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新发心房颤动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朱灏 任晓敏 +4 位作者 蔡金赞 冒晨昱 潘道蓉 田乃亮 张瑶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06-111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率及预测因子。方法:全面检索Pub Med、Springer、Elsevier-SDOL、EMbase、SSCI、CNKI、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在2009-01至2016-01期间发表的主... 目的:系统评价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率及预测因子。方法:全面检索Pub Med、Springer、Elsevier-SDOL、EMbase、SSCI、CNKI、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在2009-01至2016-01期间发表的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新发房颤的研究文献。利用疾病患病率或发病率质量准则评价文献质量,运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软件版本2.0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个研究,其中4个为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共包含6 626例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率为11.1%[95%可信区间(CI):10.3~11.9]。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发生新发房颤的独立预测因子包括:经心尖途径[比值比(OR)=2.16,95%CI:1.58~2.94,P<0.001]、手术相关心脏事件(OR=1.59,95%CI:1.08~2.36,P=0.01)、手术相关出血事件(OR=1.56,95%CI:1.00~2.45,P=0.04)、心房过大(每增加1mm/m^2,OR=1.21,95%CI:1.09~1.34,P<0.001)。结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率较高,且可能导致严重的临床不良事件。深入研究其预测因子有利于提高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人工 心房颤动 系统分析
下载PDF
微小RNA及长链非编码RNA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冒晨昱 蔡云朗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530-534,共5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危害女性健康的妇科常见疾病。研究表明,以微小RNA(mi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为代表的表观遗传异常与EMs密切相关。现对miRNA、lncRNA与EMs发生发展、相关性不孕及恶变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微小RNA 长链非编码RNA 子宫内膜异位症 文献综述
下载PDF
原发性阴道恶性黑色素瘤存活10年1例
3
作者 冒晨昱 赵维英 蔡云朗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9-160,共2页
1病例报告 患者,42岁,因发现恶性黑色素瘤7天,于2005年11月8日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进一步诊治。患者3月前活动后发现阴道口有一肿物脱出,咳嗽、排便等腹压增加时肿物脱出程度无明显变化,平卧时可用手回纳入阴道内。7天前在我... 1病例报告 患者,42岁,因发现恶性黑色素瘤7天,于2005年11月8日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进一步诊治。患者3月前活动后发现阴道口有一肿物脱出,咳嗽、排便等腹压增加时肿物脱出程度无明显变化,平卧时可用手回纳入阴道内。7天前在我院门诊就诊,行阴道壁赘生物活检,病理检查示恶性黑色素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恶性黑色素瘤 原发性 存活 病例报告 东南大学 腹压增加 门诊就诊 病理检查
下载PDF
生物可吸收支架与钴铬合金依维莫司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庞思 潘道蓉 +4 位作者 朱灏 吴文 蔡金赞 冒晨昱 张瑶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Ab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BVS)对比钴铬合金依维莫司洗脱支架(cobalt chromium—everolimus eluting stent,CoCr—EES)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和... 目的:系统评价Absorb生物可吸收支架(BVS)对比钴铬合金依维莫司洗脱支架(cobalt chromium—everolimus eluting stent,CoCr—EES)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年限为2008—01至2015—10,同时查阅会议摘要和相关网站,收集已公布随访数据的有关随机对照试验。根据改良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运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项随机对照研究,共包含3389例患者(AbsorbBVS组2164例,CoCr—EES组1225例)。在平均1.1年的随访时间内,Absorb BVS组与CoCr—EES组患者在临床终点靶病变失败[比值比(OR)=1.29,95%可信区间(CI):0.95~1.74,P=0.10]、全因死亡(OR=1.31,95%CI:0.60~2.87,P=0.50)、心原性死亡(OR=1.38,95%CI:0.45~4.24,P=0.57)、心肌梗死(OR=1.30,95%CI:0.93~1.80,P=0.12)、确定的或极有可能的支架内血栓(OR=2.08,95%CI:0.95~4.54,P=0.07)、再次血运重建(OR=I.03,95%CI:0.80~1.33,P=0.81)、靶病变血运重建(OR=1.06,95%CI:0.67~1.66,P=0.81)和患者相关的复合终点(OR=0.95,95%CI:0.66~1.35,P=0.7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绞痛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中、低危冠心病患者中,Absorb BVS与CoCr—EES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Absorb BVS应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仍有待更长的随访时间、更多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Meta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朱灏 肖雨龙 +6 位作者 潘道蓉 任晓敏 蔡金赞 冒晨昱 庞思 张瑶俊 田乃亮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24-528,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导管球囊扩张式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及预测因子。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2009年1月至2015年10月发表的有关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研究的文献。利用疾病患病率或发病率质量准则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经导管球囊扩张式瓣膜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及预测因子。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2009年1月至2015年10月发表的有关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研究的文献。利用疾病患病率或发病率质量准则评价文献质量,运用Comprehensive Meta Analysis 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研究,其中,8个非随机对照研究,1个随机对照研究,共1 217例接受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26.4%(95%可信区间23.6-29.4)。其中,3期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6.2%(95%可信区间4.0-9.4)。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预测因子包括年龄、糖尿病、外周动脉疾病、基线肌酐水平、基线血红蛋白水平和造影剂使用量。结论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且可能导致严重的临床不良事件。深入研究其临床预测因子,有利于提高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式主动脉瓣置换术 急性肾损伤 预测因子 META分析
下载PDF
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术后DAPT持续时间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永翔 蔡金赞 +2 位作者 冒晨昱 庞思 张瑶俊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75-977,共3页
无论是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高危患者,还是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尽早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改善长期预后的有效方法之一。与金属裸支架相比,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rug-... 无论是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高危患者,还是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尽早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改善长期预后的有效方法之一。与金属裸支架相比,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虽显著减少了支架内再狭窄及因此导致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血栓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蔡金赞 冒晨昱 +2 位作者 朱永翔 庞思 张瑶俊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7-69,共3页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15%-20%。遵循简单、安全和迅速的治疗原则并根据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欧洲分叉病变俱乐部专家共识推荐,单支架术应作为治疗分叉病变的首选...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的15%-20%。遵循简单、安全和迅速的治疗原则并根据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欧洲分叉病变俱乐部专家共识推荐,单支架术应作为治疗分叉病变的首选策略。该共识也提到对于真性分叉病变,由于单支架术式存在分支血管闭塞等风险,双支架术式仍是不可或缺的选择,因此其最佳治疗策略尚无统一定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随机临床试验 治疗原则 血管闭塞 最佳治疗 支架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