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StSUT2基因启动子克隆及表达分析
1
作者 巩慧玲 杨雅倩 +3 位作者 梁金永 田泽 冯再平 鲍婧婷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0,共6页
植物蔗糖转运蛋白(sucrose transporter,SUT)主要介导蔗糖质外体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讨马铃薯蔗糖转运蛋白基因StSUT2的表达模式,通过TOPO定向克隆了StSUT2基因上游1700 bp启动子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植物蔗糖转运蛋白(sucrose transporter,SUT)主要介导蔗糖质外体运输,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讨马铃薯蔗糖转运蛋白基因StSUT2的表达模式,通过TOPO定向克隆了StSUT2基因上游1700 bp启动子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StSUT2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不同光照时间下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马铃薯StSUT2启动子区域内存在多个光响应元件以及脱落酸等激素和胁迫响应元件;StSUT2基因于光照4 h后在花和老叶中表达量较高;光照16 h后在花中表达量最高;此外,StSUT2在雄蕊和雌蕊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全花。综上,StSUT2在花器官尤其在花蕊组织的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马铃薯StSUT2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StSUT2启动子 克隆 表达模式
下载PDF
稀有糖D-阿洛糖性质及生物法生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冯再平 巩慧玲 +2 位作者 袁慧君 沐万孟 江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7-233,共7页
D-阿洛糖是一种稀有的己醛糖,具有抗癌等众多生理功能,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生物法生产多是利用L-鼠李糖异构酶、核糖-5-磷酸异构酶等酮醛糖异构酶以D-阿洛酮糖为底物,催化可逆的异构化反应获得。该文对D-阿洛糖的性质、应用和代谢... D-阿洛糖是一种稀有的己醛糖,具有抗癌等众多生理功能,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生物法生产多是利用L-鼠李糖异构酶、核糖-5-磷酸异构酶等酮醛糖异构酶以D-阿洛酮糖为底物,催化可逆的异构化反应获得。该文对D-阿洛糖的性质、应用和代谢,生物法生产相关酶的性质及应用等内容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实现D-阿洛糖大规模生产必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糖 性质 生物转化
下载PDF
生物转化法产D-阿洛糖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冯再平 沐万孟 +2 位作者 江波 张涛 薛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304-307,316,共5页
利用重组菌E.coli BL21/p ET-22b-tl-rpib,将原料D-阿洛酮糖生物转化为具有抑癌效果的稀有糖D-阿洛糖。经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联用技术(LC-MS/MS)鉴定,反应混合液中25%的D-阿洛酮糖转化成了D-阿洛糖。等电聚焦法测定了重组蛋白的等电点为... 利用重组菌E.coli BL21/p ET-22b-tl-rpib,将原料D-阿洛酮糖生物转化为具有抑癌效果的稀有糖D-阿洛糖。经液相色谱和串联质谱联用技术(LC-MS/MS)鉴定,反应混合液中25%的D-阿洛酮糖转化成了D-阿洛糖。等电聚焦法测定了重组蛋白的等电点为6.3,并成功运用到产物混合液的去蛋白沉淀中。经过预处理的混合糖液,通过DTFCa2+型离子交换树脂实现了分离纯化。最佳分离条件为:柱温60℃,进样量4m L,流速1m 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糖 生物转化 等电点沉淀 纯化
下载PDF
苏子油的提取及抗氧化问题 被引量:4
4
作者 冯再平 巩慧玲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4-76,共3页
苏子油富含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且资源丰富,其开发利用先要解决提取方法和油脂抗氧化的问题.以紫苏子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提取苏子油;用Rancimat法比较TBHQ、BHT和VE等不同抗氧化剂单独作用及复配时对苏子油的抗氧化作用.结... 苏子油富含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且资源丰富,其开发利用先要解决提取方法和油脂抗氧化的问题.以紫苏子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提取苏子油;用Rancimat法比较TBHQ、BHT和VE等不同抗氧化剂单独作用及复配时对苏子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7,超声强度500 W,超声时间30 s,超声3次,提取率37.0%.抗氧化剂单独作用时,TBHQ对苏子油的抗氧化作用最强;抗氧化剂复配时,TBHQ加VE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子油 提取 抗氧化
下载PDF
一种新型糖磷酸异构酶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再平 沐万孟 +1 位作者 江波 薛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3-117,共5页
