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声门上通气方式在支气管热成形术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稳 林江涛 +4 位作者 苏楠 农英 洪洪 尹毅青 李成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比较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改良喉罩控制通气两种通气方式在支气管热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 28例支气管热成形术患者分成A组(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14例)和B组(经改良喉罩控制通气,14例),记录患者入室... 目的比较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改良喉罩控制通气两种通气方式在支气管热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 28例支气管热成形术患者分成A组(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14例)和B组(经改良喉罩控制通气,14例),记录患者入室后(T0),给药/麻醉诱导后1 min(T1),纤维支气管镜置镜即刻(T2),通气后15 min(T3)、30 min(T4)、45 min(T5),术毕即刻(T6),患者睁眼时(T7)的脉搏氧饱和度、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并于T0、T4、T6时点采集足背动脉血测p H、动脉氧分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值;记录置镜时间、手术时间、患者初醒时间;评估麻醉效果、术者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记录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的例数。结果 A组患者T4、T6时点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显著升高(P均<0.05),p H显著降低(P<0.05);B组患者的置镜时间和手术时间显著短于A组(P均<0.05),而苏醒时间显著长于A组(P<0.05);B组的麻醉效果和术者满意度均明显好于A组(P均<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改良喉罩控制通气方法更适合应用于支气管热成形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热成形术 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 高频喷射通气 改良喉罩
下载PDF
中药治疗对SARS恢复期患者肺功能、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欣 林江涛 +7 位作者 俞红霞 李勇 赵秀梅 苏楠 杨萌 王志虹 贾玉萍 农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评价SARS恢复期患者肺功能和生存质量变化以及中药治疗对两者的影响。方法:85例(男45例,女40例,平均年龄37.20±10.9岁)SARS恢复期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进行肺功能测试,并选择St George′s呼吸问卷... 目的:评价SARS恢复期患者肺功能和生存质量变化以及中药治疗对两者的影响。方法:85例(男45例,女40例,平均年龄37.20±10.9岁)SARS恢复期患者被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进行肺功能测试,并选择St George′s呼吸问卷进行生存质量调查。结果:SARS恢复期患者出院时的肺功能损害以弥散障碍、限制性通气障碍为主,随出院时间的延长,肺功能各项损害指标均有好转趋势,其中,TLC%和DLCO%的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SARS恢复期患者TLC%和DLCO%的变化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RS恢复期患者出院后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同正常相比均有轻度增高,出院8周时各项生存质量评分较出院4周时明显改善(P<0.05),中药组SARS恢复期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的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发现活动、症状、影响和总分与DLCO%存在负线性相关关系(r=0.432—0.664,P<0.01),症状评分与TLC%存在负线性相关关系(r=0.298,P<0.01)。结论:SARS恢复期患者肺功能损害中的TLC%和DLCO%,随出院时间延长有显著的好转趋势,中药治疗可以增强这一趋势,但中药治疗SARS恢复期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似无明显作用。SARS恢复期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与DLCO%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肺功能 生存质量 St George’s呼吸问卷
下载PDF
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症哮喘109例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昕 陈静 +6 位作者 农英 王文雅 龙虹羽 韩春燕 顾宪民 候昕 林江涛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症哮喘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方法:分析我院完成的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109例重症哮喘患者,共计434例次的临床资料,总结预后及术后近期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常见的不良事件包... 目的:分析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症哮喘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方法:分析我院完成的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109例重症哮喘患者,共计434例次的临床资料,总结预后及术后近期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结果: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咳嗽、痰量增加、哮喘短暂加重、痰中带血、肺炎和痰栓形成等,其发生率分别为4.84%、8.99%、6.45%、3.92%、2.07%和1.38%。仅1例需要无创通气辅助,无自发性气胸、有创机械通气和死亡病例。结论:围手术期管理需要团队的协作。