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桂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序贯法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被引量:7
1
作者 冯凯祥 鲜于剑波 +4 位作者 杨培 彭庆慧 游晓娟 竹建强 张献文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7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聚桂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序贯法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152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6例。治疗组采取聚桂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序贯法治疗,对照组采取组织胶(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三明治法治疗,... 目的探讨聚桂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序贯法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152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6例。治疗组采取聚桂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序贯法治疗,对照组采取组织胶(α-氰基丙烯酸烷基酯)三明治法治疗,比较两组止血成功率及仪器损害、再出血、静脉改善、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8.68%与93.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出血率分别为4.00%与25.3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发热、腹痛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0.05),但对照组溃疡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05);对照组堵针、粘镜发生率高于治疗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聚桂醇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序贯法止血效果好,再出血率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 静脉曲张 出血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聚桂醇
下载PDF
胃镜序贯注射治疗上消化道机械吻合术后出血 被引量:6
2
作者 冯凯祥 罗玉君 +2 位作者 刘涛 邓丽 黄晓丽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97-998,1000,共3页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上消化道机械吻合术后大出血的价值。方法①入院后均给静脉补液、扩容、输血制酸及止血,纠正休克。②胃镜下治疗:发现吻合口出血病灶后,采取序贯内镜注射治疗止血,用注射针在出血点进针,在不同组分点注射1/20000去甲肾...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上消化道机械吻合术后大出血的价值。方法①入院后均给静脉补液、扩容、输血制酸及止血,纠正休克。②胃镜下治疗:发现吻合口出血病灶后,采取序贯内镜注射治疗止血,用注射针在出血点进针,在不同组分点注射1/20000去甲肾上腺素,继用5%鱼肝油酸钠注射病灶及四周,硬化剂总量6~30mL上述镜下治疗仍有渗血者,必要时喷撒凝血酶。术后处理:保留胃管48h内间断用空针抽吸,观察止血效果,一旦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再行第2次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术后均给予制酸、保护胃黏膜及营养支持等治疗。③内镜治疗疗效判断标准。即刻止血:内镜治疗出血停止24h内未再出血;止血成功:治疗后严密追踪1个月未发生再出血。结果内镜下止血即刻止血成功,立即止血成功率100%,2例分别在治疗第2、3天再出血,表现渗血,经再次内镜治疗止血成功,近期再出血率占8%(2/25),总有效率100%。结论胃镜序贯注射止血对机械吻合口出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序贯注射 机械吻合术后 出血
下载PDF
鱼肝油酸钠、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序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被引量:4
3
作者 冯凯祥 黄晓丽 +4 位作者 杨培 刘小英 赵红 张献文 竹建强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703-705,共3页
目的探讨鱼肝油酸钠、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序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价值。方法 80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在曲张静脉血管破口附近进针,每次注射1~4点,每点快速注射5%鱼肝油酸钠2~6 ml、纤维蛋白原2~3 ml、凝血酶2.5~3 ml(50 U/ml),... 目的探讨鱼肝油酸钠、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序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价值。方法 80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在曲张静脉血管破口附近进针,每次注射1~4点,每点快速注射5%鱼肝油酸钠2~6 ml、纤维蛋白原2~3 ml、凝血酶2.5~3 ml(50 U/ml),短暂留针后拔针。注破口处喷血停止后,处理其他静脉,治疗后1 w复查胃镜;隔4 w后做第2次注射,直至曲张静脉消失。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的,给予套扎。