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四大传统医学教育体系及对中医药教育的启示
1
作者 李秀岩 冯冬菲 +6 位作者 王艳宏 杨志欣 管庆霞 王锐 冯宇飞 李伟男 张研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88,共5页
中医药、古希腊医学、阿育吠陀和阿拉伯医学被认定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梳理了四大传统医学的教育培训体系。对比发现:中医药重点关注师承关系,理论与实践结合;古希腊医学以强大的理论研究与实验观察为主要特点;阿育吠陀高度重视文化认... 中医药、古希腊医学、阿育吠陀和阿拉伯医学被认定为世界四大传统医学。梳理了四大传统医学的教育培训体系。对比发现:中医药重点关注师承关系,理论与实践结合;古希腊医学以强大的理论研究与实验观察为主要特点;阿育吠陀高度重视文化认同为主要特点;阿拉伯医学则高度重视文化交流与实践推广。建议推动中医药教育创新发展,强化实践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国外公众接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医学 教育培训 传承发展 医学体系 中医药
下载PDF
硝苯地平对牙周膜重建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冯冬菲 张苗苗 唐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研究Ca2+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在正畸牙周膜重建过程中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表达与定位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加力组、加力+低浓度硝苯地平组和加力+高浓度硝苯地平组,每组再按观察时... 目的:研究Ca2+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在正畸牙周膜重建过程中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表达与定位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加力组、加力+低浓度硝苯地平组和加力+高浓度硝苯地平组,每组再按观察时间点的不同分为5组。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光密度分析系统检测并比较各处理组样本的张力侧与压力侧MMP-13和MMP-10的表达。结果:硝苯地平可以引起正畸牙周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减少,并呈药物浓度增加而减少的更加明显;牙齿受力两侧比较,压力侧变化更显著。结论:硝苯地平阻断Ca2+通道可以使正畸牙周膜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减少和定位差异减小,即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不再对外力产生特异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 牙周膜重建 基质金属蛋白酶 钙离子通道
下载PDF
助攻微螺钉种植体矫治先天缺牙所至中线偏斜一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苗苗 冯冬菲 于智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724-725,共2页
1临床资料 1.1病例介绍:某女,19岁,因左上颌侧牙齿缺失,上前牙间隙,上中线偏斜,要求正畸治疗。
关键词 中线偏斜 微螺钉种植体 先天缺牙 矫治 上前牙间隙 临床资料 牙齿缺失 正畸治疗
下载PDF
正畸牙齿移动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现状
4
作者 冯冬菲 张苗苗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11期602-603,共2页
正畸牙齿可以将外力这一物理刺激转变为化学信号,进而指导细胞完成各方面的功能,进行牙周改建。研究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的信号传导机制有助于对牙周重建这一复杂过程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关键词 信号 正畸力 传导 牙周
下载PDF
bFGF与米贝拉地尔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调节
5
作者 冯冬菲 王春雨 +3 位作者 刘枫 田素宝 张睿 秦丽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28-831,共4页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以下用B代表)与米贝拉地尔(Mibefradil,以下用M代表)这两种药物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LFs)增殖的调节作用。方法:B分10.0、20.0、30.0μg/L 3种浓度(分别为B1、B2、B3),M分2.5、5.0、10.0μmol/L 3...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以下用B代表)与米贝拉地尔(Mibefradil,以下用M代表)这两种药物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LFs)增殖的调节作用。