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陈旧性脊髓损伤48例(英文) 被引量:14
1
作者 郑遵成 刘超 +4 位作者 张振兴 王道奎 郑修启 冀永久 郑建森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0-172,共3页
背景:通过改变脊髓损伤局部环境的方法,能够促使损伤的神经修复、再生和恢复脊髓部分神经功能。嗅鞘细胞移植能够改善脊髓损伤的局部内环境。目的:探讨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对陈旧性脊髓损伤患者脊髓及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及安全性。设计:自... 背景:通过改变脊髓损伤局部环境的方法,能够促使损伤的神经修复、再生和恢复脊髓部分神经功能。嗅鞘细胞移植能够改善脊髓损伤的局部内环境。目的:探讨嗅鞘细胞移植治疗对陈旧性脊髓损伤患者脊髓及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及安全性。设计:自身对照实验。单位:山东省泰安荣军医院外科病房。对象:纳入山东省荣军医院外科2004-06/2005-07收住院的陈旧性脊髓损伤患者48例。男39例,女9例;年龄7~59岁,平均36岁。方法:①细胞培养:取流产胎儿的嗅球消化成单个嗅鞘细胞,培养纯化1~2周,最后制成单细胞混悬液。②手术及细胞移植:在全麻下进行,将纯化好的嗅鞘细胞的单细胞悬液(约0.05~0.20mL)用自制的直经0.45mm的注射器分多点注射于相应脊髓损伤处,术后10~14d伤口拆线。③脊髓功能评定:术前1d及术后2周~2个月,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学会制订的脊髓损伤学会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处理。④术后3周~1年观察或电话随访48例患者脊髓功能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术后感觉功能变化。②患者术后运动功能的变化。③患者术后植物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①48例患者中均有脊髓功能的改善,且在术后3周~1年的观察或电话随访中仍呈继续改善的趋势。②感觉功能脊髓损伤学会评分术后高于术前(触觉:56.9,51.2,P<0.01;痛觉:55.2,48.3,P<0.01),感觉功能改善以感觉平面下移最明显,一般在两个节段以上。③运动功能脊髓损伤学会评分术后高于术前(44.8,40.7,P<0.01),运动功能改善出现较慢。④植物神经功能脊髓损伤学会评分术后高于术前(18.0,14.5,P<0.01),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如:出汗、肠蠕动增加出现最早。结论:嗅鞘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晚期患者的脊髓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治疗方法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功能恢复 移植
下载PDF
神经训导三阶段康复方法治疗偏瘫足下垂的临床效果及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冀永久 张坤 +1 位作者 苏琳琳 赵文汝 《中国医药》 2017年第8期1163-1167,共5页
目的 探讨神经训导三阶段康复方法治疗偏瘫足下垂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6年10月山东省泰安荣军医院康复医学科病房收住的偏瘫足下垂患者40例,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 目的 探讨神经训导三阶段康复方法治疗偏瘫足下垂的临床效果及机制。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6年10月山东省泰安荣军医院康复医学科病房收住的偏瘫足下垂患者40例,按住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训导三阶段(神经潜能开发、运动程序重建、实际应用性训练)康复方法治疗,2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足背屈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胫前肌运动程序信号(sEMG)强度。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下肢FMA评分、足背屈AROM、胫前肌sEMG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下肢FMA评分、足背屈AROM、胫前肌sEMG强度均高于对照组[(26.6±3.1)分比(18.4±2.7)分、(12.4±1.1)°比(9.6±1.4)°、(133±40)μV比(92±37)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神经训导三阶段康复方法是符合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建自然规律的方法,治疗偏瘫足下垂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足下垂步态 神经训导 三阶段疗法
下载PDF
心脏复苏后肺水肿的防治体会 被引量:4
3
作者 冀永久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7期426-427,共2页
关键词 心脏复苏 肺水肿 防治
下载PDF
腘肌袢形成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附48例分析)
4
作者 成永晖 冀永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7-17,共1页
对48例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患者施行腘肌袢形成术,经1~4年随访证实了该术的疗效。其中35例手术前后分别测定静脉压力,结果显示该手术能有效降低运动时静脉压力,静息静脉压力恢复时间明显延长,使下肢深静脉功能恢复正常。作者对术式作了... 对48例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患者施行腘肌袢形成术,经1~4年随访证实了该术的疗效。其中35例手术前后分别测定静脉压力,结果显示该手术能有效降低运动时静脉压力,静息静脉压力恢复时间明显延长,使下肢深静脉功能恢复正常。作者对术式作了改进,更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o肌袢形成术 静脉瓣功能不全 下肢 治疗
下载PDF
腘肌袢形成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12例报告
5
作者 成永晖 冀永久 房茂峰 《中国厂矿医学》 1994年第2期28-29,共2页
腘肌袢形成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12例报告新汶矿务局莱芜医院(271000)成永晖,冀永久,房茂峰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尤为常见,煤矿工人由于工作环境及职业特点发病率更高。过去... 腘肌袢形成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12例报告新汶矿务局莱芜医院(271000)成永晖,冀永久,房茂峰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从事重体力劳动者尤为常见,煤矿工人由于工作环境及职业特点发病率更高。过去往往将其误诊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静脉疾病 Gou肌袢 成形术
下载PDF
腓肠肌潜能开发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张坤 苏琳琳 +1 位作者 冀永久 赵文汝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675-2677,共3页
目的:观察腓肠肌潜能开发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训练,治疗组每天增加30min腓肠肌潜能开发训练。所有治疗均1次/d、5d... 目的:观察腓肠肌潜能开发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训练,治疗组每天增加30min腓肠肌潜能开发训练。所有治疗均1次/d、5d/周,共12周。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偏瘫侧下肢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徒手肌力测定(MMT)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FMA评分、MMT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C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FMA评分显著增加(P<0.05),CSS评分显著减少(P<0.05)。结论:腓肠肌潜能开发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张力,缓解痉挛,有效改善下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能开发 腓肠肌 痉挛 脑卒中 偏瘫 肌张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