结果 80例急诊注射总308点,急诊止血率100%;首次治疗1 w后复查内镜:65例静脉曲张较治疗前缩小,15例胃静脉消失。复查见18例注射点轻度糜烂,3例浅溃疡。80例完成择期治疗总183次;其中55例完成食管静脉套扎112次。择期治疗后胃镜示:胃底静脉为F069例,F111例。本组随访20~24个月,失访5例,随访期间有15例再发出血,其中6个月内再出血2例,12个月内再出血5例,24个月内再出血8例;随访期间死亡5例,3例死于慢性肝衰,2例死于肝癌,1例死于出血。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疼痛,发热2例,均予对症处理缓解。结论鱼肝油酸钠、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栓塞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静脉曲张 出血 鱼肝油酸钠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水平在肝硬化患者检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冯凯祥 俸家富 +3 位作者 罗玉君 陈红光 曾平 向礼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3期2065-2067,共3页
目的为探讨血清胱抑素在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20名健康对照及76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积分分组:A级16例、B级37例、C级23例),同时标本采样检测Ccr;留取24h尿液标本,同时采静脉血3mL,分别检测血肌酐和尿肌酐,并换算内... 目的为探讨血清胱抑素在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20名健康对照及76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积分分组:A级16例、B级37例、C级23例),同时标本采样检测Ccr;留取24h尿液标本,同时采静脉血3mL,分别检测血肌酐和尿肌酐,并换算内生肌酐清除率(换算公式:Ccr=尿肌酐浓度(μmol/L×尿流量(mL/min)×1.73m2/血肌酐μmol/L×体表面积m2)。设备日丽7600-01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德灵全自动特定蛋白(Bnprospec分析)分析仪,血cys.C采用Behring免疫散射比浊法。结果1A\B\C血清胱抑素均比正常组高,4组cys.C检测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肝硬化组与对照组内生肌酐清除率与血胱抑素水平构成比显示cys.C检查的阳性率高于Ccr,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用相关性分析肝硬化病人血清胱抑素C与Ccr异常之间有显著负相关(r=-0.452,t=4.13(76)0.01,P<0.01)。结论胱抑素测定是反映肝病患者的肾功能状况良好且快速简便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肾功能损伤 血清胱抑素
下载PDF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及球囊扩张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冯凯祥 杨培 +5 位作者 黄晓丽 张献文 竹建强 赵红 王秋蓉 董伟琼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271-273,共3页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及球囊扩张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2月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1)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加内镜乳头球囊扩张术(EST+EPBD)组65例:男3...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及球囊扩张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2月收治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1)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加内镜乳头球囊扩张术(EST+EPBD)组65例:男39例,女26例,年龄45~77岁;原发性肝外胆管结石46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12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结石7例.在括约肌小切开后,以10~15 mm球囊扩张乳头部,然后进行相应的碎石或取石操作.(2)乳头括约肌切开组(EST组)63例:男37例,女26例,年龄33~78岁;原发性肝外胆管结石51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9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后肝外胆管结石3例.采用单纯乳头切开,加取石治疗.结果 EST+EPBD组取石成功率为98.46%(64/65),有1例因结石太大无法套住转开腹手术;EST组取石成功率为95.24%(60/63),有3例取石失败,原因为:1例结石大无法套住,另2例的乳头太小,而结石偏大(直径1.2~1.5 cm)、太硬难以粉碎,未能取出,安放鼻胆管引流后,家属要求外科手术,3例均外科手术取石.EST+EPBD 组与EST组的取石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EST组所需机械碎石例数均高于EST +EPBD组(9.23% vs.3.33%,P<0.01).两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胰腺炎3.08% vs.1.59%、高淀粉酶血症9.23% vs.7.93%、出血1.54% vs.6.35%)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活动性消化道穿孔、出血及死亡病例.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后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且保留了括约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 小切开 球囊扩张术 肝外胆管结石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凝血酶、肾上腺素联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大出血 被引量:4
