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hs-CRP、sCD40L、β_(2)GP1、ACA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1
作者 冉学兵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359-1365,共7页
目的分析血清hs-CRP、sCD40L、β_(2)GP1、ACA与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130例ACI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 目的分析血清hs-CRP、sCD40L、β_(2)GP1、ACA与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的130例ACI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评分<16分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轻中组,将评分≥16分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重度组;治疗2周后,参照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患者预后,将评分<3分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预后良好组,将评分≥3分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预后不良组;统计患者基线资料,采用双变量相关性Pearson(N)分析,ACI患者血清hs-CRP、sCD40L、β_(2)GP1、ACA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hs-CRP、sCD40L、β_(2)GP1、ACA与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采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血清hs-CRP、sCD40L、β_(2)GP1、ACA水平对AC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后,ACI患者Fib、D-D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ACI患者hs-CRP、sCD40L、β_(2)GP1、ACA低于治疗前(P<0.05);ACI患者治疗前的MoCA评分分低于治疗后(P<0.001);Pearson(N)分析结果显示,ACI患者血清hs-CRP、sCD40L、β_(2)GP1、ACA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P<0.05);重度组TOAST分型为心源性栓塞患者占比高于轻中度组,Fib、D-D、hs-CRP、sCD40L、β_(2)GP1、ACA水平高于轻中度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OAST分型为心源性栓塞、其他原因/不明原因,血清Fib、D-D、hs-CRP、sCD40L、β_(2)GP1、ACA高表达是ACI患者病情为重度的危险因素(OR>1,P<0.05);预后不良组TOAST分型为心源性栓塞患者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发病至溶栓时间长于预后良好组,Fib、D-D、hs-CRP、sCD40L、β_(2)GP1、AC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OAST分型为心源性栓塞,发病至溶栓时间长、血清Fib、D-D、hs-CRP、sCD40L、β_(2)GP1、ACA高表达是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hs-CRP、sCD40L、β_(2)GP1、ACA水平及联合检测ACI患者预后不良的ACU均>0.70,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联合检测最高。结论TOAST分型、血清Fib、D-D、hs-CRP、sCD40L、β_(2)GP1、ACA水平与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同时在此基础上发病至溶栓时间与ACI患者预后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超敏C反应蛋白 可溶性CD40L β_(2)-糖蛋白1 抗心磷脂抗体 病情 预后
下载PDF
血清尿酸、SIRT1、ACA、Tau蛋白与脑梗死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2
作者 冉学兵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1645-164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SIRT1、ACA、Tau蛋白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脑梗死患者68例为病例组、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6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认知功能(MoCA量表、MMSE量表评分),比较两组的血清尿酸、SIRT1...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SIRT1、ACA、Tau蛋白水平与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脑梗死患者68例为病例组、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6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认知功能(MoCA量表、MMSE量表评分),比较两组的血清尿酸、SIRT1、ACA、Tau蛋白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与MoCA、MMSE评分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的相关因素,ROC曲线分析诊断脑梗死的价值。结果两组的饮酒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的MoCA、MMS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血清尿酸、Tau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SIRT1、AC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IRT1、ACA与MoCA、MMSE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尿酸、Tau蛋白与MoCA、MMSE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有饮酒史、尿酸高、SIRT1低表达、ACA低表达、Tau蛋白高表达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血清尿酸、SIRT1、ACA、Tau蛋白表达水平及联合预测均对脑梗死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检测的AUC高于任一单一指标(P<0.05)。结论血清尿酸、SIRT1、ACA和Tau蛋白表达与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存在相关性,各指标表达水平对脑梗死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预测脑梗死的价值高于单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功能 尿酸 SIRT1 ACA TAU蛋白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前白蛋白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冉学兵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目的分析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前白蛋白(PAB)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120例行化疗治... 目的分析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前白蛋白(PAB)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选择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收治120例行化疗治疗的NSCLC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顺铂+吉西他滨(GD)方案化疗,随访12个月,根据随访期间存活情况进行分组,将存活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预后良好组,将病死患者临床资料纳入预后不良组。患者入院时均接受血清CEA、CYFRA21-1、FIB、D-D和PAB检测,统计患者基线资料。采用双变量相关性Pearson(N)分析,血清CEA、CYFRA21-1、FIB、D-D、PAB水平与NSCLC化疗患者生存期的关系;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CEA、CYFRA21-1、FIB、D-D、PAB水平与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良之间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EA、CYFRA21-1、FIB、D-D、PAB水平预测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采用样条函数与Logistics回归相结合的限制性立方样条法分析血清CEA、CYFRA21-1、FIB、D-D、PAB水平与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良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预后不良组分化程度为低分化、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患者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CEA、CYFRA21-1、FIB、D-D高于预后良好组,PAB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采用双变量相关性Pearson(N)分析显示,血清CEA、CYFRA21-1、FIB、D-D水平与NSCLC化疗患者生存期呈负相关(P<0.05),血清PAB水平与NSCLC化疗患者生存期呈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EA、CYFRA21-1、FIB、D-D高表达是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血清PAB高表达是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CEA、CYFRA21-1、FIB、D-D、PAB水平预测NSCLC化疗患者预后情况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0,有一定预测价值;NSCLC化疗患者血清CEA、CYFRA21-1、FIB、D-D水平与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特别当血清CEA>24.53μg/ml、CYFRA21-1>7.82μg/ml、FIB>3.99 g/L、D-D>1.05μg/ml时,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良风险随血清CEA、CYFRA21-1、FIB、D-D水平升高而升高,NSCLC化疗患者PAB水平与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良呈负相关,当血清PAB<209.76 g/L时,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良风险随PAB水平降低而升高。结论血清CEA、CYFRA21-1、FIB、D-D和PAB水平与NSCLC化疗患者预后关系密切,上述指标可有效预测NSCLC化疗患者预后不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癌胚抗原 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前白蛋白
下载PDF
免疫固定电泳对诊断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冉学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M蛋白的检测、分型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血液学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0例,分别对其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及尿本——周氏蛋白电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0例多... 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技术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M蛋白的检测、分型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血液学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50例,分别对其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固定电泳及尿本——周氏蛋白电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44例血清蛋白电泳检出M蛋白。50例免疫固定电泳均检出M蛋白,分型结果为Ig G型25例(50.00%),Ig A型16例(32.00%),Ig M型2例(4.00%),轻链型7例(14.00%),轻链型中,κ型与λ型之比为2∶5。23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有15例检出尿本——周氏蛋白,其中4例为κ型,11例为λ型。三种方法中血清免疫固定电泳的检出率最高,血清蛋白电泳次之,尿本——周氏蛋白电泳检出率最低(P<0.01)。结论血清蛋白电泳及免疫电泳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多发性骨髓瘤分型,对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病情判断、治疗及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M蛋白 血清蛋白电泳 免疫固定电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