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侧裂入路与颞叶皮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伍敏 李筹忠 +2 位作者 冉忠营 王超序 杨承勇 《贵州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960-962,共3页
高血压脑出血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危害人类的健康,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不断加剧,使其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1]。基底节区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部位,手术治疗是对危重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尤其是运用微创手术有助于减... 高血压脑出血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危害人类的健康,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不断加剧,使其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1]。基底节区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部位,手术治疗是对危重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尤其是运用微创手术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经侧裂入路及颞叶皮层入路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90例,对比分析两种手术入路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 脑出血 侧裂入路 颞叶皮层入路 显微神经外科
下载PDF
早期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冉忠营 尹浩 +2 位作者 马骏 杨承勇 熊云彪 《中外医疗》 2019年第17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一次性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颅骨修补术在外伤性脑积水(PTH)合并颅骨缺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12月同期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及颅骨修补术的颅脑外伤病例15例,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及预后等数据进... 目的探讨早期一次性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颅骨修补术在外伤性脑积水(PTH)合并颅骨缺损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8年12月同期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及颅骨修补术的颅脑外伤病例15例,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及预后等数据进行总结。结果该组手术时机均选在颅脑外伤后3个月内,术后并发颅骨修补切口愈合不良并皮下积液1例,2例效果不佳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恢复良好6例(40.00%),中残7例(46.7%),重残2例(13.3%),无死亡病例。结论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符合脑脊液循环生理学特点,创伤相对小,并发症更少,早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是治疗外伤性脑积水合并颅骨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颅骨修补术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1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何达 肖杰 +4 位作者 冉忠营 马骏 尹浩 熊云彪 刘窗溪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7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CVST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急性起病6例,亚急性起病1例,慢性起病4例。首发症状为头痛8例...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CVST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急性起病6例,亚急性起病1例,慢性起病4例。首发症状为头痛8例,意识障碍3例;2例伴癫痫大发作,1例伴颈部胀痛。查体示:脑膜刺激征阳性2例,面部皮肤感觉及听力减退、混合性失语、双下肢Babinski征阳性各1例。入院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后交通动脉瘤2例,颅内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和双侧顶枕叶出血各1例。11例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CVST,发现上矢状窦显影不良7例,下矢状窦未显影2例,横窦未显影及乙状窦充盈缺损各1例。本组误诊时间4~7 d。本组明确诊断后均予抗凝治疗,其中3例行机械取栓+接触溶栓治疗,2例好转出院,于外院行康复治疗,1例失访;余8例予药物保守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CVST病因、临床表现多样,一般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困难,确诊需行DSA检查。临床医师应加强对CVST临床表现及诊断手段的认识,以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窦血栓形成 颅内 误诊 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严重并发症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永建 尹浩 +2 位作者 马俊 冉忠营 谭赢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2年第2期154-157,共4页
颈动脉硬化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较常见原因之一,显著颈动脉狭窄的患病率是4.4%~7.0%[1]。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是目前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常用手术方式,但术后一些严重并发症如何避免及处理,是手术医师... 颈动脉硬化狭窄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较常见原因之一,显著颈动脉狭窄的患病率是4.4%~7.0%[1]。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是目前治疗重度颈动脉狭窄的常用手术方式,但术后一些严重并发症如何避免及处理,是手术医师必须重视的问题。本研究结合国内外文献对2例CEA术后严重并发症患者诊疗过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并发症 急性血栓形成 脑出血 脑高灌注综合征
下载PDF
急性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治分析
5
作者 冉忠营 《系统医学》 2019年第16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经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月收治17例急性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资料,其中8例为对照组,行单独抗凝治疗,9例为介入治疗组,给予抗凝...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经Solitaire AB支架取栓联合局部溶栓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月收治17例急性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资料,其中8例为对照组,行单独抗凝治疗,9例为介入治疗组,给予抗凝、Solitaire AB支架取栓及静脉窦内置管接触性溶栓治疗,随访12个月观察并对比两组病例的栓塞血管主干再通情况、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介入治疗组患者栓塞血管主干再通率(77.78%)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50.00%)与单纯抗凝治疗组(12.50%)、(37.50%)结果比较均显著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7 4、5.698 3,P<0.05);介入治疗组患者出院后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5分例数(8例)显著高于对照组(4例),4分例数为1例显著低于对照组(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35 4、6.324 7,P<0.05);介入治疗组患者改良Rankin量表评分≤1分例数为7例(77.78%),显著多于单纯抗凝治疗组3例(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35 1,P<0.05)。结论采用多渠道包括抗凝、Solitaire AB支架取栓、接触性溶栓等方式治疗急性重症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能尽快开通栓塞的静脉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血栓 急性重症 SOLITAIRE AB支架取栓 局部溶栓治疗
下载PDF
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6
作者 姚倍金 林浩 +2 位作者 冉忠营 韩国强 刘窗溪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胸廓出口综合征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例胸廓出口综合征进行分析,其中上干型1例,下干型5例,血管型1例。X线示C7横突过长2例,颈肋1例,未见骨性异常4例。采用前中小斜角肌切断术7例,... 目的探讨胸廓出口综合征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7例胸廓出口综合征进行分析,其中上干型1例,下干型5例,血管型1例。X线示C7横突过长2例,颈肋1例,未见骨性异常4例。采用前中小斜角肌切断术7例,臂丛神经外膜松解术3例。结果术后随访6—14个月,平均9.5个月。症状完全消失、能胜任原来工作、日常生活恢复正常4例;残留部分症状,但不影响原来工作2例;症状部分缓解1例。结论显微镜下斜角肌切断及臂丛神经外膜松解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能更充分保护臂丛神经及其供血血管,术后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廓出口综合征 斜角肌切断术 臂丛神经外膜松解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注射维生素C治疗脑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冉忠营 刘健 出良钊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C治疗脑胶质瘤的作用机制,为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制作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荷瘤7d后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维生素C低剂量组(2.0g/kg);维生素C中剂量组(4.0g/kg);维生素C高剂量组(8... 目的探讨维生素C治疗脑胶质瘤的作用机制,为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制作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荷瘤7d后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对照组;维生素C低剂量组(2.0g/kg);维生素C中剂量组(4.0g/kg);维生素C高剂量组(8.0g/kg);5-Fu组(20mg/kg)。于用药结束后次日处死各组小鼠,计算肿瘤体积和抑瘤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肿瘤组织Ki-67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维生素C可抑制大鼠肿瘤生长,且呈剂量依赖性,实验组肿瘤体积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维生素C高剂量组与5-Fu组肿瘤体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维生素C可诱导大鼠肿瘤细胞凋亡,维生素C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维生素C高剂量组凋亡率高于5-Fu组(P<0.05)。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Ki-67蛋白表达中,维生素C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维生素C高剂量组与5-Fu组细胞凋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维生素C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抑制C6大鼠脑胶质瘤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是其机制之一;药理剂量的维生素C能降低C6大鼠脑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胶质瘤 大鼠 凋亡 KI-67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