6
作者 冯凯祥 冯琦 +1 位作者 章静 徐维国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83-84,共2页
目的 :研究内镜联合注射肾上腺素、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法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大出血的疗效。资料与方法 :39例患者 ,胃溃疡 1 8例 (窦小弯 1 0角部 6体前后壁 2 )胃空肠吻合口溃疡 1例 ,幽门管溃疡 3例 ,1 2指肠球溃疡 9例、球后溃疡 2例。... 目的 :研究内镜联合注射肾上腺素、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法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大出血的疗效。资料与方法 :39例患者 ,胃溃疡 1 8例 (窦小弯 1 0角部 6体前后壁 2 )胃空肠吻合口溃疡 1例 ,幽门管溃疡 3例 ,1 2指肠球溃疡 9例、球后溃疡 2例。 39例中直径大于 2 .5cm分别为胃溃疡 3例 ,胃癌性溃疡 2例 ,(溃疡直径 4 .5~6cm)。溃疡面约 0 .8~ 5cm 38例中直径大于 2 .5cm分别为胃溃疡 3例 ,胃癌性溃疡 2例 ,内镜下有不同程度的血管喷血、渗血。先选择注射点分布紧邻血管和渗血的四周 (0 .1~ 0 .5cm)各注 1点 ,先用 1 /1 0 0 0 0肾上腺素注射病灶周围 ,待出血停止或明显减少 ,再将 1 /1 0 0 0 0肾上腺素与纤维蛋白原混合注射 (1∶5) ,每点各用纤维蛋白原 1~ 4ml注射 (总量 30ml) ,凝血酶 50~ 1 0 0u局部推注 (总量 80 0u)。内镜治疗后均禁食 1 2~ 1 4h ,继续静滴奥美拉唑 ,并加用抗生素 ,1~ 2d后 ,将奥美拉唑改为口服 ,加粘膜保护剂。结果全部病例均立即止血 ,即刻止血效率 1 0 0 % ,4周后 ,37例良性溃疡复查胃镜 ,见溃疡愈合 34例 ,变化缩小H2期 3例。8周后复查胃镜 37例溃疡全部愈合 (1 0 0 % ) ,并发症 :无过敏性休克或DIC发生。结论 :联合注射肾上腺素、纤维蛋白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溃疡出血
下载PDF
凝血酶纤维蛋白聚硅醇序贯法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冯凯祥 鲜于剑波 +4 位作者 杨培 竹建强 张献文 彭庆慧 游晓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纤维蛋白聚硅醇序贯法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凝血酶、纤维蛋白原、聚硅醇序贯硬化栓塞法,对照组采用组织胶、... 目的探讨凝血酶纤维蛋白聚硅醇序贯法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凝血酶、纤维蛋白原、聚硅醇序贯硬化栓塞法,对照组采用组织胶、聚硅醇序贯栓塞硬化法。观察两组止血成功率、仪器损害、再出血率、静脉改善、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止血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再出血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胃镜复查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及发热、上腹痛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堵针、粘镜发生率及操作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凝血酶纤维蛋白原聚硅醇序贯法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静脉曲张 出血 聚硅醇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
下载PDF
推进型鼻肠管在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冯凯祥 杨培 +3 位作者 周孟君 王秋蓉 赵红 董伟琼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推进型鼻肠管在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5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推进空肠管组(试验组)、普通鼻空肠管组(直头组)和螺旋型空肠管组(螺旋组)各86例,均采取徒手盲插管法。结果试验组、直头组和螺旋... 目的探讨推进型鼻肠管在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5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推进空肠管组(试验组)、普通鼻空肠管组(直头组)和螺旋型空肠管组(螺旋组)各86例,均采取徒手盲插管法。结果试验组、直头组和螺旋组插管成功率分别为97.67%(84/86)、39.53%(34/86,)、67.44%(58/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的成功率最高,与直头组和螺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置管舒适度、鼻黏膜充血及堵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进空肠管置管方法简单而成功率却优于其他两组,临床使用舒适及安全性方面彼此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型鼻空肠管 重症胰腺炎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改良套扎法与硬化法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被引量:2
9