核糖-5-磷酸异构酶(RpiB)是新型功能性稀有糖D-阿洛糖生物合成过程中的重要酶。克隆Thermotoga lettingae TMO来源的RpiB基因,以pET-22b(+)为载体,E.coli BL21(DE3)为宿主细胞,构建了基因重组菌。诱导剂IPTG可诱导目的蛋白表达;经金属... 核糖-5-磷酸异构酶(RpiB)是新型功能性稀有糖D-阿洛糖生物合成过程中的重要酶。克隆Thermotoga lettingae TMO来源的RpiB基因,以pET-22b(+)为载体,E.coli BL21(DE3)为宿主细胞,构建了基因重组菌。诱导剂IPTG可诱导目的蛋白表达;经金属亲和层析纯化得到电泳纯的重组蛋白,SDS-PAGE显示17ku处出现显著的特征蛋白质条带。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该重组RpiB具有较高的产D-阿洛糖生物活性,静息细胞和纯酶反应3h后转化率分别为19%和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糖 核糖-5-磷酸异构酶B 克隆表达 亲和层析
下载PDF
洋葱表皮色素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冯再平 王三丽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39-40,127,共3页
针对洋葱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下脚料洋葱皮的综合利用问题,用红色洋葱表皮作为实验材料,以超声法提取洋葱表皮色素。试验表明溶剂为75%的乙醇、粉碎度为60目、超声功率为600Hz、超声时间为20s、超声次数为30次时,提取效果最佳。
关键词 洋葱 袁皮色素 提取
下载PDF
甲胺磷毒性及其食品残留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冯再平 李建科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3年第5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甲胺磷农药 毒性 食品 残留分析 生产 使用
下载PDF
PCR法检测耐热菌模板制备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冯再平 仇农学 李建科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6年第4期5-6,共2页
以耐热菌为研究对象,比较了CTAB法、CTAB改进法、经典酶法、氯化苄法、SDS法等5种模板制备方法。提取DNA直接电泳结果和PCR结果表明,经典酶法和氯化苄法均能提供较好质与量的DNA模板;综合考虑时间等因素选择氯化苄法为此5种模板制备方... 以耐热菌为研究对象,比较了CTAB法、CTAB改进法、经典酶法、氯化苄法、SDS法等5种模板制备方法。提取DNA直接电泳结果和PCR结果表明,经典酶法和氯化苄法均能提供较好质与量的DNA模板;综合考虑时间等因素选择氯化苄法为此5种模板制备方法中的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耐热菌 模板制备
下载PDF
无核蜜枣加工要点
9
作者 冯再平 李建科 《农友致富月刊》 2003年第1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无核蜜枣 加工技术 原料配比 选料 去核浸泡 糖煮糖渍 烘干
下载PDF
兰州百合鳞茎贮藏腐烂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2
10
作者 巩慧玲 孙爱洁 +4 位作者 李茜 汤国纲 袁惠君 冯再平 李善家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97-101,106,共6页
为确定引起兰州百合鳞茎贮藏期间腐烂的病原菌,应用柯赫氏法则测定了从病样中分离的纯培养物的致病性,根据形态学特性和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兰州百合鳞茎腐烂的病原菌分别是... 为确定引起兰州百合鳞茎贮藏期间腐烂的病原菌,应用柯赫氏法则测定了从病样中分离的纯培养物的致病性,根据形态学特性和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兰州百合鳞茎腐烂的病原菌分别是黄曲霉和米根霉。两种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条件相同,最适宜菌丝生长和产孢的培养基均是百合培养基和百合葡萄糖培养基,葡萄糖和蛋白胨为菌丝生长及产孢的最适碳源和氮源,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p H5~9范围内都可生长,光照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产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腐烂病 黄曲霉 米根霉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ClO_2处理对兰州百合低温贮藏的防腐保鲜效果 被引量:9
11
作者 巩慧玲 王晓敏 +1 位作者 袁惠君 冯再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59-364,共6页
为了探索食用百合鳞茎采后耐久保鲜方法,以兰州百合鳞茎为试材,研究了ClO2处理对百合鳞茎在(-3±1)℃贮藏温度下的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lO2熏蒸处理1h均能降低百合贮藏期间的腐烂指数,其中6mg/L浓度ClO2处理时腐烂指数... 为了探索食用百合鳞茎采后耐久保鲜方法,以兰州百合鳞茎为试材,研究了ClO2处理对百合鳞茎在(-3±1)℃贮藏温度下的防腐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lO2熏蒸处理1h均能降低百合贮藏期间的腐烂指数,其中6mg/L浓度ClO2处理时腐烂指数最低,该处理也降低了百合贮藏期间的呼吸强度,抑制了贮藏期间可滴定酸和丙二醛含量的升高、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和贮藏后期可溶性糖含量的降低,保证了百合鳞茎贮藏期间的风味品质。ClO2浓度较低或过高时,保鲜效果均有所降低。研究结果认为适宜浓度的ClO2可作为防腐保鲜剂在百合鳞茎的实际贮运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藏 品质控制 农产品 兰州百合 CLO2 防腐 保鲜
