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辐照甘薯切苗选育新品系 被引量:7
1
作者 陆漱韵 武崇光 +1 位作者 李惟基 冯启涣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34-138,共5页
用^(60)Coγ射线辐照甘薯切苗,获得了抗黑斑病的突变系。经多点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突变无性系农大601(12-11-8)的春薯鲜产量和干物质含量均比原品种有所提高,且具有较强的抗黑斑病性能。采用聚丙烯酰胺电泳技术进行酯酶同工酶分... 用^(60)Coγ射线辐照甘薯切苗,获得了抗黑斑病的突变系。经多点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突变无性系农大601(12-11-8)的春薯鲜产量和干物质含量均比原品种有所提高,且具有较强的抗黑斑病性能。采用聚丙烯酰胺电泳技术进行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农大601和亲本品种间存在一定差异。根尖细胞观察结果表明:辐照当代有明显的染色体畸变,但到第6无性代时,已和对照一样。因此说明变异不是染色体畸变造成,而是基因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辐照 突变系 选育
下载PDF
^(60)Coγ-射线对甘薯茎线虫病抗性及其他性状的诱变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陆漱韵 武崇光 +1 位作者 冯启涣 李惟基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03-408,共6页
以感线虫病的高淀粉品种宁12-17为γ-射线辐照材料,剂量180Gy 剂量率1.05Gy·min^(-1),未经辐照的为对照。经田间插植观察、品系产量试验、接种线虫和钌红染色、以及少量突变系的酯酶同工酶的分析共计5年试验,获得对线虫病抗扩展的... 以感线虫病的高淀粉品种宁12-17为γ-射线辐照材料,剂量180Gy 剂量率1.05Gy·min^(-1),未经辐照的为对照。经田间插植观察、品系产量试验、接种线虫和钌红染色、以及少量突变系的酯酶同工酶的分析共计5年试验,获得对线虫病抗扩展的突变系1个,叶形等变异类型5种,薯皮色由紫红变为黄色的变异类型多个,均能稳定遗传。由于宁12-17基因型的特点,变异内容比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线虫病 皮色嵌合体 突变系 抗病育种
下载PDF
甘薯黑斑病抗性鉴定中薯块接种的抽样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冯启涣 陆漱韵 +1 位作者 王莉莉 武崇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40-543,共4页
采用二级抽样方案设计和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甘薯黑斑病抗性鉴定的薯块抽样方法,以提高鉴定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应选择中等大小均匀的薯块5—7块,每个薯块上接种10个病斑,在其它接种条件控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得到... 采用二级抽样方案设计和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甘薯黑斑病抗性鉴定的薯块抽样方法,以提高鉴定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应选择中等大小均匀的薯块5—7块,每个薯块上接种10个病斑,在其它接种条件控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较小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黑斑病 抗性鉴定 抽样
下载PDF
甘薯若干性状遗传力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惟基 胡萍 +2 位作者 陆漱韵 冯启涣 武崇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9,共2页
本文比较了甘薯不同性状的遗传力,具有不同特征群体的遗传力,和不同重复次数条件下的遗传力;分析了参试品系的遗传变异系数和群体的环境变异系数对遗传力的影响;据此提出改进甘薯杂交育种选择过程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甘薯 遗传力
下载PDF
甘薯单株鲜薯重和干薯重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惟基 陆漱韵 +1 位作者 冯启涣 武崇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9-11,共3页
试用遗传相关方法分析甘薯同一数量性状的亲子关系。结果表明,鲜薯重、干薯重在亲子间呈高度正相关,显示双亲加性效应对子代产量的主导作用;但组合近交系数和特殊配合力对子代产量有影响。另外,还就我国甘薯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和种质资... 试用遗传相关方法分析甘薯同一数量性状的亲子关系。结果表明,鲜薯重、干薯重在亲子间呈高度正相关,显示双亲加性效应对子代产量的主导作用;但组合近交系数和特殊配合力对子代产量有影响。另外,还就我国甘薯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和种质资源问题提出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遗传 亲本
下载PDF
甘薯黑斑病人工接种方法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冯启涣 陆漱韵 +1 位作者 王莉莉 武崇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0-56,共7页
本试验对甘薯黑斑病接种方法的影响因素、发病条件、对接种用薯块的要求和抗病、感病标准品种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甘薯黑斑病采用薯块接种时,正确和规范的甘薯黑斑病鉴定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 甘薯 黑斑病 接种方法
下载PDF
测定甘薯干率取样部位的研究(简报) 被引量:2
7
作者 武崇光 许海涛 +1 位作者 冯启涣 陆漱韵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4-54,59,共2页
1987年以甘薯品种宁12-17为试材,进行了薯块取样部位对干率影响的研究。收获时取100株的薯块,每株选中等薯2~4块,用两种方法进行:①将50株的薯块,按长度等分成头、尾两部分,②将另50株的薯块,按长度等分成头、中、尾三部分,然后分别测... 1987年以甘薯品种宁12-17为试材,进行了薯块取样部位对干率影响的研究。收获时取100株的薯块,每株选中等薯2~4块,用两种方法进行:①将50株的薯块,按长度等分成头、尾两部分,②将另50株的薯块,按长度等分成头、中、尾三部分,然后分别测定各部分干率(干率=干重/鲜重×100%),通过各部分干率再求出整薯块的真实干率。采用①法的,首先求出111块甘薯头、尾的干率与整薯块干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干率 测定 取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