作者 冯凯祥 章静 +1 位作者 刘涛 王蓬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 :观察适当增加套扎环的改良套扎法与硬化法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套扎与硬化法适当改良 ,即增加套扎环 ;首次治疗每例套扎 8~ 12环 ,复扎时 5~ 10点 ,每例次硬化 4~ 6点 ,在套扎点之间或套扎点上注射 5 %鱼... 目的 :观察适当增加套扎环的改良套扎法与硬化法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套扎与硬化法适当改良 ,即增加套扎环 ;首次治疗每例套扎 8~ 12环 ,复扎时 5~ 10点 ,每例次硬化 4~ 6点 ,在套扎点之间或套扎点上注射 5 %鱼肝油酸钠 ,该联合治疗法至曲张静脉消失或变细。结果 :15例病人经 31例次治疗 ,共结扎 2 6 9环。硬化 15 8点 ;曲张静脉消失 12例 (占 80 % ) ,变细 3例 (2 0 % ) ,总有效率 10 0 %。并发症轻微 ,胸痛 12例次 (38.7% ) ,发热 9例次 (2 9% ) ,未出现食管狭窄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随访 1年无 1例出血。结论 :改良套扎及硬化法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改良套扎法 硬化法 联合治疗
下载PDF
食管癌中NF-κB、CD133表达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凯祥 李世朋 +5 位作者 刘小莉 周洁 袁帅 谢明红 景东帅 孙玉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206-209,共4页
目的:探讨NF-κB、CD13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8例食管癌组织和21例正常食管组织中NF-κB、CD133的表达。结果:在食管癌组织中NF-κB、CD133表达率分别为64.29%、46.40%,而正常食管组织中... 目的:探讨NF-κB、CD13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8例食管癌组织和21例正常食管组织中NF-κB、CD133的表达。结果:在食管癌组织中NF-κB、CD133表达率分别为64.29%、46.40%,而正常食管组织中NF-κB、CD133表达率为9.52%、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中CD133的表达水平均比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的高;且CD133与NF-κB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44,P<0.05)。结论:NF-κB、CD133在食管癌组织中明显阳性表达,与食管癌的恶性程度、淋巴转移等密切相关,对促进食管癌的发展发挥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CD133 食管癌 转移
下载PDF
经内镜高弹力不折导丝空肠置管在小肠空气稀钡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凯祥 冯琦 +1 位作者 章静 徐卫国 《四川医学》 CAS 2001年第12期1106-1107,共2页
目的 探索在胃镜下小肠双对比造影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在胃镜下 ,通过高弹力不折导丝活检道置导丝入空肠 ,拔除胃镜 ,依导丝将空肠管置入空肠 ,再依次灌钡剂及空气造影。结果  4 0例造影全部成功 ,无 1例出现并发症 ,每例置管时间 4... 目的 探索在胃镜下小肠双对比造影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在胃镜下 ,通过高弹力不折导丝活检道置导丝入空肠 ,拔除胃镜 ,依导丝将空肠管置入空肠 ,再依次灌钡剂及空气造影。结果  4 0例造影全部成功 ,无 1例出现并发症 ,每例置管时间 4~ 10分钟 (平均 6.8分钟 ) ,2 6例有阳性发现 (占 65 % ) ,假阳性 1例 ( 2 .5 % )。结论 胃镜下高弹力导丝行小肠稀钡造影 ,方便、安全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稀钡造影 胃镜 高弹力不折导丝 空肠置管
下载PDF
改良鼻空肠导管在空气稀钡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冯凯祥 刘芸 +3 位作者 林凤琼 章静 罗玉君 邓丽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9年第8期784-785,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便捷、安全、方便的鼻空肠导管及插管方法,并应用于空气稀钡造影。方法:将改良后的鼻空肠导管先端塑成盘状侧翼,在临床上用于空肠空气稀钡造影检查,分析总结应用效果。结果:共用于59例,其中经盲插法在4~6h内到空... 目的:探索一种便捷、安全、方便的鼻空肠导管及插管方法,并应用于空气稀钡造影。方法:将改良后的鼻空肠导管先端塑成盘状侧翼,在临床上用于空肠空气稀钡造影检查,分析总结应用效果。结果:共用于59例,其中经盲插法在4~6h内到空肠53例,成功率89.93%。失败6例,透视发现导管在胃内打圈。该6例经胃镜辅助置管十二指肠,置管时间4~6h,在第6h透视空肠管均达空肠。59例在完成置管后行空气稀钡造影检查,除开始时有恶心、呕吐、咽喉不适外,无一例出现并发症,亦无空肠管自行从空肠滑出现象。结论:改良鼻空肠导管价廉、简捷、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鼻空肠管 空气稀钡造影
下载PDF
推进型鼻空肠导管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凯祥 杨培 +4 位作者 罗玉君 黄晓丽 王秋蓉 赵红 董伟琼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 为重症胰腺炎患者探索一种便捷、安全、成功率高的鼻空肠导管.方法 12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后随机分为:推进型空肠管组64例(实验组)及普通鼻空肠管组64例(对照组).推进型空肠导管为医用硅胶材料,头端内嵌有一直径0.3... 目的 为重症胰腺炎患者探索一种便捷、安全、成功率高的鼻空肠导管.方法 128例重症胰腺炎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后随机分为:推进型空肠管组64例(实验组)及普通鼻空肠管组64例(对照组).推进型空肠导管为医用硅胶材料,头端内嵌有一直径0.3 cm钢珠,头端1.5 cm处塑型设计盘状排列的须状结构;普通鼻空肠导管为聚氨酯材料.