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状纤维和肥大细胞双重染色 被引量:1
1
作者 田澄 金玉兰 +1 位作者 円山英昭 刘红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5-626,共2页
关键词 双重染色 网状纤维 肥大细胞
下载PDF
网状纤维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ED-1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金玉兰 田澄 +2 位作者 石少辉 周全 円山英昭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0-211,共2页
在同一张组织切片上探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成分或抗原成分的相互关系时,可以采用双重染色方法。网状纤维是构成组织的网状支架,广泛分布于实质性脏器中,其中最丰富的区域是肝、脾、淋巴组织、骨髓、基底膜和血管等处。网状纤维染... 在同一张组织切片上探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成分或抗原成分的相互关系时,可以采用双重染色方法。网状纤维是构成组织的网状支架,广泛分布于实质性脏器中,其中最丰富的区域是肝、脾、淋巴组织、骨髓、基底膜和血管等处。网状纤维染色方法是一种组织化学方法,利用此方法可以显示和判定病变组织支架的破坏情况及纤维组织的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来定位组织和细胞中的某种抗原或抗体成分的一种方法。网状纤维和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的应用可以阐明网状纤维和所要观察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蛋白或细胞之间的关系。此方法已得到一些同行专家的认可怛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网状纤维 染色方法 组织化学方法 抗原抗体反应 实质性脏器 相互关系
原文传递
渡边Azan特殊染色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金玉兰 梁乐 +3 位作者 石少辉 韩一丁 宮崎恵理子 円山英昭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0-311,共2页
关键词 特殊染色方法 化学染色方法 胶原纤维 染色效果 甲醛固定 苯胺蓝 媒染剂
原文传递
一次性大剂量注射二甲基亚硝胺导致大白鼠肝坏死后肝纤维化的形成机制
4
作者 金玉兰 梁乐 +2 位作者 石少辉 刘红刚 円山英昭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肝星形细胞(HSC)在肝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利用二甲基亚硝胺(DMN)的大白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探讨其纤维化的形成机制及HSC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大白鼠腹腔内一次性大剂量注射DMN(50mg/kg)后,分别在6、12... 目的肝星形细胞(HSC)在肝纤维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利用二甲基亚硝胺(DMN)的大白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探讨其纤维化的形成机制及HSC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大白鼠腹腔内一次性大剂量注射DMN(50mg/kg)后,分别在6、12、24、36h和第1、2、3、5、7、10、14天,取肝组织进行HE、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注射DMN后36h肝坏死最严重,在坏死区未见廿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结蛋白(Desmin)阳性的HSC;第5天,位于坏死周围肝实质区的HSC对α-SMA和Desrnin表达强阳性,这些细胞依靠残存的网状纤维移动到坏死区;第14天,坏死区被再生的肝细胞和纤维组织来代替。结论本实验结果证明,在一次性大剂量注射DMN而引起的大片状肝坏死中,包括HSC也发生坏死、脱落,而残存实质区内的HSC活化、增生并移动到坏死区内,参与肝细胞的再生和纤维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肝星形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二甲基亚硝胺 大白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