术前护理主要是评估病情和积极控制合并症,术后护理重点是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热成形术 支气管哮喘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不同病期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志虹 林江涛 农英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4年第4期210-212,共3页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不同病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 2 2 7例临床诊断为SARS的患者和 5 0名健康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 ,比较病程不同阶段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健康... 目的 :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不同病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对 2 2 7例临床诊断为SARS的患者和 5 0名健康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 ,比较病程不同阶段的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健康人外周血CD3+ 、CD4 + 、CD8+ 分别为 (1736± 4 93、86 0± 2 75、6 95± 2 5 3)个 /ul;2 2 7例SARS患者外周血CD3+ 、CD4 + 、CD8+ 分别为 (116 2± 6 4 9、6 2 1± 399、4 4 3± 2 90 )个 /ul,均低于健康对照组 (P<0 .0 1)。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在病程 1~ 2周达最低值 ,在发病的第 2~ 3周开始明显回升。12例死亡患者外周血CD4 + 均低于 2 0 0个 /ul;SARS患者恢复期外周血CD3+ 、CD4 + 、CD8+ 分别为 (1378± 74 6、74 2± 4 74、5 2 1± 2 95 )个 /ul,多数恢复正常。结论 :SARS患者急性期CD3+ 、CD4 + 、CD8+ T淋巴细胞均减少 ,但可逆转 ,恢复期可恢复正常 ,与病程进展相符 ,有助于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 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帕博利珠单抗致相关性肠炎1例
5
作者 关文卓 侯昕 +2 位作者 林洁 陈朔 农英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124-124,126,F0004,共3页
患者男性,58岁,咳嗽、咳痰5个月。既往2型糖尿病病史。2020年6月于我院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不规则团块影,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腺癌,诊断为右肺腺癌(T4N0M0)IIIA期,驱动基因阴性。术前给予培美曲塞及卡铂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 患者男性,58岁,咳嗽、咳痰5个月。既往2型糖尿病病史。2020年6月于我院查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不规则团块影,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病理提示腺癌,诊断为右肺腺癌(T4N0M0)IIIA期,驱动基因阴性。术前给予培美曲塞及卡铂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2个疗程;2020年8月行右肺中下叶切除,术后予上述方案继续治疗6个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肺下叶 培美曲塞 胸部CT 团块影 单抗治疗 驱动基因 咳痰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不同声门上通气方式在支气管热成形术中的效果比较
6
作者 谭婧 王稳 +5 位作者 林江涛 苏楠 农英 洪洪 尹毅青 李成辉 《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4期131-132,共2页
目的比较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改良喉罩控制通气两种通气方式在支气管热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 28例支气管热成形术患者分成A组(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14例)和B组(经改良喉罩控制通气,14例),记录患者... 目的比较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改良喉罩控制通气两种通气方式在支气管热成形术中的效果。方法 28例支气管热成形术患者分成A组(经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行高频喷射通气,14例)和B组(经改良喉罩控制通气,14例),记录患者入室后(T0),给药/麻醉诱导后1 min(T1),纤维支气管镜置镜即刻(T2),通气后15 min(T3)、30 min(T4)、45 min(T5),术毕即刻(T6),患者睁眼时(T7)的脉搏氧饱和度、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并于T0、T4、T6时点采集足背动脉血测p H、动脉氧分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值;记录置镜时间、手术时间、患者初醒时间;评估麻醉效果、术者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记录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的例数。结果 A组患者T4、T6时点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显著升高(P均〈0.05),p H显著降低(P〈0.05);B组患者的置镜时间和手术时间显著短于A组(P均〈0.05),而苏醒时间显著长于A组(P〈0.05);B组的麻醉效果和术者满意度均明显好于A组(P均〈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改良喉罩控制通气方法更适合应用于支气管热成形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热成形术 魏氏喷射鼻咽通气道 高频喷射通气 改良喉罩
下载PDF
以肺部阴影伴癌胚抗原升高为表现的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1例
7
作者 陈西霞 农英 +1 位作者 王文雅 王勇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373-373,376,F0003,共3页
