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版人的故事》编译后记 被引量:1
1
作者 冯亦代 郑之岱 《编辑之友》 1987年第5期81-81,共1页
《出版人的故事》一书,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书的诞生》与《天才的编辑》。第一部分《书的诞生》,原是美国史克里勃纳书店成立一百周年纪念的特辑,编写者是罗吉·贝林格姆。他出身于编辑世家,曾任史克里勃纳的编辑十年,以后醉心写作... 《出版人的故事》一书,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书的诞生》与《天才的编辑》。第一部分《书的诞生》,原是美国史克里勃纳书店成立一百周年纪念的特辑,编写者是罗吉·贝林格姆。他出身于编辑世家,曾任史克里勃纳的编辑十年,以后醉心写作,成为一个自由撰稿人。此书写史克里勃纳书店百年来的惨淡经营,特别着重与作家打交道所遇到的一系列故事。作家在书店扶持下的成长与殒落,与书店的兴衰密切相关;所以这本书不但是史克里勃纳书店的店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人 编辑 故事 编译 密切相关 作家 书店经营 出版事业 天才 自由撰稿人
下载PDF
书痴说米舒——《珍藏的签名本》序
2
作者 冯亦代 《出版广角》 1996年第3期41-41,共1页
差不多我一生的历史都和书分不开,书为我所钟爱,书也成了我不可须臾离开的友人,不知不觉我又成了个藏书的人。我藏书可以分几个时期:少年时的藏书毁于虫鼠之灾,在香港和重庆的藏书则毁于战乱的流亡,第三次藏书则毁于革文化命的时候。那... 差不多我一生的历史都和书分不开,书为我所钟爱,书也成了我不可须臾离开的友人,不知不觉我又成了个藏书的人。我藏书可以分几个时期:少年时的藏书毁于虫鼠之灾,在香港和重庆的藏书则毁于战乱的流亡,第三次藏书则毁于革文化命的时候。那时节今日不知明日事,遑论藏书!毁损之余,我还散了一批:第一次是将一批外文书捐赠给了外文出版社的资料室,第二次将一批多余的中文书赠给北京市的一家残疾人工厂。这样藏书散书,至今都令我梦魂萦绕。革文化命后,我曾经立誓不再藏书,但旧习难改,到今天屋子里除了吃饭睡觉的地方,又成了满坑满谷的藏书之所。我的婶母曾经笑我是个「书痴」,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我身外别无长物,所引以自豪的就是那些中外文书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书 签名 资料室 外文出版社 外文书籍 残疾人 中文书 北京市 多余的 文化
下载PDF
关于恪守译德,提高翻译质量的倡议和呼吁 被引量:8
3
作者 季羡林 叶水夫 +9 位作者 冯亦代 杨宪益 李赋宁 草婴 陆谷孙 梅绍武 陶洁 李文俊 罗新璋 李景端 《出版发行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译德 翻译 质量 编辑出版 出版物
下载PDF
品茗与饮牛
4
作者 冯亦代 《茶(健康天地)》 2010年第11期80-81,共2页
《红楼梦》里,妙玉请黛玉、宝钗、宝玉品茶,调笑宝玉说,"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就是饮牛饮骡的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相比之下,我喝茶一口气便是一玻璃杯,大概较一海为多,便成了什么呢?再说下去便要骂... 《红楼梦》里,妙玉请黛玉、宝钗、宝玉品茶,调笑宝玉说,"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就是饮牛饮骡的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相比之下,我喝茶一口气便是一玻璃杯,大概较一海为多,便成了什么呢?再说下去便要骂自己了。我是杭州人,年幼时到虎跑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妙玉 宝钗 黛玉 虎跑 砂壶 国瓷 英国东印度公司 英帝国主义 中华剧艺社 殖民地人民
下载PDF
喜欢音乐的白丁
5
作者 冯亦代 《音乐爱好者》 1995年第1期20-21,共2页
你喜欢音乐吗? 我喜欢! 你懂音乐吗? 我不懂! 两句问话,两句答语,便说明了我和音乐的缘份,但这样的叙述太简单了,如果要我回答得仔细一些,那可以说上许多。 小时候我是个文绉绉的孩子,因为我从小死了母亲,孱弱多病;偶然也会像孙猴子那... 你喜欢音乐吗? 我喜欢! 你懂音乐吗? 我不懂! 两句问话,两句答语,便说明了我和音乐的缘份,但这样的叙述太简单了,如果要我回答得仔细一些,那可以说上许多。 小时候我是个文绉绉的孩子,因为我从小死了母亲,孱弱多病;偶然也会像孙猴子那样大闹天宫,可多半时候,我只是张眼看,侧耳听,静静坐在一旁。邻居的一位大哥哥能吹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欢音 白丁 听音乐 拉威尔 对音 徐迟 十分爱好 黎锦晖 小乐队 交响曲
下载PDF
荒漠中的摸索 被引量:1
6
作者 冯亦代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21-125,共5页
