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GGG系列固体介质循环加热多用途干燥机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冬
-
出处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00年第6期47-47,共1页
-
文摘
由广东省农机研究所干燥机械设备开发中心研制生产。属国内首创,并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97240439.2)。 该机是一种使用循环热砂作固体加热介质的新颖的连续生产机型,适合于炒熟、炒酥、炒香糯米、花生、瓜子、松子等各种食品(山货)。
-
关键词
固体介质
循环加热
多用途
实用新型专利
干燥机械
含水率
农机研究所
花生
加热介质
设备开发
-
分类号
S226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中文系讲师朱克玲所著《悲剧与喜剧》出版
- 2
-
-
作者
冬
-
出处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18-118,共1页
-
文摘
我校中文系讲师朱克玲所著的《悲剧与喜剧》一书,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悲剧”、“喜剧”和“悲剧与喜剧的交融”三部分。作者在撰写本书时注意了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的有机结合,从理论的高度,评述了前人有关悲剧和喜剧的各种观点,并通过对中外古今许多名著的评析,
-
关键词
《悲剧与喜剧》
文化艺术出版社
中文系
讲师
思想性
学术性
知识性
-
分类号
C975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索非亚举办韦内夫访华画展
- 3
-
-
作者
冬
-
出处
《国际论坛》
1995年第2期46-46,共1页
-
文摘
【正】 据1994年11月12日《言论报》报道,圣基里尔麦托迪基金会外国艺术画廊11月举办了美术大师斯托扬·韦内夫访华水彩画展。画展共展出约50幅风景画、肖像画、名胜古迹写生画和画稿。这些作品都是韦内夫在1955年访华期间创作的。
-
关键词
访华
画展
名胜古迹
风景画
写生画
肖像画
基金会
创作
美术
传统艺术风格
-
分类号
J209.1
[艺术—美术]
-
-
题名保加利亚出版《保加利亚新文学词典》
- 4
-
-
作者
冬
-
出处
《国际论坛》
1995年第2期23-23,共1页
-
文摘
【正】 保加利亚赫穆斯出版社1994年出版了《保加利亚新文学词典》。词典共收了自1878年至1992年的500多位保加利亚作家、诗人和文学评论家的翔实资料。
-
关键词
保加利亚
新文学
词典
文学评论
出版社
作家
特点
资料
文学研究
国家文学
-
分类号
I5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
-
题名保加利亚作家访问我国
- 5
-
-
作者
冬
-
出处
《国际论坛》
1988年第3期19-,共1页
-
文摘
1988年4月,以保加利亚作家协会秘书长尼·佩特夫为首的保加利亚作家代表团访问了我国。除北京外,代表团还参观了西安和广州。我国文化部长王蒙曾设晚宴欢迎代表团,在座的还有保加利亚驻我国大使顿乔·顿切夫。代表团在京期间还参观了北京外国语学院。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
-
关键词
北京外国语学院
作家协会
学会副会长
外国文学
佩特
出版家
文学评论家
内夫
教授会
燕杰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保中友好部代表团访华
- 6
-
-
作者
冬
-
出处
《国际论坛》
1988年第2期10-,共1页
-
文摘
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保加利亚友好协会的邀请,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友好部代表团,在该部主席、女诗人莉梁娜·斯特凡诺娃的率领下,于1987年11月下旬访问了我国。代表团成员还有:保文化委员会友好协会局局长鲍日科·鲍日科夫,《人民文化报》主编、保中友好部领导成员斯特凡·普罗德夫,全国青年文艺创作俱乐部副主席,保中友好部领导成员伊凡·格拉尼特斯基和保精神发展委员会专家阿斯帕鲁赫·卡拉斯托扬诺夫(Acnapyx Ka-
-
关键词
代表团成员
文化委员会
斯托扬诺夫
格拉尼特
文艺创作
伊凡
女诗人
人民文化
德夫