患者女性,53岁,以"反复出现肺部阴影3年"入院。2018年1月19日外院体检查胸部CT示"双肺散在多发浸润性阴影,以左下肺为主"(图1A,见封三)。无发热、咳嗽、咳痰、胸闷、咯血、呼吸困难、皮疹、关节痛等症状。PET-CT示&... 患者女性,53岁,以"反复出现肺部阴影3年"入院。2018年1月19日外院体检查胸部CT示"双肺散在多发浸润性阴影,以左下肺为主"(图1A,见封三)。无发热、咳嗽、咳痰、胸闷、咯血、呼吸困难、皮疹、关节痛等症状。PET-CT示"左肺下叶多发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SUVmax为6.8"。血清癌胚抗原(CEA)为57.3μ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阴影 左肺下叶 胸部CT 癌胚抗原 呼吸困难 软组织密度 关节痛 咳痰
下载PDF
浅析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及防范措施
8
作者 刘瑜 农英 朱琼琼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11期184-185,共2页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来源,探讨缓解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的方法。方法:找出压力源,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法。结果:压力来源包括知识缺乏,工作经验少,人际关系紧张,知识更新过快,工作环境特殊,自我价值无法体现,倒夜班频繁等。结论:通...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来源,探讨缓解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的方法。方法:找出压力源,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法。结果:压力来源包括知识缺乏,工作经验少,人际关系紧张,知识更新过快,工作环境特殊,自我价值无法体现,倒夜班频繁等。结论:通过关心护士的身心健康,改善其工作环境,增加人员编制等来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护士学会自我调节,合理安排时间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自我来缓解压力;医院提供继续教育及外出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护士的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护士 工作压力 来源 防范
下载PDF
我国城区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认知与控制水平关系的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39
9
作者 农英 林江涛 +29 位作者 王文巧 周新 王长征 黄茂 蔡绍曦 陈萍 林其昌 周建英 蒋萍 胡成平 顾玉海 袁雅冬 孙德俊 杨晓红 杨岚 张捷 叶贤伟 刘辉国 唐华平 刘荣玉 陈一强 刘晓菊 戴路明 周玮 黄奕江 霍建民 陈卓昌 刘春涛 张伟 许建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425-1429,共5页
目的调查我国城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疾病的认知水平,并分析其与哮喘控制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全国范围内多中心横断面研究。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对我国内地(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30家三级甲等医院的门诊哮喘患... 目的调查我国城区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疾病的认知水平,并分析其与哮喘控制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全国范围内多中心横断面研究。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对我国内地(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30家三级甲等医院的门诊哮喘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哮喘控制情况,内容包括: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哮喘控制水平分级[参照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2015分级标准,由调查医师判断]、哮喘疾病认知(主要包括:问题1:哮喘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问题2:慢性持续性哮喘每日应规律使用的一线药物是什么?问题3:短效B:激动剂气雾剂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最合理?问题4:哮喘的治疗目标是什么?)等信息,针对问题1和问题2分析疾病认知与控制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3875例门诊哮喘患者,其中69.O%(2660/3857)患者能正确认知哮喘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气道炎症性疾病”;60.2%(2321/3857)患者认为慢性持续性哮喘患者每日应规律使用的一线治疗药物为“吸入型糖皮质激素或复合制剂”;85.7%(3277/3823)患者认为短效β2激动剂气雾剂在“症状加重或急性发作时按需使用”最合理;75.4%(2761/3661)患者认为哮喘“可以长期良好控制或完全控制”。问题1回答正确2660例(69.0%),回答错误1197例(31.0%);前者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和哮喘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后者[20(16,23)比19(16,22)分,Z=-3.928,P〈0.001和29.92%比25.31%,χ^2=8.616,P=0.003],未控制率显著低于后者(19.92%比23.48%;χ^2=6.267,P=0.012)。问题2回答正确2321例(60.2%),回答错误1536例(39.8%);前者ACT评分和哮喘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后者[21(17,23)比19(15,22)分,Z=-9.190,P〈0.001和32.66%比22.20%,χ^2=49.614,P〈0.001],未控制率显著低于后者(18.40%比25.00%;χ^2=24.267,P〈0.001)。结论我国城区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较既往调查有所提高,正确认知疾病有助于提高哮喘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问卷调查 横断面研究 疾病认知 疾病控制
原文传递
我国14岁以上人群吸烟状况及其与支气管哮喘发病和控制的关系 被引量:26
10
作者 农英 林江涛 +20 位作者 陈萍 周新 万欢英 殷凯生 马利军 吴昌归 李靖 刘春涛 苏楠 刘国梁 谢华 汤葳 黄茂 陈燕 刘媛华 宋立强 陈献亮 张永明 王文雅 李雯 孙立超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85-489,共5页
