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阎丽杰 王文 +3 位作者 董孝媛 冀学斌 刘传方 彭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36-642,共7页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在不适合强化诱导化疗的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及复发难治性AML(relapsed/refractory AML,R/R AML)患者中的疗效、预后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0月于...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在不适合强化诱导化疗的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及复发难治性AML(relapsed/refractory AML,R/R AML)患者中的疗效、预后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0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87例使用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治疗的AML患者,分为初治不适合强化化疗(unfit)组及复发难治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在疗效评估中初治unfit组中位治疗疗程为3(1~14)个,1个疗程后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为42.86%,CR/完全缓解伴血液学不完全恢复(CR with incomplete hematologic recovery,CRi)率为77.55%,总反应率(overall response rate,ORR)为83.67%,可检测残留病变(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MRD)转阴率为34.69%;复发难治组中位治疗疗程为2(1~10)个疗程,1个疗程后CR率为23.68%,CR/CRi率为52.63%,ORR为60.53%,MRD转阴率为31.58%。基因型与疗效的相关分析显示复发难治组中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突变型CR/CRi率及MRD转阴率较IDH野生型更高。在生存分析中初治unfit组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未达到,1年累计生存率为64.6%;复发难治组中位随访时间为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9个月,1年累计生存率为46.7%。在安全性评估中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7%,2.3%患者出现肿瘤溶解综合征(tumor lysis syndrome,TLS)。结论: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在初治unfit的AML及复发难治性AML患者中疗效肯定,几乎所有接受该方案治疗的患者均会出现不良反应,但大多数患者可耐受,治疗过程中需加强对TLS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去甲基化药物 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子翰 彭军 冀学斌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3年第3期143-149,共7页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血小板自身抗原免疫失耐受有关,其中T细胞的异常激活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血小板自身抗原反应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增殖、调节性T细胞数量功能异常、辅...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血小板自身抗原免疫失耐受有关,其中T细胞的异常激活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血小板自身抗原反应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增殖、调节性T细胞数量功能异常、辅助性T细胞(Th细胞)亚群失衡等。因此诱导免疫耐受是ITP治疗的重要切入点,通过抑制蛋白酶体的活性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为ITP提供潜在治疗靶点。本文综述了蛋白酶体抑制剂在ITP中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发病机制 蛋白酶体抑制剂 免疫耐受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冀学斌 侯明 《血栓与止血学》 2004年第1期41-45,共5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紊乱.T细胞、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激活,细胞因子、抗血小板抗体产生增多,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生成减少,导致皮肤、黏膜或内脏广...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紊乱.T细胞、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激活,细胞因子、抗血小板抗体产生增多,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血小板生成减少,导致皮肤、黏膜或内脏广泛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 ITP 糖皮质激素 副作用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例并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冀学斌 侯明 +1 位作者 张伟娜 冀美生 《血栓与止血学》 2003年第4期161-162,共2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临床上并不少见,我院1996~2003年共收治9例,现报道于下.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 合并症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出血性疾病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 被引量:2
5
作者 冀学斌 侯明 《中国社区医师》 2007年第10期8-10,共3页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机体对某些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脆性增加,使血液外渗并伴发小血管炎。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黏膜出血、关节炎、腹痛、便血... 过敏性紫癜(Allergic Purpura),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机体对某些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脆性增加,使血液外渗并伴发小血管炎。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黏膜出血、关节炎、腹痛、便血、血尿等,可同时出现皮肤水肿、荨麻疹等其他过敏表现。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无血小板减少和凝血障碍。本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春、秋季发病居多。本病的直接病因往往很难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 毛细血管通透性 发病机制 实验室检查 血小板减少 小血管炎 皮肤紫癜
下载PDF
独特型-抗独特型免疫网络及其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冀学斌 侯明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3年第6期535-537,共3页
免疫网络是现代免疫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及治疗方面有重要意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尤其是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生及治疗仍是一个难题。本文探讨了独特型-抗独特型抗体在ITP发病中的意义... 免疫网络是现代免疫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及治疗方面有重要意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尤其是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发生及治疗仍是一个难题。本文探讨了独特型-抗独特型抗体在ITP发病中的意义,分析和展望了利用其治疗ITP的免疫机理及正在研究中的具体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特型免疫网络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发病机制 抗体 免疫学
下载PDF
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的筛选