方法:B分10.0、20.0、30.0μg/L 3种浓度(分别为B1、B2、B3),M分2.5、5.0、10.0μmol/L 3种浓度(分别为M1、M2、M3),再按加药时间分为1d组、2d组和3d组,用WST法检测两种药物单独使用和按先后不同顺序联合使用后HPLFs的增殖率。结果:两种药物单独使用可分别起到促进和阻滞细胞增殖的效果,但是B作用时间过长细胞表现为增殖受阻滞。其中,B3作用1d组细胞增殖率最高(P<0.05),M2作用1d组细胞增殖率最低(P<0.05)。M仅对加用B3的细胞有明显阻滞作用,与单独使用B3的细胞增殖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只有B1不能改变细胞加用M后增殖受阻滞的现象。所有联合用药后的细胞增殖率均与正常细胞增殖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FGF与Mibefradil单独使用有各自的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除过度增殖状态外,HPLFs增殖状态很难受到阻滞,并且处于增殖受阻滞状态的细胞很容易恢复增殖状态,以维持HPLFs不断处于增殖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增殖 成纤维生长因子 米贝拉地尔
下载PDF
脓腔抽脓后甲硝唑溶液冲洗治疗乳磨牙牙槽脓肿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冯冬菲 王宏梅 +3 位作者 刘枫 张睿 方丽英 樊马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2期82-83,共2页
目的:观察脓腔抽脓后甲硝唑溶液冲洗治疗乳磨牙牙槽脓肿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下颌乳磨牙牙槽脓肿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脓肿的处置分别采用脓腔抽脓后甲硝唑溶液冲洗的治疗方法和传统的切开排脓的治疗方法。从牙周组织脓肿消失时... 目的:观察脓腔抽脓后甲硝唑溶液冲洗治疗乳磨牙牙槽脓肿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下颌乳磨牙牙槽脓肿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脓肿的处置分别采用脓腔抽脓后甲硝唑溶液冲洗的治疗方法和传统的切开排脓的治疗方法。从牙周组织脓肿消失时诊治天数、治疗10天时X线片所示牙周阴影消失的例数以及牙周组织永久损害形成的例数三方面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牙周脓肿治疗的平均天数3.2天,而对照组7.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时X线片所示牙周阴影未消失的治疗组只有5%,而对照组高达35%。治疗组有2例出现牙龈退缩,对照组有10例出现牙龈退缩、牙周袋形成或者牙齿粘连。结论:脓腔抽脓后甲硝唑溶液冲洗治疗乳磨牙牙槽脓肿的方法可以加快牙周组织的修复,减少牙周永久性损害,缩短患牙的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脓肿 乳磨牙 甲硝唑溶液 牙周组织 修复再生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儿童鹅口疮发病情况和药物敏感性调查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冬菲 江华 +5 位作者 刘枫 田素宝 路风 郅媛媛 李威 王春雨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1期31-33,共3页
目的:调查儿童各年龄段鹅口疮发病情况和各类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2012年到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口腔科就诊的655例鹅口疮患儿,划分为新生儿组、婴儿组和幼儿组,分析各年龄段的疾病分布。其中241例用棉拭子法采集患者口腔粘膜... 目的:调查儿童各年龄段鹅口疮发病情况和各类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收集2012年到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口腔科就诊的655例鹅口疮患儿,划分为新生儿组、婴儿组和幼儿组,分析各年龄段的疾病分布。其中241例用棉拭子法采集患者口腔粘膜病变部位的白念菌进行细菌培养,选取制霉菌素、酮康唑、伊曲康唑和氟康唑,进行体外抗真菌药敏敏感度试验,各年龄段进行对比。结果:新生儿组和婴儿组患病率相似,幼儿组患病率最低。婴儿组大多数患儿单纯患鹅口疮,而幼儿组患儿多合并其他疾病。药物有效率(敏感和中介例数所占的比例)最高的药物分别是:新生儿组:氟康唑,婴儿组:酮康唑,幼儿组:酮康唑和氟康唑。结论:各年龄段鹅口疮发病情况有差异,治疗敏感药物不同,临床用药应参考药敏结果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口疮 药物敏感性 年龄段
下载PDF
牙周重建生物功能与调节通路关键基因的筛选
8
作者 冯冬菲 何洪旭 +3 位作者 谢琪 张立立 周惠 李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3-259,共7页