目的 调查我国14岁以上人群吸烟状况及其与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发病和控制的关系.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采用多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8个省市年龄〉 14岁的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入户问卷调查,了解我国14岁以上人群吸烟状况... 目的 调查我国14岁以上人群吸烟状况及其与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发病和控制的关系.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采用多级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8个省市年龄〉 14岁的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入户问卷调查,了解我国14岁以上人群吸烟状况,根据病史、体征和肺功能检查确诊哮喘患者,分析吸烟与哮喘发病和控制的关系.结果 入户调查共计180 099人,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64 215份(男性79 692人,女性84 523人),其中诊断哮喘者2 034例(1.24%).调查人群总体吸烟率23.8% (39 137/164 215);哮喘人群吸烟率34.5%(702/2 034),非哮喘人群吸烟率23.7%(38 435/162 181).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者哮喘患病率高于不吸烟者(1.79%比1.06%,P〈0.001),OR为1.70,95% CI 1.55 -1.86.依据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的哮喘控制标准,非吸烟哮喘患者哮喘完全控制率为43.2%(576/1 332),高于吸烟哮喘患者35.3% (248/702) (P〈0.05).既往1年中,吸烟哮喘患者因哮喘发作年平均住院0.51次/例,平均住院率为27.35%(192/702),年平均急诊就诊0.80次/例,平均急诊率为31.77%(223/702);非吸烟哮喘患者因哮喘发作年平均住院0.41次/例,平均住院率为20.12%(268/1 332),年平均急诊就诊0.60次/例,平均急诊率为24.47%(326/1 332);吸烟哮喘患者哮喘控制水平明显差于非吸烟哮喘患者.结论 我国14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吸烟者哮喘患病率明显高于非吸烟者,吸烟哮喘患者的哮喘控制水平低于非吸烟哮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吸烟 患病率 疾病控制
原文传递
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5
11
作者 农英 苏楠 +7 位作者 林江涛 陈昕 赵青 韩春燕 张永明 张晓岩 任珍翠 李晓盼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7-182,共6页
目的 探讨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3-11月中日友好医院招募入组12例重度哮喘患者,自愿接受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检测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前患者的气道炎症及生物标志物水平(血嗜酸粒细胞... 目的 探讨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哮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3-11月中日友好医院招募入组12例重度哮喘患者,自愿接受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检测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前患者的气道炎症及生物标志物水平(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诱导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血清IgE、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以评估气道炎症类型;收集12例患者治疗前1年内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情况;观察治疗后3周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治疗后1年内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次数、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率、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次数及住院率、口服激素剂量等变化.结果 12例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内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别为11和6例,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累计次数分别为76和16次,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分别为10及3例,累计住院次数分别为56和6次,术后1年内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率、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率、口服激素剂量均较术前1年明显下降[分别为(1.3±0.5)和(6.3±1.9)次183;例^-1·年^-1;(0.50±0.26)和(4.67±1.90)次·例^-1·年^-1;(8.5±4.6)和(22.0±2.6)mg/d,均P<0.05].术后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率下降79.4%,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率下降89.4%.术后3周最常见不良事件为咳嗽(8例次)、咳痰量增加(20例次)、PEF短暂下降(7例次)、喘息(4例次),多数在术后1周内缓解.1例患者3次术后均出现肺炎,经抗感染治疗痊愈.术后3周内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术后1年胸部CT未见气道结构性改变.结论 应用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度哮喘,可减少重度哮喘急性发作并降低急性发作住院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治疗学 支气管热成形术
原文传递
183例次支气管热成形术后近期呼吸不良事件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农英 林江涛 +4 位作者 苏楠 陈昕 赵青 韩春燕 裘若帆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6-181,共6页