科夫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索非亚“留德米拉·日夫科娃”人民文化宫
- 7
-
-
作者
冬
-
出处
《国际论坛》
1988年第1期4-,共1页
-
文摘
1981年为纪念保加利亚建国1300周年建成的以著名文化人留德米拉·日夫科娃命名的索非亚人民文化宫,是索非亚最宏伟的建筑之一。文化宫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3万平方米。
-
关键词
日夫
科娃
人民文化宫
著名文化人
德米
占地面积
国际代表大会
旅游组织
凡目
目门
-
分类号
D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保加利亚翻译家协会总结1986年工作
- 8
-
-
作者
冬
-
出处
《国际论坛》
1987年第2期39-,共1页
-
文摘
今年3月23日至27日,保加利亚翻译家协会举行年会,总结1986年工作。协会主席列达·米列娃作了关于保加利亚新阶段翻译事业的成就、问题和任务的发言。会上讨论了540部文艺、社会政治和科技方面的书籍,重点讨论了科学普及书籍。
-
关键词
翻译事业
日至
翻译理论
斯拉夫语
方语
机器制造
诗歌翻译
日尔曼
对外宣传
罗曼语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斯拉维亚—斯拉夫文化出版中心成立
- 9
-
-
作者
冬
-
出处
《国际论坛》
1989年第3期64-,共1页
-
文摘
据保加利亚《人民文化报》载,1989年5月在索非亚成立了以传播斯拉夫文化为宗旨的斯拉维亚—斯拉夫文化出版中心。中心的发起者是各斯拉夫国家的一些著名出版社:列宁格勒的阿芙乐尔出版社、华沙的国家出版社和阿里阿德纳出版社、卢布尔雅纳的青年出版社、索非亚的保加利亚美术家出版社。布拉格的塔特兰出版社也将参加。中心设在列宁格勒。
-
关键词
斯拉夫人
保加利亚
列宁格勒
南欧
文化机构
出版社
索非亚
维亚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保加利亚科学院保语研究所简介
- 10
-
-
作者
冬
-
出处
《国际论坛》
1990年第1期63-,共1页
-
文摘
保加利亚科学院保加利亚语言研究所是在1942年根据著名保加利亚语言学家斯托扬·罗曼斯基倡议成立的索非亚保加利亚语词典编纂所的基础上成立的。1947年称保加利亚科学院保加利亚语词典研究所,1949年改称今名。该研究所同索非亚大学斯拉夫语言文学系和古典与现代语言文学系有协作关系。除罗曼斯基外。
-
关键词
研究所
保加利亚语
索非亚
科学院
斯拉夫语
保加利亚
南欧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索非亚大学隆重庆祝建校100周年
- 11
-
-
作者
冬
-
出处
《国际论坛》
1989年第1期43-,共1页
-
文摘
1988年10月8日是保加利亚第一所高等学府索非亚克利门特·奥赫里德斯基大学建校100周年。校庆从10月3日开始一直延续到8日。有250位外国大学的领导人和著名学者应邀参加了庆祝活动。校庆活动丰富多彩,除在人民文化宫举行的3000人庆祝大会外,还有索大校史展览,火炬游行,庆祝游行,大学学术委员会与老教师会见,向对索大有贡献的人士授奖大会,同索大赞助人会见,外国来宾同大学生和青年科学工作者座谈会(题目是"我在科学和大学中的道路"),国家、学术、经济和其他组织机构祝贺大会,外国来宾赠礼大会。
-
关键词
索非亚
领导人
庆祝活动
庆祝大会
保加利亚
庆祝会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保加利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简介
- 12
-
-
作者
冬
-
出处
《国际论坛》
1990年第1期62-,共1页
-
文摘
保加利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48年成立于索非亚。研究所同索非亚大学斯拉夫语言文学系和古典与现代语言文学系有协作关系。尼科拉伊·莱诺夫、留德米尔·斯托扬诺夫。
-
关键词
研究所
索非亚
保加利亚
南欧
文学
科学院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民主德国的斯拉夫学
- 13
-
-
作者
冬
-
出处
《国际论坛》
1989年第4期41-,共1页
-
文摘
据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斯拉夫学教授希尔玛·瓦尔特(Hilmar Walter)介绍,斯拉夫学在民主德国有悠久的传统。早在18世纪下半叶,教育家和历史学家A·施廖策就论述过现代保加利亚语,而那时在欧洲很少有人知道这种语言的特点。19世纪40年代,卢日支人J.P.