背景:在牙周重建组织工程学中,包含基因众多且无法通过生物实验逐一验证。借助生物信息学手段,整合分析相关基因,构建牙周重建相关的级联调控通路,从而找到开启牙周重建的关键基因。目的:文章以分析牙周重建生物过程和调节机制为着眼点... 背景:在牙周重建组织工程学中,包含基因众多且无法通过生物实验逐一验证。借助生物信息学手段,整合分析相关基因,构建牙周重建相关的级联调控通路,从而找到开启牙周重建的关键基因。目的:文章以分析牙周重建生物过程和调节机制为着眼点,旨在筛选出牙周重建过程中关键性的启动基因,为牙周重建治疗寻找理想的基因靶点。方法:(1)采用GO功能注释体系,对参与牙周重建的干细胞分化、骨组织改建以及牙周软组织形成功能的基因做整合分析,找出各功能交集基因;(2)集成TRANSFAC、TarBase、TransmiR、miRTarBase及miRecords数据库,建立"牙周重建相关的级联调控通路",将牙周重建生物学过程内的所有基因映射到调控网络内,用广度优先算法将这一子网内的所有线性通路挖掘出来,找出调控上游基因。结果与结论:(1)干细胞分化、成骨细胞分化/成骨细胞增殖以及成纤维细胞增殖3种生物功能的交集基因是CDK6和SFRP1;(2)级联调控通路中,可以作为上游调控牙周重建的关键基因有3个一级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7、PAX2和SMAD3,有2个二级基因:RUNX2和JUN,有2个3级基因:ESR1和GNAS;上游起始基因多包含在成骨细胞分化/成骨细胞增殖功能过程中;(3)结果证实:SFRP1,骨形态发生蛋白7,PAX2,SMAD3,RUNX2,JUN,ESR1,GNAS基因在牙周重建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牙周重建过程极有可能开始于骨组织改建,包括成骨细胞分化和成骨细胞增殖,接下来是成纤维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成骨细胞 细胞增殖 牙周重建 生物信息学 生物功能 调节通路 基因
下载PDF
硝苯地平与牙周膜增生
9
作者 冯冬菲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8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是否可以引起牙周膜的增生。方法: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低浓度硝苯地平组和高浓度硝苯地平组,每组再按不同时间分为1天组、3天组、7天组、14天组和21天组。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光密度分析系统检...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是否可以引起牙周膜的增生。方法:选取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低浓度硝苯地平组和高浓度硝苯地平组,每组再按不同时间分为1天组、3天组、7天组、14天组和21天组。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光密度分析系统检测并比较各组样本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硝苯地平可以引起牙周膜中胶原表达的增加,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硝苯地平不能引起牙周膜的显著性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苯地平 牙周膜 增生 胶原
下载PDF
菌斑致龋的微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洪旭 冯冬菲 +2 位作者 刘枫 方丽英 李威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13期50-51,共2页
目的采用菌斑芯片技术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手段,纵向、动态观察龋感人群在龋病发生前后菌斑中主要致病菌组成的改变,以及菌斑基质蛋白的差异,阐明细菌及菌斑基质蛋白在龋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阐明龋病发生机理,从而为开展生态... 目的采用菌斑芯片技术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手段,纵向、动态观察龋感人群在龋病发生前后菌斑中主要致病菌组成的改变,以及菌斑基质蛋白的差异,阐明细菌及菌斑基质蛋白在龋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一步阐明龋病发生机理,从而为开展生态防龋打下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口腔微生物芯片检测技术,分析菌斑内各菌构成比在龋病发生前后的改变。结果完成龋病前后菌斑样本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寻找出差异蛋白质点与数据库对照,推断、确定出与龋病相关的细菌及功能性蛋白质。结论菌斑中细菌相互作用会对一种细菌或者一组相关细菌生长、生物摸成员毒力特性造成明显影响,进而造成总体致病性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斑 龋病 芯片技术 蛋白质组学 根管治疗术
下载PDF
唇裂术后畸形整形治疗的临床体会
11
作者 田素宝 高作滨 +2 位作者 冯冬菲 毛力民 陈英超 《黑龙江医学》 2002年第4期273-273,共1页
唇腭裂术后鼻唇部畸形整形治疗的要求较高 ,不仅需要精湛的外科技术 ,同时需要结合美学、力学 ,采用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才能确保治疗效果。我院 1995年至今治疗 78例此类病人 ,采用全麻气管内插管 ,用可吸收线缝合 ,术后暴露创口 ,护... 唇腭裂术后鼻唇部畸形整形治疗的要求较高 ,不仅需要精湛的外科技术 ,同时需要结合美学、力学 ,采用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才能确保治疗效果。我院 1995年至今治疗 78例此类病人 ,采用全麻气管内插管 ,用可吸收线缝合 ,术后暴露创口 ,护理方便 ,便于观察 ,避免血痂形成后造成的瘢痕 ,治疗过程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术后畸形 整形 手术时机 手术方法