目的 分析支气管热成形术(BT)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术后近期(术后3周)呼吸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中日友好医院62例重症哮喘患者接受BT治疗,共完成183例次手术.收集术后3周内所有患者呼吸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支气管热成形术(BT)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术后近期(术后3周)呼吸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中日友好医院62例重症哮喘患者接受BT治疗,共完成183例次手术.收集术后3周内所有患者呼吸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析可能影响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因素.结果 术后3周内62例患者中43例(69.4%)出现呼吸不良事件,87例次手术(47.5%)发生不良事件共153例次.主要不良事件为咳嗽(15例次,8.20%)、咳痰量增加(37例次,20.22%)、呼气峰值流量(PEF)短暂下降(37例次,20.22%)、胸闷(12例次,6.56%)、痰中带血丝(11例次,6.01%)、哮喘急性发作(10例次,5.46%)、肺炎(6例次,3.28%).多数不良事件在术后1周可自行缓解或经对症治疗消失.无气管插管、恶性心律失常及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患者基础诱导痰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基础血嗜酸粒细胞百分比、手术次数及术前FEV1占预计值%会影响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术前FEV1占预计值%≥60%可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应用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症哮喘近期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治疗学 支气管热成形术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真实世界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热成形术后两年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3
作者 农英 林江涛 +2 位作者 陈昕 龙虹羽 李红雯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730-1735,共6页
目的评价真实世界重度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支气管热成形术(BT)后2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1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BT治疗的70例重度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后2年后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微型哮喘生活质量调查问... 目的评价真实世界重度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支气管热成形术(BT)后2年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7年11月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BT治疗的70例重度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后2年后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微型哮喘生活质量调查问卷(mini-AQLQ)评分、过去1年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因哮喘急性发作急诊就诊次数、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次数、肺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其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预计值%)、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哮喘控制药物、哮喘药物费用及年哮喘总治疗费用等指标与术前的差异以及术后2年患者对手术效果的主观评价。结果70例患者术前和术后2年调查过去1年中有重度哮喘急性发作者分别为70例(100%)和37例(52.9%),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累计次数分别为575和162例次;因哮喘急性发作急诊就诊者分别为46例(65.7%)和9例(12.9%),急诊累计次数分别为186和19例次;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者分别为43例(61.4%)和16例(22.9%),住院累计次数分别为124和24例次。术后2年重度哮喘急性发作频率、哮喘急性发作急诊就诊频率、哮喘急性发作住院频率较治疗前分别下降71.9%、88.9%、83.3%(均P<0.001)。术后2年ACT、mini-AQLQ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22(21,24)比17(13,19)分、(5.57±0.89)比(3.83±0.92)分](均P<0.001)。术后2年4例(5.7%)停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14例(37.8%)停用口服糖皮质激素(OCS),每日ICS剂量及OCS剂量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使用孟鲁司特钠、茶碱的患者比例均显著少于术前(40.0%比81.4%、27.1%比71.4%)(均P<0.001)。术后2年FEV1、FEV1预计值%、FEV1/FVC均显著高于术前[2.27(1.84,2.82)比2.10(1.70,2.61)L、(76.8±19.5)%比(72.5±19.8)%、(66.3±13.6)%比(63.8±13.0)%](均P<0.05);治疗后年哮喘药物费用及年哮喘总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01)。59例(84.3%)患者主观评价治疗有效。结论2年随访显示,BT可显著改善真实世界重度哮喘患者哮喘控制水平、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重度哮喘急性发作,降低急诊就诊及住院频率,减少药物使用,降低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治疗学 支气管热成形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农英 林江涛 +27 位作者 孙绪武 王珺 麻晓 柳小平 王惠琴 查日田 沈大鹏 姜淑娟 罗世坤 赵琦 孟玲 王晚萍 房洁 韩利梅 陆光兵 张伟 李贵芳 王宏 赵志英 周玮 魏葆琳 袁雅冬 彭丽萍 卢献灵 庞桂芬 李复红 李磊 甄会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05-211,共7页
