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弹性调控对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提升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冉展 朱文一 《城市设计》 2020年第3期22-35,共14页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程度的提升,我国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开始寻找建成环境下开发存量公共空间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前提下,寻找一种更能够适应新时代公共空间建设的方法十分必要。通过引入弹性调控的概念,本文...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程度的提升,我国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开始寻找建成环境下开发存量公共空间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前提下,寻找一种更能够适应新时代公共空间建设的方法十分必要。通过引入弹性调控的概念,本文希望通过不同案例的分析,讨论不同弹性调控工具对城市公共空间慢行友好、特色鲜明和使用多元3种品质的作用机制,并总结弹性调控公共空间在建成环境中塑造公共空间所具有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策划 弹性调控 城市公共空间 品质 作用
下载PDF
纽约布莱恩公园百年变迁中的市政府角色 被引量:1
2
作者 冉展 朱文一 《城市设计》 2019年第1期64-71,共8页
本文通过分析纽约市布莱恩公园过去百年的发展历程,从市政府角色的强力治理、放任治理和适度治理3个阶段切入,探讨市政府治理程度对城市以公园为重要代表的公共空间塑造产生的作用,并希望以此为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市政府治理带来启... 本文通过分析纽约市布莱恩公园过去百年的发展历程,从市政府角色的强力治理、放任治理和适度治理3个阶段切入,探讨市政府治理程度对城市以公园为重要代表的公共空间塑造产生的作用,并希望以此为中国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市政府治理带来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府角色 公共空间 百年变迁 布莱恩公园
下载PDF
弥异所140:昭通盐津最窄县城 被引量:1
3
作者 冉展 《城市设计》 2021年第1期72-73,共2页
形式昭通盐津最窄县城分布在云南省昭通市关河两岸。水流在高耸的山脉中切割前行,县城则分布在两岸逼仄的山坡上。城市在此线性延伸,构成了由三四排楼房分列两岸的最窄县城城市景观。空间自然条件的局限塑造了盐津县城沿着河流两岸狭窄... 形式昭通盐津最窄县城分布在云南省昭通市关河两岸。水流在高耸的山脉中切割前行,县城则分布在两岸逼仄的山坡上。城市在此线性延伸,构成了由三四排楼房分列两岸的最窄县城城市景观。空间自然条件的局限塑造了盐津县城沿着河流两岸狭窄坡地线性分布的空间模式,城市生长带来的高耸的居民楼和吊脚的建筑形式,更加凸显了人与自然在斗争中和谐共处的空间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模式 云南省昭通市 空间意象 和谐共处 城市景观 线性分布 盐津县 河流两岸
下载PDF
弥异所134:漳州鱼骨沙洲
4
作者 冉展 《城市设计》 2021年第1期60-61,共2页
形式漳州鱼骨沙洲是在海浪的冲刷下,形成的一个在低潮时可见的、具有鱼骨形状的沙洲。当沙洲在海面裸露时,海浪从四面拍打,形成由静态的沙洲和动态的浪花共同构成的分形图案美学。空间平坦的沙洲在海面上浮现,仿佛与海面在同一高程,但... 形式漳州鱼骨沙洲是在海浪的冲刷下,形成的一个在低潮时可见的、具有鱼骨形状的沙洲。当沙洲在海面裸露时,海浪从四面拍打,形成由静态的沙洲和动态的浪花共同构成的分形图案美学。空间平坦的沙洲在海面上浮现,仿佛与海面在同一高程,但其空间却由动态的海浪、潮湿的潮间带和干爽的沙洲在二维上柔和地划分,空间的三维属性与平面划分在此交融,形成奇特的空间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感受 鱼骨 分形图案 低潮时 海浪 沙洲 漳州 潮间带
下载PDF
弥异所070:台州小箬村
5
作者 冉展 《城市设计》 2020年第3期66-67,共2页
形式建筑的色彩构成是小箬村民居建筑区别于其他传统民居建筑的首要因素。高明度的饱和色彩将建筑的形式进行了非传统的区分。完整山墙色彩划分,建筑的长轴立面被根据面宽分割进行区别。建筑的形体被解构、符号被异化,构成了建筑形式的... 形式建筑的色彩构成是小箬村民居建筑区别于其他传统民居建筑的首要因素。高明度的饱和色彩将建筑的形式进行了非传统的区分。完整山墙色彩划分,建筑的长轴立面被根据面宽分割进行区别。建筑的形体被解构、符号被异化,构成了建筑形式的创造性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建筑 高明度 首要因素 色彩构成 山墙 立面 非传统 创造性
下载PDF
弥异所049:上海1933老场坊
6
作者 冉展 《城市设计》 2020年第2期48-49,共2页
形式1933老场坊原为上海工部局屠宰场。源自于屠宰场功能的长坡道、循环式牲畜流线和仅仅满足基本要求的人流通道形成了围绕核心功能中庭的螺旋形流线形式的老场坊。空间建筑的空间主要由中部核心功能空间、外部圈廊的辅助空间以及连接... 形式1933老场坊原为上海工部局屠宰场。源自于屠宰场功能的长坡道、循环式牲畜流线和仅仅满足基本要求的人流通道形成了围绕核心功能中庭的螺旋形流线形式的老场坊。空间建筑的空间主要由中部核心功能空间、外部圈廊的辅助空间以及连接二者和外部出入口的宽大坡道、窄小楼梯的交通空间共同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空间 辅助空间 中庭 坡道 核心功能 楼梯 人流通道 流线
下载PDF
弥异所062:香港乐华南村
7
作者 冉展 《城市设计》 2020年第2期74-75,共2页
