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髓系抑制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及调节T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4
1
作者 冯传杰 丁国平 拓慧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髓系抑制细胞(MDSCs)、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及调节T细胞(Tregs)的表达情况。【方法】AML患者60例为观察组,另以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MDSCs、TAM[以巨噬细胞炎症蛋...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髓系抑制细胞(MDSCs)、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及调节T细胞(Tregs)的表达情况。【方法】AML患者60例为观察组,另以3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MDSCs、TAM[以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CD206+作为TAM表达水平]、Tregs水平及观察组化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外周血MDSCs、MIP—1α、CD206+、Tre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MI。患者诱导化疗后5个月、10个月外周血MDSCs、MIP-1α、CD206+、Tre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不同亚型AML患者外周血MDSCs、MIP-1α、CD206+、Treg水平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诊治后AMI。复发者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未复发者(P〈0.05);相关分析显示初诊AMI。患者外周血MDSCs、MIP-1α、CD206+、Treg与预后存在负相关(P〈0.05),且患者MDSCs与MIP1α、CD206+、Treg存在高度正相关(P〈0.05)。【结论】AMI。患者MDSCs、TAM及Tres呈高表达状态,同时与预后关系密切,且MDSCs表达水平与TAM、Tregs表达趋势一致,可能参与AML的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和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免疫耐受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3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冯传杰 吴英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95-596,67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MM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男25例,占69.4%;骨痛28例,占78%;贫血20例,占56%;骨穿检查20例中骨髓增生活跃19例,明显活跃10例,极度活跃5例,...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MM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男25例,占69.4%;骨痛28例,占78%;贫血20例,占56%;骨穿检查20例中骨髓增生活跃19例,明显活跃10例,极度活跃5例,减低2例。36例确诊后均采用传统化学药物联合靶位治疗药物的治疗方案。结论:MM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骨痛、贫血等。骨穿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
下载PDF
自动机械心肺复苏系统与徒手心肺复苏疗效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冯传杰 宋根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8期63-64,共2页
目的比较自动机械和徒手两种方式对心肺复苏的疗效。方法对10例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死亡患者抢救时分别仅用徒手心肺复苏和在徒手心肺复苏基础上应用自动机械心肺复苏系统,对二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①仅应用徒手心肺复苏的6例患者可触及... 目的比较自动机械和徒手两种方式对心肺复苏的疗效。方法对10例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死亡患者抢救时分别仅用徒手心肺复苏和在徒手心肺复苏基础上应用自动机械心肺复苏系统,对二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①仅应用徒手心肺复苏的6例患者可触及大动脉波动3例,血压维持在60mmHg以上3例,皮肤颜色转红2例,瞳孔较前变小2例,自主心跳或呼吸恢复1例;②在初期心肺复苏基础上加用自动机械心肺复苏系统4例患者:可触及大动脉波动3例,血压维持在60mmHg以上2例,皮肤颜色转红1例,瞳孔较前变小1例,自主心跳或呼吸恢复1例。结论自动机械心肺复苏较优越:①对心肺复苏技术标准化,可以提供最理想的按压比率和按压深度;②排除了救护者不正确的技术或疲劳等意外;③机械按压的同时可以进行电除颤,不影响辅助检查;④可让医护人员行其他高级生命支持;⑤为转运途中的患者提供正确有效的按压与呼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跳呼吸骤停 抢救 自动机械心肺复苏系统
下载PDF
达沙替尼联合PEG-ASP化疗方案治疗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对血清TK1及uP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冯传杰 拓慧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1354-1357,共4页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联合培门冬酶(PEG-ASP)化疗方案治疗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胸苷激酶1(TK1)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陕西省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初...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联合培门冬酶(PEG-ASP)化疗方案治疗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疗效及其对血清胸苷激酶1(TK1)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陕西省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初诊Ph+ALL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PEG-AS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PEG-ASP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达沙替尼治疗。分别于化疗前、后检测血清TK1和uPA浓度,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3年无事件生存(EFS)率。结果:观察组总缓解(OR)率为86.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3.48%(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化疗后血清TK1和uP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3年EFS率为69.57%,显著高于对照组34.78%(P<0.05)。结论:达沙替尼联合PEG-ASP化疗方案治疗Ph+ALL的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K1和uPA水平,延长EFS,且不增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沙替尼 培门冬酶 Ph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K1 UPA
