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屈光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冉宏运 蒋可可(综述) 张杰(审校)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118-124,共7页
早产是指妊娠不足37周分娩,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类发生于早产儿和低体质量儿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性眼病,是全球范围内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发生屈光不正的风险高,其影响因素包括孕... 早产是指妊娠不足37周分娩,此时娩出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一类发生于早产儿和低体质量儿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性眼病,是全球范围内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发生屈光不正的风险高,其影响因素包括孕周、出生体质量、屈光参数以及治疗方式等,早期发现及干预ROP对患儿的视力预后至关重要。正文就可能影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视觉发育及屈光状态的因素进行归纳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状态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影响因素 近视 综述
原文传递
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屈光状态改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冉宏运 任建涛 +4 位作者 李姝婵 韩海涛 艾朝晖 蒋可可 张杰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298-303,共6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后的屈光状态改变,探讨ROP患儿屈光状态与注药次数、孕周、出生体质量、眼轴、视网膜血管发育情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年4月至2021年6月就诊...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患儿后的屈光状态改变,探讨ROP患儿屈光状态与注药次数、孕周、出生体质量、眼轴、视网膜血管发育情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年4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潍坊眼科医院并诊断为“2型ROP阈值前病变”的患儿64例(127眼)。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按需行IVC治疗,以治疗次数分为注药0次(A组)共22例(43眼)、注药1次(B组)共30例(53眼)、注药2次(C组)共18例(31眼),在其矫正胎龄3、6、12个月时,观察屈光状态,记录等效球镜度(SE)、散光、眼轴、视网膜血管分区等情况。3组SE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散光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SE与孕周、出生体质量、眼轴及视网膜血管分区的关系采用Pearson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矫正胎龄3个月和6个月时,3组SE及散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矫正胎龄12个月时,3组SE及散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59,P=0.002;H=7.39,P=0.025)。进一步两两比较,A组与B组、A组与C组之间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P=0.007),A组与C组散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矫正胎龄12个月时,3组屈光不正发生率、近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散光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P=0.011)。进一步两两比较,A组与C组、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8,P=0.008;χ^(2)=6.82,P=0.009)。矫正胎龄3个月时,SE与孕周(r=-0.18,P=0.043)、出生体质量(r=-0.19,P=0.032)、眼轴(r=-0.26,P=0.003)、视网膜血管分区(r=-0.20,P=0.023)均呈负相关;矫正胎龄6个月、12个月时,SE与眼轴呈负相关(r=-0.30,P=0.001)。结论:矫正胎龄12个月时,IVC治疗后ROP患儿远视储备低于自发消退的ROP患儿,重复注药对ROP患儿短期屈光状态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屈光状态 近视 散光 康柏西普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玻璃体腔注射个体化剂量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蒋可可 于鹏林 +4 位作者 李姝婵 王文亭 刘航宇 冉宏运 张杰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38-343,共6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个体化剂量康柏西普治疗1型阈值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9年1~7月在潍坊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1型阈值前ROP患儿23例4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4例28只眼,女性9例18只眼。患...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个体化剂量康柏西普治疗1型阈值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2019年1~7月在潍坊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1型阈值前ROP患儿23例46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4例28只眼,女性9例18只眼。患者平均出生胎龄(28.06±1.73)周;平均出生体重(1.14±0.19)kg;首次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时平均矫正胎龄(34.38±1.41)周。首次IVC前采用A型超声测量患儿眼轴长度(AL)。根据AL计算对应的注射剂量范围,AL分别为14.23~16.19、16.20~17.57、17.58~18.63 mm的患儿,其康柏西普注射剂量分别为0.015、0.020、0.025 ml(分别含康柏西普0.15、0.20、0.25 mg)。所有患儿首次IVC剂量均为0.015 ml。首次IVC前1 d以及IVC后1、7 d,抽取患儿动脉血2 ml,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浓度。治疗后随访时间≥1年。随访1年后首次IVC治疗有效率、复发率采用χ^(2)检验;注射次数、注射间隔时间、视网膜血管化时间以及患儿血清VEGF浓度的短期变化采用t检验。结果首次IVC后1~3周,所有患眼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血管纡曲减轻;虹膜新生血管消退。首次IVC后1年内,16只眼因视网膜有无血管区交界处出现新生血管行第2次IVC。患儿行第2次IVC时的平均矫正胎龄为(40.56±3.81)周。康柏西普注射剂量0.015、0.020 ml者分别为2、14只眼。第2次与首次IVC平均间隔时间(40.89±8.99)d。行第2次IVC的16只眼中,8只眼因视网膜有无血管区交界处再次出现新生血管行第3次IVC。患儿行第3次IVC时的平均矫正胎龄为(43.00±1.41)周。康柏西普注射剂量0.020、0.025 ml者分别为3、5只眼。第3次与第2次IVC平均间隔时间(28.60±6.07)d;第3次与首次IVC平均间隔时间(69.20±12.40)d。终止随访时,所有患眼治疗有效(100%,46/46)。其平均注射次数(1.52±0.76)次;视网膜血管化时间为平均矫正胎龄(46.31±3.42)周。首次IVC前1 d及IVC后1、7 d,患儿血清平均VEGF浓度分别为(111.21±148.71)、(25.60±27.71)、(42.99±38.01)pg/ml.IVC后1、7 d患儿血清VEGF浓度较IVC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54、-2.779,P<0.05);IVC后7 d患儿血清VEGF浓度较IVC后1 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05,P<0.05)。所有患眼均未行激光光凝或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未见与药物或治疗方式相关的晶状体混浊、眼内炎、视网膜脱离等眼部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腔注射个体化剂量康柏西普治疗1型阈值前ROP有效;治疗后7 d患儿血清VEGF浓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 血管生成抑制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原文传递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眼黄斑区微血管改变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文亭 李姝婵 +4 位作者 蒋可可 冉宏运 艾朝晖 张杰 刘丽峰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32-936,共5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患眼黄斑微血管改变。方法横断面临床病例对照研究。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潍坊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FEVR患者21例41只眼(FEVR组)以及同期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7名28只眼... 目的观察并分析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患眼黄斑微血管改变。方法横断面临床病例对照研究。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潍坊眼科医院检查确诊的FEVR患者21例41只眼(FEVR组)以及同期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志愿者17名28只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FEVR组依据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1.0、<1.0再分为视力正常组、视力下降组,分别为27、14只眼。受检者均行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VA检查,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OCTA仪对所有受检眼黄斑区3 mm×3 mm、6 mm×6 mm范围进行扫描,测量3 mm×3 mm、6 mm×6 mm范围内血管密度(VD)、血流灌注密度(PD)以及6 mm×6 mm范围内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周长、形态指数。组间定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确定各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黄斑区6 mm×6 mm范围,FEVR组患眼VD、PD以及FAZ面积、周长均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0、-2.387、-3.519、-3.029,P<0.05)。黄斑区3 mm×3 mm、6 mm×6 mm范围,与视力正常组比较,视力下降组患眼VD、PD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8、2.114、2.160、2.545,P<0.05);黄斑区6 mm×6mm范围,两组患眼FAZ形态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9,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指标对FEVR的诊断价值较低(AUC<0.5)。结论FEVR患眼黄斑区存在微血管异常;VD降低及FAZ形态改变可能与视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 眼疾病 遗传性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局部血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