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断陷湖盆深水重力流水道的识别标志及沉积模式——以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沙一段为例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晶
刘化清
+3 位作者
李双文
冀虎山
袁淑琴
洪忠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1-711,共11页
以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沙一段的深水厚层砂岩为研究对象,运用地震沉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古地貌分析约束物源方向,结合岩心观测描述确定沉积相类型,应用地层切片、反演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确定空间形态。结果表明:该区广泛发育的深水厚层...
以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沙一段的深水厚层砂岩为研究对象,运用地震沉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古地貌分析约束物源方向,结合岩心观测描述确定沉积相类型,应用地层切片、反演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确定空间形态。结果表明:该区广泛发育的深水厚层砂岩为重力流水道沉积,包括滑塌岩、砂质碎屑流砂体与浊积岩3种类型重力流沉积的组合;顺北东向展布的断槽内呈大型条带状展布,可划分为水道中心微相、水道边缘微相和水下漫溢微相;岩心中可识别出7种岩相类型。在沉积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发育于斜坡且由顺源断层控制的重力流沉积模式,分析了歧南斜坡重力流水道的成因及其油气成藏特征。研究认为重力流水道是该区一类重要的储集体,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该成果扩大了歧口凹陷油气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陷湖盆
重力流水道
地震沉积学
沉积模式
歧口凹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歧口凹陷歧南低斜坡沙三段物源体系及聚砂规律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晶
李双文
+2 位作者
袁淑琴
冀虎山
刘娟娟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45-250,共6页
物源问题一度成为制约歧口凹陷歧南低斜坡沙三段油气勘探的焦点。在综合分析沉积期古地貌及沟谷展布特征、地震属性特征、碎屑颗粒组分、重矿物组合特征、砂体展布特征等资料基础上,探讨歧南低斜坡沙三段沉积时期物源体系特征及分布。...
物源问题一度成为制约歧口凹陷歧南低斜坡沙三段油气勘探的焦点。在综合分析沉积期古地貌及沟谷展布特征、地震属性特征、碎屑颗粒组分、重矿物组合特征、砂体展布特征等资料基础上,探讨歧南低斜坡沙三段沉积时期物源体系特征及分布。结果表明:歧南低斜坡沙三段存在3大物源体系,其中,西部歧南水道物源体系延伸距离远,波及范围大,控制了歧南低斜坡沙三段沉积时期砂体的形成与分布。进一步研究表明,古物源与沉积体系具良好的空间配置关系。受歧南水道主物源体系控制,低斜坡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砂体分布具"埕宁隆起物源供砂,歧南水道沟槽输砂,物源体系-坡折带联合控砂"的内在机制。物源方向的确定对研究沉积体系展布、砂体分布及有利勘探区预测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歧南低斜坡
沙三段
物源体系
聚砂机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酒泉盆地西部中生界沉积特征与原型盆地恢复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晶
陈启林
+2 位作者
杨占龙
马国福
冀虎山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6-360,共5页
勘探实践表明,对酒泉盆地西部中生界原型盆地认识不够,是导致该区白垩系油气勘探难以取得重大突破的主要原因。综合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运用多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酒泉盆地西部中生界原型盆地的分布范围、盆地边界、沉积相展布特征...
勘探实践表明,对酒泉盆地西部中生界原型盆地认识不够,是导致该区白垩系油气勘探难以取得重大突破的主要原因。综合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运用多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酒泉盆地西部中生界原型盆地的分布范围、盆地边界、沉积相展布特征、盆地类型等进行恢复和分析。结果表明,早白垩世宽台山、黑山并未隆起成山,原花海、酒西盆地在早白垩世为统一的东断西超的箕状断陷,西部区带发育良好的生储组合,该研究对酒泉盆地资源潜力评价及勘探部署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泉盆地西部
中生界
原型盆地
沉积特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歧南斜坡深层成岩演化与次生孔隙形成机制
被引量:
11
4
作者
张晶
李双文
+2 位作者
王书香
冀虎山
饶敏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0-1077,共8页
为在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深层砂岩中寻找优质储层,综合运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物性等资料,对研究区储层成岩孔隙演化与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区内孔隙演化与成岩演化具有耦合关系,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包括优势沉积...