目的观察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在中国27家三级甲等医院筛选流行性感冒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抗病毒颗粒试验组或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对照组,每组计划入... 目的观察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在中国27家三级甲等医院筛选流行性感冒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抗病毒颗粒试验组或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对照组,每组计划入组受试者200例。试验组给予抗病毒颗粒(每次18 g,每日3次)及磷酸奥司他韦模拟剂口服,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每次75 mg,每日2次)及抗病毒颗粒模拟剂口服,疗程均为5 d。主要疗效指标包括临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次要疗效指标包括对乙酰氨基酚使用剂量、中医证候积分改变、其他重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抗病毒颗粒试验组和磷酸奥司他韦对照组疗效指标差异,同时监测不良事件或不良反应评估抗病毒颗粒的安全性。结果共入组受试者393例,抗病毒颗粒试验组195例,完成试验191例(97.95%)。磷酸奥司他韦对照组198例,完成试验195例(98.48%),两组脱落率和剔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分析数据集(FAS)中试验组年龄(34.9±14.4)岁,男性83例(42.78%);对照组年龄(33.3±13.5)岁,男性78例(39.59%)。两组受试者人口学资料、体格检查、病毒病原学检测、基线中医证候总分及各单项症状评分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AS中试验组临床主要症状缓解时间M(Q1,Q3)为3.0(3.0,4.0)d,对照组为3.0(3.0,4.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退热时间M(Q1,Q3)试验组为34.0(20.3,49.0)h,对照组为36.5(19.6,48.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颗粒在对乙酰氨基酚使用剂量、中医证候疗效、多数重要临床症状消失率等方面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疗效相当(P>0.05),且抗病毒颗粒组第3天的头昏、胸闷症状消失率优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组(P<0.05)。结论抗病毒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疗效与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相当,且药物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抗病毒颗粒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饮食摄入与血清瘦素水平及全身炎症状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农英 林江涛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60-861,共2页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血清瘦素水平 急性加重期 饮食摄入 炎症状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全身 细胞因子 影响的研究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饮食摄入与血清瘦素及全身炎症状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农英 林江涛 《国际呼吸杂志》 2006年第3期161-163,168,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饮食摄入与血清瘦素水平及全身炎症状态的相关关系,探讨血清瘦素和全身炎症在COPD营养不良发生中的作用。方法观察4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治疗第7天、第12天的饮食摄入量、血清瘦...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饮食摄入与血清瘦素水平及全身炎症状态的相关关系,探讨血清瘦素和全身炎症在COPD营养不良发生中的作用。方法观察4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治疗第7天、第12天的饮食摄入量、血清瘦素及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sTNFR)的水平变化;测定患者治疗第12天的营养状态参数。12例正常健康者的血清瘦素、sTNFR水平作为正常对照。分析各参数相关性。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瘦素、sTNFR水平,饮食摄入量由24小时膳食记录,经营养分析软件计算获得。结果①患者治疗前饮食摄入量低于日常习惯饮食,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饮食摄入量逐渐恢复至日常水平。在治疗第7天,饮食摄入量与瘦素的自然对数、sTNFR55均呈显著负相关(r=-0.536,P<0.01;r=-0.729,P<0.001);治疗第12天此相关关系仍存在。②治疗第7天和第12天,排除体重指数(BMI)影响后,血清瘦素与sTNFR55均呈显著正相关(r=0.53,P<0.05;r=0.512,P<0.05)。③治疗第12天,血清瘦素与BMI、理想体重百分比、三头肌皮皱厚度、肩胛下皮皱厚度、上臂中部周径等营养参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结论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存在短暂的饮食摄入减少,这与提高的血清瘦素水平及全身炎症反应有关。“细胞因子瘦素”作用机制可能参与了COPD营养不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障碍
原文传递
加强老年人哮喘患者的管理 努力改善疾病预后 被引量:1
17
作者 农英 林江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047-1049,共3页