下载PDF
白细胞减少症22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冯传杰 杨增烨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051-3051,共1页
关键词 白细胞减少 临床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长期发热患者32例诊治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冯传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98-599,共2页
目的:探讨长期发热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2例长期发热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32例患者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1岁;热程最短1月、最长19月、平均5.6个月。(2)32例患者除发热外主要伴寒战4例;淋巴... 目的:探讨长期发热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32例长期发热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32例患者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1岁;热程最短1月、最长19月、平均5.6个月。(2)32例患者除发热外主要伴寒战4例;淋巴结、肝脾肿大8例;关节肿痛的6例;乏力、盗汗、体重减轻有16例;出血倾向4例;皮疹6例;贫血12例;水肿8例。(3)32例患者最后作出病因诊断24例,占总数的75.0%;从发病到明确诊断最快的1个月,最长的24个月,平均6.5个月;在明确病因的24例患者中感染性疾病12例,占50.0%,肿瘤性疾病8例,占33.3%,风湿性疾病4例,占16.7%,8例经多家医院检查未能明确病因。结论:(1)长期发热是临床诊断的难点,也是误诊的重灾区。(2)感染性疾病仍然是长期发热的最常见病因,尤其以肺外结核多见。(3)肿瘤和风湿性疾病也是长期发热的两个常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病因学 发热/诊断 发热/治疗
下载PDF
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7
作者 李晖 冯传杰 +2 位作者 张宏峰 赵婉 刘运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36,共4页
目的分析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SDB)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SDB患者1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RTNM)将其分成A、B组,各65例... 目的分析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重度烧伤(SDB)患者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SDB患者12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RTNM)将其分成A、B组,各65例、64例,其中A组单纯予以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治疗,B组则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将两组各项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处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促炎因子TNF-α、CRP、IL-6表达及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结果1)A、B组治疗前的血清TNF-α、IL-6、CRP表达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CRP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P<0.05)。2)A、B组治疗前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以上几项指标均高于A组(P<0.05)。3)A、B组治疗前氮平衡、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高于A组(P<0.05)。4)经ROC曲线分析发现,TNF-α、IL-6、CRP、蛋白质代谢及免疫功能在SDB患者的创面愈合中均有较好的临床评估价值。结论在SDB患者临床治疗中科学、合理的予以复春散Ⅱ号、凉血解毒方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能显著降低重度烧伤患者机体炎症介质的水平,改善蛋白质代谢和免疫功能。可选择性地将以上几项指标视作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的评价标准之一,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春散Ⅱ号 凉血解毒方 重组人生长激素 重度烧伤 肿瘤坏死因子 C反应蛋白 细胞白介素-6 蛋白质代谢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生态修复效果调查 被引量:2
8
作者 拓俊绒 王志雄 +1 位作者 段景峰 冯传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102,共2页
按照不同立地条件疏林地的补植情况及沙棘灌木林带造林图斑,采用图斑抽样的调查方法,对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生态科技示范园油松、狼牙刺、沙棘造林效果进行了监测;还对不同立地条件优良牧草、疏林地天然植被的覆盖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按照不同立地条件疏林地的补植情况及沙棘灌木林带造林图斑,采用图斑抽样的调查方法,对南小河沟水土保持生态科技示范园油松、狼牙刺、沙棘造林效果进行了监测;还对不同立地条件优良牧草、疏林地天然植被的覆盖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疏林地补植狼牙刺下坡成活率、生长量明显高于上坡,保存率均较低;油松容器苗在半阴缓坡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比阴坡台地高;阳坡和阴坡沙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红土泻溜陡坡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高;阳坡、阴坡、台地均能种植优良牧草,气温、水分、光照均影响出苗率、覆盖率;阳坡植被覆盖率达76.5%、阴坡达82.4%、沟底台地达9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半湿润区 疏林地 植被覆盖率 生态修复 南小河沟流域