7
作者 冀学斌 侯明 +6 位作者 朱嫒媛 宋曰礼 王琳 李丽珍 彭军 马道新 张茂宏 《血栓与止血学》 2004年第4期167-169,共3页
目的:筛选出血浆中含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为人源化抗GPⅡbⅢa基因工程抗体的研制做准备。方法:用改良MAIPA法检测24例慢性ITP患者血浆有无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 目的:筛选出血浆中含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为人源化抗GPⅡbⅢa基因工程抗体的研制做准备。方法:用改良MAIPA法检测24例慢性ITP患者血浆有无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用血小板聚集试验研究抗GPⅡbⅢa自身抗体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24例慢性ITP患者中10例(41.7%)血浆中抗GPⅡbⅢa自身抗体阳性,2例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结论:少数抗CPⅡbⅢa自身抗体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抗GPⅡbⅢa自身抗体 血小板聚集 人源化基因工程抗体
下载PDF
不典型的混合型过敏性紫癜1例
8
作者 冀学斌 侯明 王志杰 《血栓与止血学》 2004年第2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混合型过敏性紫癜 胃镜检查 首发症状 血清学检查
下载PDF
利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制备人源化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工程抗体
9
作者 冀学斌 侯明 《血栓与止血学》 2004年第3期140-141,共2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血栓性疾病正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发病率高居各种疾病之首,并有渐增趋势,是当代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关键词 唑菌体 抗体库技术 抗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工程抗体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冀学斌 《血栓与止血学》 2003年第2期84-85,共2页
单克隆抗体是一种新型生物应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modifier,BRM),目前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如B细胞非何杰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的治疗.本文将综述单克隆抗体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特发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 应用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活化的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志杰 丛雅琴 冀学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8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检测 血小板活化 临床应用 细胞内钙离子 血栓性疾病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病的应用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兰花 李秋环 冀学斌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9期805-80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病的有效预见护理措施。方法设计大剂量化疗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病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对105例缓解期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患者实施不同形式的预...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大剂量化疗后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病的有效预见护理措施。方法设计大剂量化疗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病风险评估表,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对105例缓解期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患者实施不同形式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侵袭性肺部真菌病,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侵袭性肺部真菌病发生率从38.37%下降到20%;病死率由11.62%下降到1.91%。结论急性白血病大剂量化疗后容易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病,应早期诊断,并进行预防性抗真菌治疗,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侵袭性肺部真菌病发生率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化疗 侵袭性肺部真菌病 预见性护理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的现状和未来
13
作者 侯明 冀学斌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3,共3页
关键词 造血系统肿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治疗 淋巴系统恶性肿瘤 骨髓移植 化疗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生物学治疗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保成 冀学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生物学治疗 反义寡聚核苷酸 过继免疫治疗 单克隆抗体 免疫调节剂 生物技术 治疗手段 骨髓移植 肿瘤疫苗 抗肿瘤 NHL 独特型
下载PDF
Bruton酪氨酸激酶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茹霞 张丽萍 +1 位作者 彭军 冀学斌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2年第3期577-579,582,共4页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皮肤、口腔牙龈或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为特征[1],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有轻微的女性发病优势。目前认为抗体介导和/或T细胞介导的血小板破坏是ITP的主...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皮肤、口腔牙龈或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为特征[1],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有轻微的女性发病优势。目前认为抗体介导和/或T细胞介导的血小板破坏是ITP的主要发病机制,但仍不完全清楚。其中B细胞在IT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B细胞免疫异常,产生针对血小板和巨核细胞表面膜糖蛋白的自身抗体,引起血小板破坏导致血小板减少,导致患者发病[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Bruton酪氨酸激酶
下载PDF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缘 李兰花 +1 位作者 彭军 冀学斌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2年第6期1237-1242,共6页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的发病与T细胞免疫异常有关,具体表现在人体对T细胞介导的血小板抗原失去免疫耐受,使T卵泡辅助细胞(Tfh细胞)刺激自身反应性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引起血小板破坏增...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的发病与T细胞免疫异常有关,具体表现在人体对T细胞介导的血小板抗原失去免疫耐受,使T卵泡辅助细胞(Tfh细胞)刺激自身反应性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血小板抗体,引起血小板破坏增多,从而导致ITP的发生。通过阻断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 ICOS)途径可以抑制ITP患者的T细胞活性,并诱导T细胞对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为ITP的治疗提供潜在的靶点。本文综述了ICOS在ITP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免疫耐受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构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跌倒风险预测模型