下载PDF
华山松籽油脂肪酸组成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李建科 李林强 +1 位作者 冯再平 胡秋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9-141,共3页
通过气相色谱(GC)分析了华山松籽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华山松籽含油率为56.5%,其中主要含有亚油酸63%,油酸26%,棕榈酸5%,硬脂酸2%,花生酸1%,芥酸1%,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达90%。理化测定结果表明华山松籽油相对密度为0.915,折光率为... 通过气相色谱(GC)分析了华山松籽油的主要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华山松籽含油率为56.5%,其中主要含有亚油酸63%,油酸26%,棕榈酸5%,硬脂酸2%,花生酸1%,芥酸1%,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达90%。理化测定结果表明华山松籽油相对密度为0.915,折光率为1.4778,酸价为5.1,皂化价为190.8,碘价为142.6,过氧化值为0.043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山松籽油 脂肪酸组成 理化性质 气相色谱分析
下载PDF
1-MCP、ClO_2对兰州百合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巩慧玲 袁惠君 +1 位作者 冯再平 赵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38-339,355,共3页
采用1-MCP、ClO2熏蒸处理兰州百合鳞茎,然后置于4±0.5℃冷库中贮藏,研究各处理对百合的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经1-MCP或ClO2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百合的贮藏保鲜效果,即降低百合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及水分、VC含量的下降,并抑制... 采用1-MCP、ClO2熏蒸处理兰州百合鳞茎,然后置于4±0.5℃冷库中贮藏,研究各处理对百合的贮藏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经1-MCP或ClO2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百合的贮藏保鲜效果,即降低百合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及水分、VC含量的下降,并抑制可滴定酸的上升;其中高浓度ClO2处理(20mL1.2mg/L的ClO2溶液,在0.04m3体积中熏蒸1h)的贮藏保鲜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1-MCP CIO2 贮藏 保鲜
下载PDF
马铃薯贮藏期间褐变强度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巩慧玲 赵萍 +1 位作者 袁惠君 冯再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81-282,286,共3页
测定了十个马铃薯品种在六个月窖藏期间褐变强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的褐变强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品种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除渭薯8号外,其它品种在贮藏期间的变化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在贮藏期间,不同品种的褐变... 测定了十个马铃薯品种在六个月窖藏期间褐变强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马铃薯的褐变强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在品种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除渭薯8号外,其它品种在贮藏期间的变化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在贮藏期间,不同品种的褐变强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不同,但同一品种褐变强度与多酚氧化酶活性之间存在中度的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7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贮藏 褐变强度 多酚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耐热菌的竞争定量PCR检测方法优化与建立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建科 冯再平 仇农学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5-381,共7页
【目的】研究苹果浓缩汁中耐热菌(Alicyclobacillusacidoterrestris)的定量PCR快速检测法。【方法】通过引物设计、PCR扩增及凝胶纯化试剂盒回收,构建并获得耐热菌的PCR竞争模板;用获得的竞争模板作为定量内标物建立耐热菌的竞争定量PCR... 【目的】研究苹果浓缩汁中耐热菌(Alicyclobacillusacidoterrestris)的定量PCR快速检测法。【方法】通过引物设计、PCR扩增及凝胶纯化试剂盒回收,构建并获得耐热菌的PCR竞争模板;用获得的竞争模板作为定量内标物建立耐热菌的竞争定量PCR(QC-PCR)检测体系。【结果】经对建立的QC-PCR检测体系优化,目标模板检测灵敏度由5×104个分子/PCR体系,提高到50个分子/PCR体系,竞争模板和目标模板分子共扩增可检测到5×102个目标模板分子/PCR体系,并能从人工回添苹果浓缩汁样品中定量检测到5×103cfu/PCR体系的耐热菌,整个检测时间为4~5h,比传统的细菌培养皿培养记数法时间(4~5d)大大缩短。【结论】本研究建立的耐热菌竞争定量PCR检测法特异、快速,可作为微生物PCR竞争模板构建和建立竞争定量PCR的方法学参考,也可用于商品果汁和苹果浓缩汁工业化生产中耐热菌的快速检测和质量安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菌 苹果浓缩汁 竞争定量PCR
