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文科背景下的原艺术学理论学科:机遇、问题和挑战 被引量:2
1
作者 徐子方 冉令江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2期76-83,共8页
不久前公布的新版学科专业目录,是对原艺术学理论的一次重新吸纳与整合,不仅符合以综合和打通各门类艺术为特征的原艺术学理论学科及专业本质,更是推进新艺术学科和新文科建设的学科重塑。放眼世界,以跨界和学科融合为核心的新文科建设... 不久前公布的新版学科专业目录,是对原艺术学理论的一次重新吸纳与整合,不仅符合以综合和打通各门类艺术为特征的原艺术学理论学科及专业本质,更是推进新艺术学科和新文科建设的学科重塑。放眼世界,以跨界和学科融合为核心的新文科建设已经成为东西方教育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在这个大环境下,原艺术学理论学科顺应潮流,理当大有可为,甚至可以作为艺术学中国学派形成的基础。但不容忽视的问题还很多,特别对原艺术学理论学科而言,问题有的还很严重,专业特色日渐模糊最终消亡的危险并非不存在。只有坦然面对,着眼于新的发展机遇,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式,重拾信心,才能拥有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原艺术学理论 艺术学 学科调整
下载PDF
论现代刻字艺术的意象性及其构造 被引量:1
2
作者 冉令江 《艺术探索》 2010年第4期60-61,共2页
现代刻字已经脱离了实用功能而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意象性也成为其首要特征。文章试图从意象性来分析现代刻字艺术,并根据其在创作情感、镌刻内容和形式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意象性特征,揭示其意象在形式设计、线条、字的空间和色彩方... 现代刻字已经脱离了实用功能而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意象性也成为其首要特征。文章试图从意象性来分析现代刻字艺术,并根据其在创作情感、镌刻内容和形式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意象性特征,揭示其意象在形式设计、线条、字的空间和色彩方面的构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刻字艺术 意象性 构造
下载PDF
空间与机制:论当代书法场域中“书法家”身份的建构
3
作者 冉令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0-185,242,共7页
"场域"是一个具有社会空间和结构机制属性的概念。"书法家"作为当代社会的一种身份,是对从事书法艺术创作或理论研究具有一定造诣且得到书法场域认可的"社会人"的称谓。本文突破传统书法本体研究的视角... "场域"是一个具有社会空间和结构机制属性的概念。"书法家"作为当代社会的一种身份,是对从事书法艺术创作或理论研究具有一定造诣且得到书法场域认可的"社会人"的称谓。本文突破传统书法本体研究的视角、理论和方法,运用艺术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对当代书法场域中"书法家"这一身份建构的过程和机制进行探讨。这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书法家"这一社会身份,而且对构建书法社会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社会学 书法场域 书法家 书法社会学 身份建构
下载PDF
呼唤原生态的书法艺术
4
作者 冉令江 《江苏教育》 2018年第45期1-1,共1页
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各种思想和文化思潮的传入,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无一不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书法在改革开放以前并没受到西方思想的太大影响,与她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的、本土的性质是分不开的。然而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的各... 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各种思想和文化思潮的传入,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无一不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书法在改革开放以前并没受到西方思想的太大影响,与她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的、本土的性质是分不开的。然而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想如洪水般涌入,中国的书法艺术再也抵抗不住西方文化、思想的诱惑。为了打破传统的束缚,很多书家逐渐在西方的艺术理论中寻找出路。一些具有“创新”意识的书家,为了追求与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原生态 西方文化 文化思潮 中国传统 改革开放 近代以来 艺术形式
下载PDF
论笔势与体势的互动关系——基于楚简与汉简的比较视角
5
作者 冉令江 石常喜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43-51,共9页