两组均涂硅油,经鼻孔插入胃45~50 cm;此后,根据胃肠功能情况,每5~30 min,送2~3 cm;达65~70 cm刻度后,间断抽吸空肠管引流液至pH值≥7,继续送管至80 ~ 100 cm刻度为止;从经鼻孔插入开始计时,6h后行X线透视,检查空肠管头端位置.结果 实验组64例,到空肠62例,失败2例,成功率96.88%;对照组64例,成功达空肠28例,失败36例,成功率43.75%;两组成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置鼻空肠管舒适度比较:实验组舒适51例(79.69%),痛苦13例(20.31%);对照组舒适55例(85.93%),痛苦13例(14.06%),两组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安管时除有恶心、呕吐、咽喉不适外,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安放成功后的患者,未见空肠管滑出现象.结论 推进型鼻空肠管价廉、简捷、安全、有效,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型 鼻空肠管 重症胰腺炎 应用
下载PDF
特制大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凯祥 赵红 +2 位作者 邓丽 尚建英 黄晓丽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11期1200-1202,共3页
目的探讨大食管支架对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 2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女性14例,男性7例,年龄20~68(28.3±47.6)岁,病史2~19年。按Stooler吞咽困难分级:Ⅱ级(能进半流食)2例,Ⅲ级(能进流食)10例,Ⅳ级(不能进食)9例,均置入特制加... 目的探讨大食管支架对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 2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女性14例,男性7例,年龄20~68(28.3±47.6)岁,病史2~19年。按Stooler吞咽困难分级:Ⅱ级(能进半流食)2例,Ⅲ级(能进流食)10例,Ⅳ级(不能进食)9例,均置入特制加大直径(28 mm)的全膜支架体部,加用回收线及防滑线,经过7~14 d后取出支架;观察术前、术后患者的吞咽困难改善情况、贲门通畅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状态的变化。结果 21例顺利完成治疗,吞咽困难症状均完全消失;取出支架1 w后,对21例再次行Stooler分级,均为0级,随访24个月无复发。不良反应:置入支架期间2~3 d,21例有下胸及中上腹部隐痛不适,其中15例恶心、呕吐,但无活动性上消化道出血,无一例出现食管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无支架移位。结论大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满意,安全、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支架 大直径支架 贲门失弛缓症 吞咽困难
下载PDF
改良套扎法与硬化法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凯祥 冯琦 +2 位作者 刘涛 章静 高莉 《四川医学》 CAS 2002年第4期383-383,共1页
目的 观察适当增加套扎环的改良套扎法与硬化法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套扎与硬化法适当改良 ,即增加套扎环 ;首次治疗每例套扎 8~ 12环 ,复扎时 5~ 10点 ,每例次硬化 4~ 6点 ,在套扎点之间或套扎点上注射 5 %鱼... 目的 观察适当增加套扎环的改良套扎法与硬化法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套扎与硬化法适当改良 ,即增加套扎环 ;首次治疗每例套扎 8~ 12环 ,复扎时 5~ 10点 ,每例次硬化 4~ 6点 ,在套扎点之间或套扎点上注射 5 %鱼肝油酸钠 ,该联合治疗法至曲张静脉消失或变细。结果  15例病人经 31例次治疗 ,共结扎 2 6 9环 ,硬化15 8点 ;曲张静脉消失 12例 (80 % ) ,变细 3例 (2 0 % ) ,总有效率 10 0 %。并发症轻微 ,胸痛 12例次 (38.7% ) ,发热 9例次(2 9% ) ,未出现食管狭窄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随访 1年无 1例出血。结论 改良套扎及硬化法对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改良套扎法 硬化法 联合治疗 治疗
下载PDF
地震中自发性食管破裂1例经胃镜序惯治疗及分析
16
作者 冯凯祥 刘芸 +2 位作者 罗玉君 林凤琼 邓丽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1728-1729,共2页
关键词 自发性食管破裂 序惯治疗 地震 胃镜 呼吸困难 间断咳嗽 临床资料 不能平卧
下载PDF
经鼻空肠管带膜支架序贯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
17
作者 冯凯祥 邓丽 +1 位作者 赵红 黄晓丽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0年第12期1336-1338,共3页
目的 研究鼻空肠管、带膜支架序贯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的疗效.方法 10例自发性食管破裂中,男9例,女1例,破裂部位位于中段3例,食管下段7例;破口长3~7 cm.对本组病人,在胃镜直视下经导丝将鼻引流管从食管瘘口放进纵隔的脓腔内,并安置带体... 目的 研究鼻空肠管、带膜支架序贯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的疗效.方法 10例自发性食管破裂中,男9例,女1例,破裂部位位于中段3例,食管下段7例;破口长3~7 cm.对本组病人,在胃镜直视下经导丝将鼻引流管从食管瘘口放进纵隔的脓腔内,并安置带体外回收线的覆膜内支架,然后经导丝安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继之,鼻引流管冲洗脓腔与负压吸引交替进行,待胸腔闭式引流液基本转清,拔出鼻引流管;此后,如X光造影剂或口服美蓝无渗漏,撤除鼻空肠管改经口进食,置入支架大约6~12 w;如胸腔闭式引流管无引流液流出,拔出支架,造影无渗漏,继续进食,观察2~3 d;如胸腔闭式引流仍无引流液流出,拔胸腔闭式引流管.结果 本组病人经安放鼻引流管、带膜支架、鼻空肠管等序贯疗法,9例痊愈出院(治愈率90%),死亡1例(病死率10%).9例出院患者均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饮食生活恢复正常,未出现远期咳嗽、气紧、吞咽梗阻等并发症.结论 经胃镜置支架及鼻引流管、空肠管序贯治疗、自发性食管破裂安全、方便、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食管破裂 食管支架 鼻引流管 鼻空肠管 序贯治疗
