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参数指标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冀红斌 蔡林 +2 位作者 尤明丽 韩月红 高学斌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75-77,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30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40健康人群心电图参数指标,希望发现针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具有预测价值的ECG参数指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30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健康人群的心电图参数,利用T-test分析各参数间统计学差... 目的:通过比较30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40健康人群心电图参数指标,希望发现针对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具有预测价值的ECG参数指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30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健康人群的心电图参数,利用T-test分析各参数间统计学差异。结果:研究组有4例患者ECG存在J波,发生率为13.3%。研究组和对照组的ECG参数指标相比,TpTe、JTp、JTpC、TpTe间期、TpTeC、JTp/Q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QRS、RR、QT、Q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Te、TpTeC延长,JTp、JTpC、JTp/QT缩短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强 李庆和 +1 位作者 冀红斌 杨新利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A01期277-278,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2003年6月至2011年2月气管切开术患者1338例.其中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653例,传统气管切开术685例,查阅病历,电话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8年。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情... 目的探讨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回顾2003年6月至2011年2月气管切开术患者1338例.其中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653例,传统气管切开术685例,查阅病历,电话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8年。分析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情况。结果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术后早期出血7例,其中3例与损伤甲状腺组织有关,其中2例为峡部,1例为右侧叶;2例损伤甲状腺最下静脉;伤口感染11例,其中7例有2型糖尿病,1例颈部造瘘口周围脓肿形成,也有2型糖尿病。术前发现异位无名动脉1例。套管的位置异常发生7例,痰痂阻塞5例。无气胸、皮下气肿、气管狭窄、气管壁塌陷、气管食管瘘和喉气管狭窄。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术后早期出血最多见,无名动脉变异须谨慎预防。术后经局部压迫不能止血者,应尽早探查止血。有糖尿病的患者易于出现术后伤口感染.须加强血糖控制及局部换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下载PDF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状态下的职业教育改革
3
作者 冀红斌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3年第11期14-14,16,共2页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以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开始逐步呈现出人口老龄化趋势。现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让社会教育需求也产生了变化,老年学应运而生,且在未来教育规划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以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开始逐步呈现出人口老龄化趋势。现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让社会教育需求也产生了变化,老年学应运而生,且在未来教育规划过程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就当前人口老龄化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挑战及机遇进行分析,并相应提出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的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职业教育 挑战 机遇
下载PDF
中药油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熊瑛 唐铁鑫 +4 位作者 李羽 冀红斌 梁孟辉 朱龙平 杨得坡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60,共4页
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油脂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结合选择离子扫描模式对样品中14种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物进行检测。实验得到14种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检测的线性范围在0.05~5 mg/L之间,检出限在0.5~5μg/L... 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对油脂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结合选择离子扫描模式对样品中14种邻苯二甲酸酯污染物进行检测。实验得到14种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检测的线性范围在0.05~5 mg/L之间,检出限在0.5~5μg/L之间,回收率在84.56%~104.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8%,方法快速、稳定。对10种中药油脂的检测结果显示,10种中药油脂中均检测到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存在,其中DBP、DEHP存在超标的情况。应对中药油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最高允许含量进行安全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油脂 气相-质谱联用 邻苯二甲酸酯类 检测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的抗氧化活性及其抗氧化剂筛选 被引量:8