我想,在我老家那间尘封的阁楼里,要是没有为父辈所库藏的一些林纾译的域外小说,我是永远不会迈进文艺圣殿的。开始时,我只是念那些书里的故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由爱故事而变成欣赏文学了。这些书似乎给我的生活开启了一扇通向另一... 我想,在我老家那间尘封的阁楼里,要是没有为父辈所库藏的一些林纾译的域外小说,我是永远不会迈进文艺圣殿的。开始时,我只是念那些书里的故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由爱故事而变成欣赏文学了。这些书似乎给我的生活开启了一扇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门,一旦进入了这扇门,看到了里面的旖旎风光,我就不想再回头了。于是我一天天地沉湎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海明威 荒漠 域外小说 托尔斯泰 美国短篇小说 美国文学 作家 散文 外国文学
原文传递
努力再现文章的内蕴 被引量:2
7
作者 温秀颖 刘士聪 冯亦代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4-96,共3页
我们向读者推荐冯亦代先生的散文《向日葵》,并与大家一起研究如何翻译好这篇文章。 “阅历知书味,艰难识世情。”读罢这篇文章,深感作者对人生对艺术的感受是那样的真挚,那样的合乎事理。虽世事艰难,人生多舛,他仍能看见。阳光的金色... 我们向读者推荐冯亦代先生的散文《向日葵》,并与大家一起研究如何翻译好这篇文章。 “阅历知书味,艰难识世情。”读罢这篇文章,深感作者对人生对艺术的感受是那样的真挚,那样的合乎事理。虽世事艰难,人生多舛,他仍能看见。阳光的金色不断出现在……眼前”。作者对梵高《向日葵》的阐释得益于一个饱经世事的老人对人生的体验和一个作家与画家心灵的相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汉语 英语 文化内涵 语言
原文传递
《尤利西斯》的两个中译本 被引量:6
8
作者 冯亦代 《译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14-216,共3页
对中国文学翻译译坛,今年的确是不平凡的一年。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尽管多年来有不少志士仁人试图一尝这个译坛禁脔,当一接触到原文,又不免心里忐忑不安;唯恐在翻译的过程中。
关键词 《尤利西斯》 中译本 詹姆斯·乔伊斯 文学翻译 马修·阿诺德 桔子酱 全身麻痹症 二十世纪 方言 忐忑不安
原文传递
我的文艺学徒生涯 被引量:3
9
作者 冯亦代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3-56,共14页
久不闻徐迟的消息了,虽然前些日子看到《香港作家》载他曾带领中国作家团在九月间去香港访问,但语焉不详,而且他也差不多半年没有给我信了,所以我不能驱除对他的牵肠挂肚的思念。今天上午打开十一月十六日的《文汇报》,在《笔会》版上... 久不闻徐迟的消息了,虽然前些日子看到《香港作家》载他曾带领中国作家团在九月间去香港访问,但语焉不详,而且他也差不多半年没有给我信了,所以我不能驱除对他的牵肠挂肚的思念。今天上午打开十一月十六日的《文汇报》,在《笔会》版上赫然是徐迟的《香港纪行》,如果我还是当年和他初次见面的小青年,我必然会高兴得跳起来。文章中有句云,“正好在六十年前,我到过一次香港”,平平淡淡的一句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国民党 戴望舒 徐迟 海明威 文艺通讯 袁水拍 乔冠华 纪念会 鲁迅先生
原文传递
读“海派小说”之余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亦代 《瞭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Z1期44-45,共2页
东方螮蝀介绍我 一本论海派小说的 书,捧读之下,大快朵 颐,几年来寻寻觅觅, 如今居然找到了自己 的根;原来我虽不写 小说,归根结底,却还是属于海派文化培养出来那一流的。这本书就是吴福辉写的《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
关键词 海派小说 张爱玲 都市文学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新感觉派 戴望舒 海派文化 现代派 中国文学 “海派”
原文传递
悼意第绪语一代宗师辛格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亦代 《瞭望》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2期34-35,共2页
终身以意第绪语写作不辍的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于1991年7月24日因心脏病猝发弃世,享年87岁。对于中国读者,他不是一个陌生人,他的传世作《市场街的斯宾诺莎》70年代末即由翻译家方平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以后也有他的选集和... 终身以意第绪语写作不辍的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于1991年7月24日因心脏病猝发弃世,享年87岁。对于中国读者,他不是一个陌生人,他的传世作《市场街的斯宾诺莎》70年代末即由翻译家方平移译介绍给中国读者,以后也有他的选集和不少短篇故事翻译出版,深得读者的喜爱。他被世界文坛公认为继波兰出生的著名作家约塞夫·康拉德后最受赞誉的一位故事大师,他用一种正在死亡的语言描绘了正在逐渐消失的世相,幸而,索尔·贝娄于50年代把他的《傻瓜吉姆佩尔》译成英语出版,才为英语世界的读者所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格 短篇故事 索尔·贝娄 艾萨克 世界文坛 傻瓜吉姆佩尔 英语世界 康拉德 世相 翻译出版
