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磷钾缺施条件下山地玉米产量对生态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2
1
作者 冉圆圆 武伟 +2 位作者 刘洪斌 王帅 唐小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期7-13,174,共8页
利用2008—2009年重庆市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结果,结合重庆玉米生长期(3~8月)的气象资料,以及试验点地形条件,采用K-means和CART模型,研究了氮、磷、钾缺施条件下(Nn、Np、Nk)山地玉米产量对生态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氮、磷、钾... 利用2008—2009年重庆市玉米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结果,结合重庆玉米生长期(3~8月)的气象资料,以及试验点地形条件,采用K-means和CART模型,研究了氮、磷、钾缺施条件下(Nn、Np、Nk)山地玉米产量对生态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缺施条件下玉米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缺钾、缺磷条件下玉米产量明显高于缺氮条件。氮、磷、钾不同缺施条件下生态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也存在很大区别:缺氮时,生态因子的相对重要性为土壤>气候>地形,土壤碱解氮含量成为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子;缺磷时,气候的重要性高于土壤和地形,日照是相对重要的因子;缺钾时,气候因子也占据了主导地位,降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CART模型解释了氮、磷、钾缺施条件下玉米产量总变异的65.7%、79.8%和8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地形 土壤 玉米产量 缺肥 CART模型
下载PDF
重庆市不同地貌甘薯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施肥方案 被引量:9
2
作者 冉圆圆 刘洪斌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4-50,72,共8页
为了解重庆市不同地貌甘薯种植区土壤肥力差异,对2007~2010年重庆市甘薯"3414"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建立各地貌甘薯种植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利用肥料效应函数法确定各地貌甘薯种植区推荐施肥量。结果... 为了解重庆市不同地貌甘薯种植区土壤肥力差异,对2007~2010年重庆市甘薯"3414"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建立各地貌甘薯种植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利用肥料效应函数法确定各地貌甘薯种植区推荐施肥量。结果表明,山地甘薯种植区土壤肥力高于丘陵甘薯种植区,将丘陵甘薯种植区土壤碱解氮分为5个等级(<62、62~83、83~112、112~152、>152 mg/kg),对应的氮肥推荐施用量为>137.4、109.35~137.4、81.3~109.35、53.1~81.3、<53.1 kg/hm^2,将土壤有效磷分为3个等级(<6.3、6.3~16.7、>16.7 mg/kg),对应的磷肥推荐施用量为>64.2、50.25~64.2、<50.25 kg/hm^2,将土壤速效钾分为4个等级(<49、49~73、73~110、>110 mg/kg),对应的钾肥推荐施用量为>128.1、99~128.1、70.05~99、<70.05kg/hm^2;将山地甘薯种植区土壤碱解氮分为4个等级(<55、55~82、82~122、>122 mg/kg),对应的氮肥推荐施用量为>162.15、123.75~162.15、85.2~123.75、<85.2 kg/hm^2,将土壤有效磷分为4个等级(<3.4、3.4~9.3、9.3~25.9、>25.9 mg/kg),对应的磷肥推荐施用量为>87.75、73.95~87.75、60.3~73.95、<60.3 kg/hm^2,将土壤速效钾分为5个等级(<53、53~77、77~114、114~169、>169 mg/kg),对应的钾肥推荐施用量为>151.5、126.3~151.5、101.1~126.3、75.9~101.1、<75.9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养分丰缺指标 推荐施肥量 地貌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空间动态面板模型的检验 被引量:1
3
作者 杜焱 冉圆圆 《当代经济》 2023年第12期55-65,共11页
“双碳”目标下的绿色金融碳减排工具效应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从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投资、绿色保险及碳金融多个角度来衡量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采用我国30个省份(不包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2008—2021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 “双碳”目标下的绿色金融碳减排工具效应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从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投资、绿色保险及碳金融多个角度来衡量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采用我国30个省份(不包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2008—2021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动态面板模型探讨绿色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绿色金融促进区域碳减排的空间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首先,绿色金融的发展抑制了本地区的碳排放。其次,通过分解绿色金融抑制碳排放的空间效应发现,绿色金融在抑制本地区碳排放的同时还产生了“本地—邻地”的溢出效应。最后,绿色金融能通过促进产业能源消费转型、技术进步创新促进区域碳排放。其政策含义是应该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同时强化区域绿色金融合作,以此推动实体经济的低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碳排放 空间动态面板模型 空间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