-
关键词
民主德国
文学
莱比锡
德国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卡尔·马克思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国出版《日夫科夫选集》
- 14
-
-
作者
冬
-
出处
《国际论坛》
1989年第1期64-,共1页
-
文摘
人民出版社1988年11月出版了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托多尔·日夫科夫同志的著作选集。《日夫科夫选集》全书共663页,包括从1956年到1987年期间发表的报告、演讲、讲话、谈话、信件27篇。
-
关键词
日夫科夫
保加利亚共产党
叶明珍
选集
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苏联科学院斯拉夫学和巴尔干学研究所简介
- 15
-
-
作者
冬
-
出处
《国际论坛》
1989年第4期52-,共1页
-
文摘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列宁格勒曾设有苏联科学院斯拉夫学研究所,后停止工作。1947年莫斯科又成立了苏联科学院斯拉夫学研究所。1968年研究所进行了扩建,拓宽了研究领域,改称现名。它是研究国外斯拉夫人民以及巴尔干和中欧其他人民的历史、文学、文化和语言的科学研究机构。
-
关键词
研究所
中欧
欧洲
苏联科学院
现代史
巴尔干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国将出版《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
- 16
-
-
作者
冬
-
出处
《国际论坛》
1991年第1期41-,共1页
-
文摘
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重庆出版社将于1994年前出齐40卷本的《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其中东欧分编将有5卷,收编东欧7国优秀反法西斯文学作品约250万字。这部巨编的总主编刘白羽说,通过出版这一书系,将"
-
关键词
《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
出版
东欧
欧洲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六种中国展品获普罗夫迪夫博览会金奖
- 17
-
-
作者
冬
-
出处
《国际论坛》
1989年第3期61-,共1页
-
文摘
今年5月8日至14日在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市举办了春季博览会。有欧、亚、非、美各大洲53个国家的约1700个展家参加了本届博览会。保加利亚有1355家国营、合作社营、集体经营、合资经营和私营的公司提供了展品。中国的参加受到普遍重视。中国展品的丰富多采和高超质量,以及展品的布置,都得到好评。北极星钟表公司、熊猫电子集团、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等6个单位展出的家用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系列钟表、缝纫机、自行车、各种饮料……都受到参观者的欢迎。北极星系列钟表、熊猫牌SL861收录机、阴阳牌窗式空调机、半球牌电冰箱。
-
关键词
博览会
展品
普罗夫迪夫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分类号
F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第6届国际巴尔干学代表大会在索亚非召开
- 18
-
-
作者
冬
-
出处
《国际论坛》
1989年第4期28-,共1页
-
文摘
今年8月30日至9月5日,在索非亚召开了第6届国际巴尔干学代表大会,共有32个国家的100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代表大会是由国际东南欧研究协会组织召开的。
-
关键词
委员会
东南欧
巴尔干
代表大会
-
分类号
F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保加利亚的高等学校
- 19
-
-
作者
冬
-
出处
《国际论坛》
1989年第1期64-,共1页
-
文摘
自1944年9月9日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的40多年,保加利亚的高等教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各类高等学校从8所发展到今天的近40所,大学生人数从战前最高水平的1939/1940学年的10169人增为1987/1988学年的127426人。保加利亚每1万人中有大学在校生126人(1985年),这个数字在世界各国中居于前列,而在居民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比例,在世界各国中居第4位。
-
关键词
索非亚
普罗夫迪夫
保加利亚
南欧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欧美同学会东欧分会成立
- 20
-
-
作者
冬
-
出处
《国际论坛》
1989年第1期60-,共1页
-
文摘
欧美同学会东欧分会于1989年2月9日在北京成立。分会会员包括留学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七国的学生。成立大会上选出了分会的会长、副会长和分会理事。会后,会员们按国别召开了联谊会,进一步商讨了今后的活动计划。
-
关键词
欧美同学会
东欧
欧洲
分会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