书法之“势”是具有哲学意义和美学内涵双重价值的重要概念,不仅在古代书论中多有阐述,而且当下学术研究对于书法笔势、体势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基于楚简与汉简比较视角讨论笔势与体势的互动关系,从笔势、体势的辨析,笔势的生成与分... 书法之“势”是具有哲学意义和美学内涵双重价值的重要概念,不仅在古代书论中多有阐述,而且当下学术研究对于书法笔势、体势的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基于楚简与汉简比较视角讨论笔势与体势的互动关系,从笔势、体势的辨析,笔势的生成与分类,体势的生成与分类,笔势与体势的互动关系四个方面展开,可以探索笔势与体势的内在关联及其在书体(字体)演变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势 体势 楚简 汉简
下载PDF
敦厚朴拙:北魏平城时期的陶俑艺术刍议 被引量:1
6
作者 冉令江 《山东陶瓷》 CAS 2022年第2期46-53,共8页
陶俑作为墓主身份地位的象征,是重要的随葬品。陶俑随葬始于东周,兴于秦汉以至隋唐。北魏时形成了以鞍马出行仪仗俑、侍仆舞乐俑、庖厨俑、镇墓俑、牛车俑、家禽俑和器具俑等组成的陶俑丧葬制度。本文在对北魏平城时期墓葬所出陶俑进行... 陶俑作为墓主身份地位的象征,是重要的随葬品。陶俑随葬始于东周,兴于秦汉以至隋唐。北魏时形成了以鞍马出行仪仗俑、侍仆舞乐俑、庖厨俑、镇墓俑、牛车俑、家禽俑和器具俑等组成的陶俑丧葬制度。本文在对北魏平城时期墓葬所出陶俑进行梳理考察的基础上,分别从陶人俑和陶动物俑两种类型上展开其艺术风格的分析,认为北魏平城时期陶俑呈现出浓厚的鲜卑特色和敦厚朴拙的艺术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平城 鲜卑 陶俑 艺术风格
下载PDF
论卫门“古法”传统在北朝初期的传承——以崔、江士族书家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冉令江 杨树国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16期35-39,共5页
古之论书者,言必"锺王",而卫氏一脉则鲜被后人所重。然卫氏一门,自东汉卫暠以儒学传家,至魏晋时已成为中原望族,地位显赫,名家辈出,且卫觊及以下诸子孙皆擅书法。卫氏一门家传古文、鸟篆、隶、草,自成"古法""... 古之论书者,言必"锺王",而卫氏一脉则鲜被后人所重。然卫氏一门,自东汉卫暠以儒学传家,至魏晋时已成为中原望族,地位显赫,名家辈出,且卫觊及以下诸子孙皆擅书法。卫氏一门家传古文、鸟篆、隶、草,自成"古法""旧体"之传承系统。清河崔氏和陈留江氏两个世家大族世代皆学卫门书法,直接推动了卫门书法在北朝初期的传承,促使了中国书法"北质""南妍"艺术流派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门古法 古文 隶草 散隶
原文传递
书法语言与形体的时空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冉令江 刘浩川 《中国书法》 CSSCI 2018年第6期200-201,共2页
德国启蒙主义思想家、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一书中,根据题材、媒介以及艺术美的对象等方面的不同,把以诗为代表的文学和以画为代表的造型艺术,分别称之为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由此,可以将文字语言称为时间性媒介,图像称为空间性媒介... 德国启蒙主义思想家、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一书中,根据题材、媒介以及艺术美的对象等方面的不同,把以诗为代表的文学和以画为代表的造型艺术,分别称之为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由此,可以将文字语言称为时间性媒介,图像称为空间性媒介。书法艺术是以汉字为创作素材,以笔墨为表现,图像呈现的艺术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语言 时空性 形体 时间艺术 《拉奥孔》 启蒙主义 造型艺术 空间艺术
原文传递
论“提按”用笔与唐楷之演变——以欧、褚、颜、柳及千唐志斋所藏唐楷墓志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冉令江 《中国书法》 CSSCI 2020年第10期102-113,共12页
『提按』用笔是促使楷书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本文根据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楷书与千唐志斋所藏唐楷墓志中所体现的『提按』用笔发展的历史维度,对唐楷的演变过程进行讨论。笔者认为,随着『提按』用笔的不断强化,唐楷逐渐... 『提按』用笔是促使楷书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本文根据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楷书与千唐志斋所藏唐楷墓志中所体现的『提按』用笔发展的历史维度,对唐楷的演变过程进行讨论。笔者认为,随着『提按』用笔的不断强化,唐楷逐渐实现了由沿袭陈、隋古法的规模初具,到脱离古法的唐法确立,再到尽显『盛唐气象』的楷书巅峰的转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按 唐楷 欧、褚、颜、柳 千唐志斋 墓志
原文传递
“主题性创作”与“主题性展览”笔谈
10
作者 张冰 杨勇 +10 位作者 于有东 祝帅 虞晓勇 宗成振 冉令江 王谦 李阳洪 杨二斌 王子微 朱友舟 李瑞振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51,共32页