为在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深层砂岩中寻找优质储层,综合运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物性等资料,对研究区储层成岩孔隙演化与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区内孔隙演化与成岩演化具有耦合关系,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包括优势沉积相带、溶蚀作用和异常高压.结果表明:深层砂岩储层为(特)低孔-特低渗型,成岩演化处于中成岩A1~A2亚期.机械压实、方解石胶结和石英加大是降低孔隙度的主要成岩作用,溶蚀作用是形成次生孔隙的建设性成岩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可达10%.孔隙度高值区,有机质生烃高峰和蒙脱石含量低值区在同一深度出现.受成岩演化控制,埋深3 500~3 900m和4 400~4 700m发育2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孔隙度】12%),其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和异常高压叠置区.根据岩性、物性和压力系数等参数将区内储层分为4类,Ⅰ~Ⅱ类储层是研究区的优质储层,也是今后增储上产的主要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储层
次生孔隙发育带
成岩演化
形成机制
歧南斜坡
歧口凹陷
原文传递
题名
断陷湖盆深水重力流水道的识别标志及沉积模式——以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沙一段为例
被引量:
9
1
作者
张晶
刘化清
李双文
冀虎山
袁淑琴
洪忠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中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01-711,共11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项目(2008-030504)
文摘
以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沙一段的深水厚层砂岩为研究对象,运用地震沉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古地貌分析约束物源方向,结合岩心观测描述确定沉积相类型,应用地层切片、反演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确定空间形态。结果表明:该区广泛发育的深水厚层砂岩为重力流水道沉积,包括滑塌岩、砂质碎屑流砂体与浊积岩3种类型重力流沉积的组合;顺北东向展布的断槽内呈大型条带状展布,可划分为水道中心微相、水道边缘微相和水下漫溢微相;岩心中可识别出7种岩相类型。在沉积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发育于斜坡且由顺源断层控制的重力流沉积模式,分析了歧南斜坡重力流水道的成因及其油气成藏特征。研究认为重力流水道是该区一类重要的储集体,具有良好的成藏条件,该成果扩大了歧口凹陷油气勘探领域。
关键词
断陷湖盆
重力流水道
地震沉积学
沉积模式
歧口凹陷
Keywords
rifted lake basin
gravity flow channel
seismic sedimentology
depositional model
Qikou sag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歧口凹陷歧南低斜坡沙三段物源体系及聚砂规律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晶
李双文
袁淑琴
冀虎山
刘娟娟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大港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45-250,共6页
基金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1ZX05001-003-0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2008-030504)资助
文摘
物源问题一度成为制约歧口凹陷歧南低斜坡沙三段油气勘探的焦点。在综合分析沉积期古地貌及沟谷展布特征、地震属性特征、碎屑颗粒组分、重矿物组合特征、砂体展布特征等资料基础上,探讨歧南低斜坡沙三段沉积时期物源体系特征及分布。结果表明:歧南低斜坡沙三段存在3大物源体系,其中,西部歧南水道物源体系延伸距离远,波及范围大,控制了歧南低斜坡沙三段沉积时期砂体的形成与分布。进一步研究表明,古物源与沉积体系具良好的空间配置关系。受歧南水道主物源体系控制,低斜坡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砂体分布具"埕宁隆起物源供砂,歧南水道沟槽输砂,物源体系-坡折带联合控砂"的内在机制。物源方向的确定对研究沉积体系展布、砂体分布及有利勘探区预测具重要意义。
关键词
歧口凹陷
歧南低斜坡
沙三段
物源体系
聚砂机制
Keywords
Qikou sag
Qinan low-ramp
Provenance system
Sand-gathering mechanisms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酒泉盆地西部中生界沉积特征与原型盆地恢复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晶
陈启林
杨占龙
马国福
冀虎山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中国石油玉门油田分公司
出处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6-360,共5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生产分公司勘探前期评价项目(KTQQ-2005-017)资助
文摘
勘探实践表明,对酒泉盆地西部中生界原型盆地认识不够,是导致该区白垩系油气勘探难以取得重大突破的主要原因。综合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运用多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酒泉盆地西部中生界原型盆地的分布范围、盆地边界、沉积相展布特征、盆地类型等进行恢复和分析。结果表明,早白垩世宽台山、黑山并未隆起成山,原花海、酒西盆地在早白垩世为统一的东断西超的箕状断陷,西部区带发育良好的生储组合,该研究对酒泉盆地资源潜力评价及勘探部署具重要意义。
关键词
酒泉盆地西部
中生界
原型盆地
沉积特征
Keywords
The western Jiuqnan Basin
Mesozoic
Proto-type basin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歧南斜坡深层成岩演化与次生孔隙形成机制
被引量:
11
4
作者
张晶
李双文
王书香
冀虎山
饶敏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
出处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0-1077,共8页
基金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2011ZX05001-003-00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重大科技专项(2008-030504)
文摘
为在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深层砂岩中寻找优质储层,综合运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物性等资料,对研究区储层成岩孔隙演化与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区内孔隙演化与成岩演化具有耦合关系,次生孔隙的形成机制包括优势沉积相带、溶蚀作用和异常高压.结果表明:深层砂岩储层为(特)低孔-特低渗型,成岩演化处于中成岩A1~A2亚期.机械压实、方解石胶结和石英加大是降低孔隙度的主要成岩作用,溶蚀作用是形成次生孔隙的建设性成岩作用,产生的次生孔隙可达10%.孔隙度高值区,有机质生烃高峰和蒙脱石含量低值区在同一深度出现.受成岩演化控制,埋深3 500~3 900m和4 400~4 700m发育2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孔隙度】12%),其平面上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和异常高压叠置区.根据岩性、物性和压力系数等参数将区内储层分为4类,Ⅰ~Ⅱ类储层是研究区的优质储层,也是今后增储上产的主要储层.
关键词
优质储层
次生孔隙发育带
成岩演化
形成机制
歧南斜坡
歧口凹陷
Keywords
high-quality reservoir
secondary pore belt
diagenetic evolution
formation mecha-nism
Qinan ramp
Qikou sag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断陷湖盆深水重力流水道的识别标志及沉积模式——以歧口凹陷歧南斜坡沙一段为例
张晶
刘化清
李双文
冀虎山
袁淑琴
洪忠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歧口凹陷歧南低斜坡沙三段物源体系及聚砂规律
张晶
李双文
袁淑琴
冀虎山
刘娟娟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1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酒泉盆地西部中生界沉积特征与原型盆地恢复
张晶
陈启林
杨占龙
马国福
冀虎山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歧南斜坡深层成岩演化与次生孔隙形成机制
张晶
李双文
王书香
冀虎山
饶敏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