下载PDF
肺血栓栓塞症23例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拓慧 冯传杰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143-144,共2页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症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脂肪栓塞综合症、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其中以肺血栓栓塞症为最多见,
关键词 肺血栓栓塞症 漏诊 诊断
下载PDF
浅谈生态用水对黄河径流的影响
10
作者 冯传杰 李晓春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13年第1期17-19,共3页
通过资料收集和典型调查,基本摸清了黄河上游生态用水的基本情况与分布状况,查清了黄河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现状。通过分析生态用水对黄河径流的影响,特别是水土保持措施对黄河径流量的影响,提出黄河上游生态用水与管理对策措施,可... 通过资料收集和典型调查,基本摸清了黄河上游生态用水的基本情况与分布状况,查清了黄河上游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现状。通过分析生态用水对黄河径流的影响,特别是水土保持措施对黄河径流量的影响,提出黄河上游生态用水与管理对策措施,可为今后一定时期内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措施径流量生态用水黄河上游
下载PDF
带血管网游离植皮术的临床应用(附8例报告)
11
作者 冯传杰 苗育正 《浙江医学情报》 1994年第1期41-41,共1页
带血管网的游离皮肤移植是游离植皮术的新进展,临床应用不多。我院于1983年至1993年采用带血管网游离植皮治疗外伤烧伤致瘢痕挛缩畸形8例,植皮全部成活,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5例,女3例。
关键词 皮肤移植 带血管网 临床应用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meta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凯峰 冯传杰 《临床荟萃》 CAS 2020年第12期1067-1077,共11页
目的综合评价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相关病例对照试验数据,文献质量评分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数据分析用RevMan5.3。结果STEMI患者PCI术... 目的综合评价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相关病例对照试验数据,文献质量评分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数据分析用RevMan5.3。结果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年龄,糖尿病,Killip分级≥2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维持高收缩压水平,急诊PCI启动时间,Gensini评分,左主干病变,病变支数≥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使用替罗非班,TIMI血流分级(P<0.01)。结论高龄、合并糖尿病、术前killip分级≥2级、启动PCI时间延长、高Gensini评分、左主干病变、病变支数≥2、高hs-CRP、高NT-proBNP、高CK-MB、TIMI血流分级≤2级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发生不良事件危险因素,术前高LVEF值、维持高收缩压水平和使用替罗非班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手术后并发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内蒙古五盟(市)水权转让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晓春 杜卿 冯传杰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6年第1期82-83,7,共3页
本文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五盟(市)16个水权转换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初步归纳了内蒙古水权转让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力求为今后水权转换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权转让 项目 实施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宫裕娜 冯传杰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4期3512-3519,共8页
支气管哮喘是全球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随着对哮喘有关生理、病理等机制的深入研究,用于治疗该疾病的药物不断被研发出来。现本文对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进行概述,从药物种类、作用机制及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总结。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药物治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伊职职 冯传杰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9期8305-8310,共6页
口服有机磷农药后需彻底洗胃,必要时需多次灌肠排出毒物;中毒后会出现烟碱样(N)及毒蕈碱样(M)症状,患者会出现腺体分泌增加及肌束震颤等症状,给予阿托品可拮抗M、N样症状;复能剂可解救尚未老化的胆碱酯酶;血液灌流可清除已入血的毒物;... 口服有机磷农药后需彻底洗胃,必要时需多次灌肠排出毒物;中毒后会出现烟碱样(N)及毒蕈碱样(M)症状,患者会出现腺体分泌增加及肌束震颤等症状,给予阿托品可拮抗M、N样症状;复能剂可解救尚未老化的胆碱酯酶;血液灌流可清除已入血的毒物;血液透析可清除已入血毒物产生的炎症因子;脂肪乳可将有机磷从血浆中置换出来;如出现呼吸衰竭,则需早期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相关并发症,需进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有机磷中毒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治进展探讨
16