原文传递
忘了过去,就是犯罪
12
作者 冯亦代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6-6,共1页
日本军国主义的残余到今天还拒不承认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亚洲的事实,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却不能忘却日本军人对中国人民犯下的血债。抗战八年,中国人死了二千多万,单是南京屠城就杀害了三十万,而且大都是老弱妇孺,日本军人犯下的... 日本军国主义的残余到今天还拒不承认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亚洲的事实,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却不能忘却日本军人对中国人民犯下的血债。抗战八年,中国人死了二千多万,单是南京屠城就杀害了三十万,而且大都是老弱妇孺,日本军人犯下的弥天大罪有事实为证,特别是那些亲身参加杀戮、活埋、奸污、残害的凶犯,时至今日,他们天良发现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并表示忏悔,这又岂是那些军国主义残余分子和政客所能掩盖抹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军国主义 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海军 侵略中国 中国共产党组织 中国人民 军人 日本留学生 中国大陆 抗日游击队
原文传递
与费正清的最后一面
13
作者 冯亦代 《美国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29-131,共3页
与费正清的最后一面冯亦代1980年,我与卞之琳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翻译中心的邀请,有访美之行,我到剑桥去看了老友费正请教授。在约定的时间,刘年玲把我和卞之琳送到有名的温忒罗普街41号。这里曾经是老老少少的中国学家经常来... 与费正清的最后一面冯亦代1980年,我与卞之琳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翻译中心的邀请,有访美之行,我到剑桥去看了老友费正请教授。在约定的时间,刘年玲把我和卞之琳送到有名的温忒罗普街41号。这里曾经是老老少少的中国学家经常来临的地方,因为这是美国研究中国学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正清 卞之琳 邓小平 文化大革命 文艺思潮 中国共产 改革开 麦卡锡 现代美国 台湾问题
原文传递
漫谈翻译
14
作者 冯亦代 《中国翻译》 1983年第9期2-4,共3页
屈指算来,从第一次为大学校刊翻译一篇散文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四十多个年头了。但是译的篇数及字数越多,心里却越觉胆寒,我的译文真的能准确表达原意,而且符合原作的风格吗?最近常常在报纸上看到报道某一个年纪轻轻的人,三五年内就能熟... 屈指算来,从第一次为大学校刊翻译一篇散文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四十多个年头了。但是译的篇数及字数越多,心里却越觉胆寒,我的译文真的能准确表达原意,而且符合原作的风格吗?最近常常在报纸上看到报道某一个年纪轻轻的人,三五年内就能熟谙几国语言,翻译了几百万字的消息;我除了艳羡以外,不免对自己的冥顽不灵深为痛心。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念英语,到目前为止,已经五十多年,但是拿起一本英文书来,还满是拦路虎,不是字不认识,就是语法理解不透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海明威 译文 准确表达 作家 文学作品 原作 英语 福克纳 汉文字
原文传递
思念茅盾先生
15
作者 冯亦代 《瞭望》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2期34-35,共2页
今年是茅盾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而离他1981年3月27日逝世,也要有15年了。在他生时,我有幸能得到他的当面教诲,际此纪念他诞辰100周年的时日,不免愈益思念他。 自从我儿时开始接触新文学以来,除了鲁迅先生,我所钦佩的作家,就数茅盾先生... 今年是茅盾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而离他1981年3月27日逝世,也要有15年了。在他生时,我有幸能得到他的当面教诲,际此纪念他诞辰100周年的时日,不免愈益思念他。 自从我儿时开始接触新文学以来,除了鲁迅先生,我所钦佩的作家,就数茅盾先生,因为那时我就知道他们二位是在为中国新文学开辟草莱的。至于我知道郭沫若、郁达夫二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诞辰100周年 小说月报 弗吉尼亚·伍尔夫 中国新文学 抗战文学 郭沫若 抗战文艺 国民党 日本帝国主义