17
作者 李伟芳 冀学斌 +3 位作者 李兰花 韩云玲 续鲁静 刘肖雅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4年第23期1789-1795,共7页
目的:探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为跌倒风险评估和精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于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510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患... 目的:探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为跌倒风险评估和精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于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510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疾病治疗、药物等相关资料。通过LASSO-Logistic回归筛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效果,Bootstrap重抽样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510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中,男273例,女237例,年龄53.0(41.0,63.0)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跌倒风险预测模型共纳入6个危险因素,分别为疾病类型(OR=0.185,95%CI 0.061~0.562)、体温≥38℃(OR=2.239,95%CI 1.128~4.445)、疼痛(OR=15.581,95%CI 6.592~36.829)、贫血(OR=4.097,95%CI 1.536~10.927)、骨髓抑制天数(OR=3.341,95%CI 1.619~6.893)、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估(OR=3.160,95%CI 1.051~9.506)(均P<0.05),该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84(95%CI 0.841~0.927),最佳临界值为0.248,灵敏度为87.4%,特异度为75.6%,内部验证C统计量为0.873,校准曲线和理想曲线几乎重合,模型Brier得分为0.080。结论:构建的跌倒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可高效、客观量化跌倒发生风险,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跌倒的早期评估及有效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跌倒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近乎跌倒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原文传递
人源化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抗体库的构建及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冀学斌 侯明 +3 位作者 马道新 李丽珍 彭军 王琳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3-296,共4页
目的筛选出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构建人源化抗血小板GPⅡb/Ⅲa单链噬菌体抗体(ScFv)库。方法用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技术和血小板聚集试验筛选出血浆中含有抑制血... 目的筛选出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自身抗体,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构建人源化抗血小板GPⅡb/Ⅲa单链噬菌体抗体(ScFv)库。方法用单克隆抗体特异性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技术和血小板聚集试验筛选出血浆中含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小板GPⅡb/Ⅲa自身抗体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从筛选出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mRNA,用RT PCR扩增出人免疫球蛋白的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基因片断,用DNA linker将VH和VL连接成ScFv基因片断。用限制性内切酶SfiⅠ/NotⅠ酶切ScFv后克隆到噬菌体载体pHEN2,然后转化大肠杆菌TG1。用辅助噬菌体M13K07援救转化后的TG1,产生ScFv。结果95例慢性ITP患者中41例(43.2%)血浆中抗GPⅡb/Ⅲa自身抗体阳性,强阳性患者5例(5.3%)。2例(2.1%)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扩增出380~400bp大小的VH和VL基因,用连接肽(Gly4Ser)3成功地连接成约780bp大小的ScFv片断。ScFv克隆到pHEN2并转化大肠杆菌TG1后,形成2.1×107个克隆。用辅助噬菌体M13K07援救TG1后产生的噬菌体抗体库滴度为1.62×1010cfu/ml。结论少数抗GPⅡb/Ⅲa自身抗体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构建了ScFv库,可用来筛选人源化抗血小板GPⅡb/ⅢaScF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 人源化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临床价值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GPⅡb/Ⅲa 血小板聚集功能 RT-PCR扩增 噬菌体M13 单链噬菌体抗体 血小板聚集试验 外周血淋巴细胞 ScFv 自身抗体 人免疫球蛋白
原文传递
诱导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T细胞免疫耐受的新途径 被引量:8
19
作者 冀学斌 侯明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62-865,共4页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以血小板过度破坏和(或)血小板生成减少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抗原特异性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和(或)细胞毒性T细胞对血小板的直接溶解是血小板破坏增多的重要原因,而免疫介导的巨...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以血小板过度破坏和(或)血小板生成减少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抗原特异性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和(或)细胞毒性T细胞对血小板的直接溶解是血小板破坏增多的重要原因,而免疫介导的巨核细胞成熟障碍和凋亡异常则是导致ITP患者血小板生成减少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ITP存在T细胞免疫异常,T细胞介导对血小板自身抗原免疫失耐受是ITP发病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为血小板自身抗原反应性T细胞的过度活化及增殖、调节性T细胞数量和功能异常、辅助性T细胞异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T细胞免疫耐受 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 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细胞毒性T细胞 血小板破坏 血小板生成 细胞免疫异常
原文传递
人源化抗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噬菌体抗体生物活性研究
20
作者 冀学斌 初晓霞 +3 位作者 侯明 彭军 朱媛媛 李丽珍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06-107,共2页
目的筛选出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h/Ⅲa自身抗体,研究其 IgG 的F(ab′)2片段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用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构建人源化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h/Ⅲa单链噬菌体抗体库。方法
关键词 血小板膜糖蛋白 噬菌体抗体库 人源化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 血小板聚集功能 自身抗体 抑制血小板聚集 抗体阳性 活性研究 筛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