作者 罗凯峰 冯传杰 《临床医学进展》 2021年第1期336-344,共9页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急诊科常见中毒死亡原因之一,短时间吸入CO超过生理浓度即可引起中毒,中毒后可造成脑、心脏、肺等多脏器损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占我国职业和非职业中毒前列。因此,早期识别与有效治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就CO生... 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是急诊科常见中毒死亡原因之一,短时间吸入CO超过生理浓度即可引起中毒,中毒后可造成脑、心脏、肺等多脏器损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占我国职业和非职业中毒前列。因此,早期识别与有效治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就CO生理作用、中毒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生理作用 中毒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消化道出血概述
17
作者 路立志 冯传杰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11期10717-10721,共5页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UGIB)是全世界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虽然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评估、治疗和管理水平已有所提高,且发病率较前下降,但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无明显改变,及时且恰当的风...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UGIB)是全世界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虽然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评估、治疗和管理水平已有所提高,且发病率较前下降,但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死亡率无明显改变,及时且恰当的风险分层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管理至关重要。早期准确预测病死率可帮助急诊医师对高风险患者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治疗,包括特殊护理和可能改善结果的早期干预(如紧急复苏、早期内镜检查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评估 治疗
下载PDF
呼气末二氧化碳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综述)
18
作者 李露婷 冯传杰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12期19567-19574,共8页
人体呼吸分为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三部分,外呼吸包括肺通气、肺换气,肺通气指肺从外界吸入O2,呼出CO2,肺换气为肺内部毛细血管与肺泡之间气体交换。内呼吸指机体细胞在代谢时与周围组织、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气体运输指细胞代谢... 人体呼吸分为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三部分,外呼吸包括肺通气、肺换气,肺通气指肺从外界吸入O2,呼出CO2,肺换气为肺内部毛细血管与肺泡之间气体交换。内呼吸指机体细胞在代谢时与周围组织、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气体运输指细胞代谢所需O2、产生CO2随血液流动方向,由毛细血管、静脉、动脉进入肺,通过肺换气、肺通气完成气体交换,气体运输是连接内外呼吸的重要环节。在急危重症中,心跳骤停发生时,机体自主肺通气微弱甚至停止,心脏无法维持正常泵血功能,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气体运输环节中止,内呼吸缺少血氧供给,CO2等代谢产物潴留,细胞代谢无法正常运行,细胞功能受损,此时心肺复苏(CP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是抢救患者唯一措施,人工辅助通气替代自主肺通气,胸外按压替代心脏泵血功能,建立人工循环,重启气体运输环节,气体交换恢复,组织细胞代谢产生CO2随血流运行至肺毛细血管,经肺泡与O2交换,呼气时排出体外。体内二氧化碳产量、肺通气量、肺血流量是决定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主要因素,院内复苏时多为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若设置肺通气量恒定,则复苏时血流速度、肺血流量决定PetCO2。CPR时,血液由上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经肺动脉、肺静脉流入左心房,在舒张期,冠状动脉扩张、压力下降,冠脉血流量增加,冠状动脉的有效灌注压是心脏复跳的决定因素,但复苏时往往时间紧促,动静脉有创置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操作难度较大,故监测PetCO2可间接反应肺血流量、冠状动脉灌注压,是一种无创、方便、快速评估CPR质量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二氧化碳 心肺复苏
下载PDF
口服蓖麻油治疗胃结石15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冯传杰 苗育正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胃结石 蓖麻油 治疗
下载PDF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神经功能监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思艺 李俊杰 +4 位作者 段维勋 王倩梅 王东旭 丁伟 冯传杰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2年第6期377-382,共6页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血管外科的急重症,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首选方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术后神经功能损伤的并发症是引起术后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神经功能监测、影像学检查和生物标志物...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是血管外科的急重症,全主动脉弓置换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首选方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术后神经功能损伤的并发症是引起术后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神经功能监测、影像学检查和生物标志物有望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及干预提供帮助,现结合临床及相关基础研究对这三方面做简要综述,以期找到更合适的监测指标及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神经功能 神经功能监测 影像学检查 生物标志物 心脏手术 脑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