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稻汕优63栽培因子的多项式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林菲 洪植蕃 +3 位作者 庄宝华 冯先鸿 杨树华 严勤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374-379,共6页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移栽叶龄、促芽肥施用期及施用量、留桩高度及割后壮苗肥施用量5个因素与再生稻汕优63产量的回归关系,模拟并优选出单产3 375kg/hm^2以上的最佳技术体系,即移栽叶龄5.7-6.0叶,促芽肥于头季稻齐穗后12-14... 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移栽叶龄、促芽肥施用期及施用量、留桩高度及割后壮苗肥施用量5个因素与再生稻汕优63产量的回归关系,模拟并优选出单产3 375kg/hm^2以上的最佳技术体系,即移栽叶龄5.7-6.0叶,促芽肥于头季稻齐穗后12-14d施用,每公顷施用尿素189-202.5kg,留桩高度36-38cm,壮苗肥每公顷施用尿素138-147kg.经泰宁、尤溪、将乐等县较大面积的验证试验,证明本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汕优63 栽培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山区特色高优农业成功之路稻—稻—菜(菇)栽培模式
2
作者 冯先鸿 李祖贵 颜培本 《福建农业》 1994年第8期24-25,共2页
为了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发挥我县山地农业特色,发展高优农业,1991—1992年我们在上青乡的上青、永兴、江边、东山、三南等村建立了稻—稻—菜(菇)栽培模式示范300亩。平均亩产稻谷860公斤;亩产值4238万元,亩纯收入2909.5元。199... 为了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发挥我县山地农业特色,发展高优农业,1991—1992年我们在上青乡的上青、永兴、江边、东山、三南等村建立了稻—稻—菜(菇)栽培模式示范300亩。平均亩产稻谷860公斤;亩产值4238万元,亩纯收入2909.5元。1993年模式开发300亩,蘑菇总产12.024万公斤。加工成盐水蘑菇78156公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模式 盐水蘑菇 上青乡 山区特色 亩纯收入 山地农业 出菇 菇房 毛木耳 养分转化
下载PDF
稻-稻-菜(菇)栽培模式
3
作者 冯先鸿 颜培本 《中国稻米》 1995年第1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栽培模式 亩产 毛木耳 高产 优质 蘑菇 大豆 山区特色 粮食生产 农业
下载PDF
泰宁县稻田不同类型耕作制度效益的调查与思考
4
作者 冯先鸿 《福建稻麦科技》 1995年第2期1-7,共7页
农业走向市场以后,给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反映出农业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面临诸多复杂问题。本文就泰宁县现有稻田各种类型耕作制度的自然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根据不同理论,用经济学的概念,采用三维立... 农业走向市场以后,给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反映出农业宏观调控与微观搞活面临诸多复杂问题。本文就泰宁县现有稻田各种类型耕作制度的自然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根据不同理论,用经济学的概念,采用三维立体容积分析方法,识别、比较和评价各栽培模式的优劣,提出稻田生产潜力开发的技术路线。旨在增加单位面积农产品产出率,增加种植业食物总量,增加农民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耕作制度 效益 类型 栽培模式
下载PDF
再生稻优化栽培模式研究
5
作者 严勤 杨树华 +2 位作者 冯先鸿 杨宗澎 肖光毅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98-200,共3页
为了探讨再生稻各项栽培技术措施与产量的关系,运用农业系统工程的原理,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建立起再生稻产量与诸多农艺措施的数学模型,经电子计算机仿真、寻优,决策出再生稻优化栽培模式。
关键词 再生稻 模型优化 栽培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