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记忆与成长叙事——论伪满洲国作家马寻的《风雨关东》 被引量:2
1
作者 冈田英树 邓丽霞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10,共10页
马寻在伪满洲国时期以金音的笔名从事诗歌和小说创作。其后因"右派分子""伪满作家"等附加身份,而长期辍笔。20世纪80年代恢复名誉后,马寻利用余生有限的时间再次从事创作。长篇小说《风雨关东》便是以伪满时期的亲... 马寻在伪满洲国时期以金音的笔名从事诗歌和小说创作。其后因"右派分子""伪满作家"等附加身份,而长期辍笔。20世纪80年代恢复名誉后,马寻利用余生有限的时间再次从事创作。长篇小说《风雨关东》便是以伪满时期的亲身经历为素材,以反满抗日运动为主题的进步文学作品。小说绘画了以崔柏为中心进行不屈斗争活动的青年群像。生活在伪满洲国的年轻一代,他们的青春时代莫名化作空白。为了填补这种空白,追悼已经牺牲的友人,作者创作了该小说。同时,该作品再现了马寻体验的当时文化界(文学和"满映")的状况,虽说是虚构的作品,但由体验者描绘的伪满文化界,对研究者而言是宝贵的证言。此外,作品中描写了几位日本人形象,他们在青年们抗日活动中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些"有良知的"日本人的登场,是其他作品中很难见到的。可以说,作者传达出的信息是,在殖民地伪满洲国,真正的"友好和交流"很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寻 金音 《风雨关东》 伪满洲国
下载PDF
论古而及今——伪满洲国的历史小说再检证
2
作者 冈田英树 牛耕耘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5,共5页
在伪满洲国的文学研究中,即使有关于个别作家及作品的论述,把历史小说作为一个种类进行论述并不多见。但是在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积蓄的中国,以这种丰富的历史典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对于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也是有力的表现方法。尤其是在严厉... 在伪满洲国的文学研究中,即使有关于个别作家及作品的论述,把历史小说作为一个种类进行论述并不多见。但是在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积蓄的中国,以这种丰富的历史典故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对于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也是有力的表现方法。尤其是在严厉的言论统治、不能自由表达的伪满洲国,是有效的欺骗敌人的表达手段。作家们以历史上有名人物及故事为题材,描写异民族支配下的中国人民的苦恼及悲哀。在伪满洲国,历史小说是值得重视的文学题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洲国 历史小说 《香妃》 《竹林》 《林则徐》 《在牧场上》
下载PDF
东北沦陷时期的日中文化交流
3
作者 冈田英树 陈宏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76-282,共7页
战后的日本开始了对其所经历的十五年的侵略战争的自我批判,其实质是不容许第二次侵略战争重演,建设和平的国家,这便是所谓“战后民主主义”。但是在日本也有相当一部分人,一涉及到伪满洲国这个问题,就会联系到自己青年时代的经历。
关键词 沦陷时期 中国作家 文化交流 自我批判 作品主人公 文艺方向 木实 袁犀 短篇小说集 北窗
下载PDF
古丁的“附逆”作品再考
4
作者 冈田英树 邓丽霞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36-41,共6页
古丁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很活跃,但进入40年代后,几乎没有创作小说和诗。到了后期《艺文志》刊行时期,古丁再次执笔,先后创作了《新生》《西南杂感》《下乡》《山海外经》等作品。这些作品迎合国策,时而赞美"民族协和",时而为... 古丁在20世纪30年代创作很活跃,但进入40年代后,几乎没有创作小说和诗。到了后期《艺文志》刊行时期,古丁再次执笔,先后创作了《新生》《西南杂感》《下乡》《山海外经》等作品。这些作品迎合国策,时而赞美"民族协和",时而为了"圣战"彻底获胜,鼓励粮食增产出荷,因此被视作"附逆"作品。然而,王秋萤曾评价古丁的言行为"绵里藏针,与敌人斗智"。基于此评价,以古丁在伪满洲国末期创作的四篇作品为考察对象,试探讨隐藏在"绵"里的"针",以证明无法用"附逆"定论古丁作品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满洲国末期 古丁 《新生》 《西南杂感》 《下乡》 《山海外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