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老子哲学与现代社会
- 1
-
-
作者
冯可珠
-
出处
《上海道教》
2000年第3期7-8,共2页
-
文摘
老子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是中国古代的智慧大师,同孔子一样,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拓者和创建者,是中国文化成熟和定型时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的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思想与孔子的儒学理论,是影响中国文化两千多年的两个主要理论学派。而老子《道德经》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库,历代都有许多人从中去探玄寻道,以求得灵性的开悟和智能的启迪。然而老子之学其高不可测、深不可究,使人欲尽无期,欲罢不能。《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有预见性,懂得他的思想难为常人所解.难为常识所容.曲高和寡.势所必然.
-
关键词
老子哲学
常人
为道
孔子
道法自然
必然
《道德经》
中国文化
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
-
分类号
B223.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正一派道士授箓座谈会在茅山道院召开
- 2
-
-
作者
冯可珠
-
出处
《中国道教》
CSSCI
1995年第3期14-9,共2页
-
文摘
正一派道士授箓座谈会,经中国道教协会的安排,在江苏省各级宗教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于5月10日上午在茅山道院顺利召开。来自我国11个省市的道协组织和正一派主要宫观负责人,以及部分正一派学有专长的老道长,约4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道教协会傅元天会长、陈连笙副会长出席了座谈会。 会前,茅山道院特为此会举行了隆重的祈祥道场,在优雅的道教音乐声中,与会代表和领导,兴高采烈地进入了会场。
-
关键词
正一派
茅山道
座谈会
授箓
中国道教
道士
道教音乐
龙虎山
鹰潭市
江苏省
-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刘混康墓志识略
- 3
-
-
作者
冯可珠
-
出处
《中国道教》
CSSCI
1991年第2期55-56,共2页
-
文摘
1970年9月15日,茅山东南麓农场范围内,刘混康墓被毁。出土石志,不久欲被改制为一工人之墓碑,幸有金坛县文化馆懂文物的老干部徐永年,与该农场党支部负责人等在条件困难下拓得一拓片才得以留存。墓志中称“……刘本盛族,得姓远矣。……姓朱氏,亦因先生被恩两赠至蓬莱县太君者,其母也。三世晦德,人莫知之。十二月二日,三茅君下降,时夕,母梦一羽士入其室,飘洒如其人,完而先生生。年十三,依本郡太和观道士汤含象授业。嘉祐五年,试中为道士。绍圣初,诏赴阙,赐洞元通大师,其后,累趁禁庭赐‘先生’号,一赐而为‘葆真观妙’,再赐而加‘冲和’……”。
-
关键词
刘混康
三茅君
二月二日
金坛县
观妙
刘本
华阳隐居
禁庭
嘉祐
葆真
-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与青年道友们共思
- 4
-
-
作者
冯可珠
-
出处
《中国道教》
CSSCI
1991年第4期45-46,共2页
-
文摘
我们是新中国的一代年轻的道教徒,是带着一定的宗教感情,一定的宗教信仰而步入道教的。从事这一特殊的事业和生活,这是我们先天性的道缘。既入了道教,如何树立好自己的形象,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新中国道教徒,为祖国的“四化”建设,为弘扬道教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光和热!这是我们值得共同深思的一个问题。首先,我们是道教徒,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所以我们先要做一个爱国、守法的好公民,从茅山近代的历史可以看到,没有国家的繁荣昌盛,就没有道教的复兴。茅山道教徒有爱国、教爱、爱民的光荣传统,今天我们年轻一代的道教徒还要继承这一传统,要爱国、爱教、爱民、遵纪守法。
-
关键词
道教文化
茅山道
道长
经忏
道德修养
一个问题
宗教知识
旅游场所
优良品德
思想信仰
-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