下载PDF
经胃镜鼻引流管支架序惯治疗异物性食管穿孔的临床疗效
18
作者 冯凯祥 刘芸 +2 位作者 林凤琼 罗玉君 邓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22期3393-3394,共2页
目的:探索胃镜下置鼻引流管及支架、空肠管序惯治疗异物性食管穿孔的价值。方法:胃镜直视下经导丝将鼻引流管从食管瘘口放进纵隔的脓腔内,并安置带体外回收线的覆膜可回收支架,然后经导丝安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在置入支架2~3个月,... 目的:探索胃镜下置鼻引流管及支架、空肠管序惯治疗异物性食管穿孔的价值。方法:胃镜直视下经导丝将鼻引流管从食管瘘口放进纵隔的脓腔内,并安置带体外回收线的覆膜可回收支架,然后经导丝安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在置入支架2~3个月,取出换支架后,胃镜下破口愈合或造影无渗漏,拔出支架,开始正常进食。结果:经安放鼻引流管、带膜支架、鼻空肠管等序惯疗法3例病人取得较好效果,痊愈出院。3例均随访2~3个月进食、生活恢复正常。结论:经胃镜置支架及鼻引流管、空肠管序惯治疗法,安全、方便、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支架 鼻引流管 鼻空肠管 序惯治疗 异物性食管穿孔
下载PDF
食管癌中AQP-3的表达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19
作者 冯凯祥 袁帅 +4 位作者 申思 周洁 景东帅 潘梦音 刘小莉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第2期97-98,101,共3页
目的探讨AQP-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在食管癌发生、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1例食管癌组织及15例正常组织中AQP-3的表达。结果 AQP-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 目的探讨AQP-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在食管癌发生、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1例食管癌组织及15例正常组织中AQP-3的表达。结果 AQP-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组织中AQP-3的表达水平比无淋巴结转移的高;AQP-3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AQP-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食管癌发生、转移存在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AQP-3 免疫组化 侵袭转移
下载PDF
姜黄素对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欧 李昌平 +3 位作者 罗彬 冯琦 马春华 冯凯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80-686,共7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A组:正常对照组;B组:DSS结肠炎组,小鼠每日自由摄取5%DSS溶液;C组:姜黄素治疗组,小鼠自由摄取5%DSS...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A组:正常对照组;B组:DSS结肠炎组,小鼠每日自由摄取5%DSS溶液;C组:姜黄素治疗组,小鼠自由摄取5%DSS溶液,每日腹腔注射姜黄素悬液30mg/kg;D组:地塞米松治疗组,饮用5%DSS溶液,每日腹腔注射一次地塞米松针剂0.4mg/kg.各组小鼠每日记录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黏膜组织学改变.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核因子-κB(NF-κB)在结肠组织炎性细胞内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胞质NF-κB抑制蛋白IκB的表达情况.结果:DAI与组织学损伤评分显示C、D组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AI:1.64±0.92,2.80±0.92vs7.67±1.56;组织学损伤评分:1.36±0.50,2.00±0.67vs2.83±0.83,均P<0.01),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NF-α(ng/L)、IL-6(ng/L)的浓度在B组明显升高,且高于C、D组(TNF-α:102.75±3.52vs75.91±1.59,78.25±2.15;IL-6:80.94±3.26vs59.65±1.39,65.57±4.04,均P<0.01);NF-κB在C、D组中的表达较B组显著下降(2.73±0.79,4.22±1.09vs7.92±1.24,均P<0.01),C、D组之间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IκBα在C、D、B组中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C、D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可以有效治疗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其疗效优于地塞米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及调节细胞因子TNF-α、IL-6等的释放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葡聚糖硫酸钠 溃疡性结肠炎 核因子ΚB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