下载PDF
上颌乳中切牙迟萌1例
12
作者 刘培红 冯冬菲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上颌前牙 中切牙 萌出异常 下颌前牙 牙齿颜色 患儿 牙槽嵴
下载PDF
伤医辱医情况调查分析
13
作者 王旭 杨欣燕 +3 位作者 冯冬菲 李善英 王明慧 王艺璁 《当代临床医刊》 2015年第1期1262-1264,共3页
根据丁香网中的相关数据及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纠纷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就医院、医务人员、患者三方产生的暴力伤医事件进行分析,着眼于全国形势进行总结,同时对儿童医院存在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从而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 暴力伤医 医患纠纷 儿童医院 伤医事件
下载PDF
自攻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矫治先天缺牙所致中线偏斜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苗苗 冯冬菲 《口腔正畸学》 2008年第3期133-134,共2页
患者梁某,女,19岁。主诉:左上颌侧牙齿缺失,上前牙间隙,上中线偏,要求正畸治疗。 一、临床检查 面部正侧面观无异常。恒牙[牙合],左上颌侧切牙先天缺失,缺牙间隙减小,左侧尖牙与第一前磨牙间隙2mm左右,左侧尖牙反[牙合]。... 患者梁某,女,19岁。主诉:左上颌侧牙齿缺失,上前牙间隙,上中线偏,要求正畸治疗。 一、临床检查 面部正侧面观无异常。恒牙[牙合],左上颌侧切牙先天缺失,缺牙间隙减小,左侧尖牙与第一前磨牙间隙2mm左右,左侧尖牙反[牙合]。上中切牙左侧移位并倾斜致使上颌中线左偏;左侧尖牙近中倾斜,相应部位牙槽骨和牙弓欠丰满。前牙浅覆[牙合]浅覆盖,磨牙关系为:右侧中性,左侧远中。下前牙轻度拥挤(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线偏斜 种植体支抗 先天缺牙 覆[牙合] 上前牙间隙 矫治 螺钉 前牙轻度拥挤
原文传递
光导桩修复薄弱前牙牙根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孙宇 谢伟丽 +1 位作者 冯冬菲 白轶昕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第10期611-612,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光导桩修复薄弱前牙牙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薄弱前牙牙根90例(均已完成根管治疗),分为三组,每组30例,常规根管制备,第一组采用光导桩进行根管重塑,常规制作钴铬合金烤瓷桩冠。第二组采用TR-12车针进行根管重塑,常规制... 目的:探讨使用光导桩修复薄弱前牙牙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薄弱前牙牙根90例(均已完成根管治疗),分为三组,每组30例,常规根管制备,第一组采用光导桩进行根管重塑,常规制作钴铬合金烤瓷桩冠。第二组采用TR-12车针进行根管重塑,常规制作钴铬合金烤瓷桩冠,第三组不进行根管重塑,直接常规制作钴铬合金烤瓷桩冠。临床比较第一组与第二组间根管重塑的时间,修复18个月复查统计其根折发生情况。结果:采用光导桩进行根管重塑组,临床操作时间少于TR-12车针进行根管重塑组,且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导桩和TR-12车针进行根管重塑后根折数量均少于不进行根管重塑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导桩重塑组与TR-12车针重塑组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光导桩对薄弱前牙牙根进行重塑,提高了根管壁的强度,减少了根折率,且临床操作简便,节省了椅旁操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导桩 薄弱前牙牙根 牙科材料
原文传递
落实“床位共享”需靠制度保障
16
作者 冯冬菲 《中国卫生》 2024年第10期102-102,共1页
随着医疗需求的增长和临床服务能力的提升,传统的医院床位管理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同时,医护资源分配不均现象严重,部分科室床位利用率较高,而另一些科室床位则处于“吃不饱”甚至闲置状态,造成资源浪费。
关键词 医院床位 临床服务 床位利用率 医疗需求 科室 闲置状态 分配不均 医护资源
原文传递
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收治口腔粘膜病患儿的构成情况调查 被引量:8
17
作者 冯冬菲 田素宝 +4 位作者 秦丽红 许云龙 孟巍 郑晓丽 郅媛媛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12期2351-2354,2386,共5页
