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精神的精神动力价值探析
1
作者 冯东飞 郭瑞瑞 《大庆社会科学》 2024年第5期31-35,共5页
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两种主要动力形式。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相对于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要走在时代前列,必须有强大的精神动力作支撑。作为中国共... 物质动力与精神动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两种主要动力形式。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相对于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要走在时代前列,必须有强大的精神动力作支撑。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延安精神,是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为一体的革命精神,它为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从精神动力的视角来诠释延安精神,深入挖掘延安精神的精神动力价值,一方面,有利于深化对延安精神的研究;另一方面,有利于为推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精神 精神引领力 精神创造力 精神凝聚力 精神战斗力
下载PDF
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育人功能 被引量:38
2
作者 冯东飞 韩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1期72-74,共3页
在延安这块红土地上,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其中留下的遗址、作品等及其承载的精神便形成了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空间,促进理论教学与社... 在延安这块红土地上,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事件。其中留下的遗址、作品等及其承载的精神便形成了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延安红色文化资源,建立相应的实践教学基地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空间,促进理论教学与社会实际的紧密结合,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 红色文化资源 思想政治理论课 育人功能
下载PDF
推进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树立的四个基本意识 被引量:3
3
作者 冯东飞 冯菊香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4-88,共5页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区域经济战略的一次大转移;西部经济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经济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在于要树立经济发展的生态文明意识,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识,以人为本的发展意识和全球...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区域经济战略的一次大转移;西部经济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经济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在于要树立经济发展的生态文明意识,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意识,以人为本的发展意识和全球家园意识这四个基本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经济 可持续发展 基本意识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所面临的环境代价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冯东飞 李怀军 《榆林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1-54,共4页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正确行为,使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实施西部大开发必然要面临着环境代价这一问题,为了有效地控制环境代价问题,必须一靠政府有效干预,正确引导;二靠加强技术进步...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不正确行为,使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实施西部大开发必然要面临着环境代价这一问题,为了有效地控制环境代价问题,必须一靠政府有效干预,正确引导;二靠加强技术进步转变资源配置方式;此外,还要牢固地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 控制环境 资源配置方式 代价 问题及对策 “可持续发展” 引导 脆弱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我之见 被引量:4
5
作者 冯东飞 韩琳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38-40,共3页
搞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帮助学生学好其它课程,消除学生中普遍存在“哲学无用论”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哲学教学要改革坚持以提高学生思维方式为主要目的,使哲学教学过程成为... 搞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对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帮助学生学好其它课程,消除学生中普遍存在“哲学无用论”的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哲学教学要改革坚持以提高学生思维方式为主要目的,使哲学教学过程成为一种以追求内在目的为主的思维活动过程,使学生最终能够树立“哲学有用论”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式 内在目的 外在目的
下载PDF
从代价论角度看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发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冯东飞 冯菊香 马素英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27-29,共3页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邓小平不仅指出了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所产生的必然性代价与人为性代价,而且还揭示了如何正确看待改革风险与发展代价;他的这一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代价理论。
关键词 代价论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理论
下载PDF
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旨归 被引量:1
7
作者 冯东飞 刘飞轮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5-57,共3页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价值观,本质是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目标,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把现实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道德理想,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 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价值观,本质是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目标,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把现实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道德理想,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价值观
下载PDF
科学发展观:一种低代价的发展观 被引量:1
8
作者 冯东飞 刘飞轮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21,共3页
相对于传统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低代价的发展观。在发展理念上,科学发展观奉行"以人为本";在处理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上,科学发展观注重效率与公平的有机结合;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低代价 以人为本
下载PDF
精神动力问题探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冯东飞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6期50-52,共3页
精神动力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课题,鉴于学界对于这一问题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此,着重对精神动力与物质动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物质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与精神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的区分、精神动力的价值取... 精神动力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课题,鉴于学界对于这一问题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为此,着重对精神动力与物质动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物质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与精神因素所激发的精神动力的区分、精神动力的价值取向的对错区分、精神动力缺失与强化等问题展开研究。试图对精神动力这一问题尽量能够做到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以期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神动力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动力 物质动力 精神因素 物质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神动力问题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冯东飞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第2期46-48,共3页
精神动力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神动力、关注精神动力本身而不是精神动力背后的物质因素、关注精神动力的内在目的而不是精神动力的外在目的,其最终目的是恢复思想政治教育为做人的工作、做人... 精神动力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神动力、关注精神动力本身而不是精神动力背后的物质因素、关注精神动力的内在目的而不是精神动力的外在目的,其最终目的是恢复思想政治教育为做人的工作、做人的精神世界的工作这一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精神动力 物质动力 精神因素 物质因素
下载PDF
错误产生的机制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东飞 李莉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31-33,共3页
