YS-3,对茯苓进行发酵,通过检测茯苓发酵前后的总黄酮、总酚、总三萜3类物质含... 研究不同乳杆菌对茯苓的发酵性能,特别是药材原有的抗氧化成分和抗氧化能力发酵前后的变化。采用3株乳杆菌,即植物乳杆菌YS-1、植物乳杆菌YS-2和鼠李糖乳杆菌YS-3,对茯苓进行发酵,通过检测茯苓发酵前后的总黄酮、总酚、总三萜3类物质含量及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DPPH自由基3种自由基清除率,揭示中药茯苓经过不同乳杆菌发酵后的成分和抗氧化性变化。茯苓经过植物乳杆菌YS-1、植物乳杆菌YS-2发酵后3类物质含量和3种自由基清除率均有升高。经鼠李糖乳杆菌YS-3发酵后总黄酮、总酚含量提高而总三萜含量下降,对自由基清除率无显著变化。经过植物乳杆菌YS-1发酵茯苓的物质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总体较高,总黄酮、总酚、总三萜含量分别达到4.2,6.5和7.9 g/L,相对于发酵前分别提高75%,55%和44%;羟自由基、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77%,75%和88%。试验表明,不同乳杆菌发酵茯苓的性能差异较大,针对茯苓的发酵需要筛选合适的菌种。适宜的乳杆菌发酵茯苓可以显著提高其抗氧化成分含量,同时提高其对自由基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乳杆菌 发酵 自由基 抗氧化
原文传递
玉竹复合发酵饮料工艺优化及品质特性研究
9
作者 曹刚刚 冀利峰 +3 位作者 杜川川 徐方方 陈淼 马彪 《食品工业》 CAS 2024年第5期1-4,共4页
研究不同原料含量和发酵条件玉竹复合发酵饮料的感官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以玉竹为主要原料,以小麦胚芽、酸枣仁、百合、茯苓、龙眼为辅料,添加植物乳杆菌进行复合发酵,制备玉竹复合发酵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玉竹添加量、糖添加量... 研究不同原料含量和发酵条件玉竹复合发酵饮料的感官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以玉竹为主要原料,以小麦胚芽、酸枣仁、百合、茯苓、龙眼为辅料,添加植物乳杆菌进行复合发酵,制备玉竹复合发酵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玉竹添加量、糖添加量、菌种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五个单因素对玉竹发酵饮料的影响。并结合正交试验设计,以发酵液SOD活性值和感官评分为指标,优化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玉竹复合发酵饮料最佳的工艺参数为玉竹添加量4%、糖添加量5%、菌种添加量0.4%、发酵时间36 h、发酵温度35℃。最优条件下发酵液SOD活性为10.47 U/mL, 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0.66%。此时发酵饮料口感细腻、顺滑、无异味,风味较好,呈亮黄色且色泽均匀,感官良好且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 饮料 发酵 感官 抗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