5
作者 杨得坡 李杰梅 +4 位作者 曾晓晖 李珍 王冬梅 冀军峰 冀红斌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7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考查共轭亚油酸的抗氧化活性并筛选对其活性有保护作用的抗氧化剂。方法:采用连苯三酚体系考察共轭亚油酸及其乙酯的抗氧化性;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考察影响共轭亚油酸稳定性的因素,筛选保存共轭亚油酸适宜添加的抗氧化剂并... 目的:考查共轭亚油酸的抗氧化活性并筛选对其活性有保护作用的抗氧化剂。方法:采用连苯三酚体系考察共轭亚油酸及其乙酯的抗氧化性;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考察影响共轭亚油酸稳定性的因素,筛选保存共轭亚油酸适宜添加的抗氧化剂并考察合适的加入量。结果:共轭亚油酸及其乙酯在连苯三酚体系实验体系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在筛选的抗氧化剂中,TBHQ、茶多酚、BHA、BHT效果理想。结论:共轭亚油酸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性,建议使用抗氧化剂TBHQ与茶多酚保护其免于氧化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共轭亚油酸乙酯 气相-质谱联用 抗氧化 抗氧化剂
下载PDF
分子蒸馏技术制备米糠油植物甾醇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妙玲 卢生奇 +4 位作者 王小会 朱龙平 杨伟军 冀红斌 杨得坡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16-219,共4页
植物甾醇是一类具有独特生理活性的天然物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主要来源于植物油脂中。常规的甾醇制备工艺存在产品收率低、溶剂消耗量大、回收困难的缺点。分子蒸馏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液-液分离技术,具有操作温度低、分离效率高、... 植物甾醇是一类具有独特生理活性的天然物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主要来源于植物油脂中。常规的甾醇制备工艺存在产品收率低、溶剂消耗量大、回收困难的缺点。分子蒸馏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液-液分离技术,具有操作温度低、分离效率高、溶剂消耗少等特点。本文采用分子蒸馏技术,通过二次蒸馏对米糠油中植物甾醇的纯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考察蒸馏温度、进料速率和刮膜转速三个工艺参数对重相中植物甾醇含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在预热温度60℃和冷凝面温度为10℃,进料速率为2mL/min以及刮膜转速为250r/min的条件下,一、二级蒸馏的最佳蒸馏温度和压力分别为80℃、50Pa和160℃、1Pa。在此工艺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植物甾醇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甾醇含量由原料油中的3.15%提高到了61.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米糠油 植物甾醇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及其乙酯的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珍 杨得坡 +1 位作者 黄巧娟 冀红斌 《药学进展》 CAS 2005年第11期511-516,共6页
目的:考察共轭亚油酸及其乙酯的体外透皮和皮肤摄取特性。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共轭亚油酸及其乙酯试样的成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测定波长为233nm,并且制备标准曲线;选择30%乙醇溶液作为接受液,采用改进的Franz透皮扩散仪对... 目的:考察共轭亚油酸及其乙酯的体外透皮和皮肤摄取特性。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共轭亚油酸及其乙酯试样的成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测定波长为233nm,并且制备标准曲线;选择30%乙醇溶液作为接受液,采用改进的Franz透皮扩散仪对用试样配制的各扩散液进行裸鼠皮肤体外渗透实验。结果:共轭亚油酸及其乙酯在各扩散介质中于10小时内可导致显著的皮内摄取,并且共轭亚油酸的皮内摄取量大于其乙酯;以丙二醇作溶剂,共轭亚油酸可以透过皮肤,而其乙酯几乎无透过;氮酮能抑制共轭亚油酸的透皮吸收,但可促进其皮内摄取。以2%共轭亚油酸或其乙酯软膏作为扩散物,至3小时便几乎致皮内摄取达饱和,且24小时内共轭亚油酸的皮内摄取量小于其乙酯。结论:共轭亚油酸及其乙酯可用于局部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 共轭亚油酸乙酯 透皮吸收 皮内摄取
下载PDF
分子蒸馏用于精油精制及在芳香疗法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罗吉 黄妙玲 +4 位作者 冀红斌 谭小波 朱龙平 朱宝璋 杨得坡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08年第6期40-43,共4页
分子蒸馏是一种物理分离技术,其技术不同于一般蒸馏技术。它具备蒸馏压强低、受热时间短、分离程度高等特点,能大大降低高沸点物料的分离成本,极好地保护热敏性物质的品质,特别适用于高沸点、热敏性及易氧化物质的分离纯化。芳香疗法是... 分子蒸馏是一种物理分离技术,其技术不同于一般蒸馏技术。它具备蒸馏压强低、受热时间短、分离程度高等特点,能大大降低高沸点物料的分离成本,极好地保护热敏性物质的品质,特别适用于高沸点、热敏性及易氧化物质的分离纯化。芳香疗法是上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替代疗法,它将植物精油用作治疗以及保健用途,因此非常注重原料的天然、稳定和安全性。采用有效成分含量高、低毒性的植物精油和基础油是芳香疗法和现代天然化妆品的根本需要和发展趋势。利用分子蒸馏技术对芳香疗法中所应用的精油和基础油进行后处理,能提高它们的利用价值,降低其內源毒素或减少加工过程对它们的破坏,从而使芳香疗法更加安全和有效,让植物精油以及植物油脂在现代生产、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蒸馏 芳香疗法 精油精制 基础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