形式乐华南村停车场顶楼的空间小品,采用连续的墙体形成三维序列。墙体中部以纯粹几何原型开出对齐的洞口,在墙体序列中引入严正的参考空间坐标系。空间在空间的营造上,不以传统的围合手段进行界面的划分,而是以空间虚体的序列形成空间感。
关键词 空间坐标系 几何原型 围合 停车场 空间感 墙体 华南
下载PDF
弥异所021:秦皇岛南戴河海上缆车
8
作者 冉展 《城市设计》 2019年第6期58-59,共2页
形式为了与离岸的岛屿建立联系,南戴河采用缆车这样的弱形式将大陆与离岛相连,在保证沟通便利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海岸线的景观。空间缆车采用最小包围的方式为来往的游客提供了最大限度与自然接触的机会。缆车本身的重复与韵... 形式为了与离岸的岛屿建立联系,南戴河采用缆车这样的弱形式将大陆与离岛相连,在保证沟通便利性的前提下,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海岸线的景观。空间缆车采用最小包围的方式为来往的游客提供了最大限度与自然接触的机会。缆车本身的重复与韵律也为游客在接近离岛的过程中提供了渐近的序列感与仪式感。形成一种独特的城市与自然景观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式感 南戴河 弱形式 秦皇岛 缆车 最大限度 游客 离岛
下载PDF
弥异所005:武汉大学凌波门游泳池
9
作者 冉展 《城市设计》 2019年第5期68-69,共2页
形式一人宽的高架栈桥在武汉东湖的自然水域湖面上划分出了品字形的4个泳池。自然水域的野趣和游泳池的人工营造感通过半界定的方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空间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泳池,凌波门泳池的空间被自然地划分成水域和极窄的“岸上”部... 形式一人宽的高架栈桥在武汉东湖的自然水域湖面上划分出了品字形的4个泳池。自然水域的野趣和游泳池的人工营造感通过半界定的方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空间相比于传统的人工泳池,凌波门泳池的空间被自然地划分成水域和极窄的“岸上”部分。在武汉炎热的夏季,市民和学生争相来到这处宝贵的自然城市空间解暑,城市公共空间的属性在自然水域的衬托下得到了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营造 武汉大学 城市公共空间 游泳池 武汉东湖 品字形 自然水域 衬托
下载PDF
弥异所010:厦门大学芙蓉隧道
10
作者 冉展 《城市设计》 2019年第5期78-79,共2页
形式在线性的隧道中,自发形成的接连不断的涂鸦墙让一处基础设施成为城市和校园生活中的亮点。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将漫长的隧道再次点缀得五彩缤纷。空间芙蓉隧道被网络誉为中国最文艺的隧道。涂鸦的自发形成得益于隧道仅限步行... 形式在线性的隧道中,自发形成的接连不断的涂鸦墙让一处基础设施成为城市和校园生活中的亮点。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将漫长的隧道再次点缀得五彩缤纷。空间芙蓉隧道被网络誉为中国最文艺的隧道。涂鸦的自发形成得益于隧道仅限步行和非机动车通行的规则。漫长的线性城市基础设施空间被生活的趣味有效地分割、打断,形成连续的步行兴趣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机动车 城市基础设施 厦门大学 校园生活 步行
下载PDF
弥异所042:厦门山海健康步道
11
作者 冉展 《城市设计》 2020年第1期86-87,共2页
形式连续的步行道路系统将厦门岛的数处自然山体公园和水体自西向东连接,高差变化的处理天然地构成路径上的节点。空间连续的步道系统和高差、交叉节点构成了路径—节点具有节奏感的线性空间。与实际连接、散步功能相结合的线性人造植... 形式连续的步行道路系统将厦门岛的数处自然山体公园和水体自西向东连接,高差变化的处理天然地构成路径上的节点。空间连续的步道系统和高差、交叉节点构成了路径—节点具有节奏感的线性空间。与实际连接、散步功能相结合的线性人造植入体与周边的环境构成了自然与人工契合的空间系统。连绵的步道和串联全岛的功能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参观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步道
下载PDF
临时微都市主义——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的一种类似城市设计的展览方法
12
作者 周士甯 冉展 《建筑创作》 2022年第3期175-182,共8页
本文研究和追溯“2021年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未来·家园及2020先导展多元·共生”展览空间的设计的方法论。展览空间的呈现反映了“城市建筑”的双年展定位。在空间策略上,这种临时性的场所设计,应用了城市设计的空间规划和“风... 本文研究和追溯“2021年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未来·家园及2020先导展多元·共生”展览空间的设计的方法论。展览空间的呈现反映了“城市建筑”的双年展定位。在空间策略上,这种临时性的场所设计,应用了城市设计的空间规划和“风貌控制”理念,是一种微都市主义的体现。2020先导展的整体空间设计以“九宫格”结合十字轴线作为空间模型,体现了北京城市空间的特点以及对未来双年展的展望,是双年展永久标志的具象化。展览内容包含了城市、建筑、科技、艺术等未来展览应具备的所有元素,以此体现“多元·共生”的主题。2021双年展以“柔性网格”延续了先导展的整体格局来容纳具有丰富多样性和差异化的内容。分展场之一——西单更新场则是从商场中庭的空间特点和临近长安街的区位属性获取了灵感,以“银河与星系”将空间划分为主题大街和独立空间。三个展览空间都是对北京城市空间的一种解析,并从中汲取了空间规划的策略,是从城市设计的方法转化到了展陈空间的城市建筑文化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城市建筑双年展 建筑策展 城市空间 文化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