下载PDF
不同平菇菌种发酵对苹果渣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袁惠君 袁毅君 +2 位作者 刘左军 巩慧玲 冯再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6-187,332,共3页
用平99、平6、平钟山三个平菇菌种发酵苹果渣,测定了发酵后果渣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不同菌种处理苹果渣对原料粗蛋白质、灰分含量影响显著(P<0.05),对总糖、还原糖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粗脂肪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 用平99、平6、平钟山三个平菇菌种发酵苹果渣,测定了发酵后果渣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不同菌种处理苹果渣对原料粗蛋白质、灰分含量影响显著(P<0.05),对总糖、还原糖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粗脂肪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平菇发酵能提高果渣中粗蛋白、灰分、总糖、还原糖含量,但粗脂肪含量的变化与菌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发酵 苹果渣 营养成分
下载PDF
永登枸杞鲜果晾晒过程中霉腐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袁惠君 李虎军 +2 位作者 贾鸿震 巩慧玲 冯再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35-138,共4页
摘要:以永登枸杞鲜果晾晒过程中产生的霉腐果为材料,分离、纯化、鉴定了导致霉腐病发生的病原真菌。结果表明,枸杞鲜果铺在晒床上2~4d内出现霉腐病初期症状,发病部位常在果柄端或擦伤处。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戴尔凯... 摘要:以永登枸杞鲜果晾晒过程中产生的霉腐果为材料,分离、纯化、鉴定了导致霉腐病发生的病原真菌。结果表明,枸杞鲜果铺在晒床上2~4d内出现霉腐病初期症状,发病部位常在果柄端或擦伤处。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戴尔凯氏有孢圆酵母(Torulaspora delbrueckii)是导致霉腐病发生的病原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链格孢 戴尔凯氏有孢圆酵母 鉴定
下载PDF
蔗糖调节马铃薯块茎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巩慧玲 孙梦遥 +1 位作者 冯再平 袁惠君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18,共6页
高浓度蔗糖对马铃薯块茎形成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蔗糖既能作为同化物维持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同时也能特异性地调控结薯相关基因的表达;此外,蔗糖也参与激素对马铃薯块茎形成的调节。本文综述了蔗糖调控马铃薯块茎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马铃薯 块茎形成 蔗糖 综述
下载PDF
赤霉素处理对马铃薯块茎低温糖化的效果 被引量:6
19
作者 巩慧玲 徐进 +2 位作者 孙梦遥 冯再平 袁惠君 《中国马铃薯》 2017年第3期138-143,共6页
马铃薯块茎低温糖化现象除了直接受到淀粉和糖代谢相关酶如淀粉酶、酸性转化酶的活性影响外,也可能间接受到赤霉素和脱落酸等植物激素的调控。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块茎为试验材料,采用50 mmo L GA_3处理12 h后置于低温((4±0.5)... 马铃薯块茎低温糖化现象除了直接受到淀粉和糖代谢相关酶如淀粉酶、酸性转化酶的活性影响外,也可能间接受到赤霉素和脱落酸等植物激素的调控。以马铃薯品种‘大西洋’块茎为试验材料,采用50 mmo L GA_3处理12 h后置于低温((4±0.5)℃)和室温((22±1)℃)条件下贮藏10 d,测定薯块的炸片色泽、还原糖含量、淀粉酶和酸性转化酶活性,研究赤霉素对马铃薯块茎低温糖化的影响。结果表明,GA_3处理使马铃薯块茎的炸片色泽加深,还原糖含量增加121.1%;同时,GA_3处理提高了淀粉酶的活性,而对酸性转化酶的活性没有影响。由此表明,GA_3可能通过提高马铃薯块茎淀粉酶的活性而使还原糖积累,从而导致炸片色泽加深即增强了低温糖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赤霉素 低温糖化 淀粉酶 酸性转化酶
下载PDF
龟甲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百刚 梁海荣 +2 位作者 冯再平 鹿琪坤 李金亮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83-87,共5页
以废弃龟甲为原料,采用胃蛋白酶酶解的方法提取胶原蛋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龟甲胶原蛋白的最优提取工艺:酶用量4%、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5 h、酶解pH值1.5,在此条件下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为11.08%。
关键词 龟甲 胶原蛋白 响应面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