错误产生的机制有外在机制 (客体机制 )和内在机制 (主体机制 ) ;错误在追求真理的认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错误 主体机制 客体机制 真理 认识
下载PDF
认识效率——认识论研究的新领域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东飞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0-63,共4页
认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认识的本质是认识活动质的规定性,认识效率是认识活动的量的规定性,认识效率问题是关于人类认识活动的深层次性问题,它包括认识作为手段的效率和认识本身的效率。认识作为手段的效率是指认识活动中所投入的时... 认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认识的本质是认识活动质的规定性,认识效率是认识活动的量的规定性,认识效率问题是关于人类认识活动的深层次性问题,它包括认识作为手段的效率和认识本身的效率。认识作为手段的效率是指认识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信息等与认识的外在目的实现的比值,认识本身的效率是指认识活动中所投入的时间、精力、信息等与认识的内在目的实现的比值。深化对于认识效率这一认识论研究新领域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研究,从而提高人们实践的活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效率 认识论研究 新领域
下载PDF
科研活动的目的性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东飞 周茹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17-21,共5页
当前一些科研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着目的性不明确、功利化倾向较为严重等不正确的价值取向。这直接导致了其研究过程中低效率状态、失范行为(不道德的剽窃行为等等)频频发生;其研究结果是许多思想是一种模仿活动,更有甚者是一种抄袭... 当前一些科研工作者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着目的性不明确、功利化倾向较为严重等不正确的价值取向。这直接导致了其研究过程中低效率状态、失范行为(不道德的剽窃行为等等)频频发生;其研究结果是许多思想是一种模仿活动,更有甚者是一种抄袭活动,这严重地遏制了人的创造性潜能发挥。科研工作者只有确立明确的目标导向,不断地对科研活动中的功利目标指向进行矫正,科研活动更倾向于对超功利目标的诉求,这样才有利于使科研工作者的创造性潜能得以彰显,其科研活动成果才能够不断地呈现出创新性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活动 自觉目的性 合理目的性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动力价值探索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东飞 曹逢春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21-25,共5页
精神动力是指人类特有的思想、理论、观念等精神因素对人类从事的一切活动及社会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精神动力可分为表层精神动力、中层精神动力、深层精神动力。深层精神动力由理想、信念、信仰等精神因素产生的动力,其集中体现为精... 精神动力是指人类特有的思想、理论、观念等精神因素对人类从事的一切活动及社会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精神动力可分为表层精神动力、中层精神动力、深层精神动力。深层精神动力由理想、信念、信仰等精神因素产生的动力,其集中体现为精神引领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相对于表层精神动力和中层精神动力,深层精神动力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深远而持久的精神动力支持,它事关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未来发展走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深层精神动力,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引领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等动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 精神动力 价值
下载PDF
红色文化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以延安、定边等地红色文化教育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东飞 白亚平 张家瑞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0年第4期74-76,共3页
红色文化教育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全面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量优质人才资源。我们以延安、定边等地红色文化教育为例,以凸显红色文化教育的育人功... 红色文化教育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全面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量优质人才资源。我们以延安、定边等地红色文化教育为例,以凸显红色文化教育的育人功能作用,就如何培育和造就具有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的一代新人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教育 育人功能 研究
下载PDF
论延安精神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东飞 鲁雨萌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27-31,F0002,共6页
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精神之源,延安精神是党的精神之魂。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灿烂华章,它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伟大建党精神。延安精神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为,它使“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党的伟大旗帜落地生根;... 伟大建党精神是党的精神之源,延安精神是党的精神之魂。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灿烂华章,它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伟大建党精神。延安精神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发展集中体现为,它使“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党的伟大旗帜落地生根;它使“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党的目标追求成就辉煌;它使“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党的意志品格更加坚定;它使“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党的实践品格发扬光大。深化对这一问题的探究不仅有利于推动对伟大建党精神与延安精神的深入研究,而且还有利于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延安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 建党百年
下载PDF
论邓小平的代价观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东飞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24-26,共3页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针对中国的特殊情况 ,他不仅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而且还指出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产生代价的客观必然性以及如何正确看待改革中的代价问题。
关键词 邓小平 代价观 改革开放
下载PDF
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精神动力价值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冯东飞 房丹丹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41-45,共5页
精神动力是相对于物质动力而言的,它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理论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 精神动力是相对于物质动力而言的,它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理论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之所以能够取得辉煌成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所提供的强大精神动力支持息息相关。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知识力和道德力等精神动力价值,对于当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精神动力 价值
下载PDF
认识活动的目的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东飞 师壮壮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29-32,56,共5页
认识活动是人特有的观念性活动,其活动过程是有目的的,其目的主要包括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两种表现形式。认识活动的外在目的着重强调对于认识之外的其它活动(如,认识对于实践活动的指导)的指导作用,也就是认识活动的求真、向善的目的性... 认识活动是人特有的观念性活动,其活动过程是有目的的,其目的主要包括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两种表现形式。认识活动的外在目的着重强调对于认识之外的其它活动(如,认识对于实践活动的指导)的指导作用,也就是认识活动的求真、向善的目的性追求。认识活动的内在目的是着重认识主体的求知欲望,即认识活动唯美的目的性追求。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不断满足人在认识活动中的求真、向善的目的性追求的同时,追求精神自由和自我体验的唯美的目的性将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活动 求真 向善 唯美
下载PDF
实践效率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东飞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42-44,60,共4页
实践效率是人类实践活动有效性程度的比率关系,实践的本质是实践范畴的质的规定性,实践效率是实践范畴的量的规定性,在对实践的本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实践效率问题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效率,而且又有利... 实践效率是人类实践活动有效性程度的比率关系,实践的本质是实践范畴的质的规定性,实践效率是实践范畴的量的规定性,在对实践的本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实践效率问题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人们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效率,而且又有利于深化对于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 效率 实践效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