目的:统计20l3年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全年就诊口腔黏膜病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目前儿童口腔粘膜病的病种构成和临床治疗情况。方法:收集哈尔滨市儿童医院2013年全年口腔粘膜病例22257例,按病因分成四大类疾病,针对其就诊性别、年龄、各病种... 目的:统计20l3年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全年就诊口腔黏膜病患儿的病历资料,分析目前儿童口腔粘膜病的病种构成和临床治疗情况。方法:收集哈尔滨市儿童医院2013年全年口腔粘膜病例22257例,按病因分成四大类疾病,针对其就诊性别、年龄、各病种的伴发全身疾病和相关影响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257病例中,感染性疾病的构成比最高,除鹅口疮外均在幼儿期高发,上皮珠主要发生在新生儿期,婴儿期创生性溃疡的构成比最高。复杂病因疾病随年龄增加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女孩发育性疾病构成比率更高,而男孩外伤性疾病的构成比更高。外伤性疾病伴发全身疾病比率最低(7%),而疱疹性口炎和疱疹性咽峡炎100%伴发上呼吸道感染。复杂病因疾病患儿有家族史的比例较高,城市患儿创伤性溃疡的患病率较低。结论:对儿童口腔粘膜病统计分析可以掌握就诊患儿的口腔粘膜病种类型及变化,有助于医生开展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病 儿童 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南北方安氏Ⅱ~1错的颅颌面特征对比分析
18
作者 邓琪 邵玶 +1 位作者 徐晓卉 冯冬菲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第12期743-745,共3页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地区安氏Ⅱ1错牙合的颅颌面形态特征及从恒牙初期到恒牙期生长变化对其特征的影响,比较其与中国北方地区正常牙合和中国南方地区安氏Ⅱ1错牙合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120名黑龙江省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的头颅侧位片,采用B...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地区安氏Ⅱ1错牙合的颅颌面形态特征及从恒牙初期到恒牙期生长变化对其特征的影响,比较其与中国北方地区正常牙合和中国南方地区安氏Ⅱ1错牙合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120名黑龙江省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的头颅侧位片,采用Bjǒrk分析法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安氏Ⅱ1错牙合从恒牙初期到恒牙期SNB和SNPg明显增加;在颅颌面特征上男女性别无差异;北方地区安氏Ⅱ1错牙合具有上颌正常,下颌后缩,高角的特点。结论:中国南北方安氏Ⅱ1错牙合的颅颌面特征在上颌突度、上下牙弓突度、上颌牙齿倾斜度上有明显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颌面形态 错[牙合] 安氏Ⅱ^1 Bjork分析法
原文传递
BMP-2基因修饰的复层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膜片的体外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威 金晗 +3 位作者 冯冬菲 周惠 谢琪 田素宝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目的探讨BMP-2基因修饰的复层乳牙牙髓干细胞膜片的体外构建方法及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分离培养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HEDs),并通过转染BMP-2基因进一步提高SHEDs的成骨能力,随后以SH... 目的探讨BMP-2基因修饰的复层乳牙牙髓干细胞膜片的体外构建方法及基本生物学特性。方法分离培养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HEDs),并通过转染BMP-2基因进一步提高SHEDs的成骨能力,随后以SHEDs为种子细胞构建复层细胞膜片。利用倒置显微镜对细胞转染效率及成骨能力进行观察;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对细胞膜片的结构和胶原分布进行检测;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MP-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体外分离培养了SHEDs,并证实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采用富含维生素C的培养基连续培养10 d左右即可获得白色膜样结构,该细胞膜片具有较好的弹性,叠加两层单层膜片继续培养24 h可构建具有良好韧性和机械性能的复层膜片。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发现SHEDs膜片由多层细胞及丰富的细胞外基质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SHEDs膜片可表达BMP-2蛋白。结论BMP-2基因修饰的SHEDs体外采用富含维生素C的培养基连续培养可构建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复层细胞膜片并持续表达BMP-2蛋白,该膜片将为牙周骨缺损修复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骨缺损 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 细胞膜片 骨形成蛋白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