原文传递
写稿的尴尬
16
作者 冯亦代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96年第2期53-54,共2页
写稿的尴尬冯亦代这大概是人之常情,当他做一件事而没有外来压力时,他可以随兴之所至,潇洒自如,但一旦有了外来压力,便不那么"自如"了。我之从性喜舞文弄墨到老来潜心写作,便经历了这个过程。当我刚离休下来以笔自娱,我感到胸... 写稿的尴尬冯亦代这大概是人之常情,当他做一件事而没有外来压力时,他可以随兴之所至,潇洒自如,但一旦有了外来压力,便不那么"自如"了。我之从性喜舞文弄墨到老来潜心写作,便经历了这个过程。当我刚离休下来以笔自娱,我感到胸有积垒时,便把这些积垒用文字写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外来压力 写文章 养生之道 讲政治 自学成才 学生读书 出国留学 特异功能 七重天
原文传递
难忘的苦难
17
作者 冯亦代 《文学自由谈》 CSSCI 1995年第1期103-105,共3页
难忘的苦难冯亦代像我这样年纪的一代人,差不多有生以来就带上了日帝侵略中国的耻辱,对于日帝的奴役和屠杀中国人民的暴行,已经形成了一种情结,甚至产生了一种生理上的厌恶。我本来是个躲在象牙塔里、做文艺学徒美梦的青年,当时除... 难忘的苦难冯亦代像我这样年纪的一代人,差不多有生以来就带上了日帝侵略中国的耻辱,对于日帝的奴役和屠杀中国人民的暴行,已经形成了一种情结,甚至产生了一种生理上的厌恶。我本来是个躲在象牙塔里、做文艺学徒美梦的青年,当时除了因国民党反动派对国内人民的高压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介石 国民党左派 学生联合会 学生运动 杭州市 反动派 抗日救国运动 攘外必先安内 学生会工作 日本帝国主义
原文传递
张彦的《美国随想及其他》
18
作者 冯亦代 《瞭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8期44-45,共2页
1980年晚秋,我曾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之邀,随诗人卞之琳去美国访问。彼时《人民日报》记者张彦正驻华盛顿,我们都是摇笔杆子为生的人,也可说都从事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工作。因此,我们二人各自在美国跑过一些相同的地方,也到过一些不同的去... 1980年晚秋,我曾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之邀,随诗人卞之琳去美国访问。彼时《人民日报》记者张彦正驻华盛顿,我们都是摇笔杆子为生的人,也可说都从事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工作。因此,我们二人各自在美国跑过一些相同的地方,也到过一些不同的去处,观注的事不尽相同所写的文章也就各异了;但我们始终没有会面。我的注意力集中在有关文艺及探今访古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卞之琳 中外文化交流 如水 阴晴圆缺 一本 人口问题 中所 就业问题 竞选总统 生存权利
原文传递
托尼·莫里森之歌
19
作者 冯亦代 《瞭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0期38-39,共2页
每到新年将临的前夕,世界上就显得格外喧嚣,因为这正是每一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决定得奖人的时候。名单尚待公布,在得主尚未决定之际,便有各种猜测;美国文坛亦不例外。众多候选人中,托玛士·品钦和乔埃斯·卡罗尔·欧茨二人的... 每到新年将临的前夕,世界上就显得格外喧嚣,因为这正是每一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决定得奖人的时候。名单尚待公布,在得主尚未决定之际,便有各种猜测;美国文坛亦不例外。众多候选人中,托玛士·品钦和乔埃斯·卡罗尔·欧茨二人的大名,颇得关心文学奖者的瞩目。此外候选榜上有名的还有V·S·纳保尔,陶里斯·莱辛,以及玛格里特·阿特伍德诸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阿特伍德 欧茨 陶里斯 品钦 诺贝尔文学奖 保尔 莱辛 莫瑞森 《所罗门之歌》
原文传递
《爱伦·坡神秘小说集》
20
作者 冯亦代 《瞭望》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5期35-35,共1页
爱伦·坡的文名,早已在我国研究或翻译美国文学的人士中传播,但是至今对于他的作品,尚未有全部的介绍。群众出版社有鉴于此,特将其小说部分,组织译者予以迻译,庶读者对爱伦·坡的全部惊险恐怖题材的短篇小说,有所了解。美国诗... 爱伦·坡的文名,早已在我国研究或翻译美国文学的人士中传播,但是至今对于他的作品,尚未有全部的介绍。群众出版社有鉴于此,特将其小说部分,组织译者予以迻译,庶读者对爱伦·坡的全部惊险恐怖题材的短篇小说,有所了解。美国诗人、小说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伦·坡 美国诗人 文学评论 莫格街凶杀案 群众出版社 当代文学 象征主义诗歌 法国诗人 聊斋志异 马拉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