主题性创作的边界与方向张冰近年来,中国书协一直致力于充分挖掘利用传统经典,实现书法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这是当代书法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书法在建设文化强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在这一个宏大的体系中,展览机制的改革升级是... 主题性创作的边界与方向张冰近年来,中国书协一直致力于充分挖掘利用传统经典,实现书法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这是当代书法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书法在建设文化强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在这一个宏大的体系中,展览机制的改革升级是一个长期的、重要的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性创作 中国书协 当代书法 展览机制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传统经典 主流趋势
原文传递
书法≠专业 被引量:1
11
作者 冉令江 《书法赏评》 2009年第4期14-15,共2页
自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把书法作为一门专业面向向社会招收学生以后,全国各大院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纷纷增设书法专业面向社会招收书法专业学生若随着招生院校的增多,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术交流的频繁,... 自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把书法作为一门专业面向向社会招收学生以后,全国各大院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纷纷增设书法专业面向社会招收书法专业学生若随着招生院校的增多,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术交流的频繁,对书法专业的教学也逐渐步入了系统化、专、监化确氪葭,黄逐渐彤氐奉祷、硕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中国美术学院 专业学生 面向社会 师范院校 招生规模 60年代 学术交流
原文传递
展览视角下的草书创作现状
12
作者 冉令江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8-161,共4页
在近年来举办的第五届兰亭奖、第十一届国展、第四届草书展等全国大展的获奖、入展作品中,可以窥见当下草书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以看出在当代展览模式下草书的发展境遇,亦可看出在整个历史的纵坐标下,当下草书的发展进程、水准... 在近年来举办的第五届兰亭奖、第十一届国展、第四届草书展等全国大展的获奖、入展作品中,可以窥见当下草书特有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以看出在当代展览模式下草书的发展境遇,亦可看出在整个历史的纵坐标下,当下草书的发展进程、水准及得失。"时风"的流行,以及中国书法家协会对时风的反拨、纠正,把草书创作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境地,推出一个又一个具有个人面貌的草书书家。于是,当下草书创作的现状也就一目了然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作现状 展览模式 草书 艺术表现力 感染力 纵坐标 书法家
原文传递
“金石之交”:王国维与马衡的书信交谊
13
作者 冉令江 《中国书法》 CSSCI 2018年第4期27-33,共7页
王国维与马衡的交往源于“金石”,凡有关“金石”的学术讨论贯穿了他们一生的交往。书信作为民国学人的主要交往方式,已成为探讨研究民国学术、思想、交随的重要文献资料。目前所见,王国维与马衡在一九一九至一九二七年间,往来书信... 王国维与马衡的交往源于“金石”,凡有关“金石”的学术讨论贯穿了他们一生的交往。书信作为民国学人的主要交往方式,已成为探讨研究民国学术、思想、交随的重要文献资料。目前所见,王国维与马衡在一九一九至一九二七年间,往来书信有八十八通,其中王国维致马衡四十一通,马衡致王国维四十七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来书信 王国维 金石 交谊 交往方式 民国学术 学术讨论 文献资料
原文传递
新艺术中心论:世界艺术史写作中国模式的构建——以徐子方教授的《世界艺术史纲》为例
14
作者 冉令江 《艺术学界》 CSSCI 2018年第2期264-272,共9页
艺术史学科源于西方,意大利人瓦萨里1550年发表的《大艺术家传》(《意大利艺苑名人传》)被西方学者公认为是第一部艺术史著作。古代中国虽没有明确提出艺术史的概念,却是最早拥有艺术史的国家之一。中国的艺术史早在魏晋就开始以论、品... 艺术史学科源于西方,意大利人瓦萨里1550年发表的《大艺术家传》(《意大利艺苑名人传》)被西方学者公认为是第一部艺术史著作。古代中国虽没有明确提出艺术史的概念,却是最早拥有艺术史的国家之一。中国的艺术史早在魏晋就开始以论、品带史的形式出现了,南朝萧衍的《古代书人优劣评》、谢赫的《古画品录》、钟嵘的《诗品》等艺术品评著述中,就包含了艺术史中的重要内容——艺术家传记。国内学者公认的我国第一部完整而有体系的艺术史著作——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成书于847年),比西方瓦萨里的《大艺术家传》早了700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艺术史 写作模式 艺术史观 中心论
原文传递
先器识后文艺
15
作者 冉令江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9年第9期30-37,共8页
艺术乃精神、人格之体现。孔夫子在两千多年前曾有言:'士先器识而后文艺'。那么何谓'器识'?'器'乃气量、度量,'识'乃知识、见识。'先器识而后文艺',就是孔子教导我们先要有见识和气量,再从事... 艺术乃精神、人格之体现。孔夫子在两千多年前曾有言:'士先器识而后文艺'。那么何谓'器识'?'器'乃气量、度量,'识'乃知识、见识。'先器识而后文艺',就是孔子教导我们先要有见识和气量,再从事文艺的创作。只有具备卓远的见识和气量,才能创作出反映人类精神和社会的艺术作品,才能体现出作者超逸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才能打动人、感染人,才能以'艺'抒情、抒心、抒怀,才能实现艺术的精神价值,才能悟以'道',进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识修养