老年人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哮喘,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临床特征、合并症及药物反应,导致其诊断治疗复杂化,具有更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本文结合最新发表的《老年人支气管哮喘诊断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呼吁加强对老年人哮喘患者的管理,... 老年人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哮喘,具有特殊的病理生理、临床特征、合并症及药物反应,导致其诊断治疗复杂化,具有更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本文结合最新发表的《老年人支气管哮喘诊断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呼吁加强对老年人哮喘患者的管理,促进相关研究开展,完善适合老年人哮喘的临床诊疗方案,以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及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老年人
原文传递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技术在慢性气道疾病诊治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18
作者 农英 林江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4期2643-2646,共4页
气道炎症是慢性气道疾病最重要的病理学基础,气道炎症的检测评估有助于气道疾病的诊断及精准化治疗管理。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技术是近年来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无创气道炎症检测技术,为慢性气道疾病的诊断和管理提供了简便、快捷的气道炎症... 气道炎症是慢性气道疾病最重要的病理学基础,气道炎症的检测评估有助于气道疾病的诊断及精准化治疗管理。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技术是近年来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无创气道炎症检测技术,为慢性气道疾病的诊断和管理提供了简便、快捷的气道炎症参考,但仍存在一些争议与不足。本文简要阐述了呼出气中一氧化氮的生物学意义和检测方法,总结了目前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相应缺陷与不足,预期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应用经验的不断积累,该技术必将在慢性气道疾病的精准管理中发挥更为显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呼出气 气道疾病
原文传递
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重症哮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农英 姜帅(整理)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0年第17期15-15,共1页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由慢性炎症导致的气道重塑是重症哮喘重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其中,气道平滑肌(airway smooth muscle,ASM)增生肥大是哮喘气道重塑的特征性改变,增生肥大的ASM使气道呈现高反应性,同时ASM也是哮喘发作时的...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由慢性炎症导致的气道重塑是重症哮喘重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其中,气道平滑肌(airway smooth muscle,ASM)增生肥大是哮喘气道重塑的特征性改变,增生肥大的ASM使气道呈现高反应性,同时ASM也是哮喘发作时的效应器官。然而目前尚没有改善ASM增生肥大的药物。因此,针对ASM的治疗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基础 重症哮喘 特征性改变 气道平滑肌 气道重塑 哮喘发作 支气管热成形术 慢性炎症
原文传递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64
20
作者 张永明 林江涛 +8 位作者 苏楠 陈欣 刘国梁 俞红霞 农英 张晓岩 杨萌 何洁 李一鸣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254-1258,共5页
目的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在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就诊的慢性咳嗽病例,根据《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通过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肺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24h食管pH值... 目的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在慢性咳嗽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就诊的慢性咳嗽病例,根据《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通过诱导痰细胞分类计数、肺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24h食管pH值监测、变应原皮试及血清IgE检测等方法做出诊断,同时进行FeNO检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FeNO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鉴别诊断价值,分析FeNO诊断CVA的最佳界值。以同样的方法分析FeNO在非CVA患者中诊断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的最佳界值。结果106例慢性咳嗽患者中,诊断CVA39例,EB30例,诊断其他病因慢性咳嗽37例。CVA组的FeNO值为(54±21)ppb(1ppb=1×1019mol/L)显著高于EB组的(34±17)ppb及其他病因慢性咳嗽组的(21±10)ppb(均P〈0.01),EB组高于其他慢性咳嗽组(P〈0.01)。应用FeNO从慢性咳嗽中诊断CV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最佳界值为40ppb,以该界值诊断CVA的敏感度为75%,特异度为86%,准确度为81%。应用FeNO从非哮喘慢性咳嗽中诊断EB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最佳界值为31ppb,以该界值诊断EB的敏感度为63%,特异度为92%,准确度为72%。结论不同病因的慢性咳嗽患者的FeNO水平存在显著差异,FeNO检测有助于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哮喘 肺嗜酸粒细胞增多 一氧化氮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