原文传递
晚清书法个案中的艺术社会史——《学古有获:晚清大学士祁寯藻的书法生活》评议
16
作者 冉令江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6-207,共2页
山西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维东教授新著《学古有获:晚清大学士祁寯藻的书法生活》(以下简称《学古有获》)近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以艺术社会史的视角反观艺术本体,很好地把握了当代学术前沿,并由微观个案的特殊性反映了宏观的普遍性,是... 山西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维东教授新著《学古有获:晚清大学士祁寯藻的书法生活》(以下简称《学古有获》)近期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以艺术社会史的视角反观艺术本体,很好地把握了当代学术前沿,并由微观个案的特殊性反映了宏观的普遍性,是一部跨学科的艺术史研究专著。刘维东长期关注以艺术家为中心的艺术史个案研究,《学古有获》是他继《张大千》(中国近现代美术经典丛书之一)之后的第二本艺术史个案研究专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社会史 中国近现代美术 祁寯藻 艺术史研究 山西大学 刘维 张大千 艺术本体
原文传递
战国 曾侯乙墓竹简《入车》
17
作者 冉令江 《中国书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6-37,共2页
曾侯乙是这批竹简的主人。曾侯乙,史书未见记载,据学者考证其为曾国一位名乙的诸侯王。二〇一四年,湖北随州文峰塔墓出土编钟,其铭文经专家解读后,确定曾国就是《左传》中所记的西周初期周天子分封南宫适镇守南方的随国。
关键词 曾侯乙墓竹简 周天子 随州文峰塔 《左传》 西周初期 诸侯王 随国 专家解读
原文传递
论倪元璐心态转变对其书法风格影响
18
作者 石常喜 冉令江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19期82-93,共12页
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形成虽受时代环境等外在因素影响,但从根本上取决于书家自身思想、心态、情感等内部因素的变化。本文立足于倪元璐心态的转变历程,来考察由此而产生的其书法风格之演变,进而探讨倪元璐心态与其书法风格演变之间的互动... 书法家艺术风格的形成虽受时代环境等外在因素影响,但从根本上取决于书家自身思想、心态、情感等内部因素的变化。本文立足于倪元璐心态的转变历程,来考察由此而产生的其书法风格之演变,进而探讨倪元璐心态与其书法风格演变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对晚明社会与士人心态,倪元璐的内心世界,倪元璐书法风格的渐变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分析,得出倪元璐从积极入仕到怀才不遇的焦虑再到闲适、惬意的心态变化,使其书法呈现由法度森严到刚健肆恣再到灵秀萧逸的风格演变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倪元璐 心态历程 书法风格
原文传递
长沙五一广场简牍隶书及其艺术风格 被引量:3
19
作者 冉令江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06-112,共7页
从目前出土、发现的隶书书迹来看,隶书可分为:碑刻隶书和简帛隶书两大系统。二〇一〇年出土的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官文书,是隶书的典型样式。它们不仅为我们展示了隶书在东汉中期官文书领域中的"正体"地位及其艺术风格,还为... 从目前出土、发现的隶书书迹来看,隶书可分为:碑刻隶书和简帛隶书两大系统。二〇一〇年出土的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官文书,是隶书的典型样式。它们不仅为我们展示了隶书在东汉中期官文书领域中的"正体"地位及其艺术风格,还为我们呈现了行书、楷书在严谨、工整的官文书书写领域的衍生过程。而且,五一广场东汉简牍为我们研究同期手书体隶书与铭石体隶书及东汉书刻的本质特征,提供了全新的材料和独特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牍书写者 汉隶 装饰性隶书 新隶体 碑刻隶书
原文传递
得米之法 失米之癫——吴琚书法艺术浅析
20
作者 冉令江 史华峰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12年第12期37-38,共2页
米芾作为北宋“尚意”书风的实践者,在继承钟王之法的基础上,不受钟王之法所限,将自己的“癫狂”之态融入其书法之中,别开生面,自成新风。南宋继北宋“尚意”书风之余晖。吴琚作为南宋重要的书家之一,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追随着... 米芾作为北宋“尚意”书风的实践者,在继承钟王之法的基础上,不受钟王之法所限,将自己的“癫狂”之态融入其书法之中,别开生面,自成新风。南宋继北宋“尚意”书风之余晖。吴琚作为南宋重要的书家之一,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的追随着米芾,丝毫没有越雷池半步,可谓得米芾笔墨之神韵。但由于吴琚与米芾性情相差悬殊,吴也仅得米芾笔墨之法,而失米芾“癫狂”之性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艺术 米芾 实践者